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开创盛世大明

52章:白帽子

    只是这次朱棣叫出前两个字突然想起来人家孩子还在这,叫诨号殊为不妥,不动声色的改了口:

    “亮大哥,本王现在算是知道了,为啥你到哪就要把你的宝贝儿子带到哪”

    “要是本王有这么聪明的儿子呀,本王也舍不得!”

    “~~”朱亮脸上浮现一个苦笑,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王爷有所不知,末将是...实在没法子了,这...这混小子太过调皮了,前几日...”

    “他...一把火把末将的房给点了”

    “末将一家在露着半边窟窿的房子住了一夜,差点没冻死...”

    “哈哈哈...”

    整个府里的武夫都开怀的笑了出来。

    “都笑啥呐?”

    “见过王妃!”

    所有人都目光肃穆,就连朱棣都不自主的往前走了两步迎上去:妙云”

    徐妙云是徐达的大闺女,是徐辉祖和徐增寿的大姐,面容姣好,虽说是女孩子,但身上总带着一股子干练。

    “饭得了,城里的百姓在城外打了两头獐子送了过来”

    “臣妾就给王爷做了锅贴”

    旁边的武将们面面相觑,迟疑了会儿:

    “末将告退!”

    “好了好了”朱棣挥着手笑了笑,徐妙云已经把话说的这么透了。

    又是两头獐子,又是锅贴。

    就等于明说了饭做的多,让燕王把他们留下在王府吃。

    收买人心嘛,不寒颤:

    “哪一回不是在本王这吃?还装什么!”

    “去搬几坛子酒,不喝躺下几个,就不是好样儿的!”

    一众将领讪讪的笑了笑:

    “嘿嘿,那末将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好久没尝过王妃的手艺了,末将真馋了”

    ......

    刚吃过饭,正在院子里喝茶的功夫,外边跑过来一个卫士:

    “启禀燕王殿下,属下们抓到一名...两名和尚,路引字迹看不清楚,行迹甚为可疑,他们说认识燕王,我等...”

    “认识本王?”朱棣脸上一奇,和一众将领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

    “带上来!”

    “喏!”

    ......

    看着面前的和尚,尽管有些迟疑,但是朱棣礼节不缺,问道:

    “大师...认识本王?”

    “阿弥陀佛”大和尚看着燕王和众位将领,打了个佛礼:

    “空空为空空,不空为不空...”

    “燕王殿下,着相了!”

    丘福脾气不好,直接骂了出来:

    “贼秃,有事说事,没事滚蛋,别他娘的尽说些人听不懂的话...”

    朱棣刚吃饱了饭,心情极好,也有些耐心,挥手打断了丘福,又看向大和尚:

    “大师大师所为何来?可是缺少盘缠了?”

    “要是缺少盘缠,本王这还有些程仪,如若大师不嫌弃...”

    “呵呵呵”大和尚有些自矜的笑了笑:“区区盘缠,何足挂齿”

    接着自报门户:

    “贫僧道衍,此来欲和燕王殿下谈一笔买卖”

    顿了顿说道:

    “请殿下屏退左右”

    “哈哈”朱棣也是爽朗的一笑,指着旁边众位的将领:

    “这些都是本王的生死袍泽,顾命兄弟,本王有事从来不瞒着他们,大师有话尽管讲来!”

    这句话一出,看着一众将领脸上肉眼可见的感激,朱棣有些得意的暗暗点了点头。

    姚广孝也不坚持:

    “贫僧欲送殿下一顶白帽子!不知殿下可敢要哇?”

    “白帽子?”朱棣思索了一下,开始还没明白什么意思,后来:“白,王,皇?皇!”

    “我草...这老东西!”朱棣眼睛当时就红了:我他娘的真想给自己一耳光,屏退就屏退好了,我他娘犟什么犟!本王刚来就藩就这么刺激?这万一要是传出去,本王可倒了大霉了!

    直接站起身:

    “来人,把这个反贼拿下,砍头,快!立刻!现在!马上!”

    “得令”丘福刚站起身准备动手。

    “慢着!”朱棣又给拦下了,心里暗暗的思忖:这老家伙还不能杀!说送我一顶白帽子,这么多人都听见了。

    万一传到京城,唯一的反贼也被砍了头,人证还都是燕王府的官儿,这要是...

    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事儿瞒过去,因为那不可能,自从被封燕王,他就一直在琢磨他爹,可他爹有什么手段他现在还没有摸清,甚至连点儿边儿都摸不着,他不敢冒这个险。

    未知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

    朱棣狠狠的看了他一眼,刚才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把这个老家伙押下去,明日一早槛送京师!”

    ......

