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只想搞钱

第077章 七零年搞点钱(完)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南岛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知青。

    “不是说这里是海盗岛嘛?是个偏僻的荒岛?”

    “哇!好美啊!海岛、椰树、农田、还有一排排的房舍。”

    “……居然有电!还有卫生所!连供销社都有!”

    “那个反光的板板是什么?我在城里居然都没有见过?”

    新来的知青们,在下船的那一刻,就开始惊呼、惊叹、惊喜。

    他们以为自己要过野人般的苦日子了,没想到,这里居然是一处世外桃源、海外仙岛。

    远,是真的远。

    但惊喜,也是真的惊喜啊。

    尤其是来到知青点,见到前辈们,真正入住之后,他们才发现,这里除了远,真的一点儿缺点没有。

    更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就南岛这么一个小地方,居然有军营,还、还有一家造船厂。

    “造船厂?不会是木工厂吧,随便弄几个舢板?”

    “……什么!是现代化的大铁船?”

    “那又怎么了?难不成你们忘了自己的身份,我们是下乡的知青,难道还能进工厂当工人?”

    “怎么不能!造船厂的厂长就是下乡知青。”

    几个新来的知青,在经过最初的惊叹后,也开始为自己的以后考虑。

    而南岛最大的“奇迹”,不是那一片已经形成规模的农场、种植园,而是一个颇为神秘的造船厂。

    听说是最早一批来南岛的知青,在当地驻军的帮助下,积极筹办的。

    岛上的许多村民,都成了造船厂的工人。

    还有随后来的知青,若是知识、技能等通过考核,也能申请加入。

    虽然在偏僻海岛,但工人就是工人。

    有工作,有工资,旱涝保收,不用靠天吃饭。

    且,工人再累,也不会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

    “厂长是知青怎么了?我看知青点的知青,也不是全都去了造船厂啊。”

    “……哎呀,这有什么可吵的?咱们直接去问问前辈们不就好了?”

    几个新来的知青,还真跑去找前辈打听。

    然后,他们就更加震惊了。

    “试验田?你是说南岛上的农场、种植园,都是和一些大学合作的试验田?”

    “对啊!南岛气候条件好,降水、土壤等也都比较有代表性。有利于培育新品种,粮食、水果等,我们每年都有新的研究呢。”

    “当然了,有些大学停止了研究,但我们的试验田还一直都在。”

    “培育了高产量的作物,我们依然能够向领导报喜啊。”

    有比较聪明的知青迅速反应过来——

    也就是说,在南岛种地,不是单纯的种地,而是带有一定科研属性。

    就算那些知青们,没有学籍、没有工作,她们天天跟着老师们搞研究,也能一直保持学习,一直掌握着最先技术。

    只要时机到了,他们就能脱离南岛,一飞冲天!

    这样的种地,似乎也没有那么的难以接受啊!

    ……

    “来了!来了!你们看,那就是我们农场的场长温暖暖同志。她是我们南岛上第一批知青,也是农场的创始人。”

    “过去的六年里,她带领着村民和知青们,从一点点开荒,建立起了如今这个拥有耕地一万亩,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现代化农用设备的明珠农场。”

    “她看起来很年轻啊。”

    “当然年轻,她下乡的时候才十七岁,六年过去了,她现在也才二十三岁呢。”

    “……不只年轻,还漂亮呢,虽然有些晒黑了,但跟那些常年在海边的人相比,还是很白。足见她的底子一定很好!”

    “她没结婚?”

    几个新来的知青里,也总有“见到女强人就问婚姻”的人。

    倒不是说是他们恶臭、有偏见。

    而是在他们的认知里,女人最大的价值就是结婚、生育。

    偏偏在保守的七十年代,这样的思想,依然占据主流。

    “结婚?为什么要结婚!人家温场长可是下乡知青——”

    不说事业了,单单从“门当户对”这个传统观念来说,人家温暖暖不结婚也是对的啊。

    难不成她一个京城来的知青,要嫁给岛上的村民?

    那她以后还能回城吗?

    是的!

