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已是无敌路

第十五章(山中隐道,师徒三人

    “师哥,你说那姓慕的不就一个世俗中人,竟然能请得动咱们师父出山,不就伸手医个人嘛,由我们出山就行了呗,何需师父也奔赴千里之外。”

    列车行驶中,一个道系白衣穿搭,如花似玉的少女望着身边的年轻男子问道。

    少女鹅蛋小脸,双颊有两团可爱的粉红,皮肤吹弹可破,一双晶亮的眸子,明净清澈,灿若繁星,一副纯真无邪、像是画上去的眉毛,一个小巧笔直的鼻子,整个人显得无比灵动。

    而年轻男子头上挽一个道髻,手中掐着太极印,整个人俊秀爽朗,星眸朗目,唇红齿白。

    同样是道系穿搭,肤色白皙,约莫二十五六岁,穿黑衣,腰间系太极阴阳带,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给人一副如沐春风平易近人的感觉。

    “师妹,师父亲自出山,那就说明所医之人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少女睁大净如清水的眸子看着年轻道士,好奇的问道:“师哥,世外还有师父牵绊之人?”

    年轻道士看了一眼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容貌清衢的道士,这道士天庭饱满,面色红润,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挽成道髻,三绺长髯,腿上放着拂尘,看起来也就40多岁。

    “师父尘缘未了,再有一步就可以踏入那个境界了,此次出山就是为了了结牵绊,安心入道。”

    少女更加好奇的问道:“那世俗之人不会是师父的老相好吧?”

    年轻道士淡淡笑道:“那师妹不妨亲口问师父吧。”

    少女看了看旁边眼观鼻,鼻观心的道长,撅了撅嘴,委屈的说道:“我要是敢问师父,何需多嘴问师兄。我怕一不小心又惹师父生气,又得挨罚。”

    “上次我也就是在师父炼丹期间,误入其中,就被师父罚面壁一个月。要不是师兄你暗中给我送饭,那期间,不得闷死,也得饿死。师兄你也很想知道吧,要不这次换师兄你来挨罚。”

    少女话落,便闻那闭目养神的道士淡淡开口:“好啊,清歌,你敢违抗师命,暗中给百灵这丫头送饭。”

    少女闻声一阵心慌,急忙看去道长。

    便见那睁开眼的道长,当那道长睁开眼只觉其明眸中宛如一潭清水,仿佛和孩子的眼神一般天真无邪,仙风道骨,一身风雅之气,倾尽世俗人心。

    年轻道士倒是心平气和,脸上依旧一派笑容,从容的说道:“弟子的一举一动,又岂能瞒过师父的法眼。在师父不允许的情况下,山洞内,即便想飞进头苍蝇,也是飞不进去的。”

    道长拿起拂尘一挥,更添得几分仙气,微笑道:“为师夜观天象,此行对你们有利,或是你们的机缘。你们一直在山中学医苦修,不是也一直想要出山,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吗?正好借助此行,完了你们的心愿,好入山潜心修道。”

    “机缘?”年轻道士和少女同时睁大眼眸,看着道长。

    道长眸含微笑,轻声道:“命里终有终须有,命里若无莫强求。随缘,惜缘,莫攀缘。”

    “尽是玄话!”少女又见他师父卖弄玄机,脸泛为难之色,看向年轻道士,说道:“师哥,你还是来给我解释一下吧。”

    年轻道士稍作思沉,道:“师父的意思是让我们与贵人结善缘,珍惜与他的相识相遇,却不刻意前往攀缘。”

    “贵人?”百灵目露疑惑看着清歌,问道:“贵人在哪?”

    年轻道士道:“旅途中的每一个人。”

    少女目光幽怨的说道:“李清歌,你也和师父一样了,你们能不能正常点说话?”

    年轻道士被少女怨恨,脸上也无情绪波动,笑道:“我说的已经很明白了。儒家的孔夫子也说过相同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你还不明白的话,可以把师父教给我们的德字诀,养字诀,心字诀,善字诀,无字诀,少字诀,静字诀,淡字诀,忘字诀,这十字诀,好好参悟,便会明了。”

    百灵一摸自己的额头,颓丧的说道:“好呀,一句话又扯上学问法门了,真令人头大。”

    “十字诀?”这三名道士毫无避讳的谈话,自然是落入了陆澄耳朵里,让陆澄心中大感疑惑。

    “莫非这道长乃是名山中高道。真羡慕这青年,少女,还有个师父带领修炼,我这只能通过自己摸索着前行,若是我也有位师父就好了。”陆澄心下惊讶。

    “师父那慕姑娘究竟是你什么人啊?”

    少女见他师哥向他师父问出这个问题,同是一脸好奇的看着他师父。

    道长被李清歌问的目光出神,似乎陷入了深长的回忆之中,缓缓开口道:“一段尘世旧缘!”

    “昔年,一名少年与一位少女青梅竹马,在一起喧声笑语,随着年纪增长,两人情意相投,早已暗生情愫。却因女孩父亲爱慕虚荣,攀权附势,强行将女孩嫁给了达官显贵。”

    “少年不能和挚爱相守,悲伤欲绝之下,选择跳崖自杀。被人所救,大难不死,在崖底遇到一个隐世高人,被高人所开导,做了他的徒弟,得到药王孙思邈的医道传承。”

    李清歌,百灵听后神色颇显动容。

    百灵仿佛明白了一切,心中暗道:“这少年可不就是师父吗?怪不得师父终身未娶,原来是早已有心爱之人,连师父这样的得道高人,也是被情所伤。”

    李清歌心中讶然:“那女子竟能让师父为她守身如玉,不染尘埃,究竟是何等样的女子,让师父为她牵肠挂肚?世间种种,唯有情关难破。这也难怪,师父迟迟踏入不了那道境界。”

    “我曾暗中去见了她一面,见到昔日挚爱早已成为人妻人母。我也有了一丝洒脱,最终选择做了道士,沿途济世救人,道号济航上人,在俗世中逐渐略有威名。生于奔波尘世之中,避免不了人心争斗,有违我心。我前后收下你们两个后,贫道便隐居于药王山,闭世不出。弹指之间,贫道已有甲子之数。如今她女儿差人送信,言她时日无多,要与贫道见最后一面。贫道尘缘未了,前往应劫。”

    百灵听闻道长的遭遇,黯然神伤的低下头暗语:“我就说师父得道高人,怎么会突然出世呢?原来,是来渡情劫来了。师父,你这一生未免太苦了吧?只是为了心爱之人而活着。山中数十年如一日炼回元丹,也是为了那女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