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五百二十八章 五大元帅

    花园中摆了一根人形标靶,靶子后面写着刺骨两个大字。

    “嗖”的一声,一支箭矢破空而来,射在靶子右臂上。

    算上这一支,靶子上已经插了十几支箭,就像一个人形刺猬。

    孛罗不花却还不解气,又取了一根箭,挽弓搭箭,“嗖”的一声,这一箭却脱了靶,落入花丛中。

    孛罗不花大骂一声,奔到靶子前,抡起弓,朝着靶子拼命砸着。

    这时,王府管家察忽从小径奔了过来,说道:“伯爷,牙伯爷来了,在大厅候着呢!”

    孛罗不花哼了一声,道:“再去做一根靶子!”

    察忽劝道:“伯爷,事已至此,您再怎么生气,也没有用啊!”

    孛罗不花大怒,道:“本伯爷费了好大力气,把你从大牢中捞了出来,可不是让你跟本伯唱反调!”

    察忽不敢再劝,低声道:“属下这就去!”

    孛罗不花气呼呼的来到大厅。

    厅中除了牙罕沙外,还有一名陌生的男子,看打扮是蒙古人。

    孛罗不花一声不吭的坐在椅子上,半晌不说话。

    牙罕沙笑道:“兄弟,还在生气呢?”

    孛罗不花瞪眼道:“我能不生气吗?就因刺骨那王八蛋,牵扯到我,害我被带去军情署问了两天话!等我出来时,招待乌斯藏使者的肥差,被别人抢去了!”

    牙罕沙叹道:“刺骨的事,咱们确实有责任。幸好北平府没事,不然陛下可不会轻饶我们!”

    孛罗不花没好气道:“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牙罕沙笑道:“我介绍个人给你认识!哈达,还不快拜见孛罗伯爷!”

    那人赶忙道:“小人哈达,拜见伯爷!”

    孛罗不花奇道:“他是?”

    牙罕沙笑道:“你还记得我以前的封地吗?”

    孛罗不花眼皮一翻:“废话,你是西宁王,封地当然在西宁!要不是当初红巾起义,你也没机会跑到集庆享福!”

    牙罕沙道:“哈达就是我在西宁府时的旧部,他被我留在西宁府,看守王府。”

    “你的王府被抄了吧?”

    “是啊,妥懽夺了我爵位后,王府就被抄了,哈达逃到了哈密部!”

    孛罗不花道:“你带他来见***嘛?”

    “你先别急。哈达到了哈密部后,投靠了哈密王纳忽里,很受重用。北伐军打关中时,哈达知道我在江都军,便救下几名汉人,想来投我们!”

    孛罗不花看向哈达,道:“你真受哈密王重用?”

    哈达忙道:“一开始我并不受重用,后来江都军打下中原,哈密王十分紧张,在部落中搜寻会汉语的人。我这才脱颖而出,被派在王子身边,教授王子汉语!”

    孛罗不花愣道:“你在哈密王子身边?那为什么要回来?”

    哈达眼中闪过一丝怒色,道:“我是西宁王府的人,得知殿下在汉人军中,自然要来寻殿下!”

    孛罗不花却不信。

    他觉得哈达肯定早就知道牙罕沙在江都军,只因江都军北伐时声势浩大,怕哈密国被灭,这才投靠!

    牙罕沙咳了一声,道:“总而言之,哈达对哈密部的情况很了解。我想带他去见陛下,请求参加河西之战,你觉得如何?”

    孛罗不花目光一亮:“好主意啊,我也去!”

    牙罕沙来找他,本就想把好事分他一半,笑道:“那咱们一起入宫,面见陛下吧!”

    现在是正午,两人先在归义伯府用了午食,方才朝皇宫而去。

    当两人走在勤政殿旁边的御道时,忽见张阳泉迎面走了过来。

    两人赶忙上前见礼。

    张阳泉似乎有事,脚步不停,道:“两位卿家找我有事吗?”

    孛罗不花快步跟在一旁,说道:“陛下,我们有一些关于哈密国的情报,想要向您汇报!”

    张阳泉忽然停住脚步,转头朝他道:“哈密国?”

    孛罗不花道:“是的,牙郎中有一名旧部,刚从哈密国回来,对哈密国的情况一清二楚!”

    张阳泉转头向牙罕沙看了过去。

    后者赶忙道:“臣那手下叫哈密,正在宫外等候,陛下想见见他吗?”

    张阳泉道:“我现在要去枢密院,你们俩随我来。杨统领,派个人把哈密带过来!”

    “是!”

    今天是一月初九,从明日起,就是军中诸将陆续返回前线的时候。

    出发之前,张阳泉下令在枢密院召集所有将领,就是为了商议,今年江都军的所有作战方略。

    当他带着孛、牙二人来到枢密院时,将领们都到齐了。

    张阳泉在上首主位坐下,待众将叙礼毕,缓缓开口。

    “前方军情大家想必也知道了,王保保趁咱们过年的功夫,打下和林,爱猷也回到了和林,而且得到很多蒙古王的拥戴!”

    王大急吼吼道:“陛下,出兵打下和林吧!”

    张阳泉扫了他一眼,道:“你知道这次归附爱猷的蒙古诸王,有哪些人吗?”

