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浪漫

伟大的浪漫 (第三章)

    剧组的拍摄进度已经过半,组里终于放了一天的假,让所有人得以修整身心,放松精神。

    程青的经纪人潘晓路早早打了招呼,要请朱希希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朱希希收拾停当,和助理按时赴约。来到餐厅包房,几位朋友都已在座,其中竟然还有柏子仁。

    “希希姐来了!”潘晓路热情地招呼着,“希希姐!”他夸张地跟众人强调,“这是我姐!”

    程青象征性地、拘谨地冲朱希希抬了抬嘴角。

    朱希希看着他这张忧郁的脸,实在有点高兴不起来。

    “好了,人都到齐了,我们先干一杯!”潘晓路嚷着,“希希姐,您的是红酒,我明白!特意带过来的。”

    第一杯喝下去,朱希希开始忐忑起来——接下来又是酒桌上那一套流程了。

    她甚至有点“绝望”。

    朱希希永远也搞不懂、学不会的就是中国的酒桌文化,总觉得在这推杯换盏之间暗藏玄机,把酒言欢之时另有乾坤,总让朱希希有种深不见底的感觉。尤其令她不理解的是有一种女人,比男人还豪爽、还能喝!“有那么好喝吗?”她感到深深地怀疑。有的时候,她甚至认为是某些男人刻意培养了这样一群女人——这可有些阴谋论了,但是又的确可以看到存在着这样一种动机。

    每当看到妙语连珠、客套寒暄的人你来我往地敬酒,朱希希都感到头晕,未饮先醉。

    潘晓路的心意她自是领会的,程青饰演的角色本是给了另外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青年演员,和程青的人气相比不差上下。朱希希在关键时候的表态给程青加了分;毕竟,作为这部戏的原著小说的作者,她的意见至关重要。再加上剧组开拍之前程青醉酒留宿一事,作为程青经纪人的潘晓路更是心怀欠意。

    即便是在酒桌上,朱希希喝酒的态度也象是在喝茶,她不时地随意端起酒杯喝上一口,然后看着别人敬酒热闹,就象一个局外人。但是今天这顿饭是特意为朱希希安排的,自然少不了她的酒。于是,她也不等别人劝,自觉干杯,酒过几巡别人还没进入状态,她就已经微醺了。

    “编剧老师,这是您第一次跟剧组吗?”一个人问她。

    “是。”朱希希点点头。

    “希希姐是令人尊敬的小说家。”潘晓路提高嗓门说。

    “谢谢!”朱希希笑着看向他,“希望你们别骂我。”

    “希希姐,你这哪儿的话!”潘晓路说。

    朱希希笑了笑,端起酒喝了一口。

    “希希姐,别担心,小说我看过,非常精彩。这剧一定会火!”潘晓路说。

    “编剧老师,你平时也追剧吗?”一个年轻的剧组人员问到。

    “当然。”朱希希说,“不过,我很少看国产剧。”

    “老师最近都看了什么呢?”那人问。

    “没时间追剧,看了几部日本电影。”朱希希说。

    “那老师怎么评价日本影片?”他又问。

    “日本电影拍得越来越治愈系,”朱希希歪着头说,“就好像有整整一个世代的人都需要被疗愈。”

    “该被疗愈的是我们吧!”有人说道。

    “谁说不是呢。”潘晓路说。

    “老师怎么看日剧和韩剧的区别?”年轻人接着问。

    “我读过一段很好的总结。”朱希希说,“日剧与韩剧的区别就是,韩剧是‘你在所有人眼中都闪闪发亮,唯独看中了我。’而日剧则是‘在所有人眼中都平凡又渺小的我们,却在彼此的眼中闪闪发亮。’后者的杀伤力实在太大了,看韩剧总是在快进,日剧总想停下来抄台词。”

    “老师怎么评价国外的影视剧?”另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问。

    “这个嘛,我还真总结过。”朱希希来了精神,“先说电影宣言!

    美国电影——全世界的英雄都产自这里;

    欧洲电影——全世界的浪漫都产自这里;

    英国电影——全世界的贵族都产自这里。”

    大家哄堂一笑。

    “论开篇!欧洲影视剧开篇——蓝蓝的天空白云飘,一架飞机出现在云间,boom!”朱希希无奈地看着众人,“爆炸了。”

    “美国影视剧开篇——豪华别墅里正在举办一场豪华派对,“砰!”地一声枪响,一个客人被枪杀了。”

    “那日本呢?”有人问。

    “日本影视剧开篇——蓝天和白云,白云飘啊飘。”朱希希讲得绘声绘色。

    “论电影的套路!——

    美国电影!宁静的生活——生死边缘——宁静的生活。

    日本电影!宁静的生活——小烦恼小确幸——宁静的生活。

    法国电影!我要结婚了——我和伴郎私奔了。”