    与此同时城外的大营,魏国公徐达和颍川侯傅友德面对面而坐,他们很忙,今日好不容易有了闲工夫,能够坐下来品茶。

    傅友德耐不住性子,看了看案子上燕王府的请帖,打趣道:

    “大将军,燕王又请你赴宴了,你还是不去?,说到底也是自己女婿,你就不想见见?

    徐达眼皮子都没抬:

    “也请你了,你怎么不去啊?”

    “嘿嘿”

    他们两个包括北平府的燕王都是深受皇帝和太子信任的人,但是却又彼此互相监督......

    与此同时的应天府,朱雄英已经结束了午睡,打了个哈欠,来到文华殿刚刚坐下。

    朱柏就一拧一拧的走到朱雄英身边。

    朱雄英警觉的看了他一眼:“干嘛?”

    不是他提防朱柏,实在是这货太坑了,上次就因为他让自己挨了二十板子,这次竟然还是这个动静,心里在憋什么坏?

    “嘿嘿”朱柏尴尬的笑了笑,有些不乐意的看了他一眼:

    “怎么说我也是你叔叔,这么提防我干嘛?我还能吃了你?”

    朱雄英没给一点面子:“我怕你坑我!”

    “嗨,那都过去了!”朱柏摆了摆手:

    “今儿个有正经事儿,再过些日子就是万寿节了,父皇的寿诞,咱们哥儿几个实在是想不起送什么礼物给父皇了,你鬼心思多,帮哥几个儿出出注意呗!”

    “没有,这才八月份你们就琢磨这个?”朱雄英头摇的拨浪鼓一样:

    “我也没想好送什么礼物,我还指望问你们要个主意呢!”

    说完朱雄英扭头看向朱允炆:

    “半边儿,你呢?你给皇爷爷准备啥礼物了?”

    朱允炆是个老实孩子,问啥就说啥,有些不太好意思的低了低头,又带着点彷徨:

    “我自己写的一本孝经,也不知道皇爷爷喜不喜欢!”

    说完,又有些给自己打气道:

    “应该喜欢,字迹可工整了!”

    昏暗的大牢里,小和尚眼神空洞的看着门口,哭的泪花带雨,泪珠子不要钱似的往下掉,一抽一抽的啜泣着:

    “小僧...就知道...”

    “跟着...你绝没有好事儿”

    “上来就撺掇人家造反...”

    “槛送京师...小僧要被...砍头...啦”

    “哭什么哭,看看你那点儿出息!”老和尚倒是淡定:

    “做大事就不能惜身!”

    “实话告诉你吧,为师早算准了这次定然没有性命之忧”

    “无论燕王跟不跟老衲做买卖,他都不会...杀了老衲”

    “可只要王气在燕这四个字传出去...”

    “到那时,忠如周公又如何?”

    小和尚惊惧的看着道衍:

    “你这是逼他造反...”

    道衍理直气壮:“就是逼他造反!”

    又嘿嘿一笑:

    “可为师又料定,燕王绝不敢让这件事传出去,所以我们并无性命之忧...”

    他此来燕地,并不是纯粹为了进入燕府做燕王的幕僚,此计若是不成,他也丝毫不沮丧。

    毕竟谋国乃是大事,他也有很多东西没有准备齐全,天下和朝中的时机也没有到。

    唯一能做的,只有等,等时机一至,再图大举。

    他此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看看燕王这个人:虽然有些稚嫩,但目光凝神,心性坚韧,独有王霸之气,他很满意。

    想到这,扭头看了眼还在哭哭啼啼的徒弟,眉头微微一皱,没好气道:

    “哭哭哭,就知道哭,为师还没死呐”

    “走了”接着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土,从垫子上薅下一根稻草,往门口走去。

    小和尚揉了揉泪水朦胧的双眼,惊讶的问道:

    “你...你还会开锁?”

    “大惊小怪,为师连路引都能自己画,这有什么稀奇的”

    “行走江湖,技多不压身”

    ......

    桌案上一灯如豆,窗外的冷风吹过来,把火苗吹得猛地跳动了几下,像是歌姬站在灯台上跳舞。

    映在俊朗的脸上明暗不定。

    朱棣打了个寒颤,愣愣的拿着本书来回的翻看着,可心思却完全不在书上!

    他想了很多,想到父皇,想到母后,想到太子......

    大哥对他极好,他没有理由,他也不敢,他内心明镜一般,有些方面...大哥比他们的爹还要狠毒。

    他知道自己斗不过大哥,所以那个位置他从来没有考虑过。

    他从来没有造反的打算,他也不喜欢打仗,他只想安安稳稳的做自己的燕王,将来再安安稳稳的把王位传到自己儿子手里。

    可却备不住坏人别有用心的算计,癞蛤蟆爬脚面,膈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