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三坛海会大神

第65章 哪吒的改变

    武成王反出五关投往西岐,消息一旦传出,板荡天下。

    最先受到影响的自然是朝歌。

    哪吒说是暗中保护,也没真想着瞒过纣王,事先将红绣球中妖将鬼兵留在绛侯府,才敢放肆。

    他走这几日,朝歌城中差点翻天。

    先是比干等人到绛侯府送礼,见报武成王反,将事打听清楚后,哪里不知道纣王让他们到绛侯府用意,要以殷素知作为人质要挟哪吒。

    七王都是忠良,各个正人君子,当时就向殷素知告罪离开,纠集文武百官进宫逼问纣王,问黄飞虎为何造反。

    纣王理亏不能回答,君权大为受损。

    比干也不敢逼迫太甚,落得个以臣欺君的罪名,只希望飞廉能将黄飞虎追回,当殿辨明清浊,杀妲己,平息武成王怒火。哪知等回来的是黄飞虎投向西岐,被武王姬发改封为开国武成王的消息。

    说回哪吒,回朝歌听说比干等人逼宫,纣王也未大开杀戒,反被朝臣骂得躲在摘星楼不见人,感到荒唐的同时也觉得纣王陌生不少。

    几日工夫,反了武成王一家。

    给他的感觉,好像前边两三年都在做无用功,眼看着纣王将要退隐幕后,由他人执掌中枢西征岐周。

    这本就是天命运转的既定事件。

    有所不同的是伯邑考活着,比干活着……意味着定数并非不变。

    想着这些玄之又玄的事,哪吒回到家,见了殷素知后拜倒在地,“孩儿令母亲受惊,罪过不小。”

    殷素知忙扶起哪吒,又招呼一旁绛妃入座,笑道:“回来就好。你当感谢绛妃,再到后花园封赏部将,之后才来拜见我。且去,我与绛妃说会儿话。”

    若是从前,哪吒定要怪殷素知想着外人,不把自家儿子放心上,这会儿却巴不得绛妃跟她亲近,告辞一声出了前厅。

    哪吒缓步走到后花园,等妖将们行礼完毕,吩咐入座。

    “诸位为我守家数日,各记十功,稍后将功德金珠发下。至于现在,满饮此杯!”

    众妖将兴高采烈,端杯喝酒。

    哪吒见辟瘟使者跟袁洪都不喝,好奇道:“你二人为何作此小女儿姿态,扰了本帅雅兴。”

    袁洪告罪一声,说道:“元帅功封殷商三太子,将来纵使不能承继成汤天下,少说也是个异姓王。如今百官逼迫天子,元帅不去护驾,反在此喝酒。仆唯恐错过机缘,致使天子与元帅生出嫌隙。”

    “武成王反出五关,闻太师北伐未归,现下能掌兵权者,唯有元帅。”辟瘟使者接过话头道。

    哪吒倒一杯酒,端起来示意,一口喝光,眼神扫过在场妖将,晓得都在想些什么,呵呵冷笑了声,起身就走。

    众妖将面面相觑。

    哪吒不管这些,直截了当离开后花园,碰着绛妃迎面走来,带人到偏殿落座说话。

    须臾,绛妃听完哪吒讲述,道:“功德虽好,好不过赚取功德的官位。你若真的生气,当将他们收入红绣球折磨一番,明确主仆关系。我知你心慈,但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办的。”

    “我一不是丞相,二不是兵马大元帅,哪有给官的资格?他们主动索要,可谓欺主!”哪吒哼道。

    绛妃笑道:“元帅奖赏财货,妖将出力,两不相欠。元帅有识人之明,为妖将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能得妖将感恩。但元帅想要收拢人心,需先知晓妖将心中所想。”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哪吒恍然。

    上古禅让,三皇五帝皆是一家。

    夏商换代,两朝分封诸侯沾亲带故,并非外人。

    此世利益,人情往来说白了,神仙求个道果,凡俗大多贪图荣华富贵。

    前文又曾讲过,红绣球中有将兵之位,没有缘分的人进去,只看得到一片红光。袁洪、崔放他们红绣球走一遭,出来即拜哪吒为主,都落在将兵位中缘故。但八部福地中秘咒本就是他们自家先祖开创,因而潜意识里并不觉得哪吒赐予。

    这也不是绣球的缺陷,落进将兵位,生死都在哪吒一念之间。

    绛妃看出哪吒把妖将鬼兵当同袍,才讲驭人之道。

    她最先打算却是要折磨绣球里不听话的奴隶,就因为这一点。

    身为红绣球的主人,哪吒对这些一清二楚,暗叹一声人心不足蛇吞象,并没有倚强服人的想法。

    经由绛妃开导,哪吒晓得了该如何做,遂起身说道:“绛妃,随我去后花园。”

    片刻回返,就看一众妖将神情多变,带有异样情绪。

    哪吒自顾自坐下,道:“一人十颗功德金珠,绛妃,发与他们。”

