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果园1988

第一百九十一章:还是桃罐头好卖吧

    李牧羊好不容易才铺垫完。

    就像他说的,他就是一个老农民,这种身份说到种地肯定没问题,但要对做生意提出建设性意见,那肯定是班门弄斧。

    而且,他和吴忠实其实只有几面之缘。

    彼此欣赏的是性格,或者是人品风度。

    绝对不是因为专业性。

    这种东西创造的信任度,明显还不够。

    因此,他开始反复叠甲,说了很多客套的话,就是一步步钓鱼,提起吴忠实的兴趣。

    一直等到这小子很好奇了,这才准备将自己早准备好的饵放出来。

    这是朴素的智慧。

    “吴总,你看看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水果这种东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不?

    我们喜欢吃的水果,南方人不一定喜欢吃。

    南方人喜欢的吃,我们也不一定喜欢。

    以前有个朋友去了海南岛,带回来一些当地的水果,说是还挺贵的,你猜怎么着,我吃了一口,当场就恨不得将肚子里的酸水全部吐出来。

    太难吃了。

    可我们不喜欢吃,也不代表人家那边的人不喜欢是不是,这就是差异性。

    可是呢,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水果都是这样,还是有些水果,不管南北方的人们都喜欢吃。

    例如我们这边盛产的苹果,梨子,南方的香蕉,甘蔗,菠萝等等……”

    吴忠实发现李牧羊说起这些事情,显得很专业,头头是道。

    身上没了那种憨厚的朴实,而是仿佛开辟另外一种身份,甚至说话的语气都不那么谦逊了,而是非常自信。

    他在花坛边上坐下来,掏出个烟递给李牧羊。

    李牧羊挥手拒绝,继续说道:

    “……当然,也包括桃子。”

    “桃子?”

    “对,没错,是桃子。”

    李牧羊这纯属图穷匕见了。

    说了那么多,可就是为了引发他自己的东西。

    “为啥是桃子呢?”

    吴忠实有点迷惑,“桃子和苹果梨子这些东西有什么区别呢?”

    因为我只有桃子啊。

    李牧羊心里想着,但表面上还是一副严肃认真专业模样。

    “吴总,你做生意当然很棒,但论起对水果的理解,那我就可就不能谦虚了。

    苹果固然好,但苹果的味道没桃子那么普通,它们都带有天然的酸味,伱别小看这个,就是因为这种特殊性,导致它们其实不方便做成食品。

    就拿糕点来说,开始苹果酥和桃酥都有,可为什么后面慢慢只有桃酥广为流传,而苹果酥基本见不到了呢?

    再看罐头,苹果和梨子的罐头都有,可为什么桃的罐头卖的最好呢?”

    “桃罐头卖的最好嘛?”

    吴忠实有点迷糊,他其实还真没注意到这点。

    他平日里也不怎么吃罐头啊。

    “当然,要验证这个,很好办,走,我们出去到外面看看就知道了。”

    “看啥?”

    “你跟着我来嘛。”

    李牧羊拉着吴忠实走出医院,外面两旁都是围绕医院开的小卖部,里面是一些看望病人的副食糕点等等。

    两人最易进了一个商店,李牧羊指着罐头区说:“你看看,是不是桃罐头卖的最多?”

    吴忠实一看,好像还真是。

    一共四排位置,有两排都是桃罐头,苹果和梨子罐头各占一行,并且从罐头上的灰尘很容易看出,桃子的罐头都是刚放的,而梨子和苹果罐头上面厚厚的灰尘说明它们已经摆放很久。

    “我们再换一家。”

    李牧羊拉着吴忠实又到了第二家……第三家。

    不出意外,连续走了好几家,竟然都是一个样子。

    还真就是桃的罐头卖的最好。

    这可把吴忠实彻底给唬住了。

    他是一个生意人,货能不能卖出去,卖的好与坏,便宜还是贵,赚多少利润,都是他关心的事。

    眼下,看到桃罐头的销售吧如此旺盛,自然对李牧羊先前说的事有了几分认可。

    两人重新回到医院。

    “李老弟,你说的还真有几分道理,好像桃子的罐头就是比其他卖的好。”

    “嗯,你刚才也看到了,是不是没有关于杏的副食?”

