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登月计划

第五十七章 身世之谜

    欢快的时光总是在不知不觉流逝,转眼间,这群饕客们便来到了湖边洗刷碗筷。

    卢飞迫不及待地找了个没人的地漱了几遍口。

    刚才当着面,他没发作。并且他也不想破坏当时的听讲气氛。

    等到席去人散,他这才得空修理一下他那遭了老罪的口腔。

    首先,他吃饭时咬到了石子,差点膈坏了后槽牙,以至于喝汤都牙疼。

    再就是那块鱼肉,苦得让他差点失去味觉。

    还好有先见之明,只是品尝性地吃了点,不然,会不会发生些大义灭亲的事来,还真不好说。

    话说回来,其他学生怎么没有异常反应?是我点太背了?

    怀着此种疑惑,卢飞用手揉搓着右脸牙床部位,来到了湖边。

    由于有了饭桌上那席话,学生们这时洗起碗来,分外认真,尤其是袁方和郭大诚。

    笑了笑,卢飞将视线移到湖中的小岛上。

    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只见其中一座小岛上隐约能看见房屋的轮廓。

    想必,那就是建有册库的小岛吧。

    册库?

    等等!

    那里收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户籍资料,那我岂不是可以从中查找自己的身世?

    根据穿越者第一定律,穿越对象和穿越目标的姓名绝对相同。

    而我刚穿越来时,身处南直隶凤阳县。以此为据,只要查到该地或附近地方上名叫卢飞者,不就真相大明了吗?

    所念及此,卢飞瞬间觉得牙不疼了,口气也清新了,连忙把袁方和熊大叫来一起商量。

    听卢飞说要寻找与他同名且失散多年的堂弟,两人即是同情,又是感动,于是果断答应了。

    接下来,卢飞安排宣传部副部长马湘兰、一年一班班长郭大诚带领同学们先行回校。

    交待完毕之后,三人便乘一小船渡往湖心。

    ……

    船上,熊大郎担忧地问到:

    “卢大哥,俺们要不要多带些人手?”

    卢飞摇了摇头,道:

    “此地乃皇家禁地,此湖乃皇家禁湖,该岛也是皇家禁岛,上面可是有禁军守卫的。倘若我们带大量人手冒然闯入,恐怕会被当作是歹人当场格杀的。”

    闻言,熊大郎“噢”了一声,也不再言语,继续拨动船桨,睁大双眼,开始警戒。

    好在他们没有碰到巡风的湖官,顺利抵达了建有册库的小岛上。

    上得岛屿后,是一座建有三米高围墙的大院落。

    在湖岸边观望时,只觉得这里屋舍很小。等到了眼前,才发觉巨大无比。这处大院落所占之地,堪比南翔技校的大华园了。

    卢飞向熊大郎使了个你懂得的眼色。后者会意,跟随卢飞来到了东墙根下。

    “啥意思?你们要干什么?”

    袁方跟在后面,不明所以。

    两人也不回答,只见熊大蹲下腰,趴在墙上。

    卢飞借着熊大的肩膀,顺势攀爬到了院墙之上,动作很是麻利。

    看到袁方还傻站在原地发愣,卢飞赶紧催促到:

    “方!快上来呀……算了算了,熊大郎,你帮忙把他举起来,我拉他上来。”

    熊大郎闻言,就将袁方轻而易举地送了上去,卢飞也伸出手用力将他接了过来。

    谁知,袁方来到院墙上后没有扶稳,扑通一声,直接摔了下去,掉到了院墙里面。

    ……

    “方,方,你没事吧?有没有哪里觉得疼?”

    卢飞将袁方扶了起来,摘下他头发上的杂草,关切问到。

    闻言,袁方哭嚎到:

    “你们这是干嘛呢!有门不走,爬什么墙啊!哎哟喂——”

    “咱们可以从大门进来?”

    卢飞吃惊问到。

    “为什么不可以从大门进来?”

    袁方提高音量反问,委屈巴巴地继续到:

    “前年黄册大造之年,我那在南京户部当差的舅舅还押送一批册子进去过。在去年一次宴会上,他跟我们讲过,现在的册库,只是按章程走个过场罢了。其规制,早已不复当年,已是形同虚设了。只要有文牒进入玄武湖,这处库岛上的官兵是不会审查你的。”

    “你不早说?”

    “你也没问啊!”

    ……

    这段尴尬的对白,今天好似不止出现一次。

    卢飞这时又感觉牙疼了,抬起右手搓了搓。

    就在这时,一队官兵闻声寻了过来,见到此三人,为首的青袍官员沉声呵问到:

    “你们是何方歹人?竟胆敢私闯皇家禁地!”

    本来可以堂堂正正走大门。现在,因为翻墙进来,而被视作了歹人。

    卢飞重重地抹了把脸,面无表情道:

    “我说我找不到大门,大人相信吗?”

    见此剑拔弩张之势,袁方连忙凑近前来,将一物塞到这位官员手中,解释道:

    “这位大人,其实我们贸然而来,并无歹意,只是是想借阅一下黄册,核对下自家族谱。”

    “哼!荒谬!”

    官员看清了手里的东西,也不再计较,丢下一句话,甩袖而去。

    其实卢飞也有很多办法蒙混过关,但他放弃了狡辩之辞,准备接受惩罚。

    因为,那一刻,他意识到了自己性格上的致命缺陷,极端自信。

    正如袁方所言,如果卢飞事先讲明,也许就不会有翻墙这档子事了。

    静默了片刻,卢飞提振好心态,与他二人开始寻找目标。

    ……

    这处大院落共有库房六百余间,每间库房里有册架四座。

    自太祖皇帝朱元璋开始,大明每十年大造一次黄册,一式四份。各布政司、府、县各存一份,最后一份全都收纳于此。

    到了现在隆庆年间,其总贮册数量已达一百五十万有余。

    对于一个不了解其具体结构的人来说,想在这文册浩穰、漫若烟海中寻找一个名字,谈何容易?

    于是乎,卢飞找了个懂行的监守小吏,给他行了些好处,便被引到了一间库房中。

    “这里存放的,便是近两次凤阳县送来的册子。”

    吏员说完,卢飞连忙告谢,便开始翻找起来。

    直到天黑,三人终于将这些册子全部查阅了一遍,但没能找到卢飞这个名字。

    好不容易来一次,卢飞也不愿意轻易放弃,于是他又将岛上能识字的人全请了过来,并宣称第一个找到者,赠白银三千两。

    重金之下,大小官吏们都打起了精神,挑灯夜战,将整个凤阳府近三十年来的册子都逐一查找了一遍。

    但结果依旧一无所获。

    可惜之余,三人也只好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