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从1258年秋泛起涟漪

第14章 聚餐

    刘宇轩公司群里发了个信息,今晚公司聚餐,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要求可以提。

    提到吃的,群里一下就热闹开了。

    刘宇轩也不管他们,趁着这时间把自己的房间收拾了一下。

    先收拾卧室,枕头还用自己出租屋拿来的,洗漱卫生用品都还是原来出租屋的,还有被子也是。

    天慢慢往冬天过了,等一会到山下去给王盛武买两床新被子。

    卧室出来就是自己的办公室,自己的办公室往外就是苏娟跟高静办公的地方。再往外两个办公室是空着的,最外面的办公室目前就王盛武守着。王盛武的卧室在仓库旁边。

    办公桌椅也简单擦了一下,办公室就算整理好了。

    刘宇轩打算到山下超市去买被子。刚出办公室就看到苏娟和高静,就打了个招呼:“你们的住的地方安排好了吗?”

    苏娟说:“还没有,我之前的房租刚交,想等月底再搬过来。何况我就住在玉龙新村B区,不搬过来也不影响上班。”

    高静则说:“我还没找房子,行李放在朋友那边。本来打算等找了工作再找房子,没想到公司还能提供住宿的地方。”

    刘宇轩说:“行,你不搬过来每月贴你500房租。”

    苏娟露出意外的表情:“啊,那太好啦。老板你简直是活神仙,我真有点离不开我合租的小姐妹。”

    刘宇轩又把车钥匙丢给高静:“晚上我不用车,你什么时候搬家喊王盛武陪你去,他孔武有力,能当牛马用。我晚上还要学习挖掘机的操作,就不跟你去了。回来的时候,在山下加油站把油加满,王盛武那我给了10万现金,平时你们办公有什么临时支出都可以找他要钱,或者自己先垫,开了票回来找我签字报销。”

    说完,刘宇轩就喊过来王盛武,一起下去超市给王盛武买新被子。路过买肉的地方,让老板送八片白条肉去山顶溜冰场的仓库。老板仔细确认了一下是八片不是八斤,愉快的答应送上去。

    买完被子和生活用品,回到山顶,东西送王盛武卧室。卖肉老板也把肉送过来了,8片白条,560斤。

    用木板铺在铲车上,在木板上铺了干净的塑料布,王盛武和刘宇轩抬着一片片白条,堆在塑料布上。然后铲车的最里头放了两包银块。

    刘宇轩绕树,卡位,启动铲车,一起去了南宋。

    南宋1258年9月22日上午10点40,玉龙时间9月3日下午4点20。

    刘宇轩带着两包银块和8片白条,到了小木屋,先把两包银块搬回家。然后拿了一把菜刀,割了一片排骨,大概有5斤多,剁块,让狗子去喊王义全来吃饭。

    王义全听到狗子传信,立马过来拜见刘宇轩。

    刘宇轩把排骨剁好,自己也不烧了,直接让素娘去煲汤。

    刘宇轩把手洗干净,招呼王义全和王舒萍坐下。先问王义全道:“现在流民招募了多少人了?”

    王义全掏出一本本子,正色答道:“大哥,9月16号统计的时候就160青壮男人。然后17号收了流民170人。其中老人30,小孩20,女人30,还有90人是青壮年男人。18号收了流民190人。其中老人30,小孩30,女人40,还有90人是青壮年男人。19号收了流民220人。其中老人40,小孩40,女人55,还有85人是青壮年男人。20号收了流民230人。其中老人40,小孩45,女人65,还有80人是青壮年男人。21号收了流民240人。其中老人45,小孩40,女人75,还有80人是青壮年男人。”

    刘宇轩听了之后也没批评,第一次做事,肯认真就行了。继续问:“那么现在我们的弓手多少人了?”

