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五百章 请殿下登基!

    五月底,一骑快马自北面而来,带来了北伐军打下大都的消息。

    整个江都府顿时为之沸腾,大街上到处都在放鞭炮。

    孩子们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瞧见这番热闹景况,也都喜气洋洋的在街上跑来跑去。

    朝廷官员们更是欣喜若狂。

    原本他们只是地方割据势力的官员,然而再过不久,就要成为执掌全天下的官员!

    文官们难掩心中喜悦,纷纷上奏,提议将元朝的地方名称做出修改,以示新朝的到来。

    对于这个提议,张阳泉倒十分欢迎,元朝用路来称呼地方,总让他觉得十分别扭。

    他将此事交给郭念生和陈基负责,郭陈二人又上奏,询问是否要保留元朝的行省制度。

    张阳泉同意保留,不过建议他们将行省划分得更多一些。

    元朝目前是一个中书省加十个行省,另外加一个宣政院。

    张阳泉希望像后世一样,设立二十多个行省,更为方便管理。

    另外,在郭念生和陈基的多次上疏后,张阳泉同意将好几处地名做出修改。

    其中大都改为北平府,集庆路改为江宁府,平江路改为苏州府。

    不过张阳泉也不是每一个提议都同意。

    比如他们提议将安西路改为西安府,就被张阳泉驳回,而是要求用长安府这个名称代替!

    自安史之乱后,长安城一共遭到六次破坏。

    虽然后来都有人重新修筑,但人口锐减,城郭面积也缩小数倍,历史地位大为下降。

    正因如此,长安的名字多次改变,宋朝叫京兆府,元朝改为安西府。

    这也是郭念生、陈基提议将安西府改为西安府的原因。

    正阳殿外,小碧正在向杨三枪询问地名修改的事。

    这是秦苓君的吩咐,她对朝政一般不会干涉,但对迁都的事却很上心。

    先前宋濂提议定都时,张阳泉虽然没有同意,秦苓君还是把宋濂喊了过去,详细询问了迁都之事。

    从宋濂嘴里,她得知张阳泉属意定都长安。

    当小碧回报,说张阳泉在长安名称上特别关注,她心中也就认定张阳泉要定都长安。

    这天晚上,张阳泉来紫宸殿用晚膳,秦苓君便想与他讨论此事。

    给张阳泉添好饭后,她不经意地问道:“陛下,咱们将来是不是要搬去长安居住?”

    正在埋头吃饭的秦苓思闻言耳朵动了一下,她虽然有自己宫殿,但每天晚上都会与姐姐一起用膳。

    张阳泉迟疑了一下,道:“长安还在张良弼手中,现在讨论这个,未免还太早了些吧!”

    这句话相当于默认他想迁都长安。

    秦苓君道:“李善长把胡惟庸这个最得意的门生都派去劝降!我听说胡惟庸能力着实不错,张良弼应该很快就会归附!”

    秦苓思跟着道:“对啊,胡惟庸那人我见过,精明强干,做事很得力!”

    张阳泉摇了摇头,道:“胡惟庸再有能力也没用。张良弼是否归附,还要看河北战况,绝非一张嘴就能成事!”

    秦苓君蹙眉道:“大都都打下来了,战况还没有明朗吗?”

    “大都不过是个象征,其实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对关中军阀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冀宁路!”

    “王保保?”

    “不错!只要冀宁的王保保还在,山西就不会丢,有山西为屏障,我军就不敢全力进攻关中!”

    秦苓思嘟囔道:“潼关已经打下,从潼关进攻不行吗?”

    张阳泉正色道:“这不一样,若是从潼关进攻,我军主力就得重新渡过黄河,河北就会空虚!”

    秦苓君目光一凛,道:“河北空虚,王保保肯定会趁机收复大都,咱们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

    张阳泉点点头,目光凝重道:“所以接下来与王保保的一战,才是关键!”

    秦苓思道:“我听说***皇帝向王保保求援了几次,王保保都没有救他,那人会不会已经对元朝死心,想归附我们呀!”

    张阳泉摇头道:“绝无可能!”

    秦苓君很相信他的判断,道:“那王保保为何一直按兵不动?”

    张阳泉吃了口菜,缓缓道:“我也不知他在想什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咱们接下来的最大敌人,就是此人!”

    秦苓思笑道:“说不定他是想让元帝跌个大跟头,知道他有多么重要,将来才会重用他!”

    张阳泉笑道:“小妹这猜测,倒也不无可能!”

    杨三枪忽然从门外走了进来,脚步很急,表情充满了喜悦,手中还拿着一块绢。

    “陛下!刚刚北伐军传来最新消息,***皇帝他……”

    “***皇帝怎么了?”

    “他死了!”

