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从1258年秋泛起涟漪

第30章 招募

    王学坚,字仲山,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他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自幼便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培养出坚定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成年后的王学坚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岳,令人望而生畏。

    他的面容刚毅,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人心,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王学坚的衣着朴素而实用,通常以战甲为主,身披铁鳞甲,头戴铁盔,脚蹬战靴,全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战意。

    刘宇轩对这位民族英雄敬仰不下于岳飞,虽然不曾去拜访,但简单资料却早就记在心里。

    他特意在笔记本上敲好:“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蒙哥率军围攻钓鱼城。在王学坚的率领下,军民协力,婴城固守,百战弥励。从二月到五月,多次击退蒙古攻城锐卒,王学坚也得到宋理宗嘉奖。景定元年(1260年)四月,宋理宗赵昀诏王学坚入朝,授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次年五月,迁湖北安抚使兼知江陵府。景定四年(1263年)三月,为知和州(今安徽和县)兼管内安抚使。次年三月,王学坚卒。”

    没错,面对智慧勇武,可能都远胜自己的存在,刘宇轩经过一番思考准备坦诚相见,跨维度打击,毕竟刘宇轩的背后是一个伟大新时代。

    他跟稍微打扮了一番的王舒萍骑着马,静静的站在营地外侧等待这位知州的来访。

    不一会数十骑人马出现,最前面的自然是王义全和他带去的一个班的战士。紧跟其后的应该就是王学坚,还有他的十多个随从。刘宇轩隐约看到铁锤猛将的身影。

    相互行礼后,刘宇轩带着王学坚来到了自己的木屋。王学坚带着一文一武跟随,其它随从就在木屋外跟仙卫站在一起等候。

    王学坚跟刘宇轩隔着饭桌对面而坐,刘宇轩不习惯后面人站着,王舒萍就站起身给那两个随从也搬了凳子坐在王学坚后面,然后她跟王义全也安心坐在刘宇轩后面。

    随着刘宇轩悄悄抖动了一下鼠标,笔记本屏幕亮了,王学坚自然看到了面对自己的笔记本上的文字。不出刘宇轩所料,南宋这些人对生死看的很淡,哪怕是王学坚,神情也只有轻微的变化。

    王学坚带着一些欣慰的神情,开口道:“如神君所料,钓鱼城能守住,王某也算死得其所了。这位是我的军师,胡文,这位是副将,王盛文,想必神君应该有所耳闻。我这次来求神君赏赐一些衣物,助我城中军民渡过严寒,不知神君意下如何?”

    刘宇轩道:“我从天界带下来的衣服,临安城有人千金求取也没给。不过王知州既然开口,我敬你是民族英雄,你说个数吧,回头自己派人来搬就行。”

    王学坚开口道:“2万套。”

    刘宇轩说:“可以,麻烦另外再看一样东西。”说完打开对讲机,吩咐:“从仓库送10双鞋过来,再来10箱酒。”

    王学坚看着刘宇轩这些神器,依然面色如常,静静的陪他等待。

    不一会,仙卫搬进来10箱酒,还有一个箱子,刘宇轩自己拆开了,拿出劳保鞋,放到王学坚面前。

    王学坚接过鞋,反复看了看,夸道:“做工精致,浑然天成,此物也只该天界才有。人间百姓能穿这些,严寒恐怕不复存在。”

    刘宇轩很满意,接着说:“这鞋还是比较结实的,不过也就能抵挡严寒罢了。真正能让严寒酷暑不复存在的是空调。”说完指了指墙上的挂壁式空调。

    王学坚直接了当的说:“神君这鞋也是要赏给我钓鱼城?”

    刘宇轩说道:“是,也给你3万双。”又主动出击:“我要的那两块地?”

    王学坚说道:“那不行,我把江那边官田90万亩,给你一半。至于江那边的荒地,也都送给神君了。我既然能守住钓鱼城,也就够了,再过几年我就死了,也不怕朝廷责罚。神君见谅,钓鱼城不是我一人的,我要留些田,养活军民。”

    刘宇轩顾不上激动,追问:“我这营地里,没有山珍海味,但却不曾饿死一人。王知州不如留下来吃顿饭?”