    王义全答道:“540人。”

    刘宇轩干脆把他本子拿过来看了一下:“也就是这些青壮年男人大半还是当了弓手,就45个青壮男人选择了务农呀。行吧,你辛苦了。我们先吃饭,吃完饭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安排一些助手来辅助我们管理。”

    刘宇轩看素娘只烧了排骨清汤,刘宇轩感觉味有点淡。又去割了3斤排骨,剁好,先进行煸炒,使排骨表面微黄,然后再加入酱油、糖等调料,慢炖至排骨入味熟透。又翻出几个土豆洗净、去皮、切丝,炒出一个简简单单的土豆丝炒鸡蛋。

    土豆丝炒鸡蛋,红烧排骨,加上素娘做的排骨汤,一顿午饭,普普通通的两菜一汤在这战乱的南宋却吃的宾主皆宜。

    吃完饭,让王义全带几个人来把猪肉抬走。刘宇轩又让素娘和王舒萍拿着银子,简单分割了一下带上了银子,去犒赏三军。

    刘宇轩站在高台,下面540人整整齐齐站了9排,每排60人。

    “首先感谢大家,训练辛苦了,大家看到前面这五百斤多猪肉了吧。等会全部拿去煮了,人人吃个半斤肉不成问题。”

    “每人1两银子,这个月的就先发了。素娘,王舒萍,你们依次从两个方向发钱吧。”

    “平时训练成绩最好的40人,从今天开始,每月赏银2两,直接属我亲卫,但我毕竟来往两界,我不在的时候,麻烦帮我保护好每个月发工资的这两位娘子。”

    “剩下的人还要继续努力训练,现在需要保护这片土,将来守卫这片天下。”

    “我们每10人一个班,设正副班长,班长领3级工资,副班长领2级工资。5个班一个排,设正副排长,排长领5级工资,副排长领4级工资。5个排一个连,设正副连长,每个连配一个炊事班,连长领7级工资,副连长领6级工资。每5个连一个营,设正副营长,一个营配一个警卫班,营长领9级工资,副营长领8级工资。每级工资是上一级的1.2倍。1级工资是每月1两银子。”

    “目前我就定个营长王义全,其它军官根据平时训练情况,由他报给我。”

    王义全算了算自己9级工资,以后每个月领4两3银子,这摇身一变有了编制,收入就翻了4倍,心里美滋滋的。

    至于仙人亲卫,每个月2两银子,相当于排长的5级工资了,也是名利双收。

    刘宇轩说完就带着素娘和王舒萍回了木屋,留下王义全在青壮们中间。

    大家先是推荐,甚至比划,选了40名精干的仙人亲卫。毕竟凡间也就这样了,能留在仙人身边听用,那随时有可能登仙,去仙界享受无尽逍遥。

    然后就是剩下的人,选出了副营长。再就是两个连长各管250人。两个连分别选了5个排长,5个副排长。十个排也选出自己5个班长,5个副班长。

    回了木屋的刘宇轩也查点了一下剩下的银两。发银子之前,第一批银条剩下8块1000克银条,60块500克银条,自己刚带来30块1000克的,60块500克的。

    虽然麻烦还是要换算一下,刚才发了540两银子,用掉了20250克。现在银子还剩下18块1000克的,119块500克的。还有一块剩下200多克。以后自己打下江山,开了银行,全部推行现代计量单位就不用换算了。

    然后就是原先每人每个月1两银子,整编后,多了一些军官,现在月支出也增加了,自己要算一下,及时的补充银两过来,免得破产。

    正在刘宇轩头痛的时候,王义全带着一张纸过来了。正是军官名单。

    刘宇轩打开名单,看了一眼,发现自己对不上几个,干脆先放弃。直接在名单后面写上数字。

    营长:王义全(9级4两3)

    副营长:王义文(8级3两6)

    连长:贺军,铁杰(7级3两)

    副连长:赵波,王东来(6级2两5)

    排长:池杰,沙勇,王松,王达富,娄武,洪邦,尚琛,周松,梅弘,王毅承(5级2两)

