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之野望

第二十五章 邮局风波(上)

    暴雨一直在持续,风力减弱了不少。

    能得到师傅的支持让金野心中万分高兴,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个没把握说服的人,也是他最想弥补的亲人。

    金野的爸爸自小被过继到坛洲,继父母住在沿江的老城区,紧挨着方家的药铺,两家自小关系就很不错。

    按理说方华生要收徒弟也是收金野的爸爸金仕成,老实本分聪明伶俐,可他偏偏却当没看见,任其进入服装厂当学徒。

    金仕成十四岁那年,继父母相继过世,房子被不知哪钻出来的亲戚接收并卖掉。金仕成无家可归,只能窝在服装厂分的大通铺里。

    方华生依旧没有伸出援手,逢年过节还心安理得的收下金仕成提来的礼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仕成不免有些低落,但本分让他一直维持着尊重。

    数年后,金野出生了。

    “这孩子给我当徒弟吧。”

    谁也不知道刚当父亲的金仕成在听到这句话时的反应是什么,可他仅犹豫了十秒钟就重重地点了点头。

    为此,李美珍叨叨了他半辈子。

    正常情况下,十三岁的金野从没感觉到师傅有什么厉害的地方,普普通通的小老头,规矩超多还爱管闲事。

    写写画画有什么好学的,照着摹本弄个几遍就差不多一模一样了,哪还用一遍又一遍的去临碑帖,寻神韵,立根骨。

    直到长大成人走入古玩圈他才懂了,奈何再想回头师傅却早已驾鹤西去。

    “写几个字,我看看最近是否偷懒。”

    方华生坐于凳上,不紧不慢地拧掉衣衫下摆的水。

    金野顿时觉得天要塌下来了,这一动笔就得露馅啊,后世几十年的书法功底早融入身体,再怎么装也逃不过师傅的火眼金睛。

    “师傅,这门店我刚租下不久,店内无笔。”

    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个适当的理由。

    方华生皱了皱眉头,看着屋外的暴雨,最终放弃了考察学业的念头,转而问道:“缺钱吗?”

    金野想了想,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我目前还好,倒是您会很缺钱。”

    方华生愣了下,他做了几十年中药材生意,眼下家里也没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怎么会缺钱呢。

    “师傅,您不是一直在操心方筌龙嘛。我有个稳赚钱的好方法,就是您得让他分我两成利润。”

    “说,我自会考虑。”

    金野喜上眉梢,连忙将国库券这事丢了出来。

    88年国家开始允许国库券自由买卖,全国八个试点城市,当年某百万就是靠着在徽省和魔都之间倒腾赚到了第一笔金。

    他目前年龄太小,也没那个本钱,与其白白浪费天上掉下来的钱,还不如丢给龙哥去折腾。

    “你是说魔都的国库券收购价高于面值?”

    方华生自身就是商贾,稍稍一听就明白利润从何而来。

    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城市与城市之间出现差异很正常的,旧社会的行脚商赚的就是这个钱。

    “是的,我爸的朋友易叔叔刚从魔都出差回来,听他闲聊时说了这么一嘴。收购价从102-105不等,越靠近兑换期价格越高。”

    方华生思考了许久,找金野拿铅笔写了张纸条:“去邮局按内容发一封……不,电报问这个还是不妥。直接打电话,找张云文……”

    金野接过纸条,小心翼翼找油纸包好:“我这就去,等到回信再回来。”

    “华华,招呼好方爷爷,中午让亮哥做点清淡点的菜。”

    撑着伞出门前,他还嘱咐了一句。

    小姑娘应了声,但方爷爷那严肃的样子还是让她有些害怕,待会吃饭一定要离这爷爷远一点。

    最近的邮局在百货大楼的斜对面,一大桥下桥的十字路口处。

    因为地势的原因,这片区域的积水并不多,金野趟过正街的积水区就开始加速,只花了十五分钟便到了地头。

    现在的邮局还没分邮电和邮政,正规叫法应该是邮电局,既能发电报打电话同时也卖邮票。

    也许因为暴雨的原因,今天来邮局打电话的人并不多,换了往常的话,不等个把小时别指望能进那红色亭子。

    打通电话后,对方一听是方华生的徒弟,语气变得非常和善,很快就完成了交流。

    金野挂上电话交了五块钱话费,心里有点滴血。真特么黑,一块钱一分钟,得修两台缝纫机呢。

    因为还得等回信,中间最少得一两个小时,为了不糟蹋时间,他凑到邮局里摆的邮票摊跟前。

    “能看看现在的价格表吗?”金野很老成的问了句。

    玩艺术品投资的自然少不了邮票,只不过历史上88年邮票的涨幅并不大,还没到薅羊毛的时候。

    摊主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白衬衫黑裤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看上去挺精致的。

    “价格表?”男人愣了下,随即明白了意思,摇摇头道:“没有这种东西。”

    “那我随看随问。”金野蹲下身开始翻起地上的邮册。

    男人本想说一下注意事项,可看眼前这小孩动作麻利,细看之前甚至还知道找他要镊子,涌到嘴边的话慢慢收了回去。

    “嘿,您这还有猴呢,多少钱啊?”

    翻着翻着,一张红色的邮票印入眼帘。只要玩过邮票的没人不认识它,大名鼎鼎的康申猴。

    “一百二十八!”

    男人很随意的回了句,瞧金野这穿着,怎么也不像是能买得起猴票的孩子。

    金野脑中回想了一下猴票历年的走势,笑了笑:“嘿,贵了点。”

    下半年等麋鹿那些精品票发行后倒是会引发一小波集邮热潮,猴票也被带着到了一百二的样子。

    现在才五月初,撑顶一百一了,还得是品相完美的。

    又往下翻了翻,都是近些年发行的票,除开那张猴票外也没什么值钱的。

    金野放下了手中这本,重新又拿起另外一本更大的。

    “不买就别翻了,一身的水,弄湿了怎么办。”

    中年摊主终于忍不住了,伸手抢过邮册,这本里面都是些值钱的老票。

    “不看就不看,稀罕。”金野站起身,记下了摊主的样貌,中二少年都记仇。

    他将身子挪到旁边,摊主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者,笑呵呵的让他随便看。

    “别理那修笔的,这里最矫情的就属他了。”

    “修笔的?”金野一时没想起这个梗,直到瞅见中年男人衬衣白口袋上挂着三支钢笔才回过神来。

    “哈,本以为这说法只在我们学生里有,没想到外面也这么传。”

    金野哈哈大笑起来,挂一支笔是学生,两支笔是干部,三支笔嘛,不修笔你挂这么多干嘛。

    中年男人正待发火,此时门外进来一道靓丽的身影,收好雨伞直接冲他的摊位而来。

    “叔叔,您上周卖给我的方联猴浸过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