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之天下

第四十七章 刘备称帝

    曹丕继承魏王,正在大摆酒宴之际,忽报鄢陵候曹彰引十万大军而来,曹丕一时不知所措,贾逵站出来说:“我愿意与我王分忧,前去说服曹彰罢兵。”

    贾逵领命而去,曹丕则焦虑地等待着他的消息。酒宴上的气氛也变得凝重起来,各位将领和谋士都在私下议论纷纷,猜测曹彰的意图和贾逵的说服力。

    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贾逵带着好消息回来了。他告诉曹丕,曹彰已经同意罢兵,并且愿意效忠于曹丕,曹丕听后大喜。

    在宴上,曹丕对贾逵说:“今日之事,全赖先生之力。若非先生出面,我恐难以安坐于此。请受我一拜。”说完,曹丕亲自为贾逵斟酒。

    曹彰把军队驻扎在城外,第二日带着随从,朝拜曹丕。曹丕身穿黄袍,头戴玉冠,端坐在大殿之上,神态庄重而威严。曹彰走进大殿,行过君臣之礼,然后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着曹丕。

    “兄长,我带来了十万大军,愿意听从你的调遣。”曹彰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和忠诚。

    曹丕微微点头,目光在曹彰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转向大殿中的文武百官,缓缓开口,任命曹彰为征南将军。

    曹丕自此安居王位,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曹丕已经暴露了称帝之心。

    曹操临终时,其子曹植和曹熊不来奔丧,于是曹丕派人问罪于二人,曹熊得知消息,自缢而死。

    曹丕的使者到了曹植那里,曹植正在与文人墨客饮酒作诗,于是将所有人抓了起来,卞氏听说幼子上吊,曹植也问罪被抓,于是找曹丕理论,曹丕说:“曹植恃才而骄,父亲死了,不来奔丧。”

    卞氏求情:“你们是同胞兄弟,岂能自相残杀。”

    曹丕说:“我只是想教训他一下,并没有要杀他呀。”卞氏这才放心。

    曹丕让曹植在大殿内,以兄弟为题,七步成诗,诗中不能有兄弟二字,否则斩首。曹植随口而出,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场的大臣皆说妙哉,曹丕听完酣然泪下,他知道这是曹植的心声,曹丕不杀曹植,贬为安乡侯。

    曹丕继位以来,德布四海,仁及万物,开始让大臣对他称功颂德,并威逼献帝,让他效仿尧舜之道,让位于魏王。

    献帝虽然心中不愿,但在曹丕的威逼下,也无可奈何。他深知曹丕心思缜密,手段狠辣,如果不从,恐怕会招来更大的灾难。于是,献帝只好按照曹丕的意思,下诏禅让皇位给魏王曹丕。

    曹丕接到诏书后,心中大喜,表面上却装作谦虚推辞。他向献帝上书,表示自己虽然德薄才鲜,但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福祉,勉力承担重任。曹丕的言辞恳切,让献帝和朝臣们都感到他的诚意和决心。

    最终,在曹丕的坚持下,献帝终于禅让皇位给曹丕。曹丕当了皇帝,改国号为魏,迁都洛阳。

    在成都的刘备得知曹丕当了皇帝,献帝已经遇害,回首往事,刘备悲痛欲绝,长期抑郁,患上疾病,不能理事,政务交给孔明处理。

    孔明此时建议刘备称帝,刘备大声斥责:“你想陷我与不忠不义吗?”

    孔明打算召集百官,促成此事,刘备只好接受了,但是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挣扎和矛盾。他深知称帝之举意味着他将背离汉朝,走上一条充满争议和风险的道路。

    在孔明的精心策划下,一场盛大的朝会如期举行。百官云集,气氛庄重而肃穆。孔明站在众人面前,高声宣布了刘备称帝的决定。

    刘备走上高台,面对着百官和百姓,他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感慨。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了对汉朝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然后,他挺直胸膛,大声宣读了称帝诏书。这一刻,他感到自己的肩上承载了无尽的期望和责任。

    文武百官大呼万岁,刘备称帝,改元章武元年,刘禅为太子,次子刘永为鲁王,三子刘理为梁王,诸葛亮为丞相,大小官员一一进封。

    刘备称帝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为关羽报仇,伐吴,孔明建议刘备从长计议,刘备说:“我若不报此仇,虽有这万里江山,我心不安。”

    张飞也同意先报仇,张飞在关羽去世后,常常饮酒,喜弄无常,鞭打士卒,让人敬而远之。

    然而,张飞内心的痛苦并未因此减轻。他时常在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发呆,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无尽的悔恨。

    张飞急于伐吴,限令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部将范疆,张达请求放宽限期,张飞开始鞭打他们,并说误了期限,便斩之。

    范疆,张达秘密商议,横竖都是已死,不如杀了张飞,投靠东吴。二人商议已定,趁张飞酒醉酣睡之机,将其杀害。张飞死后,二人割下他的首级,连夜投奔东吴去了。

    刘备闻听张飞被部下杀害,痛苦不已,他痛斥范疆、张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他发誓要为他们报仇雪恨,以祭张飞在天之灵。

    刘备立即调集大军,准备东征伐吴,为张飞报仇。诸葛亮深知刘备的脾气,他知道一旦刘备决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但他也清楚,此时东吴强大,蜀汉弱小,此战必败无疑。

    他命令诸葛亮留守蜀汉,自己亲自率领大军伐吴。诸葛亮无奈,只能尽自己所能为刘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他调集粮草,筹集军饷,为刘备伐吴做好充分的准备。

    刘备大军浩浩荡荡向东进发,一路上士气高昂,誓要踏平东吴,为关羽,张飞报仇。

    在进军的过程中,刘备的军队遇到了东吴的顽强抵抗。东吴将领陆逊采用火攻之计,将刘备的军队围困在夷陵。刘备的军队被烧得大败亏输,死伤惨重。

    在突围的过程中,刘备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他的英勇行为激励了士兵们的士气,他们奋力突围,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