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之天下

第三十一章 草船借箭

    刘备败走长坂坡后,刘琦请刘备入江夏整顿军务,再图后事。

    曹操进军江东,诸葛亮为了抵抗曹军,准备与孙权联合共同抗曹。

    经鲁肃引荐,诸葛亮来到了江东,说明来由,孙权没有回应,只要求诸葛亮暂且住下。

    曹操领着大军,蜂拥而来,沿着江东直下,想一举平定江东,不料首战失利,曹操非常恼怒。

    他召集众将,商量有何良策,蒋干站出来说:“我和周瑜是同学,我去劝降,如若能成,就少了刀兵相向。”

    曹操听完觉得可以一试,问蒋干:“需要多少人马?”蒋干说:“什么都不要,一个小童,两个仆人,驾一只小船就行。”

    曹操甚喜说:“这有何难。”

    蒋干带着小童,乘一只小船过江去了,到了周瑜的营寨,周瑜安排下人招待了蒋干,自己去和众将议事,周瑜说:“曹操的说客到了,我们得演一出戏,给蒋干看,周瑜安排妥当,众将领听完去执行任务。”

    周瑜接见蒋干说:“此次,远道而来,是为曹操做说客的吧?”

    蒋干说:“好久不见故友,特意来看望你,怎么怀疑我是说客呢?我这就告辞。”

    蒋干假装要离去,周瑜说:“既然不是曹操说客,何必要走呢?”

    周瑜拉着蒋干进入帐中,在帐中大摆酒席,蒋干坐正席,周瑜把佩剑交给太史慈,让他做监酒,并说:“蒋干是我的好友,今日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如有违犯,定斩不赦。”蒋干一听,不敢再提劝降的事。

    周瑜说:“我自领兵以来,从来没有喝过酒,今日老朋友来了,一醉方休。”接着开怀畅饮。

    周瑜的话语充满了豪情与决心,让蒋干无从反驳。在酒宴上,周瑜谈笑风生,与蒋干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声细语。蒋干则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时点头赞同,或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两人的交谈十分投机,仿佛多年的好友重逢。

    然而,酒过三巡,蒋干心中的忧虑又逐渐浮现。他想起自己此行的任务,想起曹操的期待和信任,心中不禁感到忐忑不安,可有能怎样。

    夜深了,酒宴也接近了尾声。周瑜站起来,拍了拍蒋干的肩膀,说道:“蒋干兄,今日的酒宴就到这里吧。两人喝的酩酊大醉,一起进入帐中休息,周瑜大醉,衣服不脱就睡了,蒋干心中有事,那里睡得着。

    他看见周瑜睡得像猪一样,无意间瞥见桌子上一大堆公文,于是借着幽暗的烛光看着,他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的信件,蔡瑁,张允暗中勾结东吴,打算割了曹操的头献给周瑜,蒋干看完,惊了一身冷汗,幸好被我发现了,不然曹操恐有性命之忧。

    周瑜酒慢慢醒了,江北使者赶到,对周瑜说:“蔡瑁和张允说,一时间还不能下手。”蒋干听着,只听了这些,后面说了什么就听不清楚了。

    蒋干此时假装睡着,周瑜也继续睡下,蒋干看周瑜睡着,担心天亮发现书信不见,于是蒋干连夜回去复命去了。

    蒋干回去,把信件交给曹操,曹操大怒,将蔡瑁,张允二人斩首,曹操恍然间醒悟,中计了,周瑜高兴的不得了,自己的演戏本领连自己都不相信,却骗过了蒋干。

    周瑜让鲁肃见孔明,看孔明是否知道这件事的内幕,孔明说:“蔡瑁,张允死了,江东无患了。”孔明不让鲁肃将此事告诉周瑜,以免周瑜加害于他。

    鲁肃将此事告诉了周瑜,第二天,周瑜召见孔明,要他十日内造十万只剑,如果十日内造不出来,立斩不赦,不料孔明立下军令状,三日交剑,周瑜暗中吩咐鲁肃让工匠怠工,到时候就可以诛杀诸葛亮,周瑜说:“这么聪明的人活在世上,将来必是我们的劲敌。”

    周瑜让鲁肃去看看诸葛亮的剑造的如何,没想到进展缓慢,看来诸葛亮必死无疑,孔明见鲁肃过来,走上去说:“我有一事想请你帮忙。”

    鲁肃说:“没问题。”

    孔明说:“你借我二十只船,每船军士三十人,船上青布为幔,各束草人千个,三日后,包管十万支剑,这件事不可告诉周瑜。”

    鲁肃答应了。鲁肃把船借给诸葛亮,心中虽充满疑惑,但还是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去准备了。三天的时间过得飞快,当夜幕再次降临,江面上的雾气如同仙境般缭绕。诸葛亮站在船头,手持羽扇,悠然自得。

    鲁肃带着疑惑和期待,看着诸葛亮布置船只。每只船上,三十名军士整齐列队,船上覆盖着青布幔帐,仿佛隐藏着什么秘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草人,每个船上都绑着千余个,静静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奇迹。

    孔明微笑着对鲁肃说:“今夜,你将见证一场奇迹。”随着他的话语落下,江面上的雾气愈发浓厚,仿佛将整个江面都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

    不久,曹军的探子发现了这些船只,误以为是东吴的军队来袭。曹军将领急忙下令放箭,密集的箭矢如同暴雨般射向船只。然而,那些箭矢却都被青布幔帐和草人所吸收,船只和军士安然无恙。

    当晨雾散去,江面上的船只载满了箭矢,数量远超十万支。鲁肃看着眼前的景象,惊叹不已。他终于明白了诸葛亮的智慧与计谋,对孔明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回到东吴,鲁肃向周瑜报告了事情的经过。周瑜听后,默然许久,然后长叹一声:“孔明神机妙算,我不如也。”

    孔明对鲁肃说:“周瑜让我造箭是想找借口除掉我。”鲁肃呆在原地好一会儿。

    孔明复见周瑜,请他到帐中饮酒,周瑜说:“谢谢你的箭。”两个人喝的尽兴,周瑜想到一条破曹之计,想请孔明参考,孔明提议各自写在手心,没想到二人心照不宣的写了个火字,二人相视而笑。

    蒋干和周瑜交情好,曹操让蒋干再次过江,探听军事情报,周瑜听闻蒋干又来了,高兴的说:“我的成败将会在此人身上。”于是召来鲁肃,让他去告诉庞统计划,并依计而行。

    蒋干到了,便被送到西山庵中暂住,蒋干心中郁闷,便在庵后散步,忽然听到有人诵读兵书的声音,便循声找去,竟然是庞统,蒋干见了人称凤雏的先生,大喜过望,蒋干问:“先生为何在此?”

    庞统说:“周瑜自恃才高,不能相容。”

    蒋干劝说他何不去投曹操,庞统应允,于是投奔了曹操,曹操把庞统视为上宾,带着他参观水军,庞统见曹兵在船上训练,不稳,认为不具备作战优势,随后向曹操献策,把这些船连起来,就不会在受颠簸之苦了,曹操一听觉得可行,随将船连起来,果真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