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闯王

第二十三章 谋南阳 (十)

    计划再多,也要一步步来,首先要找一处别院所在,最好是安静不易被人打扰的地方。李闯这些天来花费甚多,还好身后有整个户县的支持,银钱方面倒是不用担心。

    李闯在宛城之中逛了大半天,终于在城东找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的别院,这里距离城中市井之地甚远,宛城的卫兵也很少来此巡查。

    和房屋主人谈好价钱,李闯算是租下了这处带着小院的民宅。将自己的东西从客栈中收拾一下,用驴车载着近千斤硫磺到小院之中,这头随李闯来宛城的毛驴这些日子在客栈吃的不少,又不经常活动,长了不少肥膘。

    寒冬临近,城中倒是不缺草木灰和木炭。宛城规模大户县十倍有余,仅城中常驻人口就达到二十余万,加上周围的村庄,总人口达到近百万之巨。仅作冬季取暖所需,一日也要消耗十万斤木炭,李闯所购买的不过是毛毛雨,只不过此时硫磺产量较少罢了,才需多耗费两日来收集。

    到城东的集市上买来了足够的木炭,用驴车运回了别院之中,此时就剩下草木灰了,这种东西只能自己来烧。在向韩府请假外出后,李闯把自己关在别院之中,整整烧了两日的草木灰,才算勉强集齐。

    至于配制火药,更是件麻烦的事情,李闯锁上院门,开始了投入在了没日没夜的火药制作工序之中。李闯找来一口大缸将草木灰溶解过滤去除滤渣,得到了粗硝酸钾溶液,然后蒸发一部分水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再在较高温度下不断地重结晶提纯。将提取出来的较为纯净的硝酸钾同木炭和硫磺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小心的碾成细末,将细末收集起来就得到初步的火药。

    .......

    火药具备一定的腐蚀性,在重复了一周的枯燥工作后,李闯的手指间都被烧得隐隐作痛,与之而来的则是近五千斤粗糙的黑火药,虽然有些工序没法完成导致威力降低了不少,但是这个量足够让整个宛城天翻地覆了。

    李闯算算时日,户县那边的来人应该已经抵达,返回之前住的客栈后,李闯找到了等待多时的高大山。

    “大人,总算等到你了,驻防图送到户县后,李文忠大人可是好好地夸奖了你一番呢,这次若是能够破城,大人居功至伟”,高大山一边说一边朝李闯挤眉弄眼。

    “此事我已经知道了,你能随我潜入宛城,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李闯自然明白高大山这货在想什么,“事情办好了没有,带来的人在哪里?”

    “自然不在此处,三十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放在一起的话太过显眼,怕是会引起这宛城守军的注意。”高大山说道,脸上还有一点得意,“我将他们分布在城中的数家客栈,考虑的周到吧?”

    “怎么还多出了十人?”

    “李文忠大人认为你在城中行动不易,特地给你多带了几个人”,高大山回道。

    “这倒不必,在这宛城城内多十人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反而增加了暴露的风险”,李闯说道,“既然是他的一片好心,那就留着吧。”

    “大人,户县军队这几日已经动员起来了,三万大军整装待发,只等城内这边准备完毕。”高大山道。

    “好,我这边已经基本布置好了,你去通知李文忠,七天之后我要在宛城附近看到咱们的军队。”李闯吩咐道,“这份具体的计划书是用密语写成的,你先送到李文忠手里,至于如何破解这封密信,稍后你再跑一趟。”

    “.....用的着这么麻烦吗?”高大山抱怨道,“一封信还要送两遍。”

    对于高大山这种没有丝毫地下斗争经验的小白,李闯也懒得解释,“事不密则失身,听从命令!”

    “是,凶什么凶嘛,我这几天在户县和宛城之间来回跑,觉都没睡好一个。”高大山虽然嘴上抱怨,行动上却积极准备起来,毕竟事关成败,轻重缓急他还是分的清的,“这是此次跟随我来的人员名单和居住地点,后续事情我就不安排了。”

    接过高大山递来的名单,李闯大致浏览了下此次前来的人员名单,密密麻麻的有数十个,带队的正是程野,这个赵玉儿之前的护卫。

    在客栈中筹划好了诸般事宜后,李闯告别了高大山,按照名单上的地址去找程野。

    当李闯到达地址上的悦来客栈时,程野正在同里面的伙计聊天打屁。

    “这家伙的心态越来越好了,跟随赵玉儿千里辗转奔波,数次经历危机,现在即便面临再大的危险也能够表现的如常人一般。”李闯心道,“有了这样的帮手成功的把握又增加了许多。”

    虽然李闯制定的计划还算详细,考虑到了很多的突发情况,但是能否达到自己的目的主要还是靠这些执行计划的人。尤其是做这些生死攸关的大事时,临阵胆怯可是大忌。一般的士兵只要听从指挥就好,像程野这种领头者要有过人的心理素质。

    “李兄弟,你来了。”程野在李闯进入客栈的一瞬间就已经发现了,碍于这里是宛城,只能称呼为李兄弟。

    “好久不见”,李闯上去给了他一个拥抱,“咱们聚一聚,把兄弟们都叫来。”

    “好,我明天就过去,咱们不醉不归。”程野回应道,“到我房间去,伙计,上一桌好菜,今天我要和李兄弟好好聊聊。”

    两人刚到二楼的客房,程野立即鞠躬行礼道:“李大人。”

    “不必多礼,咱们都是跟随赵玉儿千里奔波的老人了,何必如此见外,”李闯扶起程野道,“你们都是我最信任的兄弟,哪里有什么上下级之分。”

    “李大人,这城中混进来三十多个弟兄,都是值得信任的可靠之人,不知大人有何计划?”程野却坚持叫李闯为大人,一方面是规矩所在,最主要的还是他的年龄比李闯大多了,这一声大哥叫不出口,叫老弟的话又觉得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