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灵气复苏

049,大宋臣子

    江湖最美的不是风景,是人。

    天下名山大川众多,无边的大海、漫天的星辰、大漠孤烟直、万条垂下柳丝绦等等自然风景固然美,若是无人相伴,也只是那样。

    若是佳人相伴,哪怕是寻常的山岭路,都美不胜收。

    黄河孟津码头往南去洛阳,要翻过邙山,这不过二三百米的黄土山岭,于有小龙女相伴同行的赵俊而言,简直比華山风景还要美三分。

    邙山是天下有名的“葬地”,上古以来诸多帝王将相埋葬于此,从传说中的华胥氏老祖到大宋继承的后周太祖。

    生居苏杭,死葬北邙。

    赵俊显摆知识:“龙姑娘可知这些黄土从何而来?当然不是黄河泥沙堆积,而是风沙席卷雍州黄土高原的黄土而来,数百万年堆积而成。”

    小龙女止步,她先赵俊一步发现了等在前方的人,一个大官。

    小龙女四顾,这是赵俊讲的,遇到武功高的人先看四周情况,方便第一时间找到逃走的路线。

    四下没有别人,显然这个大官派人截去了前后的行人,使得这本来是行人络绎不绝的道路竟几百米不见路人。

    这六十多岁的大官相貌出奇,面容饱经风霜仿佛枯树,然而他双眼依旧灼灼有神顾盼之间令人畏惧,常年上位者身份积累的威严。

    “你在这里,若情况不对,立马就跑。”

    赵俊吩咐小龙女一句,整理仪容使得散乱一些,向那大官快步跑去。

    小龙女没听,她身为未婚妻岂能在遇到强敌的时候落下未婚夫不顾?大不了就是一死,反正人总是要死的。

    赵俊来到那大官十米之外,正要以吕家弟子之礼恭敬问好。

    大官反而先一步行礼:“臣许国公文学殿大学士范纯仁见过润亲王殿下!”

    赵俊心中一寒,最怕被以“大宋润王”对待了,莫看别人礼节端正,抓你杀你的行为更端正!

    范纯仁,其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只是这个千古名文在这个世界是在其贬职泗州时观洪泽湖而写。

    赵俊只知司马光上书救他,不知范纯仁以宰相之职为代价,现在骤然见了,一时间紧张不已。

    大宋官职复杂,有些官即便“不干事”了,可还是“有官职”,相当于朝廷免费养着这人。因而,大宋的官比干事的职位多,多很多,是谓“冗官”。

    这样的坏处很明显,朝廷要花巨资养士大夫;好处也很大,士大夫们即便不干事了也有收入,也能“心忧天下”。

    范纯仁亦然,虽被罢了宰相,不在朝中干事了,可还是保留了“文学殿大学士”的官职,还是大宋朝廷养着。

    范纯仁厉声质问:“润王的伤既已好,何不从终南山往南去西唐?如此不慎,若是被发现,岂不是让我等为殿下争来的命,白白浪费了?”

    你有几条命啊,我们好不容易为你续上一条,付出多大代价啊,老子宰相一官都不干了!而你呢,在这浪什么?还不赶紧润出大宋!

    这事很好玩吗?一旦发现,朝廷上下多少人的官要丢、吕家多杀人的脑袋要掉!

    赵俊肃然,尴尬道:“唔,我以为应该没人会发现。”

    他确实存有侥幸心理了,以为马钰、王处一等人不拆穿他,那么别人若是认出他也会这样,而且哪有那么容易遇到朝廷的二象宗师?

    “你的吕俊身份,勉强一张糊窗的纸而已,一捅就破!你既然吕大临之子,吕大钧就在洛阳,你认识吗!”

    吕大钧是吕大临的三哥,亲的。

    按照世家规矩,赵俊若以吕俊身份行走,那么到洛阳当然要拜访一下“三伯”。你即便不想去,那吕大钧身边的人也会安排,然后一见面不就露馅了吗?

    其实已经露馅!

    吕大钧岂会不知道自己亲侄子情况?吕俊确有其人,是吕大临的儿子,六年前十八岁练纯阳永乐功时破了男女之戒走火入魔而死。

    大宋境内,一众吕家子弟,一众吕家门客故吏旧识,但凡一个有疑心,那么赵俊的身份就危险了!

    “我错了!”

    赵俊倏然心惊,他路过华阴时就犯了一个大错,吕家大佬吕少纯在華山,吕家嫡系子弟若是路过岂会不上山拜见?吕少纯见不见是他的事,你该拜就是拜!

    范纯仁道:“你立刻南下,明日吕大钧就会代表吕家出面,声明吕家已无吕俊,你的吕俊身份是假冒!并且今晚就派吕家宗师缉拿你!”

    吕家要自保!

    吕家已经解决了杨念慈,谁能作证赵俊的“吕俊身份”是吕大临给的?哪怕朝廷查出润王从華山逃了,那也是吕少纯一人的责任,与吕家无关!

    “是!”

