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721章 别让你爸知道了

    李铭肯定道:“当然可以。”

    “但是好些国家不买咱们的产品,咱们进不去人家的市场。”

    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像日笨一样,没有和我们建交,但是经贸往来十分活跃。

    国家之间的贸易是要先通过政府谈判或者是政府默许的行业协会达成协议后才能进行。

    比如隔壁的南朝藓,此时和我国就没有贸易往来,直到1978年,两国的民间才开始通过港城进行间接的转口贸易。

    陈国栋科长微微皱眉,“看来这门生意只能让那些中间商赚去了。”

    李铭微笑道:“所以人家敢大胆的买我们的猪肉,人民币8000多万元,在港城也是一笔很大的生意。”

    陈科长惋惜道:“要是加工的步骤能留在国内,起码可以提供两万个工作岗位。”

    “您是按火腿肠分厂计算的吧?”

    李铭算的更多,“您还没有算运输部门的人呢,进出口报关的人,还有港口码头上下货的人。”

    “配套的包装材料工厂,其他原材料工厂,给两万名职工提供后勤服务的企事业单位。”

    “一个大企业可以带动一大堆的关连就业岗位。”

    越算越多,陈科长更心痛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李铭随口说道:“需要外交和外贸部门的人去做工作,打开更多的市场,让世界人民吃上、用上我们的产品。”

    “上个月一大堆的任命通知里,有任命这两部门的主任么?”陈科长一时之间不能确定。

    李铭很关注外贸上的事务,“对外经贸委员会有任命軍管小组的小组长,外贸部任命了一名代表。”

    陈科长期望道:“希望他们能好好开展工作吧。”

    “各司其职,您还是先关心好机械分厂的工作推进。”

    “你也是新厂建设小组的一员。”

    上面批准了轧钢厂动用银行账户里的积存资金,建设机械分厂的新厂房。

    地点选在了火腿肠分厂西面,中间隔了一条公路。

    机械分厂也要录用400名学生作为新工人,加上管理人员和老工人,机械分厂总共500多人。

    总厂也进了100人,整个轧钢厂今年新招了3500人。

    这些基本都是李科长搞出来的新岗位,起码有3500个家庭受益。

    迎面而来的好些职工都和李科长打招呼,李铭一边点头回应人家一边和陈科长聊天说:

    “机械分厂我就挂个名。火腿肠分厂那一摊子事情更麻烦。”

    “男孩子去乡下去锻炼一下没坏处,还是有非常多父母支持的。”

    “女孩子的父母就担心多了,现在都在各显神通,有的人还找我四合院的家去了。”

    陈科长皱眉道:“高中毕业生是没什么问题了。”

    “初中生有点偏小了,主要还是人生地不熟,要是有熟人,问题也不大。”

    李铭也是这样认为,“所以我建议市里面优先考虑给火腿肠分厂安排初中生。”

    女生初中毕业上班的工作量不会比高中毕业的差,结婚年龄还可以往后推3年,火腿肠分厂有更充足的发展时间。

    下乡一两年后,有很多人通过招工回城了,加上城里的男25岁、女23岁才能结婚。

    也就是1950年出生的人要1973年-1975年以后才能达到结婚年龄,男女比例暂时不是问题。

    陈科长摇摇头,“人事工作千头万绪,不好做啊。”

    “机械分厂我就顾不上了。”

    李铭接着小声说道:“而且我们的蔚主任估计也不想我插手太多事。”

    陈科长左右张望了下,“嫉贤妒能。”

    “换个厂领导肯定给你多安排一些工作。”

    李铭哈哈笑道:“我这人比较懒,工作是越少越好。”

    他邀请陈科长一起吃午饭,是因为周晓白今天上的是早班,制药厂的早班14点才能下班。

    另一头。

    周晓白和罗芸下班后神采奕奕的一点也不困。

    俩人没直接回家,回了创新技术研究所。

    前院自行车棚,张海洋准备骑车出门,“走路都哼着歌,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罗芸得意道:“我们的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找到了一个能产2-酮基-L-古洛酸的菌种!”

    张海洋听得一头雾水,“你们不是去搞维生素的生产吗?怎么去生产酸了?”

