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开创盛世大明

棋局

    说白了,就是跟皇帝的关系。

    整个大明谁不知道皇孙在皇上心里的地位?板上钉钉的第三代皇帝,虽说还没有册立太孙,但那是年龄不到。

    我这一把老骨头,眼瞅着过了耳顺之年,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两腿一伸,到阴间找爹娘去了。

    虽说大闺女做了燕王妃,可除了皇帝自己看不明白,整个朝廷谁不知道等老爷子一撒手,太子多半就要削藩?

    谁能忍受几十万大军在自己亲兄弟的手里?太子雄才,自己不担心弟弟们,可是就不担心自己儿子能不能斗得过那群叔叔?

    到时候卷入这个漩涡,是福是祸还说不清楚。

    太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啊!

    要说打了半辈子仗,倒也积攒下些情分,可情分总有用完的一天,到时候凭借魏国公的牌子能打几颗钉子?

    而皇帝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当年打天下的那群老兄弟也开始提防了起来,今儿个的事情,确实是让他吃了一副退烧药。

    兹要是做了皇孙的伴读,成天呆在一起,情分能少了?那徐家就显而易见的可以兴旺三代....

    至于三代以后?去求吧,到时候咱爷们的坟头指不定都平了,谁还关心那个!

    可谁不知道朱元璋是个出了名的说话不算话,眼瞅着老爷子只是话赶话顺嘴说了一手,兑不兑现还是两说。

    他也只能充分的发挥语言的艺术,借朱标的嘴,把这件事儿定下来!

    武夫们也不都是傻大憨粗一根筋...到了徐达这个地位,精明的眼睫毛都是空的。

    傻到家的人,在朝堂上不用几天就能被生吃活剥了。

    朱标也是乐呵呵的:徐达的意思他当时就看出来了,只是仍然顺水推舟的应承着,算是话赶话小坑了老爷子一把。

    朱标当然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他自己就娶了开平王常遇春家的大丫头,而曹国公李文忠和西平侯沐英又是铁杆的太子党。

    包括最近几年军中新兴起的永昌侯蓝玉,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不过常家最近几年因为自己的缘故,确实是有些风光过头了。

    对自己不是好事,将来对雄英来说更不是好事。

    虽说是助力,但在常家在军中一家独大,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更不是他乐意见到的。

    借力打力,平衡之道,才是帝王根本。

    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伴读,可对于朝臣来说,小小的一个举动,便足以深思了。

    听说徐钦有个一母同胞的姐姐,不知道年龄几何,回头扫听扫听,嗯...是时候给雄英说门亲了。

    至于朱雄英的意见,......他不重要...

    只是如此安排,多少也有些防着老四的意思...嗯...他也不重要...

    不愧是以谋略长远著称的朱标,一个瞬间,就想到了这么多事情,甚至想到了几十年以后。

    朱雄英岁数不够,还看不到这么多的老谋深算,只是在深深感叹:

    老爷子可真宠朱标啊,当着他的面和朝臣勾结..呸..串联...呸..交朋友,对,当面交朋友,老爷子竟然连一点反映都没有。

    真是信任他的好大儿啊!

    想到这,朱雄英也是从朱元璋的怀里窜了下来,拿起旁边的水壶给朱元璋和徐达各自续上一杯茶水。

    笑了笑,直接看着徐达的眼睛说道:

    “是啊,雄英自小就听宫里的人说当年徐爷爷追随皇爷爷反抗前元暴政时,总是身先士卒、敢为先登,又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对于一些兵书战策,雄英虽好读书,却不求甚解,如今得了这个机会,雄英也是喜不自胜...”

    “听说徐家所藏兵书乃大明之最,徐爷爷于兵事一道也颇为擅长,堪称我大明战神,以后还请徐爷爷不吝赐教”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刚才这小子分明被徐达吓的够呛了,如今却能主动上前,跟徐达贴上去,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份勇气难能可贵。

    害怕不打紧,他更在意的是,害怕之后是敢于面对还是一蹶不振。

    谁没害怕过?记得自己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跟着郭子兴冲阵,也是腿肚子转筋,半晌挪不动步子。

    人呐,都是缺经历。

    对于朱雄英的夸奖,徐达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说话点水不漏:

    “谢过皇长孙殿下,只是这战神之名,老臣实在当不得”

    “是陛下雄才大略,圣明烛照,臣资质鲁钝,承蒙陛下不以臣鄙陋,容臣侍奉近前,臣感激涕零...”

