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第56章 扩张

    “消息传出去了吗?”

    裴功面色憔悴的回道:“大人,天还未亮时信使刚出城门,哪怕再快,离周围几个郡也要一两天的路程。”

    他现在是被赵瑾当成耕牛使,这几天烂摊子一大堆,自己一个小小的郡守,何德何能日夜操劳啊?

    “开始是有的忙,过段时间就好了。”

    “大人不是早就传捷报给朝廷,为何还要这般大张旗鼓的宣告功绩呢?”

    驿站的马匹都已经累死好几匹,赵瑾吩咐不只是在常山大肆宣传,还要在中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还花了不少金银给那些所谓的“名士”,让他们在各个地方都说些好话。

    他实在摸不透赵瑾,立下如此功劳,天子给他封个侯爵都有可能,何必要做这些无用功呢?

    裴功可不知赵瑾系统面板的声望一直在上涨时,有多暗爽。

    从300到320,又到350。

    【声望等级:赫赫有名(大众好感增加10%)】

    【声望:350】

    从早上到现在,已经有许多城中百姓拿着一颗鸡蛋,一卷菜叶之类的送到府衙处,大多数都是为了报答赵瑾除掉山贼的大恩。

    当然也有他自己花钱买通茶馆酒楼的游手好闲的浪子们,让这些闲人口口相传,就为了记住赵瑾这两个名字,再胡乱吹捧一通。

    这都是最简单的造势,就是花费些精力和钱财,他也可以不用做这些事,可也就不能快速得到百姓的拥戴,也不会有人才闻名而投效。

    时间有些紧,他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想些别的法子。

    “你的亲笔书信这些县令,县长认得出?”

    “大人说笑了,我自会盖上官印,他们怎敢不认,不从上命,可视为叛逆,大人自可处置逆贼。”

    “有劳了。”

    裴功内心腹诽道:我还想无劳呢,能不能少找点事给我做!

    赵瑾便派上几个百夫长,派几队人马接管剩余隶属常山郡的县城,他要先将这一郡之地牢牢的掌控住,如同基建一般,打好地基。

    “子龙,杨潜你们要独自领军出常山,我暂时抽不开身,剿灭山贼的消息马上就会传遍周围几个州郡,子龙领两千人去赵郡,杨潜你也领两千人往中山郡,问起你们是谁的部下,直说便是,记住,要牢记我说的几点!”

    赵云和杨潜略微有些紧张,不同于之前在战场上听从赵瑾的安排,此次独当一面,许多事情要自己定夺,有句话叫做,将在外,君命不受。

    赵瑾不是君,可在他们心里,却胜过君命。

    “要是被阻拦在城门下,当地官吏不肯放行,便说山贼余孽未除,圣上有令,增加守备,以此进驻郡城之中。”

    “大哥,皇上真的会下诏书吗?”

    杨潜等人都有些担忧这样先斩后奏的举动,要是被人揭穿,罪名可不小,搞不好贬为庶人。

    “无碍,这两郡官吏本就心惊胆战,你们只要不做出太过“冒犯”的举动,没人会质疑,可能巴不得你们驻守。”

    赵瑾顿了顿,继续说道:“进了郡城后,留一千人驻守,其余的士卒再分头进驻其他小县,要保证郡中几处要县都有“自己人。切记要管好麾下士卒,与民秋毫无犯,就与昨日入城一般,这两郡离常山不过百里,信使一天便能到,有处理不了的事马上传信与我。”

    “诺!”

    这破旧的后院就这五个人,熊大壮和裴功也在。

    “裴大人,流民都好生安顿了吗?”

    不同于平常询问的语气,这位老油子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这就去办!”

    等他走后,赵瑾前倾着身子。

    对着赵云和杨潜二人说道:“进城后先控制住郡府,拿到了官印了,其他的属县就好办了,若是有冥顽不灵的人,知道该如何做吧?”

    赵云终于按耐不住问道:“大哥,你到底是要做什么?”

    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要是不愿放行,就要硬攻城池,这与谋反有什么区别。

    “我让你们记住的是防患于未然的事,你觉得两郡的百姓和官吏真的会阻拦你们吗?”

    先不提这几日为了造势费了多少力,在这些城中百姓心中,自己就是王师,不同以往的官军,赵瑾已经胜他们太多了。

    让他们此刻领兵夺取两郡,也正是舆论最大的时候,当这两郡百姓得知是赵云和杨潜所率的军队剿灭山贼后,会将他们拒之门外吗?

    况且赵瑾说的也没错,仍然有不少小寨隐于山间,山贼也并非根除,但这些百姓从此以后不用再纳多一倍的税给“官府”了。

    再好的名头也比不上这实在的利益,加上自己的声望提升,他有信心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两郡,然后再接着向外扩展。

    最好是将张燕治下的五座郡城全部接盘,就算要动用武力攻城,郡城里不到千数的守备军,怎能拦得住两千精兵。

    “我所做的只是恢复秩序,并非谋逆之举,五郡百姓皆苦贼患久矣,等占据了几郡之地,再行募兵之事,才有能力将剩余匪患剿灭干净。”

    赵云漂泊不定眼神坚定起来,起身抱拳领命。

    “诺!”

    赵瑾拍了拍二人的肩膀,笑道:“我送你们到城外吧!”

    “大哥,我该干什么?”

    熊大壮看着他俩都有大事要做,自己则是坐在冷板凳上。

    “有够你忙的,先和我送送他俩吧。”

    “好。”

    ~~

    东门外,四千人整军待发,有不少军官昨日喝的酩酊大醉,中午刚醒,没过多久就又要穿上甲胄,领命出征。

    好似头驴一般,不得停歇,不过赵瑾给的也是真的多,军饷不仅发足还有多余的赏钱,伤者以及死者都安顿的好。

    这些从军之人,每月能多寄给家里不少钱,父母,妻儿子女能少受些累,吃得饱穿得暖,也就没什么牵挂了。

    “你们不是去打仗,而是驻守城池,别愁眉苦脸的,打起精神来!”

    “是!”

    因为中山在常山以北,赵郡则是常山以南,为了能同时送别两位将领,赵瑾就下令在东门集结军队。

    赵云杨潜二人和这些士卒中半数都是西园军,他们早已被赵瑾种种举动所折服,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小细节,感动人心,甘愿为他卖命。

    “有拿不准的便传信与我。”

    “放心吧大哥。”

    当目送两支军队逐渐远去后,他转头看向熊大壮。

    “你愿意去江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