    罗芸趾高气昂的,“你这土包子不懂。我好心告诉你。”

    “简单的讲,2-酮基-L-古洛酸是生产维生素C的原料。”

    张海洋嘲笑道:“原来你研究了这么多个月,总算是研究出了原料呀!”

    “试验经费都花了好几万了吧?”

    周晓白仔细解说道:“把葡萄糖加氢后生成山梨醇,再经过黑醋菌发酵成为山梨糖。”

    “工厂现在生产维生素C的办法是把山梨糖经过化学方法制成双丙酮糖,再制成双丙酮古洛酸,最后制成维生素C。”

    “这个方法用到了很多有毒有害的苯、液氯、发烟硫酸、丙酮等化学原料。”

    “比如像是苯,非常容易让工人慢性中毒,很多接触苯的工人都需要定期去疗养院疗养。”

    “要是生物发酵的办法能够替代化学制备的办法,既可以降低成本也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张海洋有一些明白了,“还是周晓白你懂。”

    “罗芸你估计是只有半桶水”

    罗芸翻了个白眼,“你管我几桶水,反正我们的项目取得了突破。”

    “还说我呢,你们那么简单的项目不会是没有进展吧!”

    张海洋听得想跳脚,“什么叫简单!”

    “我一个人要负责3000多个快4000个生产大队,你以为很容易的事!”

    “要是让你来负责,估计你两下就抓瞎了。”

    罗芸挑刺道:“你不是还有郑桐和袁军两个哼哈二将么?”

    “而且只是花钱而已,你去大街上问问,有谁不会花钱的。”

    现在是项目的初期,工作确实不多,就是通知各个生产大队,可以申请维修资金。

    整个项目其实还挺复杂琐碎的。

    收到生产大队写的大概的一份维修计划,张海洋要根据前期调查资料审核。

    维修计划通过了审核的,银行转账发放资金,后续检查验收施工结果。

    没通过审核的,让生产大队修改内容后交上来再审核。

    不管审核还是验收,做起来都不容易。

    张海洋很是不满的说道:“喂喂喂,我发现你这人超爱抹杀别人的功劳。”

    “给港城的信是我带着人字斟句酌几易其稿才写好的。”

    “写信之前跑教育局,写信的时候跑银行、跑邮电局,都是我带着人跑下来的。”

    “没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即使别人好心捐钱了,我们能不能拿到钱都还要两说。”

    张海洋这话没毛病,罗芸当然是不会承认的,转移话题说道:“话说港城的人真友好。”

    “只是写了一封介绍中小学情况的信,他们就直接打了100万元过来。”

    周晓白听李铭说过缘由,“是刚好遇到了一家公司和我们签了一个大订单。”

    “他们捐100万元也是希望我们好好供货,不要给他们拖后腿耽误了他们的生产。”

    张海洋猜测道:“你是听李铭说的吧?”

    “嗯。港城的公司和我们签了一份8000万元的猪肉采购合同。”

    周晓白还夸奖道;“能新增这么多猪肉用于出口,张海洋你去年冬天举办的猪饲料培训班占了很大的功劳。”

    工作成绩被贬低的时候着急争辩,真被夸奖了,张海洋又装模作样的谦虚道:

    “主要工作还是大伙一起努力完成的,我个人也就是打个杂、跑个腿而已。”

    罗芸质疑道:“话说,你现在是打算溜号去哪?”

    张海洋回怼道:“你才溜号呢。”

    “维修计划用寄信的方式耽误时间,我打算把参加调查活动人集合起来,让他们去公社、大队通知一声,顺便指导编写维修计划。”

    “各个生产大队的维修计划书统一交到公社,然后我们再下去收上来。”

    “这样子操作可以减少来回反馈的时间。”

    张海洋懒得给罗芸解释,这些话是说给周晓白听的。

    周晓白叮嘱道:“你要叫他们去乡下的路上多注意安全。”

    张海洋打保票道:“你放心吧。他们都是两个人一组,出不了事情的。”

    不重视是正常的反应。

    京城现在安全风险最高的地方是学校里面。

    除了当事双方,其他人的安全风险来自于被两伙人的火并所误伤。

    普通人来讲,除了街面上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多了些,其他治安暂时还没问题。

    周晓白再次强调道:“我说的是要他们注意交通安全。”

