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洞

第一章 古村深井起迷雾

    赫赫炎官张火伞,茫茫大地烧滚炉。

    公元三零五零年,时属夏季,在副热带高压的久久控制下,天气异常炎热。

    此刻,正值大中午,是一天当中最热,狗趴在地上都必须吐舌头的时候,在东洲国一座不知名的大山里,三位青年才俊立在一个早已废弃的深井旁却感到阵阵寒意。

    “当你在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刘墨默默地说道。

    黄小锤听到这句话猛地一惊,顿时觉得那昏暗的深井里似乎真有东西在盯着自己,忙缩回头来,嘿嘿一笑,道:“墨鱼不亏是博士生,肚子里果然有些墨水,说起话来就是不一样!”

    刘墨,人称墨鱼,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国字脸,身高一米八一,体重一百五十二,看起来非常壮实,醉心于天文物理学,博士毕业后一直在研究所里打螺丝,或许是想弥补一下理工男的不足,只要有空就喜欢看些文学方面的书,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文学是物理的引路明灯。

    对此,刘墨的解释是,文学作品中那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为物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乍一听,还真像是这么一回事。

    不管文学究竟是不是物理的引路明灯,反正黄小锤是挺喜欢这句话的,因为黄小锤就是个文科生。

    黄小锤身材瘦削,比刘墨小一岁,体重一百二十三,身高一米七八,脸型偏小,发量多,总爱梳个三七分,额头前面还特意留了一点长发,没事就甩一甩。

    这就像老黄牛甩尾巴赶蚊子,虽然甩不着蚊子,但也表明了立场。

    黄小锤是个典型的文艺男,涉猎广泛,好奇心特重,对各行各业都有所了解,谈起任何事来都头头是道,特别是在动物研究方面,颇有心得,看起来挺有文化的范,也是个工作狂人,只要加班费给得够,加起班来连老板都怕。估计是因为工作太辛苦了,所以比较瘦。

    黄小锤最常说的一句就是,工资不够,加班来凑。

    话说得不错,但老板不喜欢。因为这句话一语三关,且关关与老板有关:一方面表明喜欢钱,是为了钱而干活,所以老板一定要把钱给够,别画饼;另一方面表示老板给的工资还是太低;最后还表明加班其实是情非得已,只是因为老板给的工资实在是太低。

    听着刘墨的话,另一位青年才俊云中曲心中不由一动,开始回忆起那晚的事件,总觉得看这口深井的感觉和那晚看红月的感觉是一样的,心里不由得想道:“深渊会凝望,那么月亮也会凝望吗?”

    红月,大家习惯称之为血月。

    还记得那晚,据专家介绍,那晚的血月将是人类有史以来能看到的最大最亮的红色月亮,属于超超级血月,千年难得一遇。

    自从过了三零零零年后,专家就把“百年难得一遇”这个句子就改成了“千年难得一遇”。一百年嫌短,一千年刚刚好。

    为此云中曲还特意准备了一番,早就在网上买了架号称能看清土星大草帽细节的太空望远镜,想要好好欣赏一下这红色的大月亮。

    血月自古以来就有,不过古人并没有现代人这些雅兴,反而很惊恐,认为出现血月是非常不吉利的,因为这往往意味着灾难将会发生。

    传说“血月”出现后,人世间的怨气就会急剧上升,将会发生大规模的灾难,到时会锋烟四起,黎民遭殃,饿殍满地。

    不过,云中曲认为那些都是无稽之谈,觉得古人是因为没有电,一到晚上就乌漆嘛黑的,看天上的星星月亮看多了,所以想象力特丰富,总会将一些不相干的东西联系起来。

    当云中曲脑中闪过这些念头时,突然在望远镜里看见似乎有一道光影从月球上急速飞向地球,若隐若现,转瞬即逝。

    “难道是我看花眼了?”云中曲有点不大相信,“月球上怎么会有东西飞下来呢?”

    虽然脑子表示不相信,但心中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从月球上突然射过来一道寒光直击心脏,然后心头一麻,紧接着就是一身莫名其妙的鸡皮疙瘩。现在看到这个深井的感觉也是那样的。

    “大诗人,在想什么?”黄小锤从口袋里拿出三块口香糖,递过一块给云中曲,另一块给刘墨。

    黄小锤在感到有些不安时,总会嚼口香糖来缓解一下情绪,这一问,把云中曲拉回了现实。

    事实上科学家也证明了咀嚼确实能释放压力,所以在酒桌上谈事更容易成功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我说那晚的红月亮。”云中曲把口香糖放进嘴里嚼了嚼,说道,“那晚的红月亮会不会和这深井有什么关联?”

