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蜜恋

第117章 赴席

    送走了欧阳昭,也到了该出发,去镇上赴席的时候了。

    奶奶又一阵子忙忙叨叨,搜罗了三大包好东西,乐呵呵地招呼大家过来瞧。

    各大包又分成若干小包,歪歪扭扭地,标着各种干野菜名。

    奶奶本不识字。她嫁给爷爷后,秀才爷爷教她学得了几个字。

    许是错过了最佳习字年龄,不管爷爷怎么尽心教,奶奶认字倒快,只是总写不好。

    后来,爷爷也无法,只得笑着做罢。

    干野菜是去春陈的,种类繁多。

    湘琴翻看一遍,最喜欢的,还是干槐花和芝麻叶。

    小时候,冬冷时节,鲜菜稀缺,干槐花包水饺,芝麻叶煮汤面条,连汤带食,一碗下肚,暖乎乎,顺溜溜,浑身得劲。

    时移世易。

    早些年这些帮助过冬,极其稀松平常的农家储存,如今摇身一变,身价倍增,竟成了城里人,竞相追捧的健康食品。

    倘若谁家餐桌上摆上一样,那可是新奇受欢迎得很。就连饭店酒楼,也热衷此道,渐成定例。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连野菜也有这样的命数变化,何况其他人事呢?

    奶奶显摆一番,听了一遍赞,又细细检查一回,确定没有错漏了,才满意地分配起来。

    “嗯,这个是老大的,这包是老二的。小琴,你快来看,这包最大的,里面比他们多了几斤小花生米。我看小余爱吃的,明天就叫你们带走。他们以前都得了,这回没他们的份。”

    卢余笑,“谢谢奶奶。”

    湘琴抱着奶奶撒娇,“这回,也有我的份了?”

    奶奶笑呵呵地说:“以后都有你的。以前不给你,怕你不会做。这不有小余了,他手艺好,我告诉他做法,就糟蹋不了这些好东西。”

    “奶奶也变淘气了。”湘琴摇奶奶胳膊。

    湘琴妈笑说:“妈,这些好东西,你得来也不易,就留着自己吃呗,老想着我们干什么?再说了,现在物流方便,网上都能买得到的。”

    奶奶一听不乐意了,“买的能有家里种的好吃?”

    湘琴妈怕拂了老人的心意,忙改口说:“那当然没有了。”

    奶奶复欢喜起来。

    “知道就收下。放心,我给自己留了。再说了,等一开春,各式各样的野菜又长出来了。我天天弄新鲜的吃,谁还稀罕这些干的?”

    这话确实在理。奶奶勤勤,自然不缺这些。就算自己懒得弄,东家给一点,西家送一点,也是断不了的。

    湘琴妈彻底没了话说。其实,她跟老湘也都很稀罕这些野艺儿。

    刚拾掇好,七座网约车准时来了。

    卢余不惜力,主动帮忙提溜东西,惹得奶奶跟湘琴爸妈又一阵欢喜。

    上了车。

    奶奶拉着卢余坐一块儿,一路上,絮叨着这些野菜的性能和做法。

    卢余本就对这些感兴趣,听得格外认真,有时还交流些想法。

    奶奶越发高兴了,说得也更起劲了。

    “奶奶,这些山野菜量大吗?”

    卢余脑子里转了个念头,想起他的江上渔者,或许可以添上几道可口的风味野菜肴。

    奶奶摇头说:“野生野长的,大不了。不过,支书家的大旺,要在他家猪场边包了五十亩地,说是准备种荠荠菜、黄黄苗、麻绳菜、刺角芽,听说还要栽洋槐树,专到春天采花卖。到那时,想要多少有多少。不过也不一定,大旺怕销路打不开,种了会砸手里,正犹豫呢。”

    “这倒不至于,这些野菜,可是供不应求呢。”湘琴妈说。

    湘琴爸也知道这事,点头赞许:“大旺是个能干大事的,没准,真能被他捣鼓成喽。”

    卢余也来了兴致,想了想,对湘琴爸说:“叔,吃席回来,能带我去见见大旺吗?我认识不少朋友,可以找他谈谈销路的事。”

    “这倒是好事。”湘琴说。

    湘琴妈这才想起来,“对啊,余开着饭店,没准还真能帮上忙。老湘,快给大旺去个电话。”

    湘琴爸也是个热心的,立马给大旺去了电话,几句话,就敲定了晚上见面的时间。

    网约车停在了“福家水席”大酒楼前。

    湘琴隔窗而望,两层小楼,装潢得气派异常。乍乍看去,恍然以为是在燕城,赴某家高档饭店。

    “不错。”卢余也早赞道。

    二叔一家早得了湘琴爸的信,齐齐整整地,在门口候着了。

    二叔仍是木木的,会面的是,主要由二婶张罗。

    她热情地跟众人招呼一声,便只顾盯着卢余瞧,艳羡之色想藏也藏不住。

    “哟,这就是卢余吧。快请进,一会儿,小冉也赶过来,你们可以好好喝一杯。对了,你酒量还行吧?”