    张海洋认真说道:“我会提醒他们的。”

    乡下道路,不遵守交通规则是常态,这个提醒很有必要。

    下午4点钟。

    周晓白在家打电话给李铭报喜。

    “我们出的2万块钱经费让整个研究小组有财大气粗的感觉。”

    “你弄来的国外资料也让研究小组少走了好多弯路。”

    “但是还是试验了888种样品,每一种都进行了分离、培养、发酵、筛选、鉴定,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株菌种产有大量的古洛酸。”

    李铭能从话筒里听出小美女的喜悦之情,不过他不太了解具体的技术,“现在这是算成功了吗?”

    周晓白软糯的声音煞是好听,“还没有呢。”

    “只是找到了继续研究的方向,还需要做大量的实验。”

    “后面的实验成本更高了,听他们说发酵一次就要几百块钱,要是上大罐培养,一次好几千块。”

    李铭微笑道:“这后面的实验,让制药厂去申请研究经费。”

    “我们的钱经不起这么大成本的折腾。”

    周晓白甜甜的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李铭哈哈笑道:“这么称职的小管家婆让我太喜欢了,爱死你了。”

    听得多了,周晓白连小脸都没有红一下,心里自然是挺开心的。

    “要是能够按你设想的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根据研究需要直接设计改造菌种。”

    “我们就可以告别现在这种寻找菌种分离培养的冗长过程,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时间,也能大幅降低研究成本。”

    李铭决定道:“等维生素C的研究完成,你也差不多锻炼出来了。”

    “我会帮你找好两三个物理、化学的专家,还有机械厂,一起配合你争取在分子生物方向也取得进展。”

    周晓白柔声道:“维生素C的研究离完成还早着呢。”

    “我提前盯着点,提前帮你做好准备。”

    李铭接着郑重说道:“祝贺你取得的成果!我打算送一件礼物给你。”

    周晓白笑嘻嘻道:“什么礼物呀!”

    路过的陈亦君刚好听到了,瞪了周晓白一眼,意思别动不动张嘴要礼物。

    周晓白故意大声说道:“小铭,我妈刚刚瞪了我一眼,不让我收你的礼物。”

    陈亦君笑骂道:“死丫头,我不管你们的事了。”

    李铭在电话里说道:“我给你妈也准备一份,她就不会说你了。”

    周晓白笑问道:“那我爸呢?”

    李铭玩笑道:“你爸老古板一个,不好送礼,咱们不理他。”

    周晓白显然是漏风的小棉袄,“确实是老古板一个。”

    “再说了,我只需要巴结好丈母娘就行,老丈人一边呆去。”

    “小心我告诉我爸爸。”

    “你说了我也不怕,我说是你教我的。”

    “你这人怎么这么无赖啊!”

    “我就是这么无赖,而且我还赖上你了。”

    “你慢慢赖吧,我要挂电话了。”

    “你等着收礼物吧。”

    挂完电话的周晓白快乐得像小燕子一样到处乱窜。

    “妈,小铭说也要送您一件礼物。”

    陈亦君教训道:“你这死孩子,你自己要礼物也就算了。”

    周晓白急忙辩解道:“我的礼物不是我开口要的,是小铭主动祝贺我的研究取得了进展。”

    “你的礼物也不是我要的,按小铭讲的,你收了礼物就不好意思再说我了。”

    陈亦君失笑道:“你们两个人的思路我是理解不过来了。”

    “你爸爸呢?他没有吗?”

    周晓白理直气壮道:“小铭说他只需要讨好您就够了,不用多理会我爸那个老古板。”

    陈亦君的心情很不错,开心道:“别让你爸知道了。”

    “您不说的话,爸爸肯定不知道,天天半夜三更才能回来,我都好些天没见到他人了。”

    “你爸的工作比较忙嘛。”

    这几个月京城有办很多学习班,有直属机关的,也有外地各省被叫到京城的。

    特别是未成立愅委会的省份,闽、云、桂、新、藏等省,两伙人的头头都有被叫到京城上学习班。

    大学里的好多做法就成显眼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