    王大愣了一下,说不出来。

    张阳泉看向徐百升:“徐元帅,你和大家说说吧!”

    徐百升缓缓道:“一共有十三王,其中漠北八王,河西五王!”

    耿三吃惊道:“怎么这么多?”

    候百四皱眉道:“这些蒙古王之前不是不听元廷号令吗?怎么突然都变了风向?”

    张阳泉环视一圈:“有谁知道原因吗?”

    傅友德道:“据臣所知,漠北诸王一直反对学习我们汉人文化,才与元朝有隔阂,一直待在漠北!所以元廷被赶出中原,他们并不相助!”

    候百四道:“那他们为何突然归附元廷?”

    “因为他们怕了!”

    众人都问:“怕什么?”

    傅友德缓缓道:“以前他们以为咱们最多将元廷赶到漠北,不会危及到他们,所以坐视不理。”

    王大嚷嚷道:“我知道了,他们见我军兵锋越来越强,害怕我们像汉朝对付匈奴一样,将他们赶到西域!”

    傅友德道:“正是如此。”

    朱三冷冷道:“河西诸王应该也是怕被我们攻打,才投靠元廷!”

    候百四道:“河西不是有七王吗?为何只有五王投靠?”

    方远咳了一声,道:“哈密王和曲先王并未归附元廷,据说曲先王被扎合杀死,曲先部正在推举新王!”

    梁荣道:“那哈密王呢?为何也没有投靠元廷?”

    方远道:“哈密王派人给咱们传信,说愿意投靠咱们!”

    诸将听了,都有些奇怪。

    孛罗不花和牙罕沙对视一眼,终于知道张阳泉为何带两人过来。

    朱三眯着眼道:“哈密王可有说,为何要投靠咱们?”

    方远道:“他说元廷派人向察合台汗国求援,而他与察合台汗国是死仇。察合台汗国大军东进时,肯定会趁机消灭哈密国!”

    诸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没有出声,毕竟谁都不清楚哈密国的情况。

    张阳泉目光看向牙罕沙,道:“牙郎中,此事你怎么看?”

    牙罕沙忙道:“据臣所知,哈密王确实与察合台汗国有仇,有一次察合台汗国差点灭了哈密部,元廷派出使者调停,才保下哈密国!”

    徐百升问:“可知他们有何仇怨?”

    牙罕沙道:“那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哈达可能知道。”

    诸将又是一愣,心想哈达是谁?

    张阳泉朗声道:“来人,宣哈达!”

    两名亲卫带着哈达进来了,后者行了一个蒙古礼节,诸将顿时对他怒目而视。

    张阳泉没有计较,问道:“哈达,你可知道察合台汗国与哈密国之间有什么仇怨?”

    哈达赶忙道:“回陛下,因为哈密王收留了一名察合台汗国的犯人,并且把他任命为国师!”

    “犯人?”

    哈达道:“是的,那位国师似乎与察合台汗国分裂有关!”

    张阳泉愣道:“察合台汗国分裂了?”

    哈达道:“几年前就分裂了,分成东西两个察合台汗国。不过眼下东察合台汗国强大的多,应该很快就能兼并西察合台汗国!”

    张阳泉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只要确定哈密国王的信并没有说谎,那么哈密国真心归附的可能性就存在。

    “诸位将军,去年大家齐心协力,北伐大获成功,收复中原,将蒙古人赶到塞外!今年咱们稳扎稳打,上半年以守为主,稳固各地防线,恢复民生!”

    “等到了下半年,咱们再进攻打和林,朱将军提出过一个不错的进军方案,到时候我们再讨论!”

    王大错愕道:“陛下,咱们上半年只守不攻吗?”

    张阳泉道:“上半年以守为主,当然,也不是完全防守,河北、山西强化防守,关中继续进兵,攻打河西走廊!打下河西后,再出兵云南。”

    孛罗不花暗暗欣喜,张阳泉果然要打河西,自己一定要想办法蹭上这份军功!

    张阳泉道:“傅友德、卞元亨、耿三听令!”

    “末将在!”三人齐声道。

    “傅友德为河北都元帅,卞元亨、耿三、刘福通为副元帅,河北已有十五万兵马,我再给你们增兵五万,负责河北地区、济州岛的所有防务。另外,找个机会教训一下高丽人!”

    三人齐声道:“末将领命!”

    张阳泉又道:“李二、赵德胜、朱元璋听令!”

    “末将在。”

    张阳泉道:“任命李二为山西都元帅,朱元璋、赵德胜为副元帅。山西守军只有五万,我给你们增兵十万,负责山西防务!”

    “末将领命!”

    张阳泉道:“候百四、梁荣、孙虎听令!”

    “末将在!”

    “候百四为关中都元帅,梁荣、孙虎为副元帅,负责关中防务。”

    “末将领命!”

    张阳泉道:“徐百升、常遇春、左君弼、王大听令!”

    “末将在!”

    “徐百升为征西大元帅,常遇春、王大、左君弼为副元帅,领兵三十万,收复河西之地!”

    “末将领命!”

    张阳泉道:“朱三、赵德胜、俞延玉听令!”

    “末将在!”

    “朱三为征南大元帅,赵德胜、俞延玉、何真为副元帅,领兵十五万,做好攻打云南的准备。河西收复之后,你们即刻攻打云南!”

    “末将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