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

第三十二章 “好孙子,朕已经准备让你监国了!”

    相反,他的脸上还挂着笑容。

    就在昨天,他听到了那个价格。

    他的反应,甚至还不如那个被弹劾的官员。

    税务处,是一个独立的部门。

    不过基本上还是跟户部分开的。

    于是,当着赵勉的面,商税司的人告诉他,本月的商税收入超过了百万两。

    赵勉却是半点都不信。

    连忙又问道。

    不相信的,不止是赵勉。

    哪怕是税务司的人,在得到这个数据的第一时间,也是不敢相信的。

    光是这一个月的赋税,就顶了近三年的赋税了!

    在清点完毕后,商贸司的那名官员几乎没有任何停留,又开始清点。

    数了数。

    税务处的人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他们没有猜错。

    光是商业税收,就超过了百万两!

    他连忙接过帐本,提着钱,直奔户部。

    赵勉将手中的帐本翻来覆去翻来覆去。

    纵然不相信,但这一百万两银子,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看着那闪闪发亮的银票。

    赵勉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商人的赋税未免也太少了吧!

    因此,当他听说了这件事情的时候,心中也是一惊。

    赵勉继续微笑道:

    “我说的是真的。”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

    “你可以去户部的库房看看。”

    “如果是假的,我愿意接受任何惩罚!”

    朱元璋听得目瞪口呆。

    这一点,他早有预料。

    就连十税一,也就是官府一年的商业税收多了数倍而已。

    能有个二三十万两银子,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没想到,朱允熥居然在一个月之内,就凑齐了一百万两银子!

    朱允炆目瞪口呆,他还指望着朱允熥能做出什么丢人的事情呢。

    短短一个多月,居然为王冲带来了上百万两白银的进项。

    而且,他妈妈的牢狱之灾还没有过去。

    贵族们目瞪口呆。

    他只当这只是朱元璋用来忽悠他的一种伎俩。

    谁能想到,他竟然真的做到了!

    其中最懵逼的,就是一众大臣。

    他一直认为,朱允熥的态度,远胜于朱允炆。

    本以为这一次的商业税收上调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他要给这个太子殿下一个下马威。

    谁知道,非但没有被坑,反而被坑的很好!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元璋终于恢复了正常。

    他瞥了一眼赵勉,又一次确定了这个消息。

    “我知道了。

    “传旨!”皇帝陛下下令道。

    “吩咐礼部,钦天监,鸿胪寺,择一良辰良辰。”

    “召开继位大典!”

    一听朱元璋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群臣齐声称是。

    赵勉对此,也是毫无异议。

    毕竟,这可是他自己拿的。

    而且,这一次的册封仪式,也不值多少钱。

    “大明诸省,以金陵为准。”他吩咐道。

    “设立商业税收处,将商业税收提高到十分之一!”

    百官还是没有任何异议。

    金陵商业税收的成就,就是有目共睹的。

    只不过,这个过程有些惨烈。

    但这一切,都是他们咎由自取。

    这也不能怪别人。

    这样的政策,在大明境内,没有任何不推行的道理。

    现在跳出去,岂不是自讨苦吃?

    百官齐齐行礼,表示明白。

    话音落下。

    朱元璋慢条斯理的又补充了一句:

    “传旨!”皇帝陛下下令道。

    “册封惠王,册封朱允炆为太子。”

    “过了年,我们就去藩亳州!”

    一听朱元璋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而一些对朱允炆死心塌地的臣子们,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惊到了。

    如果朱允熥不退位,哪怕他现在是皇帝的孙子,他也不会退位。

    朱允炆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毕竟现在局势还没有明朗,一切都还没有定论。

    但是,如果他退位了,那么,朱允炆就再也没有任何的希望了。

    比如大明的诸侯国。

    自从朱标去世之后,皇帝就再也没有将其他诸位诸侯放在心上。

    他要在朱标的几个孩子中,选一个当他的孙子。

    这一刻,所有的大臣都开始蠢蠢欲动。

    朱元璋此言一出,顿时如同惊雷一般在朱允炆耳边响起。

    震得朱允炆的耳膜都有些发疼。

    完蛋了!

