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的条件

    鲁王是元朝最特别的一个王,这个王号并非为成吉思汗的后裔准备,而是为元朝公主们所设。

    要想成为鲁王,第一个条件就是娶一名元朝公主。

    洛阳这位鲁王也是驸马出身,他娶的是元帝的妹妹,***贞懿公主。

    元朝公主性格大多比较强势,***贞懿公主也是如此,故而鲁王性子比较软弱。

    当塞因和也速领残兵撤回洛阳后,他第一个想法就是跑路。

    李可彝刚刚从汴梁跑路到洛阳,已经不愿再逃跑了,劝道:“殿下,洛阳有三万守军,再加上塞因太尉的两万人马,足足五万人,何必要逃?”

    鲁王道:“那我问你,贼兵有多少?”

    “二、二十万。”

    “那就是了!他们比咱们多四倍,怎么守得住呢?”

    李可彝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鲁王立刻派人去把塞因和也速请过来。

    没过多久,两人来到大堂,鲁王表明撤退的想法。

    塞因严厉道:“你我加起来,尚有五万人马,为何要撤退?”

    鲁王哼道:“太尉十万人都打不过贼兵,咱们五万如何与之抗衡?”

    “朝廷让殿下镇守洛阳,殿下遇到贼兵就跑,如何对得起肩上的责任?”

    鲁王反唇相讥:“朝廷让太尉领兵破贼,太尉不是也被贼兵击败吗?”

    “你……”

    也速劝道:“太尉,正面交战,咱们确实不是贼兵对手,不如去蓝田与张良弼联手,共抗贼兵!”

    塞因默然良久,道:“就算要退,也应该退去大都!那些关中军阀根本不可信赖!”

    李可彝道:“不错,李思齐、张良弼都是汉人,只怕他们内心都藏着投靠贼兵的念头,绝不可轻信!”

    鲁王道:“去大都的话,必须从冀宁绕过去,只恐扩廓帖木儿不让咱们过去!”

    说话时,用眼角瞟着塞因。

    塞因一言不发。

    也速看了塞因一眼,跟着道:“我与白锁住有一面之缘,到时我去与他们交涉,最好能劝动他们一起保卫大都!”

    塞因终于叹了口气,摇头道:“你们不必这样看我,当初朝廷削他兵权,调军围攻他,那孽子必定铭记心中!”

    也速道:“您去劝也没用吗?”

    塞因道:“当初在大都城外,我劝他解散兵权,害他与太子反目。后来陛下又与太子联手对付他。在他心中,肯定觉得我已背叛他了!”

    鲁王跺足道:“那该如何是好?”

    也速道:“东南两边都是贼兵,北面既然不能去,还是只能去西边!”

    “投靠张良弼?”

    “事到如今,还能怎么办?”

    鲁王叹了口气,只好同意这个方案,塞因也没有提异议。

    当天夜里,鲁王率领五万守军,带上粮草辎重,连夜退出洛阳,朝着潼关方向而去。

    当徐百升率领主力大军抵达洛阳时,早已只剩下一座空城。

    洛阳这座千古名城,也顺利落入江都军手中。

    洛阳以西七百里,潼关。

    张良弼站在雄伟的关口上,遥望东方,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一道声音忽然从身后响起。

    “听闻将军昨日得了汴梁和洛阳兵马,如今拥兵超过十万,为何还要叹气?”

    张良弼转过身,只见胡惟庸沿着石阶走了上来,神态悠然,似乎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先生料事如神,应该知道我为何烦恼!”

    胡惟庸走到张良弼旁边,笑道:“莫非将军是控制不了那五万人,担心他们反客为主?”

    张良弼淡淡道:“先生说笑了,鲁王、塞因都是些不谙兵事的废物。他们进入蓝田的那一刻,就已在我掌控之中!我担心的是贵军二十万大军!”

    胡惟庸微笑道:“将军不必忧虑,徐元帅的大军不会再西进了!”

