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从1258年秋泛起涟漪

第6章 夜色

    作妖被被王盛武沉默以后,刘宇轩内伤太重。

    干脆化身无情的阅读机器,从宋代五大名窑,一直到南宋金丝楠木分析。各种有关大宋的资料如饥似渴的下载到手机里。

    就在这时间失去意义的出租屋内,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

    “大树下的佩琪,你要的盐还有5分钟就到。”手机里传来廖大康乐呵呵的声音。

    “好的。”刘宇轩赶忙站起身来,收起手机却发现自己发的位置居然是玉龙山顶。

    好在玉龙新村这个时候山顶没有人,下次得注意安全了。

    “猛将兄,先别押镖了,又到了一批盐,这次他们工人自己卸货,我们去山顶看着就行。你先去,我马上也到,等会带你去买手机,干脆先把电脑关了吧。”

    王盛武自然是对刘宇轩唯命是从,干脆利落的就下了楼往山顶去了。

    刘宇轩去楼下买了一条红双喜,不慌不忙的沿着山路,走上了玉龙山顶。

    这时的玉龙山顶上,王盛武正和两个壮汉一起热火朝天的从卡车往下卸食盐。

    盐袋子上就三行字,最左上角是鲁盐。中间大大的三个字,腌制盐。最下面则是净含量25千克,略空一点,一行小字华龙盐业有限公司。

    刘宇轩到了山顶,也不去看卸盐的王盛武。先把一条红双喜递给了驾驶室里的廖大康。

    廖大康接过一整条双喜,连忙打开驾驶室大门,跳下车来。

    笑眯眯的说道:“乔治,月光下的乔治,你太客气了,用不着,用不着。一回生二回熟,咱是老客户了。”

    刘宇轩摆摆手说道:“不是客气,确实有事情麻烦老哥。上次你说各种粮油副食品,都有,是吗?”

    廖大康一听这话,比抽了根大烟还有精神,拍拍胸口保证:“那肯定,老弟有需要直接吩咐就行,365天,随叫随到。保证安全快捷。”

    “是这样,我大米,面粉,各要5吨,饼干、糕点、小食品也凑1吨,糖500斤,午餐肉罐头600罐,咸鸭蛋1000个,除了罐头,其它都要像这个盐这样的简单包装。”

    廖大康手机上一边按,一边给刘宇轩念出来:“好的,大米5吨,2万。面粉5吨,2万。饼干这个,上海三牛饼干万年青,葱香,椒盐,各来500斤,1500斤,1万5千。老面包500斤,3千5。午餐肉,午餐肉嘛,就梅宁午餐肉罐头340克一罐的,24罐一箱。算一百五一箱,来30箱吧,4千五。这个午餐肉30箱是720罐,行吧?”

    刘宇轩哪里买过这些玩意,跟不上廖大康的节奏,只听到720罐,忙答复到:“行,行,没问题,继续继续”。

    他装作仔细听的样子,还走近了些。

    廖大康又飞快的继续念叨:“咸鸭蛋,给你算1块钱1个,就1千块。一共是2+2+1.5+0.35+0.45+0.1。嗯,一共6万4千元。不对,还有糖,红糖还是白糖?”

    刘宇轩不假思索的答道:“便宜的。”

    廖大康,又看了看手机,说道:“散称红糖500斤,算你3块钱一斤,1千五。一共六万五千五百。”

    廖大康停下来看了看这位豪客,想了想又说道:“乔治啊,你这大米面粉都要重新包装,起码要大半天时间,你也知道,现在人工多贵。嗯,每一项我都给你算的最低价了。一共就六万六吧。”

    刘宇轩点点头答应了。

    廖大康又说道:“这次这个盐的尾款,你看怎么安排?佩琪老板来了就帮忙卸货,也没提这个尾款的事。你看这让我说什么好。”

    刘宇轩,连忙打招呼:“哦,不好意思。是这样,我们老板就爱健身,看到卸货这样有运动量的事就顾不上了,等会夸他身材好,他下次还在你这里订货。至于付尾款的事,是我忘了,对不住,对不住。”