    副排长:计松力,戚贵,路义岩,康龙波,禹绍辉,王固良,溥武,鞠奇,池致旭,董承(4级1两7)

    班长:李达康,林二雷,韩五立,徐六缺,李七夜,茅十八,萧九炎,徐十年,路龙信,何伟等50人(3级1两4)

    副班长:略(2级1两2)

    实际上到副排长已经是刘宇轩的极限了,班长50个人,刘宇轩感觉脑子都要被撑爆了,毁天灭地,名字完全记不住。副班长则是看都没看了。好在这些军官每个月186两银子算清楚了。加上374名普通士兵的374两,每个月军饷一共需要支出560两。

    这时候40名仙卫也来报到,刘宇轩虽然记不住名字,却也一一握手表示感谢。又给他们分4个班,每个班10个人,分别负责3个时辰的安保工作。设了正副班长,提高了工资待遇。

    仙卫1班:班长齐凯7级工资3两,副班长赖学勇6级工资2两5。

    仙卫2班:班长楚元辉7级工资3两,副班长穆信强6级工资2两5。

    仙卫3班:班长燕浩7级工资3两,副班长申树涛6级工资2两5。

    仙卫4班:班长赵安江7级工资3两,副班长侯勇贵6级工资2两5。

    刘宇轩留下当值的班长楚元辉,嘱咐其它三个班先去休息。刘宇轩拍拍他的肩安排道:“楚班长,这3个时辰的安全工作就交给你了。你先去找4个老人或者小娘子负责4组仙卫的每日3餐烹饪,每人每月领1级工资,1两银子。让副班长带整班仙卫列队到门口。”

    仙卫40人加4名大厨,一个月要支出银子90两。整个540人月支出银两650两。

    算完军饷,刘宇轩带着素娘和王舒萍走出了木屋,刘宇轩吩咐道:“副班长穆信强,你带8名仙卫巡视整个领地,快速统计完准确的儿童数量,并通知他们长辈带来这里,排队站好,仙人要赏他们。素娘和王舒萍分别跟随监督,不要遗漏一个孩子。最后把我们的校长陆文博也请过来。”

    说完刘宇轩先绕树回到了玉龙新村,看了一下群里的讨论。一段令人耳红面赤的聊天记录跳过,最后结论是吃烧烤。而且张扬这家伙还要自己烤,说他等会下班就回家把烧烤架带上来,还有一袋木炭。下面苏娟,高静,甘亮都点了鸡腿,鸡翅,面包,馒头,玉米什么的食材一堆。

    刘宇轩给苏娟转了1000,让她把群里人点的记下来,等会陪张扬甘亮去超市把食材买回来。

    然后刘宇轩自己也在群里留言:“我需要两个鸡翅,两个鸡腿,两个馒头,两个玉米。”

    想了想,又翻看了一下,顺便帮王盛武也点了:“王盛武打字还不熟,他十个鸡腿,十个馒头,十瓶啤酒。”

    “再给他2斤牛肉,差不多了。”

    刘宇轩要大大的赏孩子们,于是他就往山下书店走去,路上给廖大康打电话:“廖总,好久不联系了。帮我带两个5吨的柴油叉车上来,行,你把货送来吧,玉龙山顶。”

    廖大康一脸懵:“昨天不是才联系过吗,这是过去多少天了吗?还好我货早就备好了,两个叉车,不是希奇货,大客户惹不起,给他带上。”