    王学坚道:“王知州公务繁忙,怕是不能。今后这合州,过半归于神君,王学坚将死之人,倒是想讨顿饭吃。”

    刘宇轩激动的站起来:“舒萍,你去煮饭,义全帮我弄些鱼来,我请仲山,胡军事还有王大哥喝鱼汤。”

    鱼汤白如奶,红烧鲜美入魂,再加上几个炒菜,还有一盆午餐肉,一群人吃饭,喝酒,吃着现代调料烹制的菜肴,自然是大饱口福。连刘宇轩也拿了个杯倒了一点牛奶:“我自一千年前追随恩师道德天尊,便从未饮酒。今日便以这蒙牛酸酸乳代酒,敬诸位大宋的英雄豪杰。”说完一饮而尽。

    吃完饭,王学坚让王盛文陪军师胡文先回了钓鱼城,自己则留下来陪刘宇轩喝茶。喝了几口,喝不下了。

    刘宇轩想扶着王学坚在营地里走走,消化一下积食。王学坚却拒绝了,翻身上马。刘宇轩也爬上马,追了上去。留下王舒萍自己在家收拾碗筷。

    营地里逛了一圈,特别是走到军营,看到年轻的士兵住的高楼,王学坚有些老泪纵横,哽咽着:“王某一身戎马,效忠大宋60余年,没想到。”

    刘宇轩策马跟了上来,接着说:“王将军是怕被我坑了吗?”

    王学坚摇摇头,说道:“王某从不太相信这些怪力乱神,可如今这些神器神物,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况且天书预言王某并不怀疑,钓鱼城易守难攻,能守住,确实是希望很大。只是没想到蒙哥会死在钓鱼城下,这功劳,这功劳,奸臣贾是道,必然要进言让我升官,明升暗降,实则是为了除掉威胁罢了。离开了钓鱼城的王某,不过是花甲老人罢了,心灰意冷下,苟延残喘几年死去,也是必然。可怜我王某一介武夫,论玩阴谋权术,在贾是道他们面前,并无丝毫还手之力。”

    刘宇轩劝道:“只是仙酒酒力过盛,王将军喝醉了。”

    王学坚笑着转过头来,问:“神君忠于我大宋?”

    刘宇轩实话实说:“我只是敬天地救苍生,至于赵家人,在我眼里跟普通凡人没有什么区别。”

    王学坚试探道:“听说神君放了一些蒙古斥候。”

    “普天之下,只要奉我华夏正朔,说汉话,写汉字,遵三纲五常,敬圣人,就是我族子弟,反之,就是非我族类。无论蒙古人还是契丹人,除非必要,我绝不会杀。”刘宇轩答道。又把马鞭对北方指了指:“但有时候身不由己,5年内,必定要去大都。我不愿我大宋子民有一人食不果腹,更不愿这战乱继续荼毒生灵,所以该杀的时候,哪怕是千人万人,人头滚滚,我绝不留情。”

    王学坚的眼神略有坚定:“可否看看天人通道。”

    刘宇轩笑道:“王将军随我来,我在天界用神器飞习惯了,不曾修习马术,您慢点。”

    两人骑着马,一步步的走到仓库这边,刘宇轩当着王学坚的面表演人前飞升术,不料,可能是蒙牛酸酸乳后劲太大,刘宇轩居然不小心在绕树的时候被树根绊倒了。索幸人前消失术,人前摔倒术也算是唬住了王学坚。

    在带王学坚参观了钢制连弩的生产后,刘宇轩开口道:“钢弩只是过渡,过段时间,我将开始锻造天界神器,哪怕是一妇孺,略微训练几日,也可以挡数百兵。”

    没有神器,也从仓库拿来一个笔记本播放了视频给王老看。56冲的威力视频看过了还不够。刘宇轩又拉出详细参数,给他看。

    中文名:1956年式冲锋枪

    别名:56冲,56式自动步枪

    口径:7.62毫米

    全枪长:874毫米

    带刺刀全枪长:1100

    毫米全重:4.03公斤

    初速:710-730米/秒

    射速:40发/分(单发)90-100发/分(连发)

    有效射程:400米

    弹匣容量:30发

    弹药:56式步枪弹

    在100米距离上能击穿6毫米厚的钢板、150毫米厚的砖墙、300毫米厚的土层或400毫米厚的木板。在使用上,对单个目标在300米内实施点射,在400米内实施单发射击效果最好,集中火力可对500米内的飞机、伞兵进行射击,可以杀伤800米内的集团目标,弹头飞到1.5公里处仍有杀伤力。