    廖大康一脸正气的说道:“哪里哪里,不着急,不着急。都老客户了。佩琪老板确实是身强体壮。”

    刘宇轩就又建议:“这样吧,盐的尾款1万,刚才订的大米面粉,现在我转你两万六,剩下五万明天晚上9点之前,你把东西送到这里,我再给你。”说完,直接给廖大康发起了转账。

    廖大康刚准备再说点什么,看到转账信息,就收了款。

    看到钱到了,廖大康抬起头,谢道:“那就多谢兄弟照顾了,你放心,明天一定给你,提前把货送到,我安排卸好了再通知你。五万块尾款的事,不着急,不着急。”

    刘宇轩也应和着:“好的好的,那就麻烦你了。”

    没多会,800袋盐就卸下来了,整整齐齐堆在玉龙山顶的路边。

    等两个工人挤上车,廖大康也爬进驾驶室,喊了一声:“我先回去备货,回见。”然后麻溜的把卡车走开走了。

    刘宇轩去小卖部拿了瓶水给王盛武,让他坐下歇会。

    刘宇轩熟练的绕树一圈,睁开眼,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金黄,绿树农田。

    王泰和带着一群人跪下:“恭迎刘老神仙法驾亲临。”

    刘宇轩对这套已经有点免疫了,也不去一个个扶了,他们跪的不累就行,先装一波,他站的笔直,挺胸沉声道:“免礼,都起来吧。先站远点,我要施法运盐。”说吧,转身,呆住了。

    只见人群中一个身姿婀娜的身影,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长裙,衬托出娴静优雅。她的秀发乌黑亮丽,梳成一个高髻,饰以精美的发簪和珠花。

    她的容颜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艳丽而娇媚,令人不禁为之倾倒。她的面似桃花,眉如远山,一双明眸清澈明亮,仿佛能看穿人心。

    仿佛看到了刘宇轩发呆盯着自己,她低下头,唇角微翘,笑容甜美,仿佛能够融化一切冰冷和忧愁。

    随着人群,她轻盈地走动,腰肢扭动,如同风中杨柳,展现出一种柔美的韵味。她的衣裙质地轻盈,裙摆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随着她的步伐飘动。

    刘宇轩就这样呆呆的看着黄衣少女,脑子里一片空白。

    她的美丽,像是细腻的诗行,让人在默读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良久,刘宇轩依然站着不动。

    众人以为他在施法,也一动不动的盯着看,不去打扰。只有黄衣少女,轻轻的,把头低下,一丝娇羞婉转的笑容让她看上去更加迷人。

    习惯了装逼的刘宇轩,这次不但没想到说什么话,甚至连一句卧槽也没敢留下。稍微缓过神来,绕树一圈,就这样消失在了大家眼前。

    不一会儿,大树旁边卡好位的刘宇轩对王盛武喊道。

    “开始吧!”

    一袋袋的盐,被王盛武随手提起,递到刘宇轩手里,然后,消失不见。

    而在大宋这边,则是随着空气中一阵涟漪,一袋袋盐,杂乱无章的出现。

    纵然走南闯北多年,王泰和也自认为见多识广了,也未曾见过这样的场景。于是他又绷不住了,默默的带头跪下谢恩。行了一通大礼,才缓缓起身。

    当刘宇轩再次回到大宋,睁开眼,已是漫天星光,以及又跪下一动不动的王泰和等人。

    夜色壮大了怂人胆,刘宇轩招呼大家都起来后。既不问大家为什么跪,跪了多久,腿麻不麻,也不问黄金。只是问王泰和:“王老丈,这位黄衣的小娘子是什么人?也是来帮忙运盐的吗?家住在哪里?”