    虽然南岛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好,但太偏远了,也太小。

    这么一个海岛,岛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居民也才只有三百户,不足一千人。

    关键是这样的海岛,孤悬海外,远离内陆。

    一旦有个台风海啸的,想想就可怕。

    知青们都是城里来的,他们习惯了大城市的繁华、热闹,还有教育、医疗等等各种优渥资源。

    他们根本不想一辈子生活在这样的小岛上。

    “哦!也对!温暖暖是农场场长,不必为了生活而嫁人。”

    “……你这人是不是对女同志有偏见?话说总有股子阴阳怪气?”

    “我怎么就阴阳怪气了?我只是实话实说,你是敏感了!”

    “你、你还实话实说?”

    几个新来的知青,叽叽喳喳、吵吵闹闹。

    温暖暖远远看了一眼,会心的笑了笑,却没有上前干预,而是径自去忙自己的事儿。

    “暖暖,你真的不去上大学?我们南岛也成立了生产大队,有了推荐名额,我这个大队长可以推荐你去!”

    陈村长,哦不,现在应该叫陈大队长了。

    他有些不理解,继续劝说温暖暖。

    按理说,温暖暖作为一个外地来的知青,陈大队长作为本地的大队长,不该、也不会把宝贵的推荐名额让给她。

    但,温暖暖在南岛太特殊了。

    南岛有现在的发展,温暖暖有一半的功劳。

    至于另一半,则是“云从容”和黎行舟。

    不过,“云从容”早在六年前就嫁给了黎行舟,算是他们南岛自己人。

    这对两口子一心扑在明珠造船厂,回南岛的时间都少。

    偶尔回来,小夫妻也是你侬我侬,眼里只有彼此。

    这么恩爱的夫妻,陈大队长也舍不得拆散啊。

    且,平心而论,陈大队长对温暖暖的观感更好。

    她虽然没有嫁给岛上的村民,可她天天呆在岛上,对于南岛的热爱,连陈大队长这些本地人都折服。

    她是真心想要建设好南岛,开荒开办农场,跟着老师们辛苦学习,南岛的每一项变化,都侵染着温暖暖的心血啊。

    以陈大队长为首的南岛村民们,也都不是不知感恩的人。

    人家真心为南岛,他们也要真心回报。

    “去读大学吧,或许不能直接回京城,但去到广城也好啊。”

    “暖暖,你为南岛付出了六年,我们都看在了眼里,足够了!”

    陈大队长说着说着,都忍不住的煽情。

    温暖暖说不感动是假的。

    自己的付出,被人看到,也被人尊重。

    虽然她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和目光里,但,这种充满善意的语言和凝视,温暖暖还是喜欢的,甚至是享受的。

    她绽开笑容,诚挚的说道,“大队长,谢谢你,还有村里的大家伙儿,这个名额,我就不要了!”

    “你放心,大学,我会上,但,不是现在!”

    还有一年就要恢复高考了。

    温暖暖想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心仪的大学,进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重生一回,温暖暖定要过好每个阶段,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时代!

    还有谈恋爱、结婚生子……或许不再是她生命中唯一的必选项,但她也不会刻意的排斥。

    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强求、不后悔,过好当下与未来的每一天!

    温暖暖不只是自己这么想,她的言行、她的思想,还影响到了苏嘉慧、陈家胜等等知青。

    他们都以南岛为起点,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却个个在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

    又过了几年,正式进入到八零年代。

    改革开放,南岛也真的成为南海的一颗璀璨明珠。

    明珠造船厂,经过一番整合、调整,被黎行舟买下。

    “黎行舟,这些可都是我的钱,以后你要连本带利的还给我哟。”

    龙岁岁无比肉疼,非常难得的从龙魂空间里往外掏东西。

    “……”

    黎行舟好笑的看着自家老婆那仿佛割肉一般的模样。

    他也再一次确定,自家老婆,爱钱爱过他。

    不过,换个角度,让能够如此爱钱的老婆,忍痛拿出钱来帮他回购船厂,表明老婆还是爱他的。

    结婚近十年,孩子也生了。

    黎行舟终于意识到,当年的倒追,不过是某人贪恋美色。

    爱情,似乎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刻骨铭心、至死不渝。

    相较于他这个人的内核,岁岁更爱他的皮囊啊。

    幸好,他一直都是最好看的。

    年轻时,俊美如小王子。

    步入中年,他又如同国王般成熟、有魅力。

    黎行舟相信,就算老了,他应该也是最好看的老头子。

    而只要他一直好看,他的老婆就是一直爱他。

    “老婆,放心吧,不说这些钱了,就是整个船厂,还有我,都是你的!”