    赵俊镇定下来,现在范纯仁出现在这,说明还不晚。

    从这往南出大宋,走官道六百里,一刻不停的话半天一夜足够。

    范纯仁这才看向赵俊身后四五米的小龙女,刚才他的话语以真气传音,是以小龙女并未听见。

    范纯仁面有惊色,随即微微摇头。

    赵俊低头受教,没见范纯仁的这番反应,不然少不得要问个原因。

    范纯仁走近,以手搭在赵俊手腕。

    小龙女未动,她知道这个大官不是敌人、也不是坏人,他的气息端正。

    “这——”

    范纯仁难以置信,他本以为赵俊的一象宗师修为是通过北冥神功、嫁衣神功之类的武功得来,没想到竟然是炼化了纯阳真气!

    他没有深入钻研过武道,但身为一个二象宗师,岂能不知“强不容于弱”?

    强的真气是不会被弱的真气炼化的,赵俊体内的神续功真气是一象的好比棉花,是怎么把三象的纯阳真气好比石头,给炼化的?

    莫非?

    范纯仁眼中的神采一闪而逝,随即平淡下来。

    且当奇迹不存在。

    一株小苗没必要太震惊,让它默默的成长,等它长成大树冲破屋顶时再说。

    范纯仁拍了拍赵俊肩膀,微笑着鼓励道:“孩子,不错!你能放下润王身份,能主动加入丐帮,真不错!”

    随即神情严肃,教导道:

    “历来王朝的缔造者何以是后来者难以逾越的高峰?是因为他们起于寒末,深知民间疾苦!我朝太祖寒门出身,明太祖更差、年少时竟为活命而委身于寺庙。”

    “以孔圣之能,尚且要三次出走。大丈夫一时的离开、退让、认输不是怯弱,是大智大勇,是心怀天下者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苦!”

    “匹夫一怒,不过血溅五步!谨记,谨记!”

    你是要当一个只能血溅五步的匹夫,还是要当一个一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天子?若是后者,就不能逞匹夫之勇!

    润出大宋,先活下来!

    一般而言,朝廷的三象宗师和军队是不能到别国的,一旦这样就如同宣战。三象宗师的威胁太大,没有哪个王朝会冒险。

    所以只要赵俊润出大宋,能威胁他的最多是二象宗师,就有活路。

    赵俊听懂了范纯仁的暗示:我们可以支持你当宋帝!前提是你让我们看到你能与太祖相比!

    否则,只是比赵熙强,那么何必要破坏纲常冒九族风险“废立天子”呢?

    你必须有宋太祖那些人的能力,才能挽救大宋!

    司马光是大忠大义之人,是不会“大逆不道”的;范纯仁等人不然,他们以江山为己任,为了拯救大宋,主动出力让天子更替也没什么了不得。

    赵俊问:“司马老相公?”

    这个世界有很多方法让人续命,司马光这样才六七十岁的人,还没到寿命极限,强续的话可以多活几年。

    范纯仁叹道:“老师言,他已活够,能力如此再多活两年也不能改变什么,天下大事不能一直是我们这些老头子做主。”

    范纯仁只比司马光小六七岁,本是同辈。当初范仲淹很赞赏司马光,便让儿子范纯仁拜在其门下。

    赵俊心头大震,司马光真乃千古忠臣,向来贪恋权力者多,能主动退身把权力交给别人的少,司马光既已决定如此,谁又能为之续命?

    范纯仁道:“老师常言,我能力低微不知道什么路是对的,但是我知道王相公他们的路是错的。现在的世人因新法之苦而赞我废法,后人恐怕要骂我顽固守旧了。”

    “唉!”

    赵俊深深叹息,这便是时代的局限性吧,也是个人的局限。

    天下有英雄造时势,也有“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大势和个人互相影响,几人有个人能力逆转大势?

    司马光是忠臣,王安石是能臣,或许两者都无法拯救大宋。

    君不正,大臣再忠诚再有能力,又能如何?大宋三十年来失败的变法,大明十来年成功的新政,鲜明的对比!

    何以王安石失败而张居正成功了?是因为大宋的变法是皇帝负责的,而大明的变法是张居正负责的、万历帝还未亲政。

    现实在这摆着,大家都是聪明人,谁看不清楚其中区别?于是乎,大宋臣子心思生变,两年前高太后废立天子的谋划就是建立在这些心思上的。

    或许有人说,如果皇帝能力可以又坚定的支持变法呢?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神宗动摇了,张居正新政成功是明太后坚定支持。

    那么,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大宋臣子决定给元丰帝一个机会,是以赵熙亲政之后起用章惇等人重启变法。

    反正范纯仁个人是对赵熙失望了,因为赵熙真把他的宰相给罢了!

    这就是范纯仁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范纯仁六十二岁了,六十二很老吗?范纯仁觉得自己还能再活二十年,所以他不想直面二十年后大宋灭于大金的世界。

    等不了二十年,或许过几年重整旗鼓的大金军队就会杀过来。

    大金君主在谋划和蒙古结盟,并故技重施要联军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