    有人“吃吃”笑起来。

    “论奥斯卡最佳!——

    最佳女主!获奖者是!最漂亮的女演员出演的最丑陋的角色。

    最佳男主!Thewinneris(获奖者是)!长相平庸的男演员出演的沧桑悲凉的角色。

    最佳外语片!TheOscargoesto(获奖者是)——第三世界的国家最贫穷、最苦难的影片。”

    “所以,皮特和小李子这样的偶像惨得很。”朱希希摇着头唏嘘,“太帅了!不行的!小李子当了几十年明星,就想拿个最佳。你看他在《荒野猎人》里的表演,好像一边表演一边在对评委会喊话,‘你们看!我多卖力!我都惨得这样了,就给我一个最佳吧。’”

    房间里一片寂静。

    “还有角色套路!黑人惹不起,必须给个男二号;金发美女最智慧,黑发美女最蛇蝎,亚洲人小眼睛,技术宅大胖子。”

    “希希姐,你喝多了。”助理陈阳在一旁小声嘟囔着。

    “时间不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不知是谁打着哈欠说,“明天又要开工了。”

    “走了走了......”

    大家陆续起身离去。

    今天,大概是程青最精神的一天。

    拍完了一天的戏,朱希希又被叫去开会。今天的会议规格比平时高出许多,不仅导演和制片人在场,就连出品人、政府民间协拍单位负责人都在场,气氛也比往日要严肃凝重许多。

    “大家都到齐了,开会。”制片人率先发话,“目前为止,我们的拍摄进度跟原计划相差不大,这要感谢大家的辛苦工作。但是最近,我们的资金遇到了问题!刚接到通知,最大的投资方资金周转出了问题。”制片人用目光巡视了一遍在场人员,“资金紧张的问题恐怕不是一两天时间可以解决的,但是无论如何,拍摄工作不能受影响。还是大家相互协调一下,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下面谈谈各自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一阵沉默。

    “我先说吧!我们的经费就没有充足过,后面的场景,在道具上不能再省了,再省就没法做了。”美术组负责人说。

    “片场的租金该付了,再不付就不让拍了。”财务负责人说。

    “后勤的费用,付款的时间也到了,明天的盒饭你们还吃不吃了。”

    ......

    制片人看着导演,导演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编剧想想办法吧!”

    制片人再看看朱希希,“不行的话,还是要压缩场景,场景尽量精简,这样我们的拍摄进度才好控制。”

    “嗯。”朱希希点点头,“拍摄成本是可以降低,场景可以无限压缩,人物也可以精简,剧情还能压缩呢!观众看什么,看西北风?!”

    “场景压缩,内容不压缩嘛!”制片人耐心讲解,“丰富一下剧情,多加入一些人物对话,观众还是喜欢看人,我们花了那么大价钱请这几位明星出演,不就是因为观众爱看爱豆吗!”

    “请不要低估观众的智商。”朱希希模仿着制片人的发音,“观众傻吗?压缩场景,增加废、对话?我也是观众,这种注水剧我自己都看够了,还要我写?!你们谁想的是为作品结果负责,一部烂剧到最后观众骂的是谁?”

    朱希希越说越来气,几个月来的迁就、委屈转化成胸中怒火,如长久积蓄的熔岩一般喷薄而出。

    “这剧本都改了多少回了?天天改、天天改!什么人都能对剧本提要求!资方和片方要注水,你制片人可以改剧本!导演要调整演员,导演可以改剧本!演员大牌,演员可以改剧本!统筹要压缩经费,甚至场务和服化道都可以建议编剧改剧本!结果呢?改到现在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你们拍的这个剧是你们想拍的那部吗?跟那部原著小说还有关系吗?!”

    朱希希决定,不能再退让了!她要誓死捍卫自己的作品和尊严!

    会议结束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

    路上,朱希希的助理陈阳显得特别开心。

    “姐,你今天太飒了,太出气了!我以前跟的编剧老师在剧组都是这样的,可是没人敢把真话说出来。”陈阳精神抖擞地说。

    “我就不明白了,国内影视剧的水平怎么就比国外的越差越远了呢?除了从业人员的审美素质普遍较低,其他的条件也不差呀!就算我们剧组的资金不是特别充裕,也有那种巨量资金投入的影视剧,质量怎么就上不去呢?”朱希希说。

    “姐,我跟您对比一下您就知道了。美剧、英剧、韩剧都是编剧中心制,一部剧编剧说了算,编剧可以筛选演员,甚至可以换导演;我们二十年前的国产剧是导演中心制,这两种形式都比较有利于保证质量。但现在,除了少数大导演的作品,象您说的那种不缺钱的国产剧大多是网络平台中心制,一群校招的二十出头、没有工作经验的小朋友们,指挥四五十岁的专业制片人、导演、编剧的情况太多见了,很多老前辈提起平台都深恶痛绝。”陈阳说。

    朱希希半信半疑,却又暗暗感到惊讶。

    朱希希回到房车上的小窝,又开始了连夜修改剧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