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秘境,我能提前知道剧情

第十一章:明教往事

    一脸慈眉善目的宝象,听到一半,眼睛已经越蹬越圆,待孙凡说完,一把将其扯了过来:“你可别蒙洒家,你那劳什子的光明右使的师父,从哪得到的丁典的下落!”

    孙凡见宝象原形毕露,反倒松了口气,比起这凶神恶煞的模样,刚他那副好似牧羊人汉尼拔餐前祈祷的模样,反倒更让他不适。

    “大师可知,这连城诀的秘密,明明是在梅念笙手里,为何无缘无故的,到了这丁典手中?”

    宝象被这惊天之谜牵扯了心神,手上的劲道不自觉的就松了下来。

    连城诀翻拍的电视剧里,梅念笙是跟血刀老祖一战后,内力耗尽,晚上运功疗伤之时,又被三个弟子偷袭。

    本来心软打算放过三个徒弟,却被徒弟背刺,这才跳河逃跑,被丁典所救。

    自知命不久矣,遂将连城诀的秘密,以及神功神照经相传后的内功告知。

    不过原著中,并没有提到他是跟血刀老祖大战才手上的事儿,只提了他被徒弟偷袭后落船,丁典好心给他立了块墓碑,正是这块墓碑泄露了丁典的踪迹。给他引来了无数的麻烦。

    孙凡料定,这关外的血刀门人们,断不知其缘由。

    其实原著剧情中,本身血刀门的二代弟子们去联手袭杀丁典,就有些蹊跷。

    血刀门远在藏边,消息一来一去所耗时日颇多,丁典居然能预测到这5人要来狙击自己,实在是有些离谱。

    可惜,原著里并没有交代原因。

    不过这血刀门众人们,肯定也是收到了丁典的消息后,不辞辛苦的远从千里之外赶去想要围杀丁典,他们对于这连城诀宝藏,那一定是眼馋的不得了。

    孙凡只觉得宝象眼睛泛红,呼吸都粗重了起来,显然这番话已经挑起了他的贪欲。

    “这梅念笙,乃是两湖之地正道魁首,可惜收徒不慎,一生所收了三位弟子,大弟子五云手万震山,二弟子陆地神龙言达平,三弟子铁索横江戚长发,这名号是一个比一个响亮,可这手下功夫嘛”

    说着,摇了摇头,不屑的冷哼了一声。

    “三个弟子,皆没有继承到其核心武学,所以就起了二心,乘其受伤之际,三弟子戚长发偷袭,梅念笙重伤,不敌三位弟子,跳湖逃走,这一切,都在机缘巧合下被丁典看到。”

    “而丁典,救了梅念笙,这才在梅念笙弥留之际,获得了连城诀的秘密,以及他的一身武学!”

    “可这丁典,自从被武林人士发现了秘密,便如那小儿持金过闹市,上门讨要的武林人士络绎不绝,他深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于是乎,他就隐藏了起来,家师当时正好在关外,机缘巧合之下,跟他结识后,被引为知己,这些都是丁典本人跟家师所述”

    “丁典此人,武学天分实在惊人,家师本以为拿下他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不曾想,短短几年,丁典这神照经已经小成,他家传的无影神拳只是普通招式,可在神照经的加持之下,威力惊人。”

    “后丁典又消失了在了关外,家师几经调查之下,才知道了他现在所处之地,他生怕打草惊蛇,特派我前来邀请老祖一起伏击丁典!”

    宝象听罢,深吸了一口气:“老祖近日在闭生死关不见客,此事事关甚大,我需要跟师兄胜谛请示一下。”

    不多时,只见宝象引着一位长脸和尚走了出来,约莫40多岁,比起虎背熊腰的宝象,略显消瘦,本有些向下低垂的嘴角被刻意提起,假的有些别扭,下垂的三角眼中透着精光。

    看宝象规矩的引着那人前来,还落后了半个身位,此人应该就是宝象的师兄,血刀门五虎之首——胜谛了。

    “在下老祖坐下大弟子胜谛,不知少侠如何称呼?”

    孙凡一抱拳:“孙凡!”

    “孙少侠,贫僧虽地处偏僻,也知明教大名,昔日明教坐下光明左右使,紫白金青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高手数不胜数,尊师乃明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光明右使,为何不请自己教中之人帮忙,反而来这偏僻之地找上了我们?”

    此话一出,一旁的宝象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本就漏风的大殿,温度更是下降了几分。

    胜谛直勾勾的看着孙凡,眼中的寒光,已欲溢出。宝象已经按捺不住,大喝道:“小子,我就感觉不对劲,你居然敢糊弄佛爷,如果不是师兄明鉴,显些就要上了你的当去,说,你究竟是何居心!”

    孙凡苦笑道:“这话,说来也长,家丑不可外扬,希望大师明白了此中缘由后,能为在下保密。”

    说罢,行了一礼后,娓娓道来:“我明教,起源虽是从波斯而来,但在中土发扬光大,只是盘子大了,底下的人心就不齐,鲜有能压服各个派系的教主,自三十三代教主阳顶天被成昆暗害,离奇失踪后,四大法王出走的出走,失踪的失踪,就连时任光明右使的范遥都离奇失踪,光明左使杨逍虽武力高强,却也难以服众,一度被六大派杀伤光明顶,乃是我明教的奇耻大辱。”

    “好在,第34代教主张无忌横空出世,与光明顶连败六大门派,加之武当山出生,乃是武当七侠排行第五的张翠山之后,那些个所谓的正道,也不好太不要脸皮,于是退了下去,总算解了光明顶之围”

    “可惜,三十四代教主虽武功盖世,几乎可以说是历代教主最强,但爱江山不爱美人,年纪轻轻就与元代末裔君主隐居海外,不问世事。”

    “明教也在短暂的辉煌后,又走向了群龙无首的局面,本来这还倒好,可五行旗中,出了一位武功平平,但统兵打仗无敌的帅才”

    “他的名字,想必大家应该都很少熟悉了,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