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大汗国

    戌时,乾阳殿中灯火通明。

    “啪、啪、啪!”

    殿中不断响起棋子撞击棋盘的声音。

    张阳泉已经和秦苓君下了三盘棋,每赢一局,他的目光都会朝通门看上一眼。

    秦苓君正在整理棋子,忽然抬头道:“陛下,你就这么想见王大渊吗?”

    张阳泉笑道:“我是想从他口中了解一下西域诸国的情况!”

    “西域诸国?”

    “是的,西域的国家很多,其中甚至有与我们一样强大的大国,对他们要多多留心才是!”

    秦苓君柳眉一抬,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想了起来,小时候听陈叔说,西域有一个叫大食的国家,非常强盛!”

    张阳泉叹道:“大食国应该已经灭亡,而且就是被蒙古人灭亡!现在也不知西域是什么情况。”

    话音刚落,只听脚步声响,杨三枪来到大殿,笑道:“陛下,汪大渊先生来了。”

    “快请他进来!”

    杨三枪应诺一声,没一会就带着一人走了进来。

    张阳泉目光朝那人看去。

    那是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高大,眼眶内陷,颔下微须,面容显得有些憔悴。

    张阳泉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笑道:“汪先生,久闻大名,今日终于得见,来人,赐坐。”

    一张椅子搬了过来。

    王大渊却并未落座,眼中隐隐显出几分警惕和戒备。

    “不知陛下找草民,所为何事?”他拱手道。

    张阳泉并不生气,因为他知道汪大渊为何会是这副表情。

    据泉州知州的消息,汪大渊这几年更名改姓,躲在泉州城南郊一座畲族人的山寨内,自居郎中,这才一直无法找到。

    究其原因,是有消息说,他身上有一件从南洋获得的稀世珍宝,名叫“凝血王冠”。

    泉州的蒙古贵族得知后,都想得到这件宝物,汪大渊迫不得已,才隐姓埋名,躲避灾祸。

    “汪先生不必担心,我只是想问问你南洋诸国的情况,并无他意!”张阳泉温言道。

    汪大渊狐疑道:“您真的只是想知道海外情况?”

    秦苓君挑了挑眉,道:“汪先生,前段时间,陛下命人将你写的岛夷志略印刷上万份,传抄给百姓,你可知晓?”

    汪大渊吃了一惊:“草民刚入城不久,并未听说!”

    张阳泉道:“汪先生出海冒险的精神,我非常钦佩。你那本书我看了很多遍,写的很好,我希望将来有更多人像先生一样,探索海外世界!”

    汪大渊双眼变得极为明亮,仿佛一个卖宝之人,终于遇到一个有眼光的买主。

    “是啊!那里的风俗文化与咱们完全不同!就连人的模样,都千奇百怪!草民这些年来,唉……做梦都梦到当年出海的日子!”

    张阳泉道:“如果我将来想请汪先生带一支船队出海,不知汪先生可愿意!”

    汪大渊起身叩拜道:“草民求之不得!”

    张阳泉抬手示意他起来,感慨道:“其实若非身负重担,我也想出海走一趟,探索海外世界。”

    汪大渊微微一笑,道:“陛下若是真感兴趣,将来草民出海时,一定再写一本游记,供陛下阅览!”

    张阳泉点点头,道:“汪先生,和我说说南洋诸国的情况吧,听说大食国被蒙古消灭,如今西域一带,哪个国家比较强大?”

    汪大渊赶忙道:“总的来说,西域最强大的还是蒙古三大汗国。原本还有个窝阔台汗国,已被瓜分,如今只剩下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

    张阳泉道:“察合台汗国我知道,当初脱脱攻打扬州时,就打算向察合台借兵十万。”

    汪大渊接着道:“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位于察合台汗国西面。再往西的话,还有一个拜占庭帝国,以前很强大,现在已经落寞。”

    张阳泉点点头。

    汪大渊忽然道:“对了,我去年听一名商人朋友说,伊利汗国和拜占庭帝国之间,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叫奥斯曼侯国,由突厥人建立,目前正在四处扩张。”

    张阳泉心中一动。

    奥斯曼帝国的名字他自然知晓,这个国家存续六百多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被消灭,后来分裂,形成现在的土耳其。

    秦苓君突然道:“听您这么一说,西域那边的战乱似乎更多呀!”

    汪大渊叹了口气,道:“是呀!那边国家多,纷争多,不仅有宗教之争,更有可怕的疾病!”

    张阳泉忽然道:“你有没有听说帖木儿帝国?”

    汪大渊愣了一下,摇头道:“从未听说。”

    张阳泉点点头。

    从位置来看,帖木儿帝国诞生于察合台汗国,现在应该还未建国。

    三人正说话间,杨三枪突然又进来了,说耿四求见。

    张阳泉命请他进来。

    未己,耿四走进寝殿,脸上表情有些奇特。

    张阳泉朝汪大渊道:“汪先生,我已命人给你准备一间住宅,你一路舟车劳顿,下去休息吧。三枪,送汪先生出宫。”

    汪大渊迟疑了一下,道:“陛下,能否让草民住在兽园,草民见许多野兽都病了。若不医治,只恐活不了多久。”

    张阳泉目光一亮,道:“你会给野兽看病?”

    汪大渊笑道:“草民曾详细了解过这些海外野兽的情况,对它们的习性颇有研究,可以对症下药。”

    张阳泉欣然道:“那好。从今以后,你就是兽园的园主,兽园交给你打理了!”

    汪大渊喜道:“多谢陛下。”跟着杨三枪退下。

    张阳泉这才将目光转向耿四。

    “出什么事了,怎么这么一副表情?”

    耿四迟疑着,道:“刚刚大都传来两个消息,其中一个消息说……”

    顿了一下,才接着道:“孛罗不花被***皇帝册封为丞相!牙罕沙也被封为平章政事!”

    张阳泉吃惊道:“孛罗不花封相了?”

    耿四哭笑不得,道:“臣也觉得诧异,再三确认过,那家伙因举报壅王有功,被册封为中书省左丞相!”

    张阳泉怔住了,孛罗不花这个细作,竟然混到了左丞相的位置,他进入大都之后,似乎如鱼得水一般。

    “第二个消息是什么?”他定了定神,问道。

    “太子和扩廓领兵抵达大都郊外三十里后,扩廓忽然下令,解散了军队,让他们返回到冀宁路!”

    张阳泉目光一凛,道:“扩廓不让军队入城,这是不想让太子登基?”

    耿四道:“这并非扩廓的主意!据孛罗不花和牙罕沙回报,元帝派塞因忽达赤做说客,说服扩廓退兵!”

    “塞因忽达赤?就是扩廓的生父?”

    “就是此人,如今元帝最信任的就是塞因忽达赤!孛罗的二十万人马,也都交给塞因统领统领!”

    张阳泉心中一沉。

    元廷这场闹剧,最终的赢家倒成了元帝,两边不仅没有打起来,兵力也丝毫没有受损。

    他这时也明白元帝为何要重用孛罗不花了。

    孛罗不花原本是二等亲王,成吉思汗直系后代,血统高贵。

    这样的人容易获得大臣拥护,从而帮助他与太子分庭抗礼。

    秦苓君提醒道:“陛下,元军内斗结束,恐怕立刻会对我军出兵!”

    张阳泉深吸一口气,道:“传旨,明天清晨,五品以上官员,都来承天殿开大朝会!”

    耿四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