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第68章 温馨

    赵府

    赵瑾来到大门处,董卓带来的西凉军驻扎在城内军营之中,包括城门守军,但其可能听信的李儒的谏言,没有对百姓亦或者是文武百官动手。

    至少,今夜一片宁静。

    皇宫内还有赵云和熊大壮领着常山带来的一万人马,如今又加上羽林卫三千人,虎贲军三千人,盖硕又掌握着南北禁军一万人,还有先前调来的军营两万人。

    再加上剩下的三千西园军,满打满算也有五万人马,虽然西凉军有十万之众,但未必不能与之一战,最主要的还是粮食的问题,他猜测董卓会采取小锅慢熬的策略。

    先将五万人围在皇城之中,等存粮耗尽,便不攻自破,他自己则是入驻于百郡府邸,是天下诸郡设在京师的办事之处。

    听闻探报,除了两万人马分别接管四座城门,五万人马则是驻扎在城中军营之内,百郡府邸周围便有着三万人马,将附近的房屋大院都占为己有,如同自成一小城,其谋权篡逆之意,路人皆知

    这样布置兵力也有用处,军营在西侧,百郡府邸在东侧,除了东西两路能通关隘逃出洛阳,便只有北门走水路,各地贡粮和税赋大部分从黄河运来,其余的道路皆被董卓掌控。

    虽看其面相粗犷,此时倒是还没昏了头,让赵瑾觉得有些头疼。

    靠着府门,身后几队亲兵见此便站立在府门两侧,董卓如今刚来不到半日,还没搞清楚朝堂上的状况,该拉拢谁,该杀谁,脑袋也是一头雾水,当然赵瑾并不会拿自己和家人的安危做赌注。

    陈善手下的细作无时无刻就盯着董卓,他们早已渗透进洛阳的高门大户之中,一旦有了动静,赵瑾便会带着一家人逃亡皇宫。

    好在董卓也没有动作,不敢将这些忠臣逼得太紧,即使鱼死网破侥幸灭了这五万兵马,自己恐怕也要损失惨重,天下诸侯士族大家们会不会有所动作?

    到时仅靠着残兵,依然只能回到凉州那苦寒之地,整日与鲜卑们斗智斗勇,更何谈权势和富贵,又该如何享乐呢?

    终于,一直飞速运转的头有些发烫和不适后,赵瑾推门而入,门外的亲兵便站在大门处,显得十分肃穆,路过的百姓见到,无不避让,恐不敢再走此道。

    “老爷!公子回来了!”

    赵融没有同他一般单独被太后召见,也算是早就回了府,虽然升了官阶,他却没有喜色,见赵瑾终于回来了,皱着的眉目才略微舒展开来,但还是整张脸还是绷着。

    最激动当属赵凌月,第一时间他还以为听错了,赵瑾也不会将今天宫中的事告诉她和方氏,所以至今未知赵瑾已经回洛阳了。

    “大哥回来了!真的吗!”

    现在一大张木桌之上,众人吃着晚饭,吴普和李柔也在,前者听到赵瑾来了也是笑了笑,后者则是脸色潮红,不敢看向堂外。

    方氏细心的看见了她的模样,顿时便有了猜测,心中暗喜,打算晚上与夫君说说。

    她是知道赵瑾要回来的,不同于女儿那般不懂礼仪,身为母亲,更是要做榜样,只是吩咐春蝉再去拿双碗筷,自己再去灶房炖碗羊肉。

    赵瑾走进堂内,见到方氏又准备下厨添些菜,因为桌上的菜肴过于清淡,要为其接风洗尘,自然要多烧些他些爱吃的菜。

    “嫂嫂,不用了,我不是很饿。”

    “那怎行,你先等着。”