    黎行舟也不只是嘴上说说,在他拟定的股份占比合同中,“云从容”占据船厂股份的81。

    而他只有可怜的9,剩下的10则有顾向天、温暖暖等一众老友股东分割。

    可以说,明珠造船厂,从名字到股份,全都属于“云从容”。

    他黎行舟啊,虽然是法人,可他更像是给“云从容”打工的。

    “怎么?都给我,你觉得委屈了?”

    龙岁岁看向黎行舟,十年的时间,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什么痕迹。

    她依然那么美,性子也依然那么作。

    “不委屈!我有你,有孩子,就够了!”

    “而且,我也已经按照祖父的要求,拿回了属于黎家的船厂。”

    “相较于造船,其实我更喜欢打渔!”

    “尤其是在南岛那段时间,你陪着我,我们两个人,驰骋南海,恣意畅快。”

    不用考虑技术革新、设备更换、工人管理、买卖纠纷等等问题,只需要迎着日出出海,沐浴着夕阳归来。

    船舱里,满满的都是渔获。

    将渔船开到码头,用渔获换取需要的物资。

    ……充实且快乐的一天就结束了。

    第二天,太阳升起,渔船出海,又是幸福的开启。

    “可以啊!等明珠长大了,就把船厂交给她。”

    “咱们呢,就开着自家造的最好的船,畅游大海。不只是南海,还可以去东海、去太平洋、去大西洋!”

    世界那么大,海洋那么多,海底的宝藏简直数不胜数。

    龙岁岁觉得,作为神龙,她有必要把海底的那些金银珠宝全都搬进自己的龙宫。

    黎行舟看着龙岁岁双眼泛着金光的模样,莫名有种感觉:自己所想的,跟岁岁所想的,肯定不是一回事儿。

    不过,也无所谓了。

    殊途同归,只要结果是好的,那就足够了。

    夫妻俩还不到四十岁,就已经开始考虑“退休”的生活。

    可惜,现实不允许。

    他们的宝贝女儿黎明珠,还只是个小学生。

    等到她能接班,还要十几年呢。

    且,他们夫妻幸运的站在了时代的风口,若是不顺势而为、扶摇直上,简直就是愧对这最好的大时代啊。

    “合资?不!黎家的船厂,绝不合资!倒是可以引进一下国外的技术!”

    “……国外派了技术人员过来?听说还挺年轻的?”

    黎行舟态度鲜明,他必须确保明珠船厂的独立性、唯一性。

    倒是龙岁岁,对所谓的外国技术专家,比较感兴趣。

    黎行舟:……歪果?年轻?

    他忽的想到了什么,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

    老婆偶尔意乱情迷的时候,会无意识的喊什么“小王子”。

    黎行舟知道,老婆应该是喜欢他这张带着异域风情的脸。

    混血小王子嘛。

    但,现在纯粹的番鬼佬来了。

    老婆会不会见异思迁、移情别恋?

    黎行舟赶忙跑去车间,正好跟一脸失望的龙岁岁碰了个正着。

    隐约间,他似乎听到老婆在咕哝:“天哪,体毛那么多,就跟熊一样,居然还有狐臭!”

    长得好看,但味道受不了哇。

    黎行舟:……

    见到这样的老婆,他第一个反应居然是窃喜——

    嘿,我不是熊,我也没有狐臭!

    ……

    若干年后,明珠船舶早已成为世界知名企业,黎家的资产也早已过了千亿。

    黎行舟和龙岁岁这对老头老太太,却开着自家的船,纵横大海。

    “黎行舟,有小日子,撞它!”

    “遵命,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