    “好像是。”

    “这就是了……”

    “可这是为什么呢?”

    吴忠实陷入深思,这和他之前的想法不一致。

    他还想着这边杏树多,原料资源丰富呢。

    “没什么特殊原因,我先前不是说了吗,这是因为桃子的味道更能被大众所接受。

    直白说,不吃苹果和梨子的人多的是,杏更不必说。

    但不吃桃子的人,就非常少了。

    原因就是因为桃子的很中庸,不具备特殊的味道……”

    其实李牧羊这就是胡扯了。

    他不过是耍了个小聪明。

    医院外面的店子,本来东西就贵,而在医院门口买东西的人,多半都是进去看病人。

    想想,如果关系真的亲近的话,又为何要到了医院门口再买东西呢。

    肯定都提前买好了。

    到医院门口再买,多半是临时起意,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

    那么价格就显得很重要了。

    这门口的罐头,李牧羊早就观察过,桃子的最便宜。

    自然也就卖的更快一些。

    人们看望病人一般是一瓶罐头,一包副食,最多再提一袋子苹果或者梨。

    那罐头就是一个标配而已。

    里面是啥就没意思了。

    当然,还有个问题,水果都已经有了梨子和苹果,又怎么去再买这两种水果的罐头呢。

    像这种小细节,吴忠实自然不会知道。

    他一个老板,即使真要去看病人,自然也有其他人给他办这些小事,哪这知道这其中的弯弯道道呢。

    这就属于“降维打击”。

    “没想到还有这种说法,我还真没注意到,你这不说,我可能就盲目做了,哈哈。”

    吴忠实被李牧羊洗脑洗的有些懵。

    竟然由衷发出赞叹声。

    说的李牧羊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连忙转移了话题,。

    “吴总,我可不可以问你个问题?”

    “啥啊,你尽管问。”

    “我不明白,您为啥一定要做食品,要是真赚钱的话,还有很多行业都可以做啊。”

    “哦,你问这个啊……”

    吴忠实又续了一根烟,似乎思忖片刻,才笑道:“我说是一种情怀,你信不信?”

    “情怀?”“嗯,就是情怀。”

    看李牧羊面带疑惑,他笑着解释:“其实是这样的,我呢,这么多年打拼,也算是赚了些钱吧。

    这钱多了,不就烧的慌嘛。

    就想着再干点事情。

    要不想着钱放到银行里不能花,存着都要发霉了,是不?”

    “哈哈,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我们这些没有钱的人听到,心里可不会好受。”

    吴忠实笑了笑。

    “那折腾啥事呢,有的人有了钱就不知天高地厚,吃喝嫖赌样样不落。

    我呢,小时候家里穷,长大后对这些事都没啥兴趣。

    唯独对这做生意很是着迷。

    这不,前段时间,还有个认识的朋友想让我去南方投资呢,说是南方马上面临发展的大好时机,只要现在过去,不管做啥都能大赚一笔。

    我当时心动了。

    就去江浙一代转了一圈,还去了福建和广东,机会肯定是我们这里多吧。

    也看了几个不错的生意。

    可每次在关键时候,我突然就没了心情。

    收手了。

    你可能不知道李老弟,我们这种做生意的人,其实也很看中劲……”

    “劲?”

    李牧羊还没听过这个说法呢。

    别看他现在也风风火火地谋划着赚钱呢,但其实都赚的一些小钱。

    说是生意,其实还是脱离不开小农经济的桎梏。、

    也就是,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得到收益。

    这样没有太多中间阶段的商业模式,注定他无法接触到更多商业环节,学到更多知识和经验。

    甚至,就是眼前这个乡村企业家,他和人家的差距也是很明显。

    去除他先前耍的小聪明,各方面都比不过。

    所以,当吴忠实说生意经时,李牧羊竖起耳朵,听的可仔细了。

    就想将经验全部放在心里。

    “所谓劲呢,就是一种气势。

    就是我想做一个生意,开始就有种感觉,感觉来了,一般就不会出问题,这就是劲。

    那如果从开始就觉得希望不大,就是软劲,大概率就赚不到钱。

    这可是不是迷信,我做了这么多年生意,早验证过了。”

    “哦,原来如此。”

    李牧羊心里暗暗失望。

    还以为说出什么花呢,原来就是信心嘛。

    这谁不知道。

    就像打仗的时候要有气势,有必胜的冲劲。

    若是未战先怯,那就不用打了。

    “不过呢,等我回到家乡后,那股子劲又重新回来了。

    我说真的。

    只要在我们这边,我的想法就很多,气势也十分足,总有什么事都难不住我的感觉。

    开始我还纳闷呢,难道这就是水土不服?