    可能真是跪太久了,这次王泰和只是作势要跪,双手拱着。等到刘宇轩过来扶起,就顺势起身。

    然后回答:“回老神仙,正是小女王舒萍。今得蒙老神仙垂怜,往后她便住在这里方便伺候老神仙。”王泰和说完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小木屋,又继续说道:“老朽带着村民匠人先前在这先搭建了一个小木屋,屋内有一细绳,直通王家村。老神仙欲召唤我等,也可以节约法力。只需让小女拉起细绳,王家村的警铃便会想起。”

    眼见刘宇轩没有阻止的意思,王泰和又继续说到:“小儿王盛文,在钓鱼城内合州知州王学坚麾下为副将,先前得知是老神仙下凡赐予盐巴救了我们王家村老小的性命。小儿也不敢隐瞒,一一禀告于知州王学坚。”

    “知州王学坚主持钓鱼城防务,屯田练兵,公务繁忙,恨不能分身来拜见老神仙。知州王学坚派我儿送回良马十余匹,方便联络。俗话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小老儿虽不敢妄自猜测,却也不敢让俗务困扰老神仙,故斗胆将马儿留在王家村照顾。但闻警铃声响,我王家村男儿必悍不畏死,片刻便至。”

    这意思就是扣下了城里送自己的马儿。

    刘宇轩被王泰和这一波反向装逼伤到了。

    一时竟恢复了被黄衣少女迷失的神志:“俗话也说天下没有不孝的神仙。泰山大人安排得当,小婿佩服万分。小婿于仙界修炼至今,按天界的记法,不过虚岁二十有四。从今往后,老神仙的称谓,万望不再提起。”

    刘宇轩说完,顺势想跪,膝盖又弯不下去。脸皮不够,继续忽悠,对王泰和略微拱手行礼,道:“小婿,姓刘,名良辰,字宇轩,位面之子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人。往后在这大宋朝,我人生地不熟,就全赖泰山大人照顾了。眼看夜色已深,不如安排大家运盐回村,早些歇息。”

    王泰和听后,哈哈大笑,连说三个好字。一边让村民扛着盐回去,一边拉着刘宇轩往小木屋走去。

    进了小木屋,刘宇轩开口就问道:“泰山大人,为何不让他们用牛马来运盐?”

    王泰和又是一通哈哈大笑,“是老朽高兴糊涂了。”说完又对跟在二人后面进屋的黄衣少女吩咐道:“萍儿,帮爹去拉警示绳。”

    黄衣少女行了一礼,长裙随着步伐轻轻摆动,显得十分优雅,缓缓走进了里屋,到床边摸出一根细绳,用力来回拉了拉。转身回复王泰和:“爹爹,好了。”

    王泰和指着桌上的一个紫檀木盒对刘宇轩说道:“贤婿,请看。这些都是钓鱼城带过来的黄金,木屋里的桌椅板凳床,衣柜,都是王知州安排王盛文送过来的,材质都是金丝楠木。屋内的碗盆,也都是官窑精品,王知州还安排人在城里探寻,以后有金丝楠木家具或者精品瓷器和玉器,都会派人送来。只是……”说着王泰和声音小了起来。

    刘宇轩直接就上钩,打断:“泰山大人不妨直说。”

    于是王泰和满意的继续说起来:“这周围万亩荒地都地契已经送到素娘手里了。王知州还想要一些东西,只是却不是黄金来换。”

    刘宇轩问道:“他要什么?”

    王泰和缓缓道:“钓鱼城周围树木竹林不少,箭杆材料不缺,就是缺少铁制的箭簇。一个箭簇的成本其实也就几十文钱,只是如今蒙军大举来犯,盐巴小老儿还能帮忙贩运。箭簇可是军用物资,无论蒙军,还是宋军,都十分紧缺。王知州想要十万箭簇,将来打退蒙古军,允诺给你千亩良田,至于上表朝廷请功,能封得几品官,却没法保证。当今朝政大权大都掌握在权相贾是道手里,贾是道这个人性格偏激,贪图权势,嫉妒心极重,为了权利不择手段。”

