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明

第十五章 援军来到

    金顺和身边几个佐领聚在一起议事。

    “这明狗着实不好杀。”一个佐领这么说。

    “是啊,明狗打是打不过,偏偏跑得比兔子还快,一下子就没影了。”

    另一个佐领针对目前的情况也颇为苦恼。

    明狗太能跑了,藏进车阵里面也找不到,冷不丁还有明狗放冷枪打,拿长枪戳。

    而这些汉八旗和蒙古八旗的披甲率却远远逊于满八旗。

    倘若是岳托在这坐镇指挥,早就已经下令全军披甲f2a狠狠碾过去了。

    汉八旗和蒙古八旗的家业不大,骑兵的优势被固定好的车阵的极大地抵消了。

    骑兵冲不起来,也就不好杀起来。

    汉八旗倒是打得勇猛,就是披甲的太少了,伤亡比起蒙古八旗多一些。

    这下子汉八旗的佐领也就不乐意了。

    “凭啥穿甲的不尽力进攻,我们这些没甲的偏偏要遭受这么大的伤亡?”

    偏偏这些汉八旗大部分都是辽东的明军归降的,资历老,虽然此前爹不疼娘不爱。

    但是现在是皇太极主政,正在重用汉人,是个人都想的明白,汉八旗的苦日子要结束了。

    只不过眼前尚没有到时候。

    汉八旗还是那么爹不疼娘不爱的。

    披甲率低也就可以理解了。

    战斗力强的部队装备不好,还要承担大部分的攻坚任务,战斗力发挥不出来的部队穿的甲可比他们的好多了,偏偏还不承担主攻任务。

    这怎么能让汉八旗服气呢?

    几个汉军佐领脸色也不好。

    谁的兵都不是撒两把豆子都长出来的,自己的兵丁减少了,自己在旗里的话语权也会相应地减少。

    人家汉军佐领也有话说的:

    以前在跟着辽东李家干,不是李家出身,自己就够低声下气的了,现在清兵来了,自己还是低声下气的受人白眼。

    那咱大清不是白来了吗?

    这可是丢大清的份儿啊!

    金顺听到这些个汉军佐领这么说,也是确实了解他们的难处的。

    可难处归难处,卢沟桥还是得打呀。

    岳托的军令可不是在和金顺开玩笑的。

    “算了,蒙古八旗分些甲出来,暂且给了汉八旗,等这战结束,回沈阳论功时,我多给你们请些功劳。”

    金顺左想右想,想出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为了安抚蒙古八旗,自己也是许诺了战后为其多请一些功,作为眼下扒了蒙古八旗的甲的补偿。

    于是蒙古八旗骂骂咧咧的交了甲,金顺集中了全军八成的甲胄,全部交给了汉八旗,汉军佐领们这才愿意领军出战。

    别说,穿了甲的汉八旗作战确实勇猛,举刀砍杀起明军来真是比起满八旗还狠。

    躲藏在车阵中的明军被汉八旗的小股部队一阵一阵地突破。

    汉八旗的佐领执行了地毯式搜索,每只部队都保持了相同的前进速度。

    虽然推进的速度慢了下来,但是能很有效地打击明军士气,达到杀伤他们有生力量的目的。

    只不过金顺目前有一点急。

    突破卢沟桥的任务是整个清兵战略构想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岳托被羞辱他的明军小参将给拖住,自己也被这奇形怪状的车阵给拖慢了进度。

    战后自然是要被处罚的

    岳托是皇太极的侄子,还有拥立之功,想都不用想,这口锅轮不到岳托来背。

    虽然自己作战向来勇猛,但是没什么背景,和岳托关系也算不上好。

    那这口又大又圆的黑锅只能自己来背了。

    按照满洲八旗一贯奉行最残酷冷血的军法,

    临阵不前要死、遇见敌人不打要死、只挑弱敌打要死。

    而自己在这伙脆弱的明军面前竟然被拖了这么久。

    自己的项上人头只怕是不好保住。

    想到这里,金顺不禁打了个寒颤。

    连忙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还好还好,还没丢呢。”

    “传我命令,汉八旗加快推进速度,蒙古八旗侧翼掠阵,务必迅速击溃明军,突破卢沟桥!”

    “嗻!”

    亲兵领了军令,翻身上马,迅速赶往各营传令。

    只不过一个来自岳托军中的传令兵拍马赶到,让金顺差点一口老血都喷出来。

    “金大人,主子要你抽调五千兵马回去一起参与围攻。”

    “啊这。”

    金顺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个传令兵。

    “岳托那边可是足足两万人啊!

    况且两万人还都是身经百战的满八旗。

    南下大军的火炮和重甲大部分还都在岳托本营之中。”

    “我这边东拼西凑也就一万出头,还都是汉八旗和蒙古八旗。”

    “就这样岳托还要抽调兵力回去打一个没什么大用处的军寨?”

    金顺的心里面顿时感觉大事不妙。

    “那卢沟桥这边该如何处理?再抽调兵马,这边兵力不足,拿不下卢沟桥,皇上那边可不好交代哇。”

    金顺有些小心翼翼地告诉这个传令兵。

    “主子说让你自己想办法,既然是大清宿将,难道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卢沟桥吗?”

    金顺觉得岳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可是能咋办呢?

    现在不顺从岳托的心意,指定就被岳托以违抗军令给砍了。

    要是因为自己抽调了兵马导致卢沟桥久攻不下,皇上怪罪下来。

    金顺也有里有能应付过去。

    想想也是确实是这个理,于是出账上马,清点了五千兵马,准备亲自回去向岳托复命。

    剩下的进攻事宜便交给自己的副手,到时候攻不下来,黑锅就甩给他好了。

    单纯的副手还以为是金顺愿意重点培养他,这才把进攻的任务交给他。

    他感动得痛哭流涕,当场跪下来给金顺磕了三个响头。

    金顺也很满意,总算是把自己给摘的干干净净。

    不管打输打赢,自己都绝对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就带着五千兵马赶在了回去的路上。

    五千兵马驰骋在广阔的土地上,他们不知道的是,前面已经有一支兵马在等待着他们。

    “督师,清兵果然来了!”

    祖大寿一脸兴奋地看着自己的主将,而这位大明第一督师却是面色平淡,好像早就料到了这般局面。

    而他眼里的锋芒却也掩盖不住对这伙清兵的炽热,于是果断下令:

    “全军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