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五百一十八章 秦皇后理政

    王振威并不收俘虏。

    他朝一名降兵询问清李思齐的情况后,说道:“你带着所有降兵去凤翔,找一个叫蓝玉的将军投降,明白吗?”

    那降兵将领已经丧胆,只能答应。

    当他带着降兵朝东前行了一阵路后,慢慢恢复了些勇气,心想:“现在没人盯我,***嘛要主动投降,不如绕道去临洮,找蜀王殿下!”

    刚这么想时,迎面过来一支军队,打着江都军的蓝色飞龙旗。

    降将暗暗叫苦,将刚才的想法扔出脑外,翻身下马,下令所有士兵双手高举,不得反抗。

    过来的正是蓝玉部。

    他从千户口中得知前方战况后,摸了摸下巴,笑道:“这小子倒还不赖,看来不用我帮他擦屁股了!”

    将降兵收了,派一支千人队押他们去凤翔,继续领兵朝西进军。

    深夜,星月无光。

    李思齐忽然被噩梦惊醒,坐起身时茫然四顾,好半天才意识到自己是在逃亡的临时营寨之中。

    爬起身,点燃一盏灯,突然间,他似乎听到了马蹄声,隐隐还有奇怪的“啪啪”声。

    正要出去瞧瞧时,蹄声逼近,帐帘忽然被挑开,几名骑兵呼呼闯入帐内!

    李思齐浑身冰凉,借着昏暗的星光,勉强看出为首的是一名少年将领。

    那少年手中拿着一根木棍,冷冷道:“你就是李思齐?”

    李思齐深吸一口气,站直了身体,负手道:“不错,我就是蜀王李思齐!”

    王振威一挥手:“来人,给我绑了!”

    十二月初,江都府下了第一场雪。

    雪并不大,如同柳絮一般在空中飞舞。

    乾阳宫外的庭院内,宫女们正抓着雪团,嬉笑打闹着。

    突然间,一名宫装美妇提着裙子从走廊上奔来,众宫女们急忙扔下雪团,弯腰执礼。

    待那美妇进入大殿,一名年轻宫女悄声道:“贵妃殿下这是怎么了,从未见她这般焦急呢!”

    另一名年长宫女训斥道:“不可在背后议论贵妃殿下!”

    “姐姐!姐姐!陛下要回来啦!”沈千千飞奔入殿中。

    秦苓君正坐在寝殿内看奏疏,张阳泉离开时,让她替自己处理朝政。

    听到沈千千声音,她抬起头,微笑道:“前方战事结束了?”

    沈千千抖了抖身上的雪花,坐到她旁边,嫣然笑道:“是啊,听方公爷说,前方战事很顺利,徐元帅打败了王保保,王振威活捉了李思齐!”

    秦苓君将一个小火炉递给她,道:“王振威?王大家的胖小子?”

    沈千千接了过去,抿嘴一笑:“是啊,这就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哩!”

    秦苓君沉吟片刻,蹙眉道:“陛下没有进攻和林吗?”

    沈千千道:“没有,因为没必要进攻了!”

    “为何?”

    沈千千将小火炉贴在脸上,笑道:“蒙古人又内乱起来了,一支蒙古军突袭和林,那个刚登基的***皇帝逃走了!”

    秦苓君动容道:“***皇帝不是新组建了漠北军吗?”

    “漠北军打不过叛乱的蒙古军呀!听说叛乱的是瓦刺部,以前是阿里哥的后裔!”

    “阿里不哥的后裔吧?”

    沈千千脸一红,道:“对,阿里不哥后裔。他们打下和林后,自封大汗,如今蒙古有两个大汗了!”

    秦苓君想了想,道:“***皇帝逃到哪里去了?”

    “那就不知道了,也许去中兴府找王保保了!”

    秦苓君轻吁一口气,道:“想不到北伐竟如此顺利,这才一年不到呢!”

    目光看向地图:“现在还没收复的地方,就只剩下云南、四川、河西和辽东了!”

    沈千千笑道:“仗不可能一天就打完呀,剩下的明年再打吧,马上要过年了!”

    秦苓君感叹道:“马上就到开明三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我都快三十岁了!”

    沈千千抓着她手臂,笑道:“姐姐的模样看起来就像二十岁呢!”

    秦苓君哑然失笑,正要说话时,门外进来一名亲卫。

    “皇后娘娘,高丽使节求见!”

    秦苓君面色转冷:“不见!”

    亲卫应诺一声,拱手退下。

    沈千千若有所思道:“求见的高丽使者,就是那位无礼的高丽世子吧?”

    秦苓君点点头,冷笑道:“他们打不过女真人,就跑来找咱们求援,我不答应,竟然还敢威胁我!”