    刘宇轩把毫米,厘米,米,公里,秒,分钟,边比划边解释给王将军听。王将军虽然不知道飞机是什么,但也大概体会到什么叫神器。给他3000人,配上这个神器,他敢跟蒙古军在野外对冲。1分钟90发,子弹在1500米仍有杀伤力是什么概念,骑兵都跑不掉。

    刘宇轩说:“以大宋现在的情况,飞机是造不出来的,但是王将军可以留在营地等,过几天,我就把飞机带过来给你看。暂时我可以给你看飞机的视频。”说完拿出西锐公司发过来的西锐SR22一些操作说明,使用手册,还有实际视频放给王学坚看。

    王学坚已经有些说不出话来了,刘宇轩又给他加了一剂猛料:“我开着飞机,几个士兵拿56冲,在几百米高空对着蒙古大军扫射,王将军以为如何?”

    王学坚做了一辈子军人,内心对蒙古人的恨几乎是根深蒂固的,但此刻他浑身颤抖,说不出一句话来。

    良久,王学坚朝着刘宇轩缓缓的跪了下来:“还请神君慈悲,宽恕他们。”过了一会,王学坚自己又说:“是老朽糊涂了,老朽替天下万民感谢神君慈悲。神君降世以大恩怜爱世人,老朽唯有几年残躯,以供驱使,若有二心,当人神共灭,天地不容。”

    刘宇轩叹了口气道:“可惜不能带老将军回天界,否则必能名垂千古。老将军还要保重身体,多为这天下万民守一段平安。”

    王学坚抬起头,坚定的说:“神君别看老朽已过花甲,实则拉弓策马毫无阻碍。待神骑铸成,还守什么,我要杀的蒙古军闻风丧胆,直到大都,让蒙古大汗俯首称臣。”

    刘宇轩夸道:“将军老当益壮,志在千里,是万民之福。只是我有些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对老将军说。”

    王学坚道:“此处并无他人,老朽既托付残躯,绝不会有二心。”

    刘宇轩说道:“并不是怀疑老将军的忠心,老将军一片赤诚,是我敬重的民族英雄。只是有些事,怕将军不理解。我且问将军,这王朝更替,兴亡苦的都是百姓,是皇上一人的过错吗?”

    王学坚道:“自有乱臣贼子误国。”

    刘宇轩道:“你只看到了表面,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组织。这样的体制核心就在于土地。”

    “封建王朝初期,经过战乱、疫病等危机,导致人口锐减,故而有限的土地可以充裕养活幸存下来的人口。这个时候统治阶层也知道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经济基础则是地主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稳定,人口不断增加,原有的土地,再加上新开垦的土地都已经不足以养活过剩的新生人口。再加上贵族、官僚和富商等形成的利益集团,不断兼并土地,掌控社会资源,导致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这个时候的经济基础就发生改变,变成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彻底沦为无产者,还需要承担繁重的赋税。”

    “那么一旦遇到天灾人祸,陷入到饥荒边缘的农民,只能为求生存铤而走险,掀起摧枯拉朽的农民起义,进入到一个王朝更替模式。”

    刘宇轩说道:“我要做的就是,消灭所有的地主阶级,就是我自己。将土地全部收回国有,让农民永远有地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学坚虽是打了一辈子仗的武将,但听到万世太平也难免激动:“如能万世太平,我也愿毁车杀马。”

    刘宇轩坚定的说:“必然能,而且仅仅是太平还不够,仅仅是有地种,活下去还不够。我们还要让黎明百姓活的更好。”说完拿出世界地图,还有地球仪。

    王学坚走上前去,细细观看:“这,这,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怎么是个球?”

