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我是厨艺大师

第196章 文思豆腐

    五进三这场比赛,洪锦打算烹饪的菜品,是文思豆腐。

    这道菜的出名程度,比很多名菜都要出名。

    这道菜的出名是在于其鬼斧神工般的刀工。

    又烹饪文思豆腐,需要将豆腐切成可以穿针的细丝。

    豆腐是极易碎的食材,轻轻一碰就能碎成渣。

    将这样的食材切成能够穿针的细丝,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道菜对于刀工的要求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最难的点不在于如何将豆腐切细,而是在切丝的过程中,豆腐不断。

    当然,作为一道名菜,味道肯定是最重要的,刀工只是起到的点睛之笔,再厉害的刀工如果味道不好,那么这道菜也远远称不上名菜。

    文思豆腐除开豆腐这道主要的食材以外,还需要用到鸡肉,火腿,冬笋等。

    烹饪文思豆腐的豆腐需要选择那种嫩豆腐,只有豆腐够嫩,里面才没有什么孔洞切出来的豆腐丝,才能够保持完整。

    如今,市面上有那种非常非常嫩的内脂豆腐,那种豆腐的口感滑嫩,并且有一定韧性,用来烹饪文思豆腐是非常不错的食材。

    不过,洪锦并没有选择使用内酯豆腐。

    他选用的是传统的嫩豆腐。

    内酯豆腐口感滑嫩且有一定韧性,不过也有一些缺点,那就是豆香味不足。

    不能完全说没有豆香味,只是相比于传统制作的豆腐来说,豆香味要轻一些。

    传统的嫩豆腐来切丝的话,难度会更高。

    洪锦仙手江豆腐修整出四四方方的形状,方便于待会儿切丝。其余的边角部分他就放在一旁,没有使用。

    菜板上要洒一些水,并且在切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洒水在刀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刀保持有水分,在不断的提刀下刀的过程中,豆腐丝易于滑落,不容易被折断。

    下刀要果断,提刀要干脆。并且切的速度一定不能慢,要快一些,这样也来豆腐才更容易切好。

    即便知道各种诀窍,想要切好这道文思豆腐,也需要长久的练习才行。

    随着洪锦不断下刀,豆腐看起来变得稀稀碎,好似被剁成了一滩泥。

    等他切完之后,将豆腐放在水中轻轻一搅,顿时豆腐丝散开,一根一根的细如发丝。

    这一幕恰好被摄像机拍下来,投放在大屏幕上,直播间也能看得到。

    现场和直播间都发出惊呼声。

    哪怕是他们,其中有人看过文思豆腐的烹饪过程,可是再次看到依然忍不住惊叹,这就是极致刀工的菜品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豆腐切丝只是文思豆腐其中的一道工序,需要把冬笋火腿以及鸡胸肉都要切成细丝。

    并且细丝的粗细程度应当和豆腐丝相当,这样整道菜看起来才足够和谐。

    这其中的难度虽然不如切豆腐丝,但同样不是什么简单的。

    其实冬笋和火腿还好,其中鸡胸肉的难度是比较高的。

    这和食材本身的特质有关,鸡胸肉的肌肉纤维比较粗,并且鸡肉纤维容易散开,想要切成足够细的细丝,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这对于洪锦来说,都不在话下。

    他很快将这些食材也都切成丝,放在一旁备用。

    紧接着,他需要熬出鸡汤。

    文思豆腐所用的汤底,所以鸡汤为主。

    熬汤这一步是味道的关键。

    如果说前面的步骤体现的是厨师极致的刀工,那么熬汤这一步就是整道菜味道的关键。

    好的汤底才能做出好吃的文思豆腐。

    有的人认为文思豆腐只要将豆腐丝切好这道菜就完成了大半,其实不然,切豆腐丝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而已,想要真正完成一道文思豆腐需要的步骤还很多。

    鸡汤,洪锦选用的是三年以上的乌骨鸡,并且是纯农村土鸡。

    土鸡和养殖场的鸡营养价值方面有没有区别洪锦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知道两者在口感上以及味道上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乌骨鸡更适合于用于熬汤。

    清水熬汤不加其他大料,只需要加入一点老姜提味即可。

    剩下的就是乌骨鸡本身的味道。

    鸡汤需要文火慢熬,将鸡肉里面的风味完全溶于汤中,使汤味鲜香浓郁。

    鸡汤熬子满场飘香,隔着很远都能闻到这股鸡汤的香味。场中观众闻着这股鸡汤的香味,竟觉得肚子开始咕咕叫,有些饿了。

    文火熬制一个小时左右,鸡汤风味已经非常浓厚。

    洪锦关火。

    砂锅中的鸡汤清澈见底,上面飘着薄薄的一层油,这是鸡肉熬出来的鸡油。

    洪锦讲鸡汤盛出来用纱布过滤两遍,其中的一些渣滓被过滤掉。汤色更加清澈,若是不闻味道,那还真以为是一杯开水。

    接下来的一步就比较简单。

    将鸡汤做底,把刚刚准备好的食材一一放入汤底,待汤底微微沸腾之后即可关火。

    勾入一点薄芡,使得整道菜的口感上更加的厚重。

    调味只用了简单的盐,糖等调料。并没有放入太多的其他调味品。整道菜的味道主要来自于各种食材本身的滋味。

    烹饪完成之后,洪锦端着文思豆腐来到评委席上。

    每个评委面前有一小碗。

    “文思豆腐,这可是一道功夫菜,单看这个品相,刀工就令人叹为观止,不愧是能够进入前五的厨师,我觉得每道菜都令我惊讶。”

    “这一道菜能够做出来,需要下很深的功夫,想当年我们拜师学艺的时候,这道菜一直是传说,后来学成之后也是练习多年才能够做出这道菜来。”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想到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厉害的刀工。先不论这道菜的味道如何,单就这份刀工而言,在国内已经算是顶尖。”

    评委们对洪锦的刀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道菜从外观而言,只要懂一些厨艺知识的就知道其中刀工的难度。

    他们不吝夸奖,不过刀工是刀工,那只是整道菜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整道菜最终得分,如何还得看味道。..ne

    洪锦是第四位烹饪完成的选手,其他已经烹饪完成的三位选手都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留下来看。

    此时他们心里有些腻歪,忍不住心里骂到,年纪轻轻就做这么高难度的菜,你这么厉害,怎么不上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