    张良弼皱眉道:“先生莫要相戏!”

    “在下所言,句句属实。徐元帅的大军马上就会渡河北上,攻打河北!”

    张良弼愣道:“你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胡惟庸笑道:“我军战略告诉将军也不妨,我也是希望将军能够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张良弼沉默半晌,道:“徐百升率军渡河的话,不怕我引兵东进,截断他后路吗?”

    “将军似乎忘了,我军这次北伐,并不只有徐元帅一路人马!”

    张良弼脸色微变:“襄阳的朱三!”

    “是的,朱元帅率领十五万大军,已经打下南阳,正在进军商州!”

    张良弼苦笑一声,商州距离蓝田不到两百里,原来江都军派来对付自己的是这支偏师!

    “胡先生,你是来劝我归降的吗?”

    胡惟庸缓缓道:“将军,我帮你分析一下眼下形势吧!”

    张良弼道:“请指教。”

    胡惟庸道:“将军眼下有三种选择,第一,领兵与朱三元帅大战一场。我这里提醒将军一下,朱元帅名气虽不如徐元帅,但领兵之能,并不在徐元帅之下。”

    张良弼点点头:“能灭掉方国珍的人,自然不会好对付!”

    “所以将军这一战极为艰难,有可能兵败而亡,纵然获胜,也是惨胜。到时候李思齐会怎么做,不用在下说了吧!”

    张良弼冷冷道:“他肯定会吞并我的人马!”

    胡惟庸又道:“除此之外,将军可以放弃潼关,引兵西退。”

    张良弼叹道:“还能退去哪里?”

    胡惟庸道:“将军可以退去宣政院辖地。”

    宣政院辖地是原吐蕃和吐谷浑地区,被蒙古人打下后,便设置宣政院管理。

    张良弼摇了摇头,道:“我手下弟兄都是汉人,久居中原,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去西原苦寒之地?”

    胡惟庸点点头,不说话了。

    张良弼问:“先生怎么不说第三种选择?”

    胡惟庸笑道:“将军该知道才是。”

    张良弼知道他说的是归降江都军,长叹一口气,道:“让我再想想吧!”

    四月底,梁荣奉朱三之命,率领五万大军攻打商州,守军只有七千,一日就被攻下。

    这一战有很多小将活跃在战场,除了蓝玉外,王大的儿子王振威大放异彩,第一个登上了城墙!

    消息传到蓝田后,城内一片惊惶,不少百姓整备家当,逃难到长安去了!

    张良弼思虑再三,终于放弃了蓝田,携带兵马退守长安。

    胡惟庸也跟着他同行,并未再劝张良弼归降。

    他知道张良弼还带有侥幸心理,只要大都还没有被打下,暂时难以劝服他归降。

    张良弼这一退,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的中原广袤地区,已全部落入江都军之手。

    徐百升命梁荣驻军蓝田,堵住关中军出关的路口。

    然后领兵东出洛阳,与李二、朱元璋的人马汇合,开始谋划北渡黄河,直取大都的第三步战略!

    大都,皇宫。

    元帝在殿中来回踱步,脸色铁青。

    太子垂手站在一旁,他刚刚提议领兵抗贼,被元帝狠狠训斥了一顿。

    就在这时,孛罗不花快步奔进殿中,元帝急问:“怎么样,扩廓答应勤王了吗?”

    孛罗不花苦着脸道:“没有答应,他趁机提出几个要求!”

    “什么要求,快说!”

    “第一,他希望朝廷恢复他所有的官职和爵位!”

    “这没问题!还有呢?”

    “第二,他让咱们把关保和貊高的人头交过去!”

    太子怒道:“他欺人太甚!”

    元帝瞪着他道:“现在都什么时候,祖宗基业都要保不住了,你还计较这些!”

    “可是……”

    元帝摆手道:“不必多说,达达将军,你带着宿卫军去擒杀关保和貊高,把他们的人头送去冀宁!”

    一名将领应诺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