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三坛海会大神

第31章 贞英算纣王

    纣王追出,黄飞虎紧随其后,再是比干、李贞英。居高临下,环顾一圈没发觉胡喜媚去向,面色各异,心情也大不一样。

    纣王看出胡喜媚纵不是妖怪,也是动物修成人形,想起近一月来跟胡喜媚床榻缠绵的荒唐事,骤觉一阵反胃。语气莫名道:“人死复生,非妖即怪。”

    “大王,臣有急报!”比干接口道。

    纣王说道:“王叔请讲。”

    比干下拜,沉声道:“当年诸侯之首姜恒楚为大王所斩,其子姜文焕领兵功打游魂关至今,当地百姓民不聊生,为逃兵役背井离乡,易子相食者多有。此为起因。又有陈塘关总兵李靖弃关而走,使得姜文焕跨过野马岭、兵发翠屏山,如入无人之境。东海平灵王受此事影响,纠集起一干妖兵妖将日夜操练,大有造反迹象。兹事体大,微臣不敢不报。”

    纣王看向黄飞虎。

    黄飞虎道:“微臣已令鲁雄前往陈塘关镇守,平灵王确有异动。”

    “平灵王若为平定文焕之叛,不至于拖延至今。”纣王叹了一声,目视前方虚空,说道:“太师征伐北海袁福通叛乱,历十五年而成,劳苦功高。倘若平灵王也反,又需太师前去平叛的话。唉!寡人与太师情同父子,总教他奔波劳苦,于心何忍!”

    说着,纣王转过身,看哪吒从殿内走出,眼睛一亮。

    哪吒刚刚出门,把这话听了个全,装没听到。

    大商文臣如雨,猛将如云,当中不乏能人异士,能对付平灵王的不说是一抓一大把,七八个肯定有。

    哪吒也知这个道理,更知道闻仲打袁福通要十五年,打平灵王要五年,后边还有三年西征。

    纣王总共三十五年国运,闻仲一个人就为他打了二十年仗。

    哪吒吃饱了撑的才会跑去接闻仲的班,再说也不需要。

    前文有言,玄门正宗修行分为五类七阶。天地人神鬼,有七七四十九个境界。人类凡境圆满后转入天类修行,号为仙人。仙人之上还有飞仙、灵人、真人、灵仙、天仙、上仙。

    闻仲即为上仙,再进一步就跟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境界齐平。

    其人身兼大商部分国运,如若逆天保商成功,兴许连三尸困扰都不会有。

    哪吒看到纣王眼神变化,忙道:“妖孽既然遁走,想必国母心痛病也已痊愈,大王不若进去看看。”

    恰好绛妃扶着妲己出来。

    妲己一副大病初愈模样,本就美艳无双,此时更平添几分楚楚,我见犹怜。

    纣王也真爱妲己,忙上前将人搀住,一阵嘘寒问暖。

    趁这工夫,李贞英无视掉哪吒询问眼神,悄摸给黄飞虎打了个隐晦的手势。

    黄飞虎稍一犹豫,朗声道:“大王,平灵王之事不可不察,微臣请命出征东海!”

    “御妻先回后宫休息,寡人晚些时候再来看你。”纣王拍了拍妲己手背,眼里流露出无限温柔,又吩咐侍御官,“请丞相、武成王、监正、执金吾、李贞英去显庆殿,寡人随后就到。”

    侍御官侧身一旁,弯腰伸手,示意哪吒等人先行。

    哪吒有许多疑问,譬如雉鸡精可能学了袁洪八九玄功。李贞英飞剑之道来自于“木长子”,施法咒语为何是向海岛蓬莱截教主借法?

    一想到这里,哪吒对妲己的火气都消了,身在局中看不真切,无形大手却已拨弄棋子,让他陷入了某种算计当中。

    想着事情,哪吒跟着比干等人来到显庆殿,回过神来,发现没有受到传召的绛妃、殷破败也来了。

    不仅如此,黄飞虎低声耳语殷破败几句,后者就急匆匆离开,神情很是慌乱,临出门前还差点摔了一跤。

    哪吒将李贞英拉到身边,问道:“你们在搞什么鬼,快告诉我!”

    “哥,妹子为你谋权。”李贞英笑出两颗虎牙。

    哪吒眉头一皱,刚要骂她多事,先听当驾官大叫一声:“天子驾临!”

    众人连忙起身,礼见纣王。

    纣王走去主位坐下,令众人各自安坐,等人坐下,笑道:“平灵王虽有异动,毕竟还未起事,可密令鲁雄做好防备,寡人再遣派天使前往东海看个虚实,再来议论发兵与否。”

    黄飞虎叹道:“平灵王坐镇牢山,为国朝镇压妖祸,不比别人,稍有异动就是天大祸事。他反迹已现,再有姜文焕在旁,二人倘若合兵一处,旦夕攻进游魂关,旬月就到孟津渡!”

