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汉堕

第七十一章陷入僵局

    从马车下来的夏元脸上看不出任何痕迹,一副好似同僚闲谈一场的样子,带着扈从回到南城。

    夏元离去后,坐在车马中的田成,略微沉思许久,这才在自家门客的护卫下掉头返回府中。

    此刻西城的战事却已然打响,果然不出夏元预料的那般,秦军因匮乏大型攻城器械,为减少甲士不必要的伤亡,第一波派出的攻城部队皆为小夫校徒。

    秦军校徒部队扛着临时打造的简易云梯,踩着鼓点声,向襄平城蜂拥冲来。

    早就严阵以待的燕军,借助城高地利,在秦军步入百步距离之后,对顶着盾牌向前冲来的秦军开弓射箭。

    一时间箭如雨下,矢如风行,尽管有盾牌掩护,可依旧有不少缺乏防护的秦军倒在冲锋的路上。

    秦军校徒部队在硬抗着数十人的伤亡后,终于通过护城河,将前端有钩爪的云梯,搭在襄平城头,发起蚁附式攻城作战。

    襄平城高四五丈,无法快速登城的秦军校徒四五一队,顶着盾牌借助云梯向上攀爬,却往往迎来燕军扔下来的滚木礌石,从天而降的石块往往一砸一连串!

    一名秦军校徒刚刚攀爬至云梯顶端,还不及喘口气,便被迎面而来的大石砸中脑袋,瞬间脑浆四溅,失去力气后校徒径直从云梯坠落,扑通一声,重重坠落在地,胫骨破碎,当场身亡!

    这样的场景在宽达数百步的西城垣同时上演,血腥惨烈,令攻城的秦军死伤惨重。

    后方观战的董翳看着麾下士卒伤亡惨重的情形,表情无任何变化不忍,只是面无表情下令道:

    “调一队甲士上前督战,凡是有率先逃遁撤退的皆斩!”

    董翳话音刚落,却见前方突然爆发一阵哄叫,然后攻城的校徒部队因承受不住死伤压力,开始一窝蜂似的向后撤退。

    秦军第一次攻城被击退,城头上的燕军瞬间欢呼雀跃,胜利声响彻整个西城附近!

    秦军后方观战的董翳对此无动于衷,只是冷眼旁观。

    尔后派出麾下甲士上前从撤回的校徒中揪出数十名最先撤退的校徒,当着所有士卒的面,全部一剑枭首,令刚刚撤回的校徒部队猛然一肃!

    督战队的斩杀果然起到作用,令所有撤回的校徒战战兢兢,不敢再动。

    董翳也是狠辣,刚刚死在秦军自家剑下的校徒不下二三十人,而攻城死伤才不过四五十人罢了,可见秦法之森严。

    待止住士卒溃退的趋势后,董翳策马上前,居高临下看着一众不知所措的校徒,厉声道:

    “再重复一遍,无我之令,尔等不得撤退,否则退者皆杀之!

    尔等想要活命,唯有登上城头,届时哪怕尔等被燕贼赶下城头,也属情有可原,本军侯绝不降罪于尔等。

    可若没登上城头就退回来,退多少本军侯就杀多少,直到将尔等这几百人杀干净为止!”

    负责攻城的三百多名校徒在军法威慑下,又一次对着西城发起进攻。

    在严厉的军法威胁下,这次秦军校徒皆憋着一口气,冒着矢石之危悍然不退,在付出惨重伤亡后,终于一口气冲上城头与燕军厮杀在一起。

    在校徒登城的瞬间,后方盘地歇息早就准备就绪的秦军甲士,立刻从后方跟上,想要借此机会一举突破燕军城防。

    于西城指挥杀敌的骑婴在看到秦军甲士跟上来的瞬间,立刻对后方严阵以待的燕军甲兵下令进攻。

    在这关键时刻,双方都将自己一方最精锐的甲士投入战斗,披甲执锐的甲士顿时在狭小的城头碰撞在一起。

    全身披甲,犹如铁人一般的甲兵打起仗来,大开大合,甲刃碰撞在一起激起火花四溅,往往需要数十回合,才能杀死或杀伤一两名敌军。

    一时间城头陷入混战局面,在甲兵打起来后,双方的校徒、徙兵各自退到后方,负责打掩护,将正面战斗交给了双方最精锐的甲士肉搏厮杀。

    骑婴一直在扈从的保护下在后方指挥作战。

    此刻看似燕军防线危险,但其实不然,毕竟燕军占据有利位置,可以同时多角度进攻,而秦军因夺取的地形太少,导致后方士卒上不来,只能打成添油战术。

    故而以多打少,占据有利位置的燕军一直牢牢压制着秦军阵脚,继而使双方陷入势均力敌的僵持状态。

    因城头狭小的缘故,双方士卒皆舍弃长兵,剑盾互砍,往往前一排死伤,后一排立刻补上。

    一时间你来我往,杀的脚下铺满尸体,血水粘稠,顺着城墙阶梯流淌而下。

    两刻之后,因后方兵力投放制约的秦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终于抵挡不住败下阵来。

    于是在城头燕军的欢呼声中,秦军扔下百来具尸首,原路撤退。

    看到又一次进攻失败,后方观战的董翳一脸严肃,却又无能为力。

    当没有大型攻城器械的时候,就注定襄平不好拿下,除了用人命填之外,再没有其他办法。

    可此刻手中只有三千兵马的董翳也玩不起人命战术,心中渐渐对打下襄平已经不抱希望。

    “军侯,是否再冲一次?”

    董翳的麾下一名二五百主,对刚才的失挫颇为可惜,觉得若兵力能投放上去未尝会败,故而心有不甘的二五百主趁机询问董翳是否再攻一次。

    对麾下二五百主的心思的董翳自然明白,可看到两次进攻死伤不下一百多人的惨烈代价,董翳已经绝了强行进攻的想法。

    打还是要打的,但不能这般一根筋一样不知变通,强行耗费士卒性命,心中已有主意的董翳遂一摆手道:

    “不了,我军没多少士卒撑得下这般惨烈攻城,全部退回来,咱们打城外的燕贼营垒。”

    说到最后董翳眼神转向襄平城下的秦、曹两家营地,似下定决心道:“对,就打燕贼的营垒。

    看他燕贼救还是不救,城中若发兵来救,便在野战中击溃出城燕贼,若不来救便将营垒中的这支燕贼吃掉。

    此战虽说打不下城池,但主动权在我军之手,我军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燕贼只能被动应对,如此自然可寻机破敌。”

    董翳的豪情似感染到周围下属,一众下属齐声应唯,尔后放弃攻城的打算,各自调兵转移目标,向着营垒中的燕军杀去。

    一番战斗又是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