    云中曲和黄小锤一样的年纪,比黄小锤刘墨稍微矮了些,身高一米七五,体重一百三十二,身材比较标准,或许是稍微浓缩了一点,所以皮肤要好一点,不像刘墨一样满脸的青春痘,也不像黄小锤的皮肤那样时而干燥时而油腻。

    云中曲是个不太典型的美食爱好家,也就是俗称的“吃货”,不过怎么吃也不长胖,显得非常浪费粮食,别人吃了粮食好歹也转化成肉,而云中曲吃了粮食就纯粹的不给面子。

    吃得多,也想得多,别人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云中曲挤出来的就是想法,平时就喜欢胡思乱想,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再因为“云中曲”这个名字,人称大诗人,虽然也没写过几首诗。

    但是,云中曲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和女孩子说上三句话脸就开始红,最多说十句就不行了,好像不胜酒力的样子。女生就似一杯酒,这一句用在云中曲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云中曲虽然不胜酒力,但却颇有女生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一群女人的注意。

    黄小锤分析说,大约是女生在云中曲脸上总能找到自信的感觉,聊上几句脸就红了,这不正表明着女生的魅力强大。

    那晚,云中曲正看到血红的月亮上飞下一个光影来,袖中宝就恰好响了,一看是好友刘墨和黄小锤正在邀请联线电话,说大家一起出去游玩一阵子,好好放松一下,犒劳一下疲惫的身体和僵硬的灵魂。

    袖中宝是公元三零五零年人手一部的标配智能通讯设备,轻便小巧好用,平时可以隐藏于衣袖之中,要用时可以语音控制,也可以进行全息投影,采用超核能电池,几乎永远不断电。

    云中曲当时也正想着要出去玩玩,这正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自然就同意了。而且这是难得的好机会,要知道以往找他们二人出去游山玩水那是人影都看不到,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

    当时三人正准备去东洲国的雪山看看,雪山是东洲国的十大美景之一,一年到头人气都非常旺盛,其中最奇妙的一景就是“雪山冰魄”,据说是万年寒冰结晶而成,号称地球第一寒冰。

    不过在去雪山的途中听一位驴友说,现在去看雪山不太合适,看不到雪山最美的一面,推荐了这座位于东洲国西南区域的无名大山。还特意说,这山,人少景色好,不用到处去看人头人尾。

    既然有这种好事,云中曲三人觉得去玩玩也不错,毕竟人还是挺喜欢新鲜感的,就转而奔向无名大山。

    由于人烟稀少,一路的确新鲜感爆棚,三位是超级兴奋,无名大山那种幽远感更是深深地震撼了三人,随着那绵延不断的绿色波浪,似乎连灵魂也开始变得柔软起来。

    不料,快乐的反面很快就到来,很久没出过远门的三位小伙伴在山中迷了路。

    起初,黄小锤对迷路毫不在意,打开袖中宝,翻看地图,结果看了半天,然后双手一摆,一脸无奈的说:“奇怪了,此区竟然没有地图显示。”

    云中曲和刘墨一听就觉得奇怪,一般来说,无地图显示的区域都属于特殊区域。

    这下三人都在好奇:这无名大山怎么也是特殊区域了?

    三人自然想不明白,隔了一会儿,黄小锤觉得好像要弥补一下之前对迷路的漫不经心,又说:“只要沿着路走,总会看到村子,有村子自然就有人,到时再问路就可以了。”

    这话像说过,又好像没说过,谁都知道沿着路走,关键是路通往何方?

    人都知道走路,但知道路通往何方的才是能人。

    听到黄小锤这话,云中曲一脸懵,刘墨则觉得这道理好像也行得通。路总是要走的,不能因为迷路而不走,就像不能因噎废食。

    于是三人就皇帝选太子一般选了一条路,拿出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勇气走下去。

    只是可惜,有些大路是通向罗猪,有些大路是通往罗狗,还有些大路则是通往罗牛的,并不是真的是条条大路都通罗马。

    稍微有点经验的都知道在大山中和在平原是不同的。在大山里,走在这边山沟里,是基本上看不到别处山沟的情况,错一点点,那几乎就会越走越错,基本上没有改正的机会,要想改正,只能再次登上山顶选路。

    幸好,云中曲三人选的这条路也通向一个村庄。

    走了大约两个小时,三人终于看到了一个村子,不过,还没来得及高兴,就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因为并没有看到什么人,也没有听到鸡鸣狗叫之类的,更别提什么炊烟袅袅。

