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两百七十一章 返回江都

    张阳泉得知这两个消息,已是几日之后。

    朱元璋打胜仗他已经预料到了,所以并不如何吃惊。

    不过刘福通被杜遵道给夺了权,他着实没有想到。

    现在是晚上,天气闷热,晚风从半开的窗户中吹拂进来,王府书房中的烛火微微闪烁着。

    张阳泉坐在桌案后,沉吟了半晌,开口道:“刘福通应该握着兵权吧,他难道没有反击吗?”

    猴子答道:“据我们探查到的消息,那些被册封的义军首领,全站在了杜遵道一边,包括赵均用。而且北军中,也有不少将领投靠了杜遵道!”

    张阳泉叹了口气,道:“毫州只怕马上会有一场腥风血雨,小妹她们离开毫州没有?”

    “登基大典的第二天,场主就和我一起离开了毫州。她说事关重大,才让我先一步快马返回,将情况告知大王!”

    张阳泉点点头,忽然道:“蓝玉是不是也跟着你们一起回来了?”

    猴子愣了愣,道:“是的。”

    张阳泉道:“你去和国子监打声招呼,就说第一批入学的少年班学员中,再加一个名额。等蓝玉到了江都,直接让他去国子监入学!”

    猴子暗暗诧异,却也不敢多问,拱手道:“属下领命!”

    两日后,江都与真州的边界处,十几匹快马在官道上狂飙急行!

    “哈哈,终于回到江都了,蓝姐姐,你快瞧那片稻田,我们江都的谷子是不是长的更好些?”

    秦苓思一马当先骑在最前头,回头朝蓝香玉笑道。

    自进入真州地界后,她便抛开了大队,只带着蓝家姐弟、常遇春和十几名侍卫,轻装简从,朝江都返回。

    蓝香玉朝那片稻田看去,微笑道:“是啊,这些稻子长的可真高!”

    秦苓思放慢马速,得意道:“这是我姐夫捣鼓出来的优良稻种,产量比以前的稻子高了两三倍呢!”

    蓝香玉点了点头,道:“楚王殿下真了不起!”

    众人行了一阵,只见稻田和官道上的人影越来越多,蓝香玉心中更加感慨,暗道:“难怪别人都说江都繁华!”

    蓝玉对路边风景全无兴趣,与常遇春并辔而骑,赔笑道:“常大哥,前几天说好了啊,等到了江都,你就调我到你麾下当十夫长!”

    常遇春正要回答,忽见蓝香玉朝他瞪了过来,立刻改口道:“那要看你阿姐的意思!”

    蓝玉嚷嚷道:“我才是蓝家一家之主,家里大事小事都要听我的,只要你答应了我,我把阿姐嫁给你都行!”

    蓝香玉又羞又怒:“臭小子,胡说什么呢!”

    蓝玉大声道:“本来就是,男人当家做主,这句话阿姐你没听说过吗?”

    蓝香玉驱马靠了过来,伸手就去揪他耳朵,蓝玉哈哈笑道:“你还想抓我?多练练骑术吧!”

    一夹马腹,顿时将蓝香玉甩远,蓝香玉拼命追赶,却怎么也追不上。

    秦苓思暗暗吃惊,道:“蓝姐姐,蓝玉的骑术是谁教的?”

    蓝香玉没好气道:“那臭小子第一次骑马就骑的很稳,也没人教他,自个儿就琢磨会了!”

    秦苓思怔了半晌,嘻嘻一笑,道:“他将来长大后,说不定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将军!”

    众人一路疾驰,终于赶在天黑之前,来到江都城外。

    蓝家姐弟瞧见巍峨雄威的城墙,都暗暗心惊,待得入城后,放眼望去,城门大街处,尽是出城入城的行人和马队。

    蓝玉叫道:“我的天,怎么这么多人!”

    秦苓思正要答话,忽然有所感应,朝城墙甬道看去,只见一名女子从甬道中走了下来赫然是秦苓君!

    “常将军,你先招呼他们去你家安顿,我有点急事,先走啦!”

    秦苓思大叫一声,调转马头,沿着城墙下的街道,狂奔离去。

    秦苓君见妹妹逃走,也不去追赶,慢慢走到蓝家姐弟跟前。

    常遇春赶紧下马,躬身行礼:“拜见王妃!”