    王泰和说完,就沉默了下来。看来这个贾是道的确是南宋一大毒瘤。

    刘宇轩并没有犹豫太久,贾是道,他打算拿淘宝夜明珠去兑付。

    便答道:“小婿回天庭立刻召集能工巧匠制作箭簇,只是天上一日,大宋八天。我最快也要3天才能凑齐十万箭簇,也就是需要大宋朝接近一个月的时间。”

    王泰和听罢,表示:“如此甚好。我明日就差人去城里如实禀报王知州。”说完站起身,打开了紫檀盒子,翻转对着刘宇轩。

    刘宇轩细细看去,厚厚的一堆金叶子,其余全是黄金首饰,少量玉器。

    此次20吨盐,计价500两黄金。

    钓鱼城带来的黄金,金叶子加上黄金首饰,总共黄金约280两。三个玉器,一个仿唐马,还有个略小点的羊脂白玉鸡心珮,最后一个更小,一个白玉双马。分别抵5两,3两,2两黄金。

    官府提供了大树周围往森林方向1万亩荒地,抵百两黄金。还差110两黄金,王泰和想拿村里的良田来垫付,被刘宇轩拒绝了。

    多余的盐巴先销往合州其它五县,下次再运盐巴,可以往成都方向销售。另外,整个战乱的蜀地,大米更是硬通货,价格比战前翻倍都不止。只是没有盐巴来的利润高。

    “大米我下次也带些来。”刘宇轩保证道。又问:“整个蜀地能吃下多少盐巴和大米?”

    王泰和想了想:“蜀地如今不下300万户,不少于1200万人。何况我们还能运往鄂州等地,襄阳同样是大军围城。蒙军肆虐成灾,百姓流离失所。鄂州本是产粮之地,战乱之下,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产绝人寰。”

    刘宇轩在心里算了起来,四川地区的产盐量年,南宋的峰值大概是6000万斤,宋制斤600克,3万6千吨。除以1200万人,再除以365,每人一天8克,古代盐纯度不够,加上重体力活,壮汉甚至一天要30克以上的盐。

    研究资料表明:成年男人每天的吃盐量为38克,成年女人为24克,孩子为16克。如此一算,合理了。

    如今战乱,产量大减,一年供应3万6千吨的一半,应该能缓解如今的盐价。平均到每月,3000吨。

    至于粮食,那需要的量就更大了。士兵一天至少需要2斤米,普通百姓一天至少也要1斤米。全按1斤算,一天就是1200万斤,一年是43.8亿斤。同样,外部供应量也算一半,那就是1年21.9亿斤,一个月约1.8亿斤。保守估计1个月也需要9万吨。

    刘宇轩跟王泰和又合计了一番,如今的盐价粮价都是战乱背景之下,才翻倍的。实际上每个月供应1000吨盐,3万吨粮食,就要开始考虑降价了。

    盐巴和大米,这才只算了四川一个地方。王盛武靠人力抗到死,也是杯水车薪呀。回去一定要安排吊机,或者叉车,要么自动卸货的卡车。

    下次要安排50吨盐,10吨粮食,慢慢增加,王泰和在外的销售网络也可以配合慢慢铺开。

    280两黄金大约重21斤,刘宇轩也没趁手的容器,就连盒子一起端了。

    “夜色已深,你们忙完早些歇息,我还有急事先回天界。”刘宇轩招呼了一声,绕树,返回了玉龙新村山顶。

    刘宇轩把紫檀盒子交给王盛武,两人一起先回了出租屋。

    刘宇轩一进门,把自己出来打工的行李箱打开来,衣服先丢在床上。

    先前刘宇轩身上还有200克左右的黄金首饰,这次带回来的黄金也有不少首饰。凑一起精挑细选,优中选优。

    将造型不够精美的黄金首饰跟破坏了字迹的金叶子一起装进了行李箱。

    最终紫檀盒子里留下三块宋玉,还有500克左右造型异常精致的黄金首饰。刘宇轩藏好了紫檀盒子,把出租屋的门仔细锁好。

    “走,出门给你买手机去。”刘宇轩让王盛武拖着行李箱,打了车,直奔水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