    赵瑾也不好推辞,自己确实饥肠辘辘了,只是诸多事务让他没有将吃放在心上,此时闻到那股熟悉的饭香,肚子也是有些不争气的发出喊声。

    他先卸下沉甸甸的甲胄,里面的腱子肉和棱角分明的轮廓露出,随后换上方氏早就准备好的衣裳,在水桶洗了把手,便上桌吃饭。

    不知是不是吴普的故意的,餐桌是檀木制成的长桌,除了主位是赵融所坐,客人应是坐在右侧,吴普却和李柔之间空了个身位,偏偏这张桌子不大。

    赵瑾只能坐在她的身旁,对面的就是赵凌月,正笑嘻嘻的啃着大鸭腿。

    嘴里的肉还没嚼烂,就说道:“大哥,我练的那个武林绝学,是不是吴爷爷耗尽一生心血创造的?”

    她死皮赖脸的求着赵瑾教她五禽戏后,便按照他所说的每天早起都要打一套,赵融二人本以为是孩童耍着玩,倒也没惯着她。

    直到今天早上,吴普和李柔也在打着这套练体法,他才知道并不是孩童的玩笑,是真有些用处的,只是今日是登基大典,没有时间一同练体。

    方氏倒已经学会了一点,只是又觉得姿势有些怪异,放不开手脚,赵凌月则不同,越怪她就觉得越强,赵瑾听其所言,判断她就是叛逆期到了。

    当方氏回到了堂内,其身后婢女端着一锅羊汤置于桌中,赵瑾便忍不住食指大动了,因为竹筒不在身旁,盛不到米饭,正准备起身盛饭。

    李柔却将他手中的碗夺过,随后盛上满满一大碗,都快倒了下来。

    “谢…谢谢。”

    “不客气。”

    因为身旁坐着李柔,赵瑾吃饭也有些放不开手脚,其实赵凌月的吃相就是跟他学的,往常洗了手,就喜欢直接握着腿吃。

    如今一小块一小块的将羊肉夹入口中,连赵凌月都快看不下去了。

    “大哥你要不要勺子?”

    “不用。”

    “来一勺嘛!”

    “不要。”

    最终还是争不过她,拿着勺子装肉,大快朵颐起来。

    李柔和方氏看着其吃相有些微妙的表情。

    方氏没有责骂他,而是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吃,心想不管赵瑾立下如何功业,心性在她眼中还是那样。

    最怕赵瑾和她和赵融之间有了间隙,不如往常那般放开手脚吃饭,而是开始细嚼慢咽的话,反而不太熟悉。

    李柔则是看着他的吃相感到好笑,两人许久不间的隔阂感又淡了许多,也开始有说有笑了起来。

    赵融哪怕再傻也知道两人间的关系,现在对昨日吴普和李柔登门拜访的事情有些眉目了,这小子是让这位神医之徒帮自己看看病,但也是担心两人,看来他是知道京城会有大变。

    他不想打扰现在的一片和睦温馨的景象,暗叹一声,吃着眼前青菜,虽然鲜嫩,却带着一点苦味,但想到能多添子嗣,狠下心来,一筷子夹了许多放在碗中,只能喝着鸭汤,一口一口吃着青菜。

    方氏有些不忍,他知道夫君肯定很想荤腥,便夹了块羊肉给赵融,赵融又夹给方氏。

    “夫人多吃些,也要补补身子。”

    三十好几的方氏听到此话,脸色也有些微红,知道赵融什么心思,只好自己代他吃掉这口肉。

    吃完饭后,赵瑾还不忘将剩下的饭菜提到府外,分给几位亲兵,当然不够几百人吃,又不知从哪挑出几袋金银,让他们其中几人跑腿去酒楼买些饭菜,但不能买酒。

    几名亲兵在赵瑾再三的命令,推辞不过,虽然只是一顿饭的事,但他们内心也如同那锅刚出炉的羊汤一般温暖。

    将军无时无刻都记想着他们。

    若是天下有这样的陛下无时无刻为天下百姓着想。

    如今,又该是怎样的盛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