都重生了谁还吃苦

第111章 书记上门卖罐头厂

    很快,来自全镇各个小学的学生,都被领到了操场上。

    操场上摆好了桌子和凳子。

    各个学校的学生,根据老师的安排,走到了指定的位置。

    随着哨音吹响,考试正式开始。

    秦有余大体翻看了一下试卷,发现各个题型还是比较简单的。

    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就有些困难了。

    毕竟,整张试卷有百分之七十的题型,都是五年级的内容。

    但是,这根本难不住秦有余。

    对他来说,就是小儿科。

    半个小时后,他做完了整张试卷。

    这次,他没有提前交卷,免得拉仇恨。

    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算放心。

    第一次哨声吹响后,老师提醒大家,还有十五分钟就结束考试了,让大家注意好时间。

    有的学生,实在是做不出来,赶紧先交了卷。

    还有的学生,信心满满,在检查无误后,也都交了卷。

    远处的王小雪看了看秦有余的方向,见秦有余还坐在原地,不由小声嘀咕道:“这回怎么不提前交卷了?哼!难住你了吧!”

    王柳一直低着头,不停地进行推算,争取将会的题目全部做对。

    很快,哨声再次响起。

    老师让大家停止作答,并快速收起试卷。

    临走的时候,王小雪又冲到秦有余面前,幸灾乐祸地说:“秦有余,这回你还能全做对吗?”

    不等秦有余回答,王柳小声说:“我觉得能。”

    “喂,王柳,我又没问你。你让秦有余回答。”

    王小雪挑了挑眉,笑道:“哼哼,秦有余,这次考试,里面可是有很多五年级的知识呢。”

    秦有余反问:“我做不对,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当然有啊。这样,你就不显摆了。我就心里舒服了。”

    “呵呵……”

    秦有余觉得真幼稚,只是冷笑了一声。

    “喂!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我懒得回答你的问题。我还得赶回去好好学习呢,毕竟,下次我就要去县里考试了。”

    “哼!吹牛吧你!”

    王小雪拉着王柳的胳膊,走人了。

    王柳回头,对着秦有余露出了一个灿烂的微笑,眼中尽是鼓励。

    秦有余则回了一个OK的手势。

    这时,秦有人走过来,碰了碰秦有余,关心地问道:“考的咋样?”

    秦有余叹了一口气。

    秦有人立刻紧张起来:“咋滴?考砸了?”

    “唉!没有任何挑战难度。”秦有余悠悠地回来一句。

    气得秦有人踢了他一脚,“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完蛋了呢。走吧,先送你们回去。”

    这时,刘园园走了过来,先是询问了秦有余考的如何。

    得知秦有余信心满满之后,她就放心了。

    她家就在镇上住,没有跟着面包车回村,而是委托秦有人将孩子们安全送到村里。

    秦有人便拉着孩子们,将他们送回了杨家沟小学。

    然后,他继续开着车,拉着秦有余往村后驶去。

    没多久,他就看见了一辆熟悉的BJ212。

    而那辆吉普车的车门也立刻打开,从车上下来了一个年轻人,对着秦有人挥手。

    秦有人告诉秦有余:“那就是王书记王远。他怎么来了?”

    秦有余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担忧,说:“我要是猜得不错,罐头厂出事了。记住,一会王远无论说什么,你都不能借钱给他。”

    “如果你拿不定主意,你就以上厕所为由出去,然后,我也出去,我告诉你该怎么办。”

    秦有人点点头:“好。”

    面包车停在了212前面,秦有人客气地笑道:“什么风把王书记吹来了。”

    王远三十来岁,满脸憔悴,嘴角红了一片,显然是上火引起的。

    他硬挤出一个笑脸,说:“关于你收购罐头厂的事情,我想跟你再谈谈。”

    “那也不用王书记亲自跑一趟,我直接去镇政府就行。”

    “我过来了,才显得有诚意嘛。”

    “行,咱们家里谈。前面路窄,车过不去,就委屈王书记走着过去吧。”

    秦有人又将车往路边靠了靠,带着秦有余下了车。

    秦有人对着212的司机喊道:“刘叔,一起过去坐坐吧。”

    刘增寿摆手,说:“你们谈就行。我待在车上,万一堵了路,我也好随时挪车。”

    秦有余客气地打了个招呼:“刘叔好。”

    “哟,是有余啊,你这是跟着二哥去哪了?”

    “去镇上考试去了。”

    “考得怎么样?”

    “嘿嘿,还行吧。刘叔,要不然你去我家喝口水?”

    “不用,你忙你的就行,我车上有水。”

    秦有余也没跟刘增寿客气,跟着秦有人去了他家。

    秦有人给王远倒了茶水。

    王远顾不上喝,径直说:“有人兄弟,你是不是一直想收购罐头厂?我这回来,是给你带好消息来了。”

    “什么好消息?”

    “经过镇政府的评估,罐头厂的收购价又降了。不知道有人兄弟还有没有兴趣?”

    “有啊。只要价格合适,当然有兴趣。王书记,降到多少钱了?”

    “一口价,19万!怎么样,这个价格是不是很到位?”

    王远端起茶杯,继续说:“我这可是花了大力气,才说服罐头厂厂长的。要不然,他还不卖。”

    秦有人没接这个话题,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王书记,罐头厂的生意怎么样?”

    “好啊。当然好啊。”

    “那为什么想卖?”

    “唉,其实,我也不想卖,这都是县里的意思。”

    “县里的意思?我记得王书记说过,好像县里为罐头厂找销路和渠道,怎么县里又要卖罐头厂呢?”

    “呃……”

    王远一脸尴尬,只好来了一句:“领导的意思,我也没揣摩明白。”

    秦有人笑道:“王书记,罐头厂是个镇办企业,如果你们都没弄明白领导的意思,我哪敢买啊。”

    王远立刻说:“有人兄弟,你放心,这件事就是由我说了算,绝对不会牵扯其他人。”

    秦有人喝了一口茶,说:“王书记,你没说实话吧?”

    王远故作疑惑:“有人兄弟,为什么会这么说?”

    秦有人笑了笑,说:“王书记,你上次还说,今年山楂和黄桃大丰收,罐头一定能卖个好价。你还说,县里都给罐头厂找好了销路,并不愁卖。”

    “这才过去了半个月,你就要卖罐头厂。王书记,你的话让我很不放心啊。”

    王远突然笑了,不由自主地竖了个大拇指:“有人兄弟,真有企业家的洞察力!这些细节,竟然都没逃过你的法眼。”

    随后,王远叹了口气,说:“县里的确为我们找好了买家。但是,人家一听是大岭镇的罐头,就不买了。所以,所有的罐头全部砸在了手里。”

    “为什么不买大岭镇的罐头?”

    “信誉不好啊。咱们镇上的罐头出了好几次质量问题,人家根本不相信了。”

    “这还是真是个麻烦事。”

    “牌子都臭了,以后还怎么卖啊。”

    “所以,王书记就把罐头厂卖给我了?”

    秦有人笑意玩味,脸上透着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