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游记

第八章 灵根孕育源流出

    过了不知多长时间,躺在地上的明阳醒了过来。

    起来看看周围,发现已经出了玄圃,也不在天门哪里了。

    突然手上玉碟自己飞了出去,停在半空,又慢慢变大,直到人可以盘膝坐上去才慢慢停止变大。

    “这里就是放置那仙胎的地方,你且上来,我带你去看看那仙胎。”

    一道分不出阴阳的声音传入了明阳的脑海,初时下了一跳,忙转头向四周查看,反应过来后,才发觉是玉碟的声音,不是从耳朵里进来的,是直接传入心里。

    “是你在和我说话吗?”明阳还是确认了一下。

    “嗯,上来吧。”明阳心里又响起了玉碟的声音。

    得到确认后,明阳走上前去,一只手撑着玉碟爬了上去,又撑着身子盘腿坐了起来。

    明阳坐好后,玉碟便飞往山顶而去。

    明阳在玉碟上向四周张望,想着师傅说将那仙胎放在了昆仑山,那想必这里就是昆仑山了吧。

    “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百川汇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说起昆仑,明阳想到的就是秦时先天高手徐福的这句诗。

    史载,古之先民起源于槐江山。人们便认为槐江起源于槐江山。直到秦统一后,秦始皇帝为寻求更进一步,四处派人遍访名山,找寻仙人,突破超越先天。

    这些人中领头的便是徐福。徐福寻访名山,溯槐江而上,来到了昆仑。见此山丹涯怪石,彩凤和鸣、峭壁奇峰,麒麟独卧。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玄禽灵鹤。便说出此句。

    徐福看到这些景象,便认为此山中定有仙人,当即上山寻仙。

    不过此山被师傅安置了仙胎,并布下阵法,用以孵化仙胎,自不会让人接近仙胎,影响仙胎孕育。

    徐福走到山腰时便被一阵迷雾笼罩,失了方向,走了三天两夜才走出来。

    不过这也让徐福更加坚信了山中有真仙人。于是徐福又尝试从别的方向入山,来回折腾几次,每次都是饿个半死才出来。

    不过徐福仍没有放弃,他认为这些不过是仙人在考验自己,既然山上不去,那就呆在山下,让仙人看看自己的诚心。

    决定之后,便派了个人去送信将昆仑山的情况告诉秦始皇帝,而自己则住在了山下,每日向着山上磕头跪拜,以示诚心。

    如此过去了很长时间,徐福意识到仙人可能根本不想见他,便收拾东西回了秦都。

    可经过这次事情并没有打消秦始皇帝寻仙的决心,相反,知道了有神仙后,寻仙的心反而更加高涨了。

    始皇帝心想,既然山里的仙人不愿见我,那边去海里找,海中神仙也许会传下突破先天之法也说不定。

    于是当年又造大船,亲自送徐福乘船出海寻仙。

    可惜徐福一去不复返,不知有未见到仙人,还是出了事故,或是留在了仙山。总之,九年后,始皇帝带着这事的疑问归天了,至死也没等来仙人的消息。

    明阳想着若是仙胎早些孕育而出,说不定徐福和始皇帝还真能见到仙人了。

    这样想着,玉碟已经到了山顶。

    玉碟落地,明阳从玉碟上下来,玉碟又变小,飞到明阳胸前,明阳抬手拿起把它放到了怀里。

    收起玉碟后往山顶周围细看,只见中间有一颗石蛋。上面有八孔九窍,石蛋四周长有灵芝兰草。

    当年师傅将他放置在这昆仑路上,布下奇阵,让它感天真地秀,受日精月华,助它增长潜力,早日孕育孵化。

    明阳瞧了一会,也不知这石蛋什么时候长成,破壳而出,便在此住下。

    明阳一边等待石蛋破壳,一边看起了师傅给的道法。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这一日,明阳正参悟道法,突然心中响起了玉碟的声音:“仙胎要出来了。”

    明阳听闻起身去到石蛋前查看,果然见到石蛋正在的晃动,壳上还有细微的裂纹。

    过了一会,石蛋晃动的越来越厉害,裂纹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忽然,磞的一声,石蛋迸裂,一个肉球冲天而起。这时,天上没来由刮来一阵风,肉球遇风化作一只老虎。双目放射金光,长有九条尾巴,虎脸生像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