    后来才觉得,这可能就是一种家乡情怀吧。

    因为我们出生并且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所以这里给我们莫大勇气,让我们无所畏惧……”

    听吴忠实说了这么多,李牧羊仿佛在对方脸上看到了光。

    他之前就一直觉得,不同年代的人身上具有不同的特质。

    吴忠实这一代人的特质很明显,他们赚了钱,但是骨子里面依然对家乡有很深的眷恋。

    即使做生意亦是如此。

    说这是一种情怀,也算情怀,但更多一种深深的羁绊吧。

    “吴总,我很佩服你,你都这么有钱了,还依然能有这种情怀,真的很好。如果一直坚持下去,你在我们这边生意也会越做越大。”

    “但愿吧。反正赚钱就是这么回事了,有亏有赚嘛,我也不能保证每一次生意都能赚到钱。不过赚钱就是人的一部分事,能赚到就好,赚不了也不要,我也不会太在意。”

    “豁达!”

    “你老弟今天说的我记在心里了,我下去再好好调查调查。如果杏确实不行的话,那我可以考虑桃子。”

    “好。”

    李牧羊并没有讲桃园的事,否则显得有点太过刻意,反而让意志不太坚定的吴忠实心生戒备,觉得自己可能给他下了套。

    他就是要等着吴忠实下去调查之后再找上门来。

    如果实在不行的,到时候再找其他渠道也不迟,想办法将自己送到他门口就可以。

    和吴忠实分别后,李牧羊赶紧向病房跑去。

    他也没想到在这边耽搁了这么久,其他人肯定都已经等急了。

    果然,跑到母亲的318号病房,里面已经站满了兄弟姐妹。

    大哥一家,二哥一家,大姐,二姐,小风,牧云,还有琴琴圆圆。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孩子多的好处了。

    儿子们收拾东西。

    女儿们帮着穿衣服,梳头什么的。

    羡慕的旁边吴忠实的老娘满嘴酸味。

    她自己也是有几个儿子,可一个结婚的都没有,真是愁死人了。

    “五啊,你咋才来?”

    袁如凤的心情现在特别好。

    她根本做梦都没想到,还有一天还能坐起来,全身都可以动。

    听医生说,如果恢复的好的话,她甚至还可能站起来呢。

    早些天,她以为自己都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按村里面其他瘫痪的人的样子,一般都不会活多久。

    现在相当于是他的第二次生命。

    而这让她获得新生机会的人,正是以前一直觉得老实巴交不怎么会为人处世的五儿子。

    所以现在李牧羊在她的心目中已经晋升为第一好儿子了,比其他人都好很多。

    别看大家都围在身边,但是她更想的却是李牧羊。

    李牧羊一边答应着,一边站在一边和其他兄弟站在一起,他没有刻意的走到母亲床边去,也是为了让其他其他兄弟不要生出芥蒂,觉得母亲偏向于她。

    有时候,亲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很玄妙。

    没有钱的时候,大家比较在乎钱,当日子过得好一些后呢,又开始计较钱之外的事。

    就很难真正做到啥都不在乎。

    李牧羊的目的可不仅仅是让母亲身体恢复,而是让整个李家的兄弟姐妹们都团结在母亲周围。

    大家一条心,一起把日子过得都好起来。

    聊了一会,李牧羊去办理出院的事,办完后回到三楼,竟又遇见了胡教授。

    他这才想起今天也是21号,确实是胡教授在这边问诊的日子。

    胡教授应该是刚做完一场手术,显得有些疲惫,走路一条腿拖着另外一条,

    但看到李牧羊的刹那,顿时仿佛打了兴奋剂。

    “小李,我正说咋没看到你呢,你就来了,来来来,我有事给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