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第47章 开胃菜

    “常山赵子龙在此!恭候诸位多时了!”

    银甲小将立于山脚处,明亮的月光照在其身上,在这夜色之中格外引人注目。

    那名副将听到这句话,刹时瞪目结舌,他早就听说过自己老大的家乡还有位猛人,杀了不少弟兄。

    偏偏拿他没有办法,张燕也不再关心几百人的得失,为了这点人再去攻打真定县,想来是不值得的。

    只要不断了供金,他一般不会再洗劫一遍这些县城。

    山贼们看见不断涌出的黑甲士卒在山脚处列阵,与山顶上的士卒合围住了他们。

    那名副将好一会才缓过神来,但接连遭遇变故让他大脑混乱,山顶上的官军明显更多,但冲下山脚下又失去林地带来的优势。

    自己更不可能按兵不动被切断水源后活活熬死。

    正当犹豫不决之际,山谷内传来通天的哀嚎声。

    “我降!我降了!别他妈射了!”

    虽然只有两百把不到的包铁弩,却胜的过五百名臂力过人的弓手,往往只需一发弩矢便能洞穿残甲,贯穿胸膛。

    而不是像箭矢一般扎进肉里,还能有缓冲的余地。

    当然箭矢和弩矢在一批批射杀后,已经消耗过半,谷内只剩不到两千人,活下来的都已经丢弃兵器,匍匐在地上求饶。

    在他们的身前,那位首领唯一的儿子张方,腹部中了两箭,腿部中了一箭,头盔上一发弩矢穿透后扎入脑门之中。

    血液从头盔中流出,他的意识渐渐模糊,驾驭不住马匹,摔倒在地上,噗通的一声后,已经毫无声息。

    这一幕已经足以击溃这群在大山中“所向披靡”的乱贼,丧失斗志,纷纷求饶。

    声音传到谷外,多数人都听的清里面的动静,昔日一起喝酒吃肉的兄弟们活活被困死在山谷中,连敌军的汗毛都没碰到一根。

    自己握着兵器的力道也松了些,刚才好不容易被鼓舞起来的士气又开始下降。

    这名副将只能咬咬牙,吼道:“山脚下就一千人,赶快从山脚突围,莫要等敌军做好准备,到时一个都跑不出去。”

    一会往谷口上冲锋,为了接应前军,又因封堵住了路,只好往山顶上冲杀解决这伙官兵,才能解围。

    但现在形势变的太快,里面的人已经救不出来了,且自身难保,又被包围了。

    好在他们能看见山脚下赵云统领的人数远没有山顶上多,心中那股要散的气又聚了起来。

    又往山脚下冲杀去,这四千多人如皮球般被踢来踢去。

    赵瑾看到熊大壮和杨潜那边已经处理完毕,想来用不了多久便会一同支援过来。

    因为山路崎岖,为了不乱了军阵,两千人只能以低于正常行军速度的效率往山腰乱贼压进。

    赵瑾此时没有办法,只能缓行而围,自己麾下士卒的家乡多是来自关内,对于山野中的灵活性失去了许多。

    现在的关键便是看赵云能否守住防线,等到赵瑾的士卒合击敌军。

    山贼难剿就难在此处,即使占尽了地利,他们却如泥鳅一般滑腻,很难一网打尽。

    敌军下山的速度远远超过赵瑾,大批人马已经冲向山下的士卒。

    赵云一马当先冲在前方应敌,身后的士卒也在呐喊助威。

    “随我杀!”

    他手中银枪起舞,与赵瑾的凭借猛力的枪法不同,技巧上胜出太多,能省下许多力气。

    在大战中也能保持体力充沛,不会因为用力过度而导致力竭。

    赵瑾还是担忧太过了,单凭子龙的武力,一人可敌千军万马,指挥也不过于急促,更加注重秩序和阵型。

    那名副将见到赵云冲进军中,挥舞着大刀劈向这银甲猛将,他知道若是任其拼杀,用不了赵瑾围击腹部,军队就要溃散。

    “给我死吧!”

    双手执刀劈向赵云,与其身旁不少同袍一同配合,打算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不同于赵瑾的依靠勇力以枪杆硬接大刀,赵云转身将长枪以自己为中心,横扫一圈,形成一个圆的弧度,横扫周围的敌军。

    有的器械被震开,有的被长枪划破腹部,鲜血直流不止。

    原本还在冲向他的敌军顿时骇然,手臂开始颤抖,不敢直视这位银甲被鲜血染红的战神。

    他们不想给赵云喘息的机会,但赵瑾也不想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看准时机,士卒冲杀而下,四千人马被首尾夹击。

    战况变成了一边倒,本以几倍于山脚士卒的山贼们游刃有余,现在已经一片混乱不堪,只能凭着求生的本能和恐惧在挥舞兵器。

    赵瑾脑中提示不断。

    【黑山军被你的士卒击杀】

    【你的士卒被黑山军击昏】

    【黑山军被你的士卒击杀】

    【黑山军被你的士卒击杀】

    【你的士卒被黑山军击杀】

    【黑山军被你的士卒击杀】

    随着伤亡的战报,金币也在不断的上涨,已经达到2400多,还在飙升。

    这些金币暂时只能换成现实的金银来用,但是赵瑾肯定在以后会有别的用处,况且现在缺的就是钱。

    今天消耗的箭矢弩矢就是最大花费,然后便是封赏将士,赵瑾在军中施行还是秦国那套的军功爵制。

    只要杀的人够多,升职和赏赐就越多,并且赵瑾对麾下一直都是大方行赏,对待残者逝者的抚恤也是远高于朝廷。

    他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要是想将效忠于朝廷的军队改而效忠于自己,待遇才是最重要的。

    哪怕是距离后世两千多年,古人也并非都是傻子,一味的只会画大饼,效忠于大汉,不如多发军饷更为实在。

    在这乱世之中,多少人单凭情怀死忠于汉,人是看向现实的。

    在半个时辰不到的混战之中,敌军终于支撑不住,随着赵瑾惯用的招降话术。

    这伙困扰朝廷数年的山贼终于放下屠刀,屈膝求饶。

    “将军!饶我一命,我跟随张燕多年,最熟悉他了,一定为朝廷尽心尽力,死而后已啊!”

    那名副将跪在地上苦苦求饶,他身材算不上多么强壮,反而十分迅捷,在乱战之中存活下来。

    赵云将枪口抵在他的脖颈上,终于停止大叫。

    “大哥,他如何处置?”

    赵瑾健步行来,这一次他没有放开了手脚拼杀,神色肃然,因为他知道真正血战还在后方,这只是开胃菜。

    “你叫什么名字?”

    他端详此人,除了双臂壮硕些,相貌平平,只有一双浓眉大眼,给人一种正派人士的作风,却偏偏是个山贼小头目。

    “小的名为李大目,多年前也是这众多山头中的一个首领,随着张燕的名气越来越大,小的便投靠在他麾下,是其心腹。”

    赵云虽然是忠于汉室,但不代表他不看重忠义,对李大目这种不忠不义之人他是非常不屑的。

    就算他武艺低下撑不住几个回合,最后若是力战到死,也算是个人物。

    如今卑躬屈膝只求活命,着实让人看不起。

    赵瑾倒是不太在意,用人一时罢了,现在要对付张燕,以及善后的工作,李大目有他存在价值。

    “我可以饶你一命,只是要看看你如何表现了。”

    “将军!我愿带着剩下的弟兄们听命于您,任凭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