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冤种功臣的那些事

第二章 灾难降临

    朱重八的童年虽然生活的比较苦,但好在他的家人都非常疼他。他爹每次从地里回来,都会给他带一点礼物,有时候是一个小蚂蚱,有时是一个小木杆,极少时会吃到一个大白面馒头。

    接下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朱重八的家庭情况。

    朱重八的大姐从小就被当作童养媳送给了隔壁县上的王家,早早就和娘家父母兄弟姐妹断了联系。

    朱重八的三个哥哥只有大哥重二娶上妻,生了二子三女。二哥为人老实加上家里贫寒一辈子也没碰过女人。三哥入赘到了邻村成了赘婿

    朱重八的二姐夫李贞应该算是朱家所有亲戚当中家境最好的了,大部分时间能吃的上饱饭。李贞为人忠厚,对待妻子和妻子的家人也是多有照顾,总是从牙根缝里省出一点粮食来接济朱家,每次都把朱五四感动的老泪纵横。

    李贞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保儿从小就跟着大自己十岁的舅舅朱重八后边。还有重二的小儿子驴儿从小就是四叔重八的小跟班儿。和徐达汤和这群孩子总是打成一片!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种田为生的农民看着庄稼活活被旱死......然而祸不单行,第二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许多人在这场天灾中丧生。

    这对本就挣扎在生死线上的老朱家来说,可谓是毁灭性打击。饿极了的朱家人把吃的东西都给挖出来吃了草根,树皮,还有把饿的只剩皮包骨的老鼠挖出来,烧开了一大锅水,一人一碗去喝那已经腐臭发烂的老鼠汤。

    由于瘟疫横行再加上朱家人天天吃没营养甚至有毒的东西。

    朱重二的大儿子,小女儿首先夭折,毒火攻心的朱重二直接一病不起,穷苦人对抗病魔最好的办法便是硬抗,抗了两天之后重二大叫一声便撒手人寰。

    重八娘陈氏急火攻心加上几天没吃饭一口痰没上来,脑袋一沉,直接碰在长满蜘蛛网的米缸上绝气身亡!。

    老三朱重七一家全部饿死。朱五四解下了绑脏兮兮裤子的麻绳,鼓了鼓已经凹进去的肚皮,上吊而死!

    姐夫李贞的二女儿饿死,埋葬完小女儿后,带着全家与重二的妻儿一起要饭离开了凤阳。

    我现在能理解为什么朱重八以后会黑化了!

    汤和的老娘这个苦命一生的女人饿死在了那间茅草屋内。

    汤和把茅草弄倒给母亲做个简陋的坟墓,给母亲磕了几个响头,红着眼睛站起来道:“娘”,“孩儿不孝,“不能在这陪您了”,在这村中早晚得饿死”,“儿子决定出去另寻出路”。说完与村里几个不愿活活饿死的饥汉一起去了壕州城参加了那里的红巾起义军。

    徐达的父亲在自己家床底下面挖出了,这些年偷偷收集的小米。

    他早就看出早晚会有一场灾难,一粒一粒的攒了满满一大箱子。

    他们家从来不敢白天吃饭,总是趁着别人睡着了半夜三更的吃!他们家总算是安全的度过了这场灾难。

    朱重八和二哥并没有跟着二姐他们离开这个苦难地。

    他们想让劳累一生的父母死后能有一个安身之地。

    重八与二哥一起到刘财主家,看着父母为他干了一辈子工的份上,央求一块地埋了父母。

    刘财主看着磕头如捣蒜的兄弟二人,不仅没有丝毫怜悯,而且冷笑到:“朱老头给我干活”,“我也赏给朱老头一家饭吃了”,穷佃农也配埋在我家的地里?抓紧滚蛋!”

    好在刘德的哥哥刘继祖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了兄弟两个一块地,并且派人帮忙,让重八兄弟用草席卷着埋了父母。

    徐六四听到消息觉得他们实在可怜,赶来给他们帮忙写了一块墓碑。

    跪在父母的墓前兄弟俩哭的撕心裂肺,他们除了哭想不到任何办法来解决问题!

    哭完以后兄弟两个只能回家继续挨饿。

    徐六四看到兄弟两个那么可怜实在于心不忍,就让徐达偷偷带着他们接下来可能一家人两三天的口粮拿去给朱重八兄弟二人。

    兄弟两个回家之后,看见了提着一小袋米的徐达。

    重八看到徐达又忍不住哭了起来,徐达赶忙安慰。

    徐达对兄弟二人说:“重八哥”,“咱爹让我给你和二哥带来了一点小米。别的忙咱家实在也帮不上”!

    兄弟二人看着这一袋米,感动级了,便要跪下给徐达磕头。

    徐达赶忙将兄弟二人扶起并说道:不必客气,不必客气。哎”咱家现在也是自身难保,要不然的话,咱肯定就给重八多带点儿干粮!“对不起”,“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候也不早了,“你们先把这小袋米给煮了吃吧,我得先回家了”!

    兄弟二人在拜谢过徐达之后,

    重六说:“咱们留在村子都得饿死”,必须得出去寻找生路。“咱去滁州参加那里的起义军还有可能吃上饱饭,“你年纪尚小,没法与二哥一起去参加起义军!“等二哥混好了自然会来找你”。“你打听打听,出去走走,看看能不能找到二姐他们”。咱们兄弟就此别过吧”!重八红着眼睛点点头。

    来到村口,他们在相拥而泣之后,打开了那一袋米,重六要了小点把大部分都留给了重八。

    二哥拖着瘦骨嶙峋的身体沿着村口崎岖不平的土路慢慢的走远,直到消失在了朱重八的视线。自此朱元璋的二哥便了无音讯,有可能在不知道哪场战役当中死了,也有可能还没走到滁州就饿死在了路上。

    目送着二哥离去的重八难过极了,他仰天长叹一声,他不知道自己日后的命运是如何,何况他唯一的亲人也离开了他。

    朱重八无助的蹲在那凄凉的村口,掩面痛哭着,就在这时,一个温柔和蔼的声音响起:“重八啊”“好孩子不哭了”啊!现在你二哥也走了。“你爹娘和你的哥哥姐姐都走了”,“你说你还这么小,哎,真是个可怜的孩子!你先别哭了。咱们活着的人,还能想办法活下去!

    大娘给你出个主意,之前你大叔,曾经给离咱们这五里地的,黄觉寺送过菜,大娘儿啊,还能说的上话,要不你看这样你去那里,当个小和尚,最起码还能吃得上饭,你说是不是!

    朱重八抬头看了一看,这个看起来四十来岁,面容和蔼的女人,是自己的邻居,汪大娘。朱重八点了点头。除了这样,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汪大娘的丈夫,两年前死了,因为孤儿寡母的,朱五四,看他家可怜,给帮忙干过几次活儿!汪大娘一直都念着重八一家的好

    朱重八问汪大娘这段时间去哪了。汪大娘说这段时间一直都躲在寺庙里避难。

    汪大娘之前,丈夫活着的时候,给寺庙送过菜,干过苦力,也没问和尚要工钱。靠着这点关系寺庙,收留了汪大娘一家一段时间,这才让汪大娘一家没有在这场灾害中饿死!

    元朝的时候和尚的地位很高,不仅可以娶妻,还有自己的土地,所以很多吃不起饭的流民都想到寺庙混口饭吃!

    就这样重八到了距家五里地的黄觉寺成了一个小沙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