    蓝家姐弟这才知道此女就是秦苓思的姐姐楚王妃,也都跟着下马,学着常遇春一样行礼。

    秦苓君默默打量了姐弟二人一眼,轻轻道:“你们的事我都听候将军说了,以后你们就把江都当自己的家,好生住下来吧!”

    蓝香玉赶忙道:“多谢王妃殿下!”

    秦苓君又道:“常将军,好好照顾好他们。”

    说完走到大街对面一辆马车旁,上车离开,那些跟秦苓思一起回来的侍卫,也都跟着她离去。

    蓝玉看了一眼马车离开的方向,又看了蓝香玉一眼,摸了摸下巴,似乎想到什么。

    “你看什么?”蓝香玉没好气道。

    蓝玉道:“阿姐,我终于知道秦姐姐为何对你这么亲热了!”

    蓝香玉愣道:“为何?”

    蓝玉笑道:“因为你和她姐姐很像啊!”

    蓝香玉怔了一会,摸了摸云鬓,道:“是吗?”

    蓝玉道:“气质很像,不过你没那位王妃殿下长的美!”

    蓝香玉面色一青,哼道:“人家是王妃,你阿姐自然比不上。”

    常遇春赶忙道:“我觉得你不比王妃殿下差!”

    蓝香玉一张脸顿时由青转红,一时不知说什么,羞赧道:“你还不快带我们去你家,难道让我们姐弟睡大街不成?”

    常遇春笑道:“跟我来!”牵着缰绳,朝着鹂园街而去,蓝家姐弟赶忙牵马跟上。

    常府位于鹂园街尾,斜对面就是刘伯温的府邸。府中除了常遇春外,只有几名雇来的家丁和婢女。

    常遇春回府后,命下人去附近酒楼置办了一桌酒菜,给蓝家姐弟接风。

    用完膳后,一名国子监的文吏造访了常府,给了一份入学凭证,让蓝玉明日去国子监报道。

    常遇春只当是秦苓思的意思,收下了凭证,将东西拿给了蓝玉。

    “去国子监干嘛,我要进你的军营!”蓝玉不乐意道。

    常遇春笑骂道:“傻小子,国子监十五岁以下的第一批入学名额,只有三十个,大家都争着抢着入学,你竟然还不要?”

    蓝玉哼道:“读那些破书有什么用?遇到坏人,还不是被一拳打死了?”

    常遇春道:“话不能这么说,学文并不代表不能学武。就说你常大哥我,虽然武艺还行,但就因为没读书,带兵打仗方面,就比不过徐大帅和山大帅!”

    蓝香玉也劝道:“阿弟,这一定是你秦姐姐的意思,你可不要辜负她的好意!”

    蓝玉嘟囔道:“知道了,那我顶多学三年,而且入学期间,常大哥你也要教我习武!”

    常遇春笑道:“那是自然!”

    次日清晨,常遇春亲自把蓝玉送到了国子监门口,待蓝玉进去后,转身朝着王府而去。

    来到王府外,通报之后,径自入内,沿着走廊来到书房外。

    正要让亲卫通报,杨三枪道:“常将军,两位相爷和四位平章公都在里面,你且稍等一会。”

    常遇春只好在外面等候。

    一等就是半个多时辰,书房的大门终于打开,郭念生、刘伯温、吕良佐等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常遇春赶忙朝众宰相行了一礼,目送着他们离开,然后才进入书房。

    “大王,末将前来复命!”

    张阳泉正靠在椅子上思考什么,闻言坐直了身,道:“嗯,回来了,你这次的差事办的不错,明日回军事学院继续学习吧!”

    常遇春迟疑了一下,道:“大王,末将听说集庆那边即将受降,此事可能有变,末将请命去集庆帮助徐大帅!”

    张阳泉直视着他,道:“你说会有变故,可有依据?”

    常遇春道:“此事对方一拖再拖,末将总觉得不对劲!”

    张阳泉想了想,道:“也好,那你去军营报个道,就直接去集庆吧!”

    常遇春大喜道:“多谢大王!”转身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