    沈千千抚额道:“这些高丽人的想法真令人难以捉摸,不过如果他们被女真人消灭了也不好。”

    秦苓君瞥了她一眼:“你怕女真人?”

    沈千千迟疑了一下,道:“女真人以前毕竟建立过强大的政权呀,威胁总比高丽人大一些吧?”

    秦苓君淡淡道:“不必担心,等解决了***,将来迟早把他们一锅收拾了!”

    沈千千点点头,忽然道:“镇守北平的将领们,年底都会回来吧!”

    “是啊,怎么了?”

    “若是傅元帅他们回来,会不会有敌人突袭北平呀?”

    秦苓君道:“你不必担心,按照惯例,肯定会留下一位大将。”

    沈千千拍拍胸口,笑道:“那我就放心了。”

    北平的镇南王府已被改成元帅府。

    大厅之内,傅友德喝了口热茶,目光在厅中扫了一圈。

    “马上就到岁末,陛下传来旨意,留一位万户以上的将领镇守北平,其余人可以回江都府过年!”

    北平城内,万户以上的将领之中,除傅友德外,耿三和卞元亨的军职最高。

    其次是朱元璋,最后是刘福通。

    朱元璋、卞元亨和耿三都不吭声。

    三人都在江都府有家室,纵然再立功心切,岁末之际,还是希望与家人团聚。

    刘福通哈哈一笑,道:“那就我留下来吧!”

    傅友德也是有家室之人,没有多客套,拱手道:“那北平城就交给刘将军了!”

    想留守北平的并不止刘福通一人。

    韩林儿也想留守北平,而且心情极为迫切。

    关中军情已经传了过来,王振威的亮眼表现,让韩林儿如坐针毡!

    他可以容忍输给蓝玉,但绝不容忍自己输给王小胖,所以他迫切的想要立功!

    当耿三从大厅出来时,韩林儿急忙迎了过去。

    “耿叔,决定好了吗,是谁留守北平?”

    耿三奇道:“你对这事怎么这么热心?”

    韩林儿急道:“我也要留在北平!”

    耿三板着脸道:“不行,你母亲让人给我传过消息,让我多照应你,怎么能把你留在这里!”

    韩林儿昂然道:“耿叔别小看人,我已经是大人了,还是江都军一名偏将,为何不能留下?”

    耿三笑骂道:“等再过几年再说吧,你现在还太小了!”

    韩林儿急道:“王振威和我差不多大,还不是活捉了蜀王李思齐!”

    耿三摸了摸后脑勺:“那不一样,他率领的是皇后娘娘亲自训练的龙潭卫。行了,不说了,你明天就跟我一起回去。”

    韩林儿怒道:“我不回去!而且我也根本不必求你,我找刘福通将军去!”

    忿忿离开!

    耿三苦笑一声:“现在的娃儿真不听话!”摇了摇头,也不再多管。

    对刘福通和韩林儿来说,两人的关系十分微妙。

    刘福通是韩山童最好的兄弟,韩林儿则是韩山童儿子。

    韩林儿当年逃难时,杨荥一直认为是刘福通在追杀他们。

    所以韩林儿内心深处,对刘福通存着一种抗拒心理。

    而且韩林儿已经把候百四当做自己的父亲,韩山童的模样,已在他脑海中模糊。

    他并不想再见与韩山童关系亲密的人。

    北伐之后,韩林儿跟刘福通同属金州军,却一直避免与对方见面。

    所以两人面对面说话,这还是第一次。

    帅府门外,一棵枯树下,刘福通目视着韩林儿,笑道:“怎么,终于不躲着我了?”

    韩林儿脸一红,低声道:“我、我没有。”

    刘福通朗声一笑:“行了,以前的事咱们都不提了,只说以后,你意下如何?”

    韩林儿目光一亮,欣喜道:“好,我想留守北平,请刘将军帮我!”

    刘福通道:“给我一个理由!”

    韩林儿迟疑了一下,道:“有个人和我一样的年龄,却已经在战场大放异彩,我不想输给他!”

    刘福通淡淡道:“如果是这个原因,我不能答应你。”

    韩林儿忿忿道:“为什么?”

    刘福通抬起头,望着遥远的天空。

    “孩子,战场不是出风头、争面子的地方,战场代表着死亡、血腥、残酷。也许明天,你那位同龄的朋友、我、耿将军、甚至你的义父,就会死在战场!”

    韩林儿沉默了一会,道:“我知道!”

    刘福通凝视着他:“你真的知道?”

    “是的,我确实想赢王振威,但不代表我上战场就是为了赢他!”

    “那你是为了什么?”

    韩林儿大声道:“为了帮助陛下,驱逐胡虏,让咱们汉人能抬起头做人!”

    刘福通眼中闪过一道亮光:“好,这个理由不错,你可以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