    刘宇轩到了书店,直接找到老板,要500本软面抄,语文数学作业本各500本,练习簿1000本。

    老板笑眯眯的答应了。

    可是等刘宇轩要各科教材250本的时候,老板傻眼了,本子,存货量还能有,谁没事存那么多教材啊。

    教材不够,教辅来凑。刘宇轩把书店的教辅材料搬空了。整个小学到高中的,除了英语不要,几乎搬空了。

    要不是刘宇轩及时刷卡付款,老板真要报警了。

    老板瞄了一眼刘宇轩的短信,“您的招行卡POS消费支出400000,余额728900000。”确认这是惹不起的人,于是老老实实的叫人,服务到位,把店里所有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作业本,还有橡皮,铅笔,圆珠笔,直尺,圆规,红领巾,少先队徽全部打包,给刘总全部送到玉龙山顶仓库。

    也没管刘宇轩要了多少本子还有什么英语不要的说法,40万,能给的都给了,反正又不亏钱。

    这边廖大康也把货卸下来了,刘宇轩直接把尾款5万,还有1万块的叉车钱也给他了。

    付出了6万,招行余额还有728840000。刘宇轩也不买烟,也不套近乎。就打发廖大康下山。

    然而廖大康却不肯走了,他磨磨蹭蹭的,在仓库旁边就是不上车。刘宇轩忙着给南宋的孩子们送温暖,有点不耐烦:“廖老板,你还有啥事,我们这马上要搞烧烤了。”

    廖大康赶紧答话:“刘总,这山顶现在都是您的了?”

    “嗯,包下来做仓库用。你还有啥事?”刘宇轩问。

    廖大康试探道:“我想为刘总的事业尽点力,还要盐和大米吗?”

    “行,那你再给我送20吨盐,20吨大米,没有定金,货到给钱。”刘宇轩随口说。

    “好,我马上回去准备,不用定金,一共才9万3000元。以后都不用定金,你报个数,天上的星星我都给你摘下来。我马上走,马上回去准备,一会就送过来。”

    刘宇轩看廖大康开车走了,赶紧叫上王盛武,一起开动铲车装货。

    也学会了铲车使用方法的王盛武,让效率倍增。几趟下来东西就送过去了。

    让王盛武把电动叉车先拿回去充电,刘宇轩回了南宋。先不管大米5吨,面粉5吨,500斤红糖,还有1000个咸鸭蛋。刘宇轩招呼值班仙卫搬书籍和学习用品。

    然后再把3种万年青,葱香,椒盐各500斤口味的饼干和30箱340克一罐的午餐肉罐头,搬了过去。

    235个孩子,全部就位,甚至还排起了队,一排大概50人,排了5排。虽然不是那么整齐,甚至还有抱在手里的。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刘宇轩铁了心要献爱心,谁都拦不住,哪怕是抱在手里的婴儿。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以后每个孩子满5岁都要送学堂去读书,每个在读书的孩子,直接按月领取1两银子。”刘宇轩说完拆开饼干包装,也不管什么口味了。

    “不满5岁的孩子,抱上来,依次领取饼干,然后先回去,等长大了再找陆文博校长入学。”

    刘宇轩先用饼干把一些不能入学的娃打发走了。然后喊道:“仙卫班长楚元辉,麻烦你带人把剩下的孩子再数一遍。”

    一个人数一排,不一会加起来,报给刘宇轩,满5岁的孩子180人。

    刘宇轩拆开一个午餐肉罐头,挑出一块肉,喂给前排一个孩子,并问道:“肉好吃吗?”

    孩子吃完舔了舔嘴唇,小声道:“好吃。”

    刘宇轩给每个孩子发一罐午餐肉罐头,一包饼干。

    然后把陆文博喊到前面来:“这些书,这些孩子,就交给你了。你再找几个同窗朋友,或者几个识字的人也行,总之,要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世界的未来就看他们。”

    说完就回屋把装有全套中小学教材的两台笔记本也给了陆文博,点开视频教程演示给他看。

    陆文博跪了下来:“有此神器,何愁我大宋不出人才!我一定尽心尽力。”

    刘宇轩说道:“神器虽好,也要有贤士言传身教,还是多请几个先生的好。你要知道,这些孩子,我是花了钱请他们来学习的,他们掌握着世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