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世界的刘皇叔

45.越来越远的理想

    夜,连绵无尽的太行山,屹立在大汉帝国的北方,阻碍鲜卑人的铁蹄。

    一条宛若黄汤般的浑浊大河,自山谷中冲出,冲入冀州平原,带来营养丰富的泥沙。

    河流好似数万匹骏马奔腾,马不停蹄穿过壶口关的峡谷,来到州城邺城,顺着低矮的地势,蜿蜒北上。

    最终,河流的一支流入巨鹿郡中央一片广袤无边的洼地,形成神州九泽之一的大陆泽。

    大陆泽无边无尽,有丰富的农鱼资源,足够养育数以十万的人口。

    传闻,九黎君主,蚩尤便是生活在大陆泽附近的山东氏族。

    轩辕帝姬带领子民,沿着陡峭的河谷,自大河流上游而来,赶走了这里的九黎,占据这块土地,确立炎黄的权威。

    据说,其中被轩辕帝姬征服的九黎百姓,被称为“黎民”,因此,黎民也有奴隶的意思。

    数千年过去了。

    一群信仰轩辕帝姬与太上老君的道士们与黎民百姓一起,点燃篝火,汇聚于大陆泽上的广阿岛。

    她们跪拜这片无边无尽的大泽,高颂《太平经》的经文,

    祈祷着飞升而去的黄神,能够再次下凡,拯救可怜的孩子们,为世间带来太平。

    ——而谪仙与下凡,这两个概念,最初正是来自于《太平经》。

    它代表着百姓对救世主的渴望,比鸠摩罗什带来的《弥勒下生经》还要早上一百年。

    正如孟子相信,五百年一出圣人。大多数的太平道信徒们也相信,轩辕帝姬将会从天上重返人间,取代赤龙建立的大汉,建立黄天乐土。

    然而,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黄神下生”这不过是为了聚集民心的谎话。

    现年五十七岁的老仙姑,成化便是这样的人。

    出身于太学的她,在长达三十多年的经学研究与官场斗争中,起起伏伏,已然对这种宏大叙事毫无兴趣,甚至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无尽迷茫。

    因而,她放弃了议郎的官职,来到了流民横行的巨鹿郡,

    希望能在这里找到精神寄托,并在大贤良师的任命下,成为太平道地位尊崇的讲经士,

    大贤良师是一位擅长与士族斗争的智者。

    这位伟大的导师,先后利用三次瘟疫,以建立照料病人的“流民营”为借口,

    从巨鹿郡太守,郭典的手中,得到了大陆泽河畔的土地,进而建立第一座道场。

    长达十多年的文争武斗中,巨鹿郡的士族,逐渐落于下风。

    其中自然有大贤良师的妙计,更因为这位仙师擅长利用士族与朝廷的矛盾,使得政策向灾民这边倾斜。

    于是,大贤良师如愿以偿在大陆泽上,确立了太平道的第一块圣地。

    各地向往太平道的流民,就如追随烛火的飞蛾一般,披星戴月,赶到此地,朝见这位先知。

    成化就是其中一人。

    作为一个被世家大族打压。终身郁郁不得志的太学生。

    成化的理想,便是把文字,传授给那些没有身份的“黎民百姓”,

    以此创造一个能与“儒家士大夫”对抗的“道教团体”。

    她在大贤良师的同意下,建立了广阿岛上的第一座大众学堂。

    负责向教民们传授,蔡邕大儒发明的官方书体,“八分书”——“汉隶”。

    使孩子们能够认识官方文字,看懂告示上的内容,不再吃没文化的亏。

    的确,她刚来到这块土地上的时候,一切都在大贤良师的安排下,秩序井然。

    尽管这里环境恶劣,缺衣少食,远不如洛阳城高楼林立,钟鸣鼎食。

    但大贤良师实在是一位治民有方,堪称“明君”的智者,

    所有的教民都牢牢团结在,以大贤良师为首的教团身边。

    孩子们也都在成化的教育下,正在变成大贤良师那样有知识又有理想的伟人。

    她成化也在为百姓传授文字与太平之道的生活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她已经慢慢发现了一个可怕的迹象。

    ——有人不希望,太平道这样发展下去。

    事情起因源自于一年前,一场来自洛阳的邀请。

    十常侍之一,刚刚接替去世的三祖宗唐衡,掌管永乐宫的封谞,坐着一条高大的楼船,带领三千水军,来到位于大陆泽之上的广阿岛。

    所有的教民都拿起从游商手中买来的军制武器,以防不测。

    封谞站在楼船的甲板上,宣读圣旨。

    帝姬欲册封太平道为国教,请大贤良师,前往永乐宫,叩首谢恩。

    大贤良师本不欲往洛阳城去,可最终张宝和张粱两位副教主说动了她。

    至于为什么去?

