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

第六章 我要让你做我的孙子

    楚枫并没有回答,反而继续说了下去。

    “看来祖父的八字真言,到现在为止,还是很有效果的。”

    “如果你不希望大明长治久安的时候,你就死吧。”

    “我也同意。”

    “但是,如果大明真的能够长盛不衰,那么,八股取士,就是最大的弊端!”

    朱允熥一句话,直击朱元璋的内心深处。

    朱元璋最希望的,就是让大明万世昌盛。

    朱元璋耐心的解释了一句:

    “那你倒是说说看,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朱允熥的声音响起:

    “陛下,唐朝时期,也是有贵族的。”

    “宋、元时期,有武将世家,也有王侯。”

    “那么,你对我们大明的特产,有没有了解?”

    这个问题,让朱元璋有些摸不着头脑。

    大明并不存在什么贵族,也不存在什么贵族。

    更没有什么武将世家,王公贵族。

    在前元时代,所有的贵族和将领都被蒙古人屠杀殆尽。

    至于蒙古人,则是被他驱逐到了大草原之上。

    大明王朝,就像是一片空白。

    见朱元璋一脸茫然。

    朱允熥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

    “皇上,我们大明,满朝文武啊!”

    “这些书生,都是用来考试的。”

    “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样的话,选与不选,就要看主考官的意思了。”

    “所有的学生,都是为了考上大学。”

    “我会让主考官做我的老师。”

    “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好成绩。”

    “做师父的人,就可以被选中。”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意思。”

    “而且,通过考核的人,也会联合起来。”

    “排除异己。”

    “一旦大家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那就是文臣派系!”

    “那么,他们必然会得到更多的权力,更多的好处。”

    “甚至,向王位宣战。”

    “到了那时,我们老朱家,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大明呢?

    “而且,他们也是朝廷的一员!”

    朱元璋听到朱允熥这么说,面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他几乎可以想到,大明的那位陛下,会被群臣欺凌,然后在皇宫中颤颤巍巍地缩成一团。

    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本来,他还想着,这药会留给大明,让他的子孙后代受益无穷呢。

    可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剧毒!

    如果没有朱允熥的那句话,他早就死了。

    他还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为自己创造了八股取士而沾沾自喜了。

    真是不知死活!

    朱元璋打了个寒颤,连忙说道:

    “云云,你的意思是说,取消科考是唯一的办法?”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朱允熥在听完了朱元璋的这番话后,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喜色。

    他摇了摇头。

    “我说的是不是取消了科考,而是取消了科考!”

    朱允熥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真的去废黜科考。

    就算是在前世,也有一重又一重的考核,来挑选优秀的人才。

    这也是一种考试。

    朱允熥要做的,就是取消科举制度。

    “官场的弊端,就是阻碍了大家的升迁。”

    “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要成为一个有才华的人,就必须要努力学习。”

    “经文太多了,光是记下来,也要很长一段时间。”

    “我能做什么?”

    “结果就是一帮学霸。”

    “一帮学霸,成天就知道凑在一起。”

    “他们最拿手的就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

    “当真是安国之日。”

    “我无能为力。”

    “在和平时期,一切都很好。”

    “可是,如果有敌人来袭呢?”

    “总不能靠着他们的嘴皮子就把敌人赶走吧?”

    “如果这东西真的管用,以读书人为尊的宋国,也不会沦陷了。”

    “只有真正有能力,却对科考没有兴趣的人,我们才会考虑。”

    “我会被埋葬,被糟蹋。”

    当然,朱允熥心中还有许多想说的。

    所谓八选才,其实是在扼杀一个朝代的生机。

    不管是在汉代,在唐朝,在宋朝。

    他们都经历了盛世之后的衰落,然后又经历了一次繁荣。

    一位英明的君王率领一批重臣,使这个本已日渐衰败的朝代重现生机。

    大明王朝,曾经鼎盛一时。

    不过,这只是一次短暂的恢复而已。

    但真正让他成功的,并不是陛下,而是群臣。

    皇上不过是个旁观者罢了。

    只不过是借着他的名字罢了。

    直到清朝,也是如此。

    哪怕是中兴,也从未出现,直至灭亡。

    朱元璋闻言,忍不住点头,表示赞同朱允熥的说法。

    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对朱允熥也是心悦诚服。

    朱允熥在治国和军事上,都远胜于朱允炆。

    大明帝国,还不如交给一个一无是处的朱允炆。

    与其如此,还不如将江山交给朱允熥。

    段凌天并没有将这件事交给朱允熥。

    而且,他也想尽快让朱允熥执掌朝堂,学会治理朝堂。

    他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

    告诉朱允熥,什么叫君临天下!

    对大明的控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朱允熥展现出的实力,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当初和他一起征战天下的那些老友,或许还可以在朱允熥手下多干个十几二十年。

    若是朱允熥能将其降服,那就更好了。

    如果不能降伏,那就一个一个的拔掉好了。

    不过,他们的天赋,却是有些浪费了。

    但是相比于大明,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朱元璋眸子里有着决然之色。

    而朱允炆,就是一个不成器的人。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是彻底死心了。

    这是一位可以将大明江山托付给文臣的人物。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该有的气度。

    于是朱元璋就开了口:

    “云云,朕打算册封你为太子,执掌朝政。”

    “怎么样?”

    朱允熥一听朱元璋这话,顿时就心动了。

    就是现在!

    他今天如此卖力,为的就是这一天!

    朱允熥神色凝重起来。

    恭敬地向朱元璋躬身一拜:

    “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让大明之威,传遍天下。”

    而在朱允熥说完之后,朱元璋则是一脸的喜色。

    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寻找到一位合格的接班人,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阿宝,你死后也可以瞑目了!

    可朱允炆却是一脸的懵逼。

    可是,他整个人都懵了。

    不是说好了要册封自己为太子孙子的时候了么?

    为什么会是朱允炆?

    这不科学!

    不过,当他看到朱元璋一脸笑容,与朱允炆一脸的满是信心的时候,心中却是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种错觉。

    朱允炆下意识的就觉得自己很渺小。

    甚至之前还有些质疑的胆量,也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而朱元璋与朱允熥两人,也都注意到了他的表情。

    不过,朱允熥似乎并不在意朱允炆。

    有老祖宗的话在。

    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而朱元璋则是在心里默默地叹息了一声。

    朱允炆这点能力,还不足以撑得起一个大明朝的江山。

    最好还是安安稳稳的做一个藩王。

    如果她真的有其他的心思……

    算了,等他回来的时候,自己应该就死了。

    如何处理,全凭允熥一人做主!

    “明天就是上朝了。”

    “等时机成熟了,我们再公布你的身份。”

    “你今天就去准备吧!”

    朱元璋看向朱允熥,脸上带着一丝笑容。

    朱允熥连忙躬身道:

    “是!”

    “允炆,你可以走了。”

    “我累了。”

    朱允炆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涩之色。

    “是!”

    说完,朱允熥也跟着朱允炆出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