    朱允炆已经彻底的陷入到了一种深深的绝望之中。

    朱允熥说了些什么,王冲根本就没有听到。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痛恨朱允熥。

    朱允炆真正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和温暖,是在他离开朝堂以后。

    朱允熥虽然是皇帝的孙子,但是却是一个非常有权势的人。

    但他的周围,还是有很多官员。

    不过这次来的人很少,除了齐泰之外,就没有几个人了。

    不是他们不愿意和朱允炆分开,就算是要和朱允炆分开,他们也不会这么做。

    至于朱允熥,更是不可能让黄小龙等人进去。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朱允炆的吩咐,去做这件事。

    最好的结果便是跟随朱允炆前往自己的封疆大吏,在自己的封疆大吏中混个一官半职。

    吕氏知道了这件事情,也是吓了一跳。

    可她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淡定。

    但那双眼睛里的疯狂,却让人不寒而栗。

    他的这个孩子,是陛下一手带大的。

    到现在为止,也就是一个藩王而已。

    吕氏被软禁的那一天,早有了这样的心里准备。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吕氏就真的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我的儿子,你就安心吧,为父会把这大帝之位,传给你!”

    财帛动人心。

    有了上百万两银子。

    钦天监突然觉得,大明的一天比一天好。

    而礼部与鸿胪寺更是卯足了劲,一定要将这次的册封仪式办的风风光光。

    那是皇后去世的日子,也是太子去世的日子。

    这可是朝堂上最盛大的盛会。

    只要能让陛下开心起来,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唯独赵勉,在看到各大官府上报的财政收支之后,不由得皱了皱眉。

    不做点什么,就不会明白生活有多艰难。

    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然而,赵勉虽有阻止之意,却也没有阻止。

    不过,她也知道,这都是太子给她弄来的。

    瞬间,他的气势就没了。

    到了后来,他干脆就不看了,一口气全部批了下来。

    京城中,所有人都是一脸的激动。

    并不是说民众对朱允熥的态度很好,而是对他的态度。

    他要做的,就是登基大典。

    那岂不是说,天下百姓,都不必为他守孝了?

    如今,皇储早过了孝,大家总算可以放开手脚赚点外快了。

    特别是一些娱乐的地方,更是如此。

    转眼间,就到了登基的那一天。

    今日,百官们早已等候在正堂之上。

    这个时候,朱允熥也来到了宫中。

    由礼部的人来教导。

    朱元璋就在旁边,给孙子戴上了代表太子身份的冠冕。

    嘴角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我的孙子,长得真帅。”

    “他的气质,比我年轻的时候都要好。”

    此话一出,周围的太监和宫女们,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女帝的情绪一天比一天好,就连皇宫中的气氛都变得轻松了不少。

    一听朱元璋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朱允熥一脸的无语。

    这是皇帝陛下第一次夸奖他。

    那名礼部的大臣应了一声:

    “太孙大人,这次的加冕仪式,大概就到这里了。”

    “会有专门的人给你带路的,太孙公主请不用担心。”

    一共有三个环节。

    第一个,就是献祭给天帝,向天帝宣告自己的存在。

    第二步,是对先祖的祭拜。

    第三节,受人供奉,向世人宣告。

    不多时,一名钦天监走了过来,禀告道:

    “皇上,皇上。”

    “时间差不多了,走吧!”

    闻言,朱元璋哈哈大笑:

    “好了,我等你了!”

    朱允熥拜见了朱元璋之后,便起身告辞。

    随即朝外面走去。

    由礼部的人带到了城东城外。

    这是一座祭坛。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礼节。

    朱允熥这一把火烧了,就像是在向世人宣告他的存在。

    然后就是前往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