    站在岸边的成化,当时听到了两个关键字。

    ——圣人。

    大贤良师是为了“圣人”去了洛阳。

    目的是为了迎回圣人。

    “黄神下生”太平道最重要的事情。

    这代表着,黄天乐土将在圣人的带领下得到实现。

    为保护秘密。

    仙师只带了两个人迎接圣人。

    一个是她的大弟子马元义,另一个就是她的二弟子唐周。

    两位弟子是仙师的信使,负责为身在洛阳的仙师传达命令。

    官府不再对太平道虎视眈眈,滞留在大泽附近的官军渐渐消失。

    似乎得到册封也是一件好事。

    即使不发动战争,太平道也有可能成为与儒门对抗的竞争势力!

    然而,噩兆也是从这趟迎圣之行开始的。

    仙师离开的第二天。

    一位年轻的传经士,忽然被一头发狂的大象踏死。

    那头大象是仙师的坐骑,性情温顺,绝不会杀人。

    除非有人刻意做了什么。

    负责查案的渠帅,是大贤良师的四弟子,她得到一条消息。

    激怒大象的那位信徒,似乎是张宝副教主的人。

    可那位信徒第三天也无故失踪。

    第四天那位渠帅也不见了。

    整个广阿岛弥漫着诡异的气息。

    护教军团把出入大陆泽的各个要道守住。

    所有太平道高层要出入广阿岛必须经过两位副教主一致同意。

    长年在洛阳生活,亲眼见过党锢之祸的成化,明白这是什么。

    是斗争。

    斗争要来了。

    血淋淋的斗争。

    成化为了明哲保身,提前向张宝宣誓效忠。

    希望等到大贤良师回来的一天。

    她相信,如果大贤良师要夺回失去的教权,一定需要她成化的力量!

    到时候,她依然可以做回她的讲经士,与孩子们待在一起。

    只要能联络到大贤良师的两大弟子马元义或者唐周,形势就会朝这边好转。

    然而,这两人好似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传达大贤良师的命令,连接洛阳的线路也被两位副道主把持。

    广阿岛变成了一座封锁的孤岛,由于没有军队的支持,那些有知识却没有掌握力量的老教众成为待宰羔羊。

    短短一年。

    大清洗已经把教团内最有智慧、最有实力的人,歼灭得七七八八。

    与她同为三大讲经士的两人,已经因为“瘟疫”而悄然离世。

    仙师手下的八大弟子已经先后失踪了五人。

    就算是大贤良师在外布道的三弟子,雷功,也未能幸免。

    成化也只能把联络大贤良师的希望,放在丈八的身上。

    虽然丈八是一个两人高的巨人,有些像黄神大战蚩尤时的“巨人夸妇”,但若说对知识的掌握,她带的那一届孩子,真没有人在讲经一事上,比得上丈八。

    她本以为文武双全又善于藏拙的丈八能作为太平道的火种,带来希望与温暖。

    可这样的丈八也还是死在那群人的手里。

    她绝望了。

    她已经预感到了太平道的末日。

    一股深邃的力量如同病毒一样,在这片大泽之上,悄悄扩散。

    但好在,她绝不会看到太平道覆灭的一天。

    因为让她绝望的那人,绝不会让她活到那天。

    已经有人发现她当年建议册封丈八为渠帅的意图。

    那么接下来该轮到我了吗?

    成化悲哀地想着,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信徒拍着她的肩膀说道:

    “成师君,听说您最近生病,这是我师尊张宝副教主,特地按照《太平要术》为您配的药,请您现在服下。”

    听到这句话。

    成化放心了。

    她确实没有逃过这劫难。

    若让她亲眼看着自己与大贤良师一起缔造的太平道覆灭,真不如杀了她算了。

    看着来自常山郡的灾民,围着篝火边,聆听传教士的教诲。

    身为三大讲经士之一的成化,解下腰带上的酒壶,从袖子里抖出一个药包,露出里面的五色药粉。

    她把这一大把的药粉全部倒进酒壶,仔细摇晃均匀后,大口饮下,而后大喊着:“黄神下生,天下大吉。”

    她脱光了衣服,与所有难民一起,疯狂地舞蹈,大伙儿都像傻子一样,高喊着:“黄神下生,天下大吉。”

    两个时辰后,疯疯癫癫的成化倒在大陆泽畔,就像一块即将腐烂的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