    一切看起来非常安静,之前一路上偶尔还有点鸟鸣,现在也没有了,只剩下安静,安静得有点奇怪。

    “难道这个村子没有人住?”黄小锤一路走来满头大汗,擦了擦汗,说道。

    云中曲和刘墨也有这种感觉,感觉这就是一个被废弃的村子。

    走到村口发现路边立着一个大约一米高的石碑,也许年代久远,上面布满了尘土,不过得益于高超的刻字技术,上面的字还是看得清。

    在地球上据说保存信息最长久的就是石刻技术,其他的所有的信息保存技术都比不上石刻。

    云中曲放眼望去,看到村里的房子都很破败,不太像有人在这里居住。要是有人居住,至少会看到一些衣服晾在外面,毕竟在这艳阳高照的日子里不晒衣服晒被子实在是太可惜。

    正当纳闷时,只听黄小锤道:“大诗人,墨鱼,过来看看,这上面写的是啥?”

    云中曲和刘墨忙走到石碑前,见上面都是些比较古老的文字,看了好一阵才弄懂其中的意思,原来石碑上说的是在公元二五三五年八月因村西头有户人家打水井,结果出了变故,最后全体村民不得不放弃村子另觅他处居住。

    石碑上出了什么变故也没说,最后倒是告诫不小心误入这个村子的人千万不要在此久留,恐生意外。

    黄小锤表示不太懂,说道:“一个莫名的变故就能让村里人都放弃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地方,实在是太夸张了。”

    “不急,先来看看这里。”刘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转到石碑背面的去了,发现石碑背面详细记载着事情的经过。

    原来,在二五三五年八月,天气正热,村西头的赵老头家表示要在家门口打一口水井,这样好方便自家人用水。

    赵老头老婆替他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赵老头挺高兴的,做事特有劲,一直以来想挖口井,这样老婆就不用辛苦去挑水喝了。

    赵老头和他的大儿子以及二儿子足足挖了差不多一个月,也不见有水出现,反倒是挖到了一块青石板。

    村里人见了都说打穿这块石板就有水了,而且肯定是非常清澈的水,是真正的地下水。

    赵老头听了觉得也是这个理,不过这青石板确实是非常硬,锄头凿子镐子什么的都使不上劲,基本上等于做无用功,于是就托人找来了一些空气膨胀剂,想利用空气膨胀,“啪”的一声就把青石板给弄烂了。

    但很可惜第一次不知道是空气膨胀剂不够的缘故,还是其他的原因,青石板丝毫不为所动。

    于是在第二次开弄的时候,赵老头给加了量。

    这次青石板确实是碎了,虽然碎得不彻底,但也是给了赵老头信心。不过在青石板碎后井底似乎有点说不上来的异样,细听之下好像有什么声音从井底发出。赵老头的小儿子先发现了这一点,这娃虽然年纪小,但是挺勤快的,帮着老父亲和两个哥哥打下手。

    仔细观察了一阵,赵老头也有这种感觉,不过觉得没啥大事,只要青石板碎了,井还在,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第二天早上,赵老头下井去看,发现青石板不见了,连同那些碎片都不见了,在井壁上却多了一个神秘的洞穴,里面黑黝黝的,不知道有多深,也不知道是通向哪里,似有声音传出。赵老头有心想进去看看,但又觉得还是带个光源稳妥些,上来拿了个手电筒。

    赵老头的大儿子觉得还是不太稳妥,认为里面可能是一条大莽蛇,手里还是带个防身工具比较好,于是赵老头又拿上防身工具。

    哪里知道,这防身工具并没有发挥它的用处,赵老头竟然一去不复返。

    见赵老头许久不出来,大家挺着急,赵老头的大儿子决定去找,但也是一去不复返。

    赵老头的二儿子一看,也就不干了,说无论如何也要去把老父亲和大哥找回来,年轻人,脾气大,拉都拉不住,结果也是注定的,一去照样不复返。

    这下整个村子都炸锅了,这还了得,这一家一下就失去了三个劳力,三个女人哭得撕心裂肺。赵老头的小儿子本来也想下去找,但被大家拦住了,因为年纪实在太小,下去也不顶什么事。

    村里的青壮年才不信邪,感觉这个事必须要有个结果才行,于是就好几个人带好防身工具一起下井去找。结果也是没有结果,又白白损失了好几个青壮年劳动力。

    看来这事比较危险,村民们暂时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也就不再下井去探究竟,这样过了好几个月。

    后来有一天,村里忽然来了一个专家考察队。考察队说听说了村子里这个事,就想来考察一下,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