    “其中的道理,你不明白,没关系,你看看我营地里那么多孩子,我花钱请他们上学。为什么,为什么,为的是将来,将来他们会明白这一切。会主宰这一切。”刘宇轩解释道。

    刘宇轩又从笔记本打开一些视频:“不仅仅我们脚下是一个球,整个宇宙,都有很多星球。我们的未来不能困死在这个球上,要让孩子们学习知识,了解这个世界,走出这个星球,去往无边无际的星空。至于皇帝,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让天下万民能活下去,活得好,才是我们要做的。”

    王学坚的三观被击碎了:“神君的意思是要忠于天地。可老朽没几年好活了,这几年能为神君策马扬鞭,也就足够了。”

    刘宇轩暂时放弃了劝说,毕竟是个武将,而且这么大年纪了,能收下了也算不错了。

    当天下午,钓鱼城派来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搬走了刘宇轩承诺的2万套衣服和3万双鞋子,还送了帽子,以及对讲机100对。

    刘宇轩得到了良田50万亩的地契,至于荒地,则随他取用了。

    至于王学坚,留下了几十名亲随。

    有了刘宇轩的示意,他几乎在营地里畅通无阻,一下午,带着亲随把整个营地都里里外外摸了个透,当然,神器的原理他不懂,只知道用途。

    南宋时间10月19日上午8点,玉龙时间9月7日凌晨1点。

    王学坚来到刘宇轩家吃早饭。

    吃完了几个煮鸡蛋,一些鸡蛋饼,喝了几碗粥,也就躺那边一动不动晒太阳。

    刘宇轩则陪着王舒萍洗碗刷锅,收拾好了,坐过来陪王学坚一起晒太阳。王学坚看了一眼一同坐着的王舒萍,心中虽有诧异,神情也没什么变化。

    王舒萍说:“昨天还有些衣服没看完,奴家先回房。”行了个礼走了。

    王学坚开口道:“神君所言令人振聋发聩,但还是实际在营地走了走,让人安心。”

    刘宇轩说:“您老现在要什么安心,王义全说他把营长让你,你也不干。就这样吃饱了晒太阳?”

    王学坚缓缓道:“入乡随俗,神君麾下2460名,年过半百的老人,每天都能领取半斤粮食,吃饱了晒太阳。我已年过花甲,为大宋征战了一辈子,享享清福也不过分。”

    刘宇轩说:“那些老人也要干活才能有报酬,不干活就半斤粮食,勉强饿不死罢了。”

    王学坚辩解道:“我是民族英雄,离开这里就是合州知州,回到这里就多吃几个鸡蛋,多喝点粥。何况我还有5个儿子,也都能征善战,你让他们去打仗就行了。”

    刘宇轩岔开话题:“家有一老,如有一宝。2460名老人统计了,青壮,女人和孩子各有多少呢?我还打算过段时间整编队伍,你既然帮我统计了就告诉我吧。”

    王学坚拿出一张纸看了看,回答:“青壮大都在巡逻或者干活,流动比较大,大概有3000余人了。孩子在上学的也有3950人。至于女人,据说也有不下4000人。”

    刘宇轩站了起来:“这么多孩子,我得抓紧时间盖学校。”

    刘宇轩又道:“我这里你都摸清楚了,钓鱼城内什么情况,就数万军民吗?”

    王学坚答道:“将士3万余,民夫不下20万。”

    “我那些练兵的视频你也看了,现在有4千钢制连弩。帮我练一支新兵吧。王义全毕竟不是军武出身,带民兵搞生产算了。”刘宇轩劝道。

    王学坚说:“我在这边招一半,从城里选一半,练完,我要带回去守城,也能让他们见见血。30万弩矢我都要带走。”

    “弩矢一天可以造12000支,你带走30万并不影响什么。不对啊,我一共才20万,你带30万走?”

    王学坚道:“起码练半个月吧,当真3天就上战场?”

    刘宇轩道:“你在我这练半个月,我这里发展可快了。”

    王学坚解释道:“不,我一直留这里,吃喝玩乐。我不练兵,我年纪大了。没几年好活了,谁不守军纪,我就拿鞭抽。我五个儿子你自己选,或者王盛文,马钰,都是好手。你看上谁,就让他们来练兵。”

    刘宇轩说道:“您老当益壮,这么早退休可惜了。”

    王学坚缓缓道:“我乃大宋潼川府合州知州,当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离开这里,就该上报朝廷,然后带兵来讨伐神君不臣之心。我留在这里为质,儿郎们想必不会为难神君。”

    刘宇轩站起身去安排光缆铺设。想想又转过身:“求您别讨伐了,你让他们来搬500吨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