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两百七十七章 韩宋惊变

    次日清晨,常遇春早早来到王府。

    行走在走廊时,恰好碰到了方远,后者正准备向张阳泉汇报新归降的三路驻守情况。

    于是两人一起来到书房门口。

    等方远先进去汇报完后,常遇春才进入书房。

    “大王,集庆已经拿下,杭州必定人心惶惶,兵无战心!末将以为,现在正是攻打杭州的好机会!”他拱手道。

    张阳泉抬头看了他一眼,道:“你就是为这件事来见我?”

    常遇春道:“是的。”

    张阳泉道:“这件事不必着急,你退下吧!”

    常遇春张了张嘴,终究不敢追问,拱手道:“末将告退。”

    离开书房后,常遇春从后面追上了方远。

    “方副帅,你可知大王为何不肯攻打杭州吗?”

    方远笑道:“我哪里知道?”

    拍了拍他肩膀,道:“我说你小子,刚打下集庆,又想去打杭州?把功劳留一点给别人吧!”

    说完与常遇春在岔道分开,去后宅向秦苓君请安去了。

    常遇春离开王府后,立刻去军事学院,将情况告诉了赵德胜。

    赵德胜苦笑道:“大王竟然连你也不告诉,看来只能等等了!”

    军事学院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堂书文课,其余的课程都是军事类,由军中各方面的专业负责。

    他们都是秦苓君精心挑选出来的人,虽然带兵打仗的能力比不上大多将领,但在某一方面,足以做所有人的老师。

    这天刚上完上午的课程,常遇春和赵德胜一起用过午食,二人一起来到休息室自学。

    就在几人埋头学习时,王大忽然从外面冲了进来,来到猴子和耿三旁边,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

    猴子和耿三听完后,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尤其是猴子,竟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其他人注意到他们异状,都好奇的看了过去。

    李二问道:“候兄,你怎么了?”

    王大抢着道:“我刚刚得到消息,毫州出了一件大事!”

    常遇春去过毫州,所以最为关切,忙问:“出什么事了?”

    王大咧嘴一笑,道:“刘福通把杜遵道给宰了,自己领了左丞相的职位!”

    众人听了都大吃一惊。

    只有傅友德叹了口气,道:“杜遵道太醉心耍弄阴谋,并不得军心,纵然能一时成功,终究斗不过刘福通!”

    常遇春忙问:“盛文郁和太后都是杜遵道一党的吧,他们情况如何?”

    王大嗤笑一声,道:“狗屁的太后,不就是杜遵道扶起来的傀儡吗,杜遵道一死,她哪敢多放个屁?至于盛文郁,听说降为了平章政事,并未被清算!”

    赵德胜奇道:“刘福通竟然饶过了盛文郁,这倒是件奇事!”

    傅友德道:“这不奇怪,盛文郁并非首恶,而且在宋军中势力不小,若是把他也清算了,宋军必定元气大伤,影响北伐大计!”

    李二点点头:“刘福通果然是个做大事的人!”

    猴子道:“经过此事,小明王的威望必将降落谷底,宋军依然是刘福通当家!”

    傅友德道:“这样更好,最近***之所以顾不上江南,就是为了防备刘福通北伐。如果宋军由一个小孩做主,用不了多久就会败亡。到时,***又能抽手对付我们了!”

    众人都觉得这话有理,纷纷点头。

    学院最后一堂课上完,已到了酉时,天空升起一片红霞,将云层烧得红彤彤的。

    常遇春正要回家,赵德胜忽然从后面追了过来,把他拉到一棵树下,神秘兮兮地道:“常兄,我刚才又打听到一个消息,与杭州有关!”

    常遇春奇道:“什么消息?”

    赵德胜道:“我听候兄说,大王不愿立刻攻打杭州,与刘御史有关!”

    “刘伯温?”

    “就是他!”

    常遇春道:“什么关系?”

    赵德胜一摊手,道:“那就不知道了,候兄也是听场主提了一嘴,我琢磨着咱们要不要去找场主问问?”

    常遇春想了想,道:“咱们去问没用,我知道一个人去问比咱们管用!”

    “谁?”

    “你别多问,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明天我一定给你个答复。”

    回家路上,常遇春特意去买了些胭脂水粉,又忍痛买了个玉镯子,然后回到家中。

    “你突然给我买这么多东西干嘛?”蓝香玉瞧见他将礼物放在桌子上,又惊又喜。

    常遇春笑道:“你马上是我媳妇,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蓝香玉俏生生看了他一眼,拿起玉镯子把玩了起来。

    常遇春赶忙道:“香玉,你帮我个忙好不好?”

    蓝香玉看了他一眼,笑道:“好啊,原来买这些东西是为了贿赂我!说吧,什么事?”

    常遇春道:“你去问问场主,大王为何不肯立刻攻打杭州!”

    蓝香玉哼了一声,道:“满脑子就想着打仗,行了,明天我就去问!”

    常遇春笑道:“你看现在天色还早……”

    蓝香玉瞪了他一眼,道:“我现在去总行了吧!”起身换了件衣服,径直朝王府而去。

    临近亥时中旬,过了二更天,蓝香玉才终于回来了。

    正在大堂等候的常遇春赶忙起身,问道:“问清楚了吗?”

    蓝香玉走到桌边,倒了杯茶喝了,这才道:“问清楚了,好像是和一个叫刘伯温的官员有关!”

    常遇春道:“什么关系?”

    蓝香玉坐在椅子上,道:“听秦妹妹说,那个刘伯温前阵子向大王献了一个计谋,说可以拿下杭州!”

    常遇春大吃一惊,道:“什么计谋?”

    蓝香玉托着腮道:“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听说和一个人有关,那人正在来江都的路上!”

    ……

    乌云低沉,月光朦胧。

    张阳泉跟在一名提着灯笼的婢女身后,默默朝着后宅行去,脸上神情有些疲惫。

    这两天江东各地发生很多叛乱,让他非常头疼。

    别的事可以交给宰相们去负责,然而分田的事是他一手操办,交给别人不放心,结果问题就出在分田上。

    明明分田到户,是一件对百姓们极好的事,结果各地百姓稍微一受挑拨,就被那些大地主利用,带头聚众反抗。

    对付这种叛乱,又不能一味的***,否则只会与百姓离心离德。

    张阳泉下达的处理方针是对背后的豪强地主绝不手软,有一个杀一个。

    对那些受利用的百姓则保持耐心,可以将一些带头的百姓带到江都,让他们亲眼瞧瞧分田的效果。

    经过大半个月的耐心处理,派出去的人纷纷回报,总算压制住了民间对分田的反对和质疑声,情况开始好转。

    稳定好了内部,他也终于可以考虑攻打杭州的事了。

    最近不少将领都主动请命攻打杭州,然而杭州与集庆不同,守军接近十万,守将杨通贯又骁勇善战!

    而且打杭州必须一击而中,倘若攻得慢了,可能导致方国珍再次与元军联手,共同抵抗,那就麻烦的多!

    正因这个原因,张阳泉这次不打算派武将强行攻打,而是向刘伯温问计。

    毕竟一开始让元军与方国珍自相残杀的计谋,就是出自刘伯温之手。

    刘伯温最近可能也一直在考虑此事,找他询问时,后者立刻献出一个作战计划。

    张阳泉考虑后,觉得这计划可行性很高。

    最关键的一点是,就算计划失败了,也没有任何损失,到时候实在不行,再强行攻打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