    绛妃发金珠的工夫,哪吒又道:“临潼关、穿云关、界牌关守将空缺,本帅有意由你们当中择取贤才担任。如有人不愿享此人间富贵,早早道来。”

    袁洪投靠三太子,为了入朝做官享一世荣华,最先拜倒称谢。

    再是崔放、卯蚩冲,前在峨眉负责迎来送往,可见在太一教没有地位。紧跟着翻身拜倒。

    这会儿辟瘟使者才道:“臣愿追随元帅,但举荐牛魔王并百眼鬼镇守一关。”

    哪吒脸上看不出喜怒,说道:“临潼关富庶,担负五关粮草转运一事,需得心细之人。”

    “可由崔放与卯蚩冲镇守。”绛妃提议。

    哪吒不置可否一笑,又道:“穿云关是座山城,甚为险要,需道力高强之人镇守。”

    绛妃这回不推荐,看向袁洪跟辟瘟使者。

    袁洪虽是新近投靠,知辟瘟使者在妖鬼里充当智囊,不敢争先。

    未料到哪吒点名让他镇守。

    “稍后我进宫一趟,将此事敲定,尔等也做好准备。到任以后如有鱼肉百姓,倒行逆施之举,休怪本帅不讲袍泽情义。”

    袁洪等人连称不敢,看哪吒要走,纷纷起身相送,面上喜色难以抑制。

    无一人发现哪吒变得有些漠然。

    这却是小插曲,一夜无话,第二日哪吒穿戴蟒袍整齐,前往九间大殿参加朝会。

    彼时九间大殿,妲己与飞廉面带愧色,感觉对不住纣王,做了泥雕木塑不说话。

    纣王又成肉眼可见的昏庸模样。

    文武百官尽皆默然。

    照旧例,仍由比干出班陈述近些时候国朝发生大小事,之后随驾官问询有无本奏。

    哪吒出班启奏道:“臣有本启奏。”

    闻言,纣王眼神跟着明亮两分,暗思哪吒救走黄妃后消失了好几日,后边绛妃又未来复命,也不知是否助黄飞虎过五关去了。

    他受天命影响,又久被妖气侵袭,大多数时候昏庸不辩忠奸,偶尔英明,个中矛盾处无人觉察,真可谓纣王之悲。

    就这一寻思的工夫,纣王便在冥冥中天命作用下恢复“昏庸”,一摆手,“太子所奏何事?”

    “启禀大王。”哪吒躬身一礼,道:“前次文书房看本之权交付大王,大王不能主持。文事尚且如此,武事又该如何?武成王反叛,虽有闻太师统领天下兵马,奈何其人北伐未归。正值四方不宁,板荡江山时候。军情大事旦夕不能耽搁,唯恐奸佞趁机生事。臣不才,愿开府治事,为大王分忧!”

    比干瞪大双眼,心中暗骂道:“好你个哪吒,上次说我开府建牙,原来试探天子!自己有此心思!”向前一步出了朝班,道:“臣告陛下,绛侯无此军功,不可令其开府。”

    “丞相说我无功?”哪吒笑了一声,“自大王登基以来。有北海袁福通叛乱,为闻太师平定。冀州侯造反,西伯一纸书信止戈。再是东南反叛,至今未被平定。本帅去岁讨伐平灵王,旬月功成。”

    比干无言以对。

    纣王笑道:“照此说来,太子是有功的。”

    微子出班启奏道:“开府治事,听凭大王圣裁。只武成王反叛不久,此时任命三太子,唯恐外人多想。如若大王有此心意,可教太子前往北疆换回闻太师。太子如能北伐成功,封王又有何不可?”

    “封王?”纣王摇了摇头。

    武成王走了就得有人顶替,闻太师不在,让哪吒顶上也无可厚非。

    经由比干、微子先后反对,纣王纵有些犹豫,也在两可之间,听到要让哪吒去北疆换回闻太师,才道:“此事不必再议,准三太子奏。”

    比干气得一偏头,刚要继续规劝。

    纣王问道:“西岐收逃官姜子牙,伐北伯侯,姬发小儿自立为武王,今又接了武成王去。欺寡人至此境地,三太子如何处置?”

    哪吒一拱手,斩钉截铁道:“微臣不日调兵遣将,命大军往西岐问罪于姬发,讨来黄飞虎治罪。”

    纣王遂下旨意,令人在朝歌城外监造大将军府,钦命哪吒节制天下兵马,总管军情要务。

    另有三份诏书,封崔放为临潼关主将,卯蚩冲副之。牛魔王为穿云关主将,百眼鬼副之。袁洪为界牌关主将。这事也大,但在哪吒开府治事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哪吒身兼多职,最为看重的除开新得“大将军”一位,其次就是执掌钦天监的通天太师,实打实掌握了大商元戎,几肩负成汤江山。

    遗憾的是他是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