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登月计划

第十五章 被秀一脸

    事不宜迟,打铁趁热。

    卢飞找到徐文远所住的院子,敲了敲门。

    “死了没?”

    “吾大约大去之期不久矣!”

    笑了笑,他推门而入,只见徐文远正趴在一张梨花木祥云纹大木床上。

    徐文远伸出手,用铜钩将床帘拉开。

    “师父,您怎么来了?”

    卢飞也不回答,而是被卧房墙壁上挂着的一副字深深吸引了。

    只见上面写着:

    文远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徐文远顿首山阴文长

    末了,题字:

    南金玄武湖携兄妹望雪,己巳年腊月十三

    上面,还盖有行书字体的朱红印戳:

    徐上元

    卢飞看得出来,这是徐文远写的,关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的模仿。

    他越看越好笑,看到最后,他却笑不出来了。

    好笑的是“徐文远顿首山阴文长”这句。

    文长,何许人也?

    文长,是隔壁浙江省绍兴府山阴人徐渭的表字。

    徐渭是什么人?

    他是与永乐年内阁首辅解缙、正德嘉靖年大儒杨慎并称为“明代三才子”的人物,是与一众名人如沈炼、陈鹤等共称“越中十子”的大文豪!

    人家还是“泼墨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青藤画派”的鼻祖!

    不仅如此,人家还精通音律戏曲呢!《四声猿》《歌代啸》你听说过没?

    你徐文远认识这位?关系还很好?

    还是你趁人家正在蹲大牢,无人对质,就胡乱攀扯?

    还徐文远顿首山阴文长呢,你顿你妹呢?卢飞不由翻了个白眼,又好笑得不行。

    但是,看到最后的印戳,却让他笑不出来了。

    徐上元!

    南京城分为两个县,上元和江宁。徐家府邸所在归上元县管辖。

    在大明朝,有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对很有威望,很有影响力的大官大名人,人们会送他一个带有籍贯地名的独一份的敬称。

    例如,刚去任不久的内阁首辅徐阶,松江府华亭县人,同僚和朋友们都叫他徐华亭。

    在他之前,有位同行叫严嵩,袁州府分宜县人,人们,乃至嘉靖帝都会叫他严分宜。

    而现在,你徐文远不过是个小小的举人而已咧,出了这上元县,谁认识你啊?

    还徐上元!

    等等。

    我好像也可以算得上是上元县外来户,他占用了徐上元,我咋办?

    卢飞心里一阵嘀咕,惋惜不已。

    转过头来,看着这厮还在床上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于是装作若无其事道:

    “文远啊,你已经是举人了吧?”

    “是啊。”

    “你小小年纪便能考中,想必你天资聪慧过人。依为师看,明科会试,你肯定能连中及第的。这样吧,师父送你个雅号,徐三元,你看咋样?三元三元,多好的兆头啊,指不定能给你带来好运气。”

    “可学生已经有号了,外称徐上元。”

    “你确定徐上元是别人给你取的?”卢飞有些狐疑。

    “是的!”

    “谁?”

    卢飞不信了,就这个小屁孩,还能把全上元县的人比下去不成?他决定死个明白。呃,不,是弄个明白。

    “这样不妥吧?”

    “有啥不妥?”

    “真不妥!”

    “文远啊,做人呢,要踏踏实实,跟师父讲话尤应如此。”卢飞开始拉鼻音。

    “弟子唯恐说出这人,会陷师父于不义啊!”

    “赶紧的!”

    “我娘。”

    “咳!这有啥不义的?”卢飞无所谓,他身上可没有这些礼制规矩束缚。

    好吧,既然是他娘望子成龙的心意,卢飞也不好说什么了。

    他不想问了,可徐文远见他吃瘪不忍,解释道:“去岁冬里,有位去往九华山参加水陆法会的高人借道咱县,娘亲听说后便差人请来家里给我好好算了一算。结果,嘿嘿,老道人说我日后肯定能位极人臣,名震一方,于是就给弟子赐号徐上元。”

    “啧啧,但愿他那张嘴最好开过光。”

    不管怎样,卢飞戏谑一阵,转移了话题。毕竟也是自己的弟子,弟子能够有出息,他这做师父的不是也与有荣焉么。

    正事要紧。

    卢飞将一张信纸铺在一张圆凳上,再端到徐文远床头,颔首道:

    “文远啊,为师有事于你相商。”

    “何事?”

    “我念,你写。”

    “您干嘛找弟子我写啊?您看我这还趴着呢!”

    闻言,卢飞瞪了个大白眼,这不是明知故问?

    他这先生写的那几个字,弟子难道没见识过?心里能没点数?

    “嗯?”卢飞不快地拉长鼻音。

    徐文远迫于卢飞的淫威,左右不得,便只好从了他。

    ……

    完事临走时,看到床上徐文远一脸的委屈模样,卢飞满足地笑到:

    “好生休养三日,不要迟到。”

    说完便整了整衣衫,大步流星而去。

    徐文远的字没有让卢飞失望。

    他将信纸踹进了怀里。心说这要是弄丢了,就就白瞎这一番功夫了。

    嗯,以后需要动毛笔的时候,就找文远代写。

    如是想着,卢飞心情无比畅快。他接着慰问了其余几名弟子,并告知了休沐三日的消息。

    ……

    国子监隶属于礼部,卢飞的这封匿名检举信很快到了南京礼部尚书崔志端的书案上。

    说起这南京的官啊,十之八九,要么是被排挤出北京的失势官员;要么呢,就是在混时间的养老官员,亦或是混资历的年轻官员。

    但无论哪一种,都不会跟到手的政绩过不去。

    经过一番旁敲侧击,崔尚书很快拿到了物证。

    于是,立即写好弹章,转由急递铺,呈到了京师内阁。

    时任首辅李春芳,唯恐做多错多,沿用前任首辅徐阶的形事作风,将皮球踢进了皇宫。

    咱们的隆庆帝朱载垕,虽说是对政务向来兴趣缺缺,全身心扑在后宫,但也是位遵礼循矩的守成之君。

    尤其是在继位前与小自己一个月的景王朱载玔的夺嫡斗争中,饱受忧患之苦。

    身为过来人,这位哪里容得下这种废长立幼之事发生。

    是以,见到这封弹劾奏疏,他立即传召内阁,草拟出对涉事官员的惩罚条陈,后经司礼监批红,直发南京。

    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