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乔家的儿女(诗人 中)
“邱同学,请叫我名字。”
符敏涛笑着点了点头,笑容如春风拂过,却又带着一丝疏远。
说着,没有理会笑容僵硬,表情尴尬的邱道远,拉了拉杨不亏衣袖,朝亭子走去。
“舒雅,敏倩你们也来了?周同学…,”
进了亭子,符敏涛跟几名同学简短而亲切地打了声招呼便拉着杨不亏在一旁坐了下来。
杨不亏面带微笑朝几人点了点头,以示友好。
这时候的大学生们虽然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在审美观念上却还受着传统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衣着以保守、端庄为主,既体现了学府的文化底蕴,也透露出那个年代特有的质朴与稳重。
此外,经济条件的限制也让他们在选择衣着时更注重实用耐穿。
所以女生的衣物多以素色为主,男生则更偏向于穿着中山装或是军装,这两种装扮在这个年代也被视为正式和稳重的代表。
几名男生看着符敏涛走进来时眼神都亮了几分,几名女生态度平常,只能说礼貌,好奇的目光落在杨不亏身上,探究意味很浓。
“敏涛!牛野同学!”
旁边穿着蓝色棉衣的女生跟两人打了招呼后冲走进来的邱道远:
“邱社长,你这才说到一半呢,继续啊!”
“不好意思啊,”
走到中间,邱道远轻咳一声,视线掠过众人,在杨不亏身上停留了一会,接着看向符敏涛,脸上重新露出一副笑容:
“大家都知道苏婷、梁小冰,江河、十指、芒客…,他们的诗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我们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也为诗歌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为新时期文学带来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他们的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同时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
好了,下面我为大家念一首我新创作的诗……,”
正说着,邱道远突然愣了一下,却是被符敏涛跟杨不亏两人咬着耳朵窃窃私语的亲昵给刺激了一下,心中顿时妒意横生。
“道远,你快念呀,我们都等着聆听您的大作呢!”
几位同学正在等他的‘大作’,却半晌没有下文,一名男同学忍不住开口道。
几名同学也跟着催促道:“是啊,道远,快一点啊,一会该上课了!”
“好好好!大作不敢当!”
邱道远回过神,生硬地笑了笑,深深地看了杨不亏一眼,拿起手里的信纸看了看,随即双手一背,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
“诗歌—《四季的声音》:
春水初生之时,有声音吗?有谁听过柳枝轻摇的声音?在晨曦的微光中,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破茧而出,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炎热消退之际,有声音吗?是翠绿的竹叶随风沙沙作响的声音……,
凛冬严寒之际,有声音吗?有谁听过雪花消融的声音?白雪皑皑的世界中,一对相互依偎的麻雀憩息在屋檐下,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
“噗~,哈哈哈哈~,不好意思,别误会,我不是笑你啊!”
突如其来的笑声打断了邱道远的深情朗诵,见众人将目光投向自己,杨不亏忍着笑意,朝邱道远作了个揖:
“不好意思,我想起个笑话,您这排比句用的不错,很到位,您继续!”
符敏涛借着身体的遮挡,伸手在杨不亏腰后掐了一把,这臭小子交代过他还要惹事。
“看样子,这位同学是对我的作品不屑一顾?能跟大名鼎鼎的文艺女神关系匪浅,想来应该也是文采斐然,”
看着符敏涛还在跟杨不亏嬉闹,邱道远脸上浮现出一丝怒意,深吸一口气,看着杨不亏的眼神有些不善:
“不知道你有什么大作,能不能给同学们长长见识,开开眼?”
“没,我是计算机系的,不通文道,比不上你才高八斗,文采四溢。”
看着邱道远,杨不亏摆了摆手笑道:“再说…我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了,我们走吧。”
说着,杨不亏起身朝符敏涛示意了一下,符敏涛赶忙缩回手,跟着站了起来。
“那我们先走了,舒雅,一会还有方教授的课,可别迟到了。”
符敏涛点点头,朝几名同学摆了摆手,跟在杨不亏身后朝亭子外面走去。
“这位同学,我建议你平时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至少应该多看看托尔斯泰,尼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这些大师的作品。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知道学习的目的,更要知道人生的意义。读书是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世界名著,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邱道远拦在杨不亏身前,嗤笑一声,看着杨不亏的眼里满是不屑。他故意提高声音,让周围的同学都能听到他的话:
“一个人要是连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都没读过,恐怕连自己是为什么而活都不知道吧?”
这句话带着一丝挑衅的意味,显然是想让杨不亏在众人面前出丑。
“每个人对人生的定义不同,意义也就不同,这东西还有标准答案的吗?”
杨不亏愣了一下,随即失笑道:
“你写几篇不知所谓的诗歌就知道你存在的意义了?你这排比句,我都不稀得说你,你还跳出来教育我?你脑子没进水吧?”
“你…你!”
杨不亏的话音刚落,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邱道远的脸上瞬间涨得如同成熟的苹果,瞪着杨不亏的眼神中既有被轻视的愤怒,也有被激起的挫败感。激动地挥舞着双手,似乎想要抓住什么,却只能让空气激荡出微微的涟漪。
“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邱道远的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尽管他的气势并不足以震慑杨不亏,但那股子劲头,却也让周围观战的众人感到一丝气氛的紧张。
杨不亏轻轻地笑了笑,摊开双手,耸了耸肩,不紧不慢地说:
“我的意思是,你的这首排比句,狗屁不通…,你这是诗吗?充其量只是描写环境的句子而已,主题升华在哪里?你想表达什么?随便一个中学生写的作文删减一些都比你用的词藻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