    纣王不置可否,忽听当驾官禀报,说飞廉、恶来、费仲、尤浑、殷破败、雷开都来求见。

    “让他们进来。”纣王直觉感到不好。

    六人进殿拜倒。

    黄飞虎暗骂一声殷破败真是蠢货,连个时间都掐不准,故意问道:“我正与大王商议军国大事,尔等偏偏这时赶来,若说不出个道理,当心军法!”

    殷破败忙道:“闻得平灵王纠集妖鬼,恐怕牢山生乱,致使天下陷入动荡不安。武成王,我等特来将此事告知与大王圣裁。”

    “大王!”黄飞虎也顾不得许多,直接了当道:“微臣请命出战,费仲、尤浑可为监军,飞廉、恶来做我先锋,再有雷开、殷破败为将,平灵王诚不足为虑也。”

    “不行!”纣王断然拒绝道,眼神一阵闪烁,猛地想通其中关节。

    黄飞虎所要大将无一不是他的心腹,若折在东海,岂非断他左膀右臂?

    念到此处,纣王非但没有愤怒,反而又是一副肉眼可见昏庸模样。“费、尤是寡人切己重臣,须臾不能离开。飞廉父子护卫朝歌,更难轻动。雷、殷二将业为国朝柱臣。这六人,都需伴在寡人身边。”

    此话一出,飞廉等人无不感动,纷纷跪倒地上表露忠心,说了好多肉麻话语。

    哪吒看向李贞英,眨眨眼没吭声,又好奇去看比干、黄飞虎,等着下文。

    果然,比干接过话头道:“大王前次提起闻太师,念他年老体衰,不忍再教闻太师出征。难得武成王请命,大王何不从了他请?若在东海之滨发生二王相争之事,许还是段佳话呢。”

    纣王稍有意动,却不敢轻易答应下来,暗想不知眼前这些人打得什么主意,索性来个以退为进。遂道:“明日闻太师还朝,那时再来商议此事。”

    李贞英忽然跳出来,手指着比干、黄飞虎,骂道:“你们一个老,一个丑,都来欺负我舅舅。有我兄长为天子舅舅效力,什么平灵不灵的,都是跳梁小丑。”

    交谈不多时,纣王其实被黄飞虎、比干拿话架住,再拖下去,一则显得他怕平灵王,二则令黄飞虎寒心,都不是他所愿意的。

    此时乍一听李贞英这儿戏话语,纣王想到哪吒本事,不由得大喜过望,殊不知正因为这样,落进李贞英算中。

    就听得纣王故作不满的哼了一声,“李贞英,你兄长入朝歌年月也不算短,寡人先后封他为羑里相、守藏史,到如今更教她掌管羽林护卫宫廷。可他怠懒政事,连朝会都未参加过几次。岂会领兵出征?”

    李贞英叫道:“羑里相是看大牢的活,守藏史跟门房无异!再说这羽林卫,宫闱之中太平无事,需要谁来守卫?舅舅给的都是一些虚活,显不出我兄长本事。”

    “照你这话意思,是想寡人将哪吒外放了?”纣王笑了声,刚要下令封赏。

    他们讲话也快,哪吒插不进嘴,这会儿赶着话头,忙道:“大王……”

    李贞英打断道:“天子舅舅有令,我也可以出征!”

    纣王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

    哪吒狐疑的看了李贞英一眼,不敢拒绝,就怕纣王真令贞英挂帅,到时候他不去也得去,还不能执掌元戎。

    这时候他才知道妹子刚才说为他谋权,是怎么个谋法,竟将他也算了进去。

    纣王说完,又问比干、黄飞虎意见。

    比干保举黄飞虎。

    黄飞虎略沉默一瞬,说道:“当初摘星楼比武,大王也是在场的。”

    纣王点点头,说道:“即刻命人前往东海之滨打探平灵王军情,倘若事不由人,平灵王生出异志,便教哪吒挂帅出征!”

    比干、黄飞虎连忙拜倒,高呼陛下英明。

    哪吒无奈一笑,跟着行礼,退出显庆殿后,一路无话,出了午门与比干、黄飞虎告别,带着绛妃、李贞英回家,路上问李贞英:“现在能跟我说了吧。”

    “哥,你不会怪我吧?”李贞英讨好一笑,许是怕哪吒打他,忙挽住了绛妃胳膊。

    经由李贞英说出,哪吒才知适才一连串事情都在李贞英掌控当中,并无一点儿差池生出。

    纣王再昏庸,听到平灵王造反也会垂询过问。偏是个傲娇性子,不肯将话说明白,心想有闻太师在万事无忧,嘴上却说不忍动用。

    他遇见黄飞虎请命出征这等少有事,必要思量。

    再到黄飞虎要费仲等纣王宠臣听用,以纣王性情,定以为是借刀杀人的伎俩。

    趁他心乱之余,由比干拿话堵住,令其进退两难。

    最后李贞英出面抛出哪吒,作一“雪中送炭”。

    说来儿戏,实施起来,非得将纣王脾性摸得极为清楚不可,稍有差池就是引火烧身。

    哪吒想到殷素知是纣王亲姐,就知李贞英计策把握何在了。

    他在意的还是另一件事,李贞英为何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