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三路西征

    现在已是亥时,王府书房内的灯光却还很明亮。

    秦苓思进入书房时,发现屋中站着三个人。

    傅友德、卞元亨和赵德胜!

    三人皆一身戎装,张阳泉似乎正在向三人下达西征的任务。

    秦苓思不敢打扰,默默站在一旁听着。

    “……傅友德将军从池州出发,走九华山,攻打徽州西面门户祁门县!”

    “卞元亨将军从杭州出发,从北面攻打绩溪县!”

    “赵德胜将军从建德出发,从东面直插徽州城!”

    “今天是十一月初四,出兵时间从月底改为十一月十五,三路同时进兵!徐元帅也会从长江出击,策应你们的攻势。”

    三人齐声应诺。

    赵德胜忽然道:“大王,如果遇到天完军该怎么办?”

    张阳泉淡淡道:“天完军若是影响到我军的进军计划,照打不误!”

    赵德胜大声道:“是!”

    张阳泉接着道:“另外,这次作战不设主将,你们三人都有临战自行决断的权利!”

    三人齐声道:“多谢大王信任!”向秦苓思行了一礼,一同告退离去。

    张阳泉这才将目光转向秦苓思,双手交叉在胸前,道:“小妹,这么晚过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秦苓思走到张阳泉身边,咬着下唇,道:“姐夫,今晚红楼出现一名凶徒,杀死了好多人……”

    一五一十将今晚发生的事全都说了。

    张阳泉默默听完,沉默了好一会,道:“我说朱元璋为何突然向我辞行,原来竟发生了这样的事!”

    “姐夫,你说那刺客到底是谁的人?”

    张阳泉想了想,道:“常将军的猜测应该是对的,那人极有可能是天完军的张定边,也只有陈友谅干得出这种事!”

    秦苓思咬牙道:“果然是天完军!”顿了一下,又道:“姐夫,朱元璋已经逃离江都府,我们要不要派人把他抓回来?”

    张阳泉一抬手,道:“不。我军即将进攻朱元璋军,这时候抓了他,不仅会失信于天下,还会激起朱元璋军队的斗志,于战不利,让他走吧!”

    秦苓思皱眉道:“那怎么处置天完军的使节团?”

    “对陈友谅这种人不必客气,直接抓起来拷问吧!不过抓捕之前,记得先把他们的罪状向民众公布出来!”

    秦苓思点了点下巴,道:“我知道怎么做了。姐夫,那我去了,你早点休息!”迈步离开了屋子。

    张阳泉又在椅子上坐了一会,然后站起身,走到烛火前,拿起灯罩,就要吹灭灯火。

    忽然,杨三枪走了进来,道:“大王,方元帅求见!”

    张阳泉只好将灯罩盖了回去,道:“请他进来吧。”

    方远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用单手行了一礼,道:“大王,韩宋那边又传来新军情!”

    张阳泉动容道:“是不是毛贵渡江了?”

    方远笑道:“不是毛贵,而是汴梁又有了动作。”

    张阳泉松了口气,道:“汴梁怎么了?”

    方远道:“刘福通又在汴梁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其中十万人由关铎、潘诚统领,北攻山西。另十万由李喜喜、白不信统领,朝陕西进发,应该是想支援李武的西路军!”

    张阳泉皱了皱眉,道:“察罕帖木儿还没有剿灭李武的西路军吗?”

    方远道:“还没,李武虽然连战连败,但跑的很快,察罕帖木儿追不上!”

    张阳泉沉吟了一会,道:“刘福通将所有军队都派了出去,就不怕汴梁空虚吗?”

    方远笑道:“***现在自顾不暇,四面受击,根本不可能攻打汴梁!”

    张阳泉目光闪了闪,道:“那可未必!”

    如今元军的总指挥权在察罕帖木儿手中。

    此人堪称元朝第一良将,然而自从他统领元军后,不仅没有反攻回去,反而让各路元军不断后退。

    从外表来看,元军似乎已经大势已去,顶不住刘福通的猛攻,节节败退。

    张阳泉却知道,这是察罕帖木儿的诱敌之策。

    他利用元朝领土大的优点,将韩宋的军队不断牵扯开,从而造成汴梁空虚,就和刘福通当初攻打汴梁时如出一辙。

    等到时机成熟,他就会大举反扑,直攻汴梁!

    只要汴梁失守,刘福通的北伐也就宣告失败了!

    翌日一大清早,张阳泉将陈基到了书房,让他负责三路大军的粮草。

    原本郭念生是粮草后勤的最佳人选,只不过他最近要负责晚稻的收采工作,已经前往杭州去了。

    接下来数日,张阳泉每天都和秦苓君一起去军营,下午才回王府处理政务。

    这天早上,他和秦苓君刚来到帅帐,方远便带来了一个新消息。

    “你说朱元璋没有去找左君弼道歉?”张阳泉愣道。

    方远粗声道:“不仅他自己没有去道歉,他也没有派使节去,这件事着实有些古怪!”

    张阳泉眉头紧皱,朱元璋难道真想凭一己之力,对付自己和陈友谅两路大军吗?

    秦苓君忽然道:“其实我觉得他不去也很正常,依左君弼的性格来看,就算他去了,左君弼也不可能重新和他联手,反而会羞辱他!”

    方远嘿了一声,道:“朱元璋当初不就受过左君弼羞辱吗?再受一次也不足为奇!”

    秦苓君摇了摇头,道:“朱元璋现在最需要的是凝聚军队士气!他自己可以受辱,军队却不行!如果士兵们知道主将自取其辱,心气就会受到打击!”

    方远道:“话虽如此,就算他军队士气再高,毕竟兵力太少,连三万都不到,怎敌得过我们前后夹击?”

    顿了一下,又补充道:“而且他的地盘根本不利于坚守!”

    张阳泉拉下了帅帐内的舆图,目光看向了朱元璋的地盘。

    朱元璋目前的领土有四路之地,除开江北的无为路,分别是徽州、饶州和南康三路。

    这三路连成一条直线,徽州在最东,饶州在中间,南康在最西,与饶州隔着鄱阳湖。

    当初朱元璋打下饶州时,本可以打下信州,如此一来,三块地方组成三角形,更加容易防守。

    然而他急于打下江州,所以一路西进,结果如今防守时,兵力便很难分配。

    如今面对东西夹击,这种地形上的劣势就更加的放大了!

    将兵力分散在三路的话,本就不多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根本不堪一击。

    如果他将主力放在徽州路,南康路就空虚。

    如果将主力放在南康路,徽州路又空虚。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将主力放在饶州路,两边都能支援,但只要稍有差池、支援不及时,两路都可能丢。

    张阳泉盯着地图看了好一会,忽然问道:“夫人,方叔,如果你们现在是朱元璋,面对这种处境,你们会怎么做?”

    方远哈哈一笑,道:“这种仗几乎看不到胜算,要是我,就带着弟兄们逃到鄱阳湖当水匪!”

    秦苓君蹙眉思索了一会,说道:“如果我是朱元璋,一定会设法错开两边人马的进攻时间,逐个击破!”

    方远直摇头,道:“没用的,就算他能侥幸打赢一两场小规模胜仗,凭他的资源和兵力,最终还是难逃败亡!”

    张阳泉默默凝视着舆图,缓缓道:“无论如何,朱元璋一定不会坐以待毙,这一仗不会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