    “咣当”一声,张阳泉手中筷子掉在桌子上。

    “妥懽死了?怎么死的?”他站起身道。

    杨三枪道:“根据徐元帅传回的消息,是吐血身亡。应该是丢了大都,忧愤成疾吧!对了,这是***皇帝给您的回信!”

    递过手中信绢。

    张阳泉接过一看,发现竟然是一首诗,而且写的还不错,反正他是写不出这样的诗词出来。

    原本元帝在张阳泉心中是一个昏君形象。

    如今见对方字迹工整,文采斐然,心中点了点头。

    难怪秋江和尚说他以前是明君,从这份回信来看,确实有几分明君的影子!

    秦苓思拍手庆道:“太好了,***皇帝一死,这场战争咱们算是赢了!”

    张阳泉正色道:“别高兴太早,元帝死了,还有元太子和王保保。”

    转头朝杨三枪道:“元太子是否在冀宁登基了?”

    杨三枪道:“并没有他登基的消息!”

    张阳泉点点头,道:“给徐百升元帅传一道命令,就说打下大都只是开始,接下来对付王保保才是重中之重,切不可懈怠!”

    “是!”

    ……

    上都西面四十里,有一个集镇,名叫南坡店。

    小镇所有百姓都被集中起来,关在不远处的营帐之中。

    南坡店已经驻满了军队,成为王保保大军的临时驻地。

    王保保身穿黑色孝服,站在镇口,抬头望着天空,只见天空乌云密布,似乎马上就要下雨。

    北风很大,一阵马蹄声顺着风从远处传来。

    王保保循声看去,只见数名骑兵疾驰而来,为首之人正是开元王。

    “太子殿下呢?”开元王翻身下马,沉着脸问。

    王保保道:“正在镇中等候。”

    开元王一言不发,从王保保身边经过,大步沿着小镇街道走去。

    原本王保保和爱猷领兵抵达南坡店后,就向漠北军传达命令,让他们做诱饵,领兵前往上都。

    岂知开元王已经回到了漠北军。

    他收到命令后,恰好传来元帝驾崩的消息。

    开元王怀疑是王保保投靠贼兵,挟持太子,故意传假消息,想赚他的漠北军,所以不肯领命!

    后来爱猷亲自给他写信,开元王还是将信将疑,非要亲自面见太子一面,才肯相信王保保。

    于是亲自来到南坡店,面见爱猷。

    王保保跟在开元王身后,经过一间大屋子时,提醒道:“开元王,殿下就在屋中!”

    开元王大步走到屋子门口,“咣当”一声,推开大门。

    抬头看去,只见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穿着一身黑色孝服,正站在一张桌子旁边,背对着大门方向。

    开元王上前行了一个蒙古礼节,道:“拜见太子殿下!”

    爱猷缓缓转过身,抬手道:“开元王不必多礼。”声音沙哑。

    开元王见太子神情,显然是因元帝之死而悲伤,长叹一口气,道:“太子殿下,请您立刻随我去和林,举行登基大典吧!”

    “不,现在不是登基的时候!”门口传来王保保的声音。

    开元王瞥了他一眼,冷冷道:“陛下驾崩,贼兵肆虐,国无君主,太子殿下再不登基,只恐人心将散!”

    王保保摇头道:“就算现在登基,也起不到振奋人心的作用。只有打一场大胜仗,才能让天下人知道,大元还没有倒下!”

    爱猷接口道:“不错,我也赞同扩廓元帅的计划!”

    开元王沉默了一会,道:“既然太子殿下心意已决,我也不反对了。不过能否换一种打法?”

    爱猷问:“开元王想怎么打?”

    开元王道:“敌人只有十万不到,我们加起来却有十八万!直接正面交战,难道我蒙古勇士还打不过汉人吗?”

    王保保道:“没用,贼兵现在躲在龙岗山埋伏,直接打过去,他们可以据山而守,到时大都贼兵来援,我军必败无疑!”

    开元王想了想,承认王保保说的有道理,道:“那好吧,为了大局,本王的漠北军就当一次诱饵!”

    王保保朝二人行了一礼,道:“既然如此,这场战争就拜托殿下和开元王了,我要返回冀宁了!”

    开元王变色道:“你不参战?”

    爱猷解释道:“开元王别急,扩廓元帅的人马会由本宫亲自统领,他返回冀宁,是另有原因!”

    开元王问:“什么原因?”

    王保保道:“这边的战斗一打起来,消息立刻会传到大都!贼兵见我在上都,肯定会趁机进犯冀宁!”

    开元王愣了愣:“那倒也是。”

    王保保道:“我会把大纛帅旗留在太子殿下这里,悄悄返回冀宁,等贼兵来偷袭冀宁时,再给他们迎头痛击!”

    开元王感叹道:“都说山东王善于用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纳哈出服了!”

    三人商议结束,纳哈出前往应昌府,王保保则带上几名亲随,连夜朝冀宁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