    卢余谦逊笑笑,“二婶,我能喝一点。”

    湘琴偷笑,一斤白酒的量,这叫能喝一点?

    二婶心里盘算,小冉是公家人,常要应酬,酒量肯定比卢余强,开席了,非灌醉了他,让他出出丑,顺便套些话。听村里邻居说,这小子虽在大城市混,可没房,不见得比小冉强。

    被老大家压了这么些年,今天非好好出出气才好。

    湘琴见二婶转着眼珠子,也不去戳破。

    “小涵,小淑,快来见客,别只顾愣着。”二婶又安排一双儿女。

    湘淑红着脸,蹭过来,低叫了声“姐夫”,便只顾扭过头,跟湘琴说悄悄话了。

    “你准备什么时候去杨老师那儿?”湘琴问。

    “嗯,初八。”

    湘淑说着,偷觑了一眼卢余,低低笑了。

    “姐,姐夫很喜欢你。这一会工夫,他偷瞧你了好几回,眼里带着笑。”

    湘琴笑说:“还说我呢,小冉对你,还不是也一样。”

    湘淑闷声笑,“嗯。我想了想,觉得小冉他,也很好。”

    卢余正跟二叔湘涵说话,谈笑风生,自如得很。

    “果然是见过世面的。”二叔不吝赞美。

    二婶嫉妒心起,又见插不进去话,扬声招呼大家进包厢。

    又吆吆喝喝:“小淑,你赶紧再给小冉去个电话,问他什么时候能到?”

    这么爱刷存在感。湘涵见怪不怪,只热络地跟卢余说话,话题已经转到篮球赛事上。

    湘淑见老妈又催,噘着嘴,老大不乐意。

    “妈,这才多大会儿,你都让我去过好几个电话了。小冉说了,他正在北街忙着,忙完就过来。他说话算数,误不了见姐夫。”

    二婶嘟嘟囔囔:“姐夫不姐夫的,还两说着呢,也别太过了。”

    卢余虽跟湘涵说话,却没落下这边的话,见湘琴被怼的闷闷不乐,先暂停了话题,过来揽过湘琴的肩头。

    “咱俩不是商量过了?等回了燕城,再选个好日子,就去把证扯了。”

    一话激起千层浪。

    湘琴愣了愣,见老爸老妈点头,也就顺音说:“嗯,好。”

    二婶阴阳怪气,“大哥大嫂,卢余连个房都没有,你们舍得把小琴给他?不像我们小淑,一嫁过去,就住进驿城的六十平楼房,全新的装修,好得不得了。”

    卢余淡淡一笑,低头问湘琴:“怎么,我们三环边的一百多平的房子,你没跟二婶说过?你也太低调了。奶奶、叔、婶,放心,我不会让湘琴受苦的。对了,你们要愿意,闲了就到燕城玩,四环边上,我还有套小房子,才一二百平。小是小了点,我想,也够大家凑和着住的。”

    湘琴急得直拽卢余的袖子,提醒他别吹破了牛皮。

    卢余仿若不知,只顾帮她解一时之气。

    二婶被堵得气噎,要不是当着人,恨不得拿指头戳烂自己的头,恰见湘淑一边偷笑,气急之下,给了不争气的女儿一巴掌。

    “妈!你干嘛打我!”湘淑捂着脸,默默流泪。

    二婶骂了一句,转过来找话:“小琴,谢谢你。托你的福,小淑学成了,也能去你们什么凡吗?”

    湘琴想了想,斟酌着说:“二婶,学茶,入门很容易,深入就很难。以后怎么样,得看小淑的。”

    二婶不屑地说:“哟,你能行,小淑就不行?小琴,你是人大心大,又仗着多读了几年书,见过几天世面,就越发瞧不起我们了?别忘了,雀飞得再远,也是山窝里长的,变不成凤凰。”

    湘淑觉得丢脸,“妈,怎么说着说着,你又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我跟小冉定了亲,是离不开这里的。你干嘛想那么远?再说了,大姐从小学茶,大学读的也是茶学专业,又经过茶文化大赛的历练。我就算再勤勤,黑天不睡觉,白天不吃饭,也是赶不上的!”

    二婶气急,呸了一口,转头,又没趣地跟湘琴妈说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