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世界杯,他们说我是最后之舞

第十四章 战斗序曲

    俄罗斯联邦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巨大的高加索山脉群山巍峨,阻断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凛冽寒风,也留住了从黑海吹来的和煦暖风。

    山与海的世界在这里交汇,孕育出了“黑海的明珠”——索契。

    如果你看过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也许你会记得这样一句台词:“每个人的一生中,哪怕去一次索契度假也好啊。”

    也许正是因为俄罗斯人民对索契的这份偏爱,才将本届世界杯小组赛里最好看的两场都安排在了这里。

    六月的俄罗斯春寒方消,黑海之滨的索契已经温暖如潮。

    不同于往日里宁静恬适的度假氛围,世界杯之年的索契多了一丝紧张的意味。

    西葡大战的硝烟还未散去,德意之争的烽火已经点燃。

    伊比利亚半岛德比已经足够吸引眼球,德国对阵意大利的“四星德比”更是引来了全世界球迷的热切关注。

    总共二十届世界杯,比赛双方加在一起就拿了8个,占比高达40%。

    这“火星撞地球”般的一幕竟然发生在小组赛阶段,让人们不得不感叹这“死亡之组”的成色确实很足。

    赢得了“下诺夫哥德罗之战”的意大利队士气正旺,早早地来到了索契备战下一场比赛。

    首场比赛意外失利的德国队更是不会在伤心地多做停留,提前来到索契意图重振“卫冕冠军”的雄风。

    相比于德国队的发奋图强,意大利队的训练以恢复为主。

    加之小组赛的时间间隔较为宽裕,李吉安甚至还有时间来领略“俄罗斯夏都”的独特风情。

    作为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优秀人才,李吉安特意去参观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先生的故居。

    他不想知道钢铁是怎么练成的,但是对德意志的钢铁战车该如何毁灭倒是很感兴趣。

    可惜,这个问题连保尔柯察金也不能回答,只能靠李吉安自己来寻找解决之道。

    两队的到来为索契带来了空前巨大的人气,随之而来的还有日益紧张的对立气氛。

    李吉安已不敢再随便出门,满大街溜达的各国球迷让他很难再有藏身之地。

    德国球迷的敌视嘲讽固然令人愤怒,意大利球迷火一般的热情也让人有些难以消受。

    两点一线往返于酒店和训练场,李吉安有了很多空闲时间来思考下一场比赛。

    前世的李吉安对这个小组关注的不多,毕竟意大利可是连决赛圈都没进。

    唯一还有记忆的就是德国队耻辱性地输给了韩国人,延续了卫冕冠军小组无法出线的魔咒。

    其实,李吉安并没有看过这场比赛的直播。

    无奈这场比赛实在是太过“经典”:即使时隔多年,仍旧每每被人提起“鞭尸”。

    在一代代up主前赴后继的全景呈现之下,李吉安不得不对此印象深刻。

    印象中的这届德国队还是以传控为主,即使输掉了比赛依然拥有着恐怖的控球率。

    可惜,传控到了2018年已经有些式微,在高位逼抢下很难占得便宜。

    这种“虐菜如割草”的稳定方式,用来打联赛倒是效果不错。

    但一旦到了杯赛这种偶然性大增的比赛场景里,似乎就有些不太灵光了。

    想到这里的李吉安又默默看了看自己的球员面板,95点的速度属性还是显得那么突兀。

    “也许,高速反击是个不错的思路。”

    要想完成这个有些宏大的目标,仅靠一个速度属性能力是肯定不够的,李吉安不由地又看向了“那个技能”。

    “哎!还是打替补的命啊!”

    过了两天宅男式的生活,李吉安终于等到了“放风”的机会。

    虽然再次确认了李吉安无法首发的事实,安切洛蒂还是决定带他去参加赛前的新闻发布会。

    “既然不能首发,能忽悠一下对手也好,要人尽其才嘛!”

    在参会记者的氛围营造下,发布会从一开始就略显沉重。

    “安切洛蒂先生,明晚的比赛你们准备好了吗?”

    “当然,事实上教练组已经拟订了首发名单。我知道你们想了解什么,李会在替补席上等待机会。”

    “糟老头子坏的很,嘴里没一句实话!”

    “你会带一个替补球员来参加赛前发布会?我信你个鬼哦!”

    台下已经进行了一番腹诽的记者,忍住没有把心里话吐槽出来,转而向李吉安开启了攻势。

    “李,这次继续替补出场,还是你自己的要求吗?”

    “当然,我的状态还没有完全恢复。我相信我的队友们足以应付所有的情况。”

    “看得出来,你们对战胜德国队充满了信心。”

    “为什么不呢,我们的历史战绩可是5平4胜,德国队从没在我们这讨得过便宜。”

    “但是2016年的欧洲杯,你们才输给了德国队。”

    “点球大战不能算输!职业球员的事,能算输吗?”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深感今天的稿子有了着落的记者加紧了攻势。

    “上一场比赛你曾经说过,四十五分钟就足够结束比赛。本次你继续选择放弃了首发,也是基于这一考量吗?”

    “虽然不想承认,但我觉得德国队可能还踢不过韩国队呢!四十五分钟我认为足够了。”

    李吉安严肃的发言引来了满场的笑声,没有人相信卫冕冠军会输给区区一个亚洲劲旅。

    虽然觉得李吉安只是想开个玩笑活跃气氛,但已然抓到了卖点的记者们还是决定断章取义。

    已经得到了所需的记者们有些意兴阑珊,潦草地结束了这边的对话,匆忙地向德国队的专场发布会赶了过去。

    比赛的当天李吉安还是有些激动,起的比往常早了一些。

    拿起手机解锁屏幕,映入眼帘的就是推送的足球新闻。

    “记者们的发挥果然不负众望,没有一句不曲解了我的意思。”

    《“球王”李吉安:德国队还不值得我出场90分钟》;

    《“大预言师”李吉安:我觉得德国队要输韩国》;

    《李吉安呼吁将比赛改成45分钟》;

    ……

    看着越写越离谱的诸多小报新闻,李吉安忍不住又搜了搜德国队的新闻。

    《勒夫:李曾经是一名世界级的球员,但那仅仅是曾经》;

    《诺伊尔:我很期待与李的交手,但他要先获得出场的机会》;

    ……

    得,这梁子算是结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