    “至于运筹拔寨,臣等亦不过贪天之功,顺手取之罢了”

    “不过兵书,老臣家里还是有些的”

    朱雄英晒然:什么叫识时务,这就叫识时务;

    功劳是领导的,脏活都是自己的。

    如果领导实在过意不去,非要赏给咱点啥,那看在咱跑前跑后的忙活上,给个苦劳、哪怕疲劳就可以了。

    怪不得,记忆力老爷子晚年杀功臣都杀疯了,愣是没有动徐家一根汗毛。

    要知道徐家当时在军中,有着相当可怕的影响力呀。

    果不其然,顺眼望去,不仅老爷子面色缓和,就连朱标,眼中也不经意流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你还是有功的!只是你这性子,哪像个带兵的!”

    朱元璋的话,每步一个坑,指不定啥时候不注意就掉进去了。

    “哦,对了,一会儿留在宫中吃饭,啊?咱妹子做了你最喜欢的烧鹅!”到最后,他一锤定了音。

    接下来大家都不说话了,老哥俩认真下棋,父子俩专心看棋。

    朱元璋下棋规矩倒是不太一样,从不猜先,不论黑子白子都是当仁不让落到棋盘最中央的天元。

    不过他是皇帝,也没人敢把他的棋子扒拉下来。

    可朱雄英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味儿了:

    连下三局,两盘是和棋,剩下一盘,老爷子以微弱的优势赢了。

    朱雄英默然:

    这下的是棋吗?这下的是人情世故。

    朱元璋也看出来了,所以他笑着摆了摆手:

    “好你个徐天德,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手了?以前军中敢打敢杀,刀枪里滚出来的汉子...”

    说着他也不等徐达回话,一边收棋,一边接着说道:

    “咱知道你的能耐,接着下,拿出你全部的能耐...不然,咱就按欺君论处...”

    他摇摇头,又在天元上放了一子,只是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愠,语气也平和至极。

    ......

    这一局,徐达执黑,下的极为艰难。不一会儿,老头黢黑的脸上就出现了豆大的汗珠儿。

    可棋局上,朱雄英越看越觉得不对味儿。

    “啪”等徐达最后一子落上,什么也没说,直接跪倒在地上。

    可黑色棋子在棋盘上清清楚楚的呈现两个字:

    “万岁...”

    “嘶”朱雄英倒吸一口冷气,瞅了一眼朱元璋。

    就老爷子这臭棋篓子,再练两辈子怕是也摸不着徐达的边儿...

    扭头再看眼朱标,他也是一脸震惊的模样。

    唉,看来我这个爹也干不过徐达!

    朱元璋看着棋盘上的万岁,眼眸深邃的沉默了半晌。

    看他不吭声,朱标在一边笑着说道:

    “徐爱卿君前对弈,神乎其技。传将出去,必然又是我大明一段佳话!”

    “父皇,当赏!”

    听到要出血,朱元璋就更吭声了。

    崽卖爷田不心疼!咱就下个棋,还至于到赏赐的地步了?

    尤其像徐达这样的人,常年打仗,又是抢又是赏,家里什么都不缺。

    那还赏个毛...

    看着朱元璋抿着嘴装糊涂,就是一声不吭,朱标催了一把:

    “父皇?”

    这下朱元璋不能再装听不见了,狠狠瞪了朱标一眼,沉吟了半晌:“这样,咱在莫愁湖边儿上,有个别院,是咱平常下棋听曲儿的地方,咱赏给你了...”

    说完,他闭上眼睛,有些心疼。

    那可是个好去处啊,冬暖夏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别院中间还盖了一栋小楼,从楼上能直接顺着湖心看到远方的大山。

    日头也被四周的大山挡住了,夏天吹过来的风都是凉的,正寻思这几日去那住上几天,歇歇暑。

    “现在,得,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