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

第一百零六章 平叛

    果然,朱雄英在听到这个淮西勋贵的话之后。面带微笑的说道:“爱卿准奏!”这个勋贵赶紧说道:“启禀太孙殿下。”

    “臣久在朝中,老家家奴竟然借着臣的权势。”“在家乡肆意侵占土地。““甚至逼得百姓变成流民。““臣得知这件事之后,万分惶恐。”“连夜派人调查此事。”“果然发现有家奴做出此不法恶事。”“臣已经将其打死。“

    “并且决定归还那些被臣侵占的土地。”“希望太孙殿下能够饶恕臣的罪过!”听到这话,文臣那边立刻爆发出一阵哄声。没想到居然是因为这件事情!

    南直隶的土地没有丈量,已经是朝野尽知的事情。不过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是陛下已经默许过的了。所以从头到尾都没有人提及过。

    毕竟这些淮西勋贵可是跟着陛下打天下的那批人。不过现在看来。

    情况好像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莫非这其中还有什么蹊跷不成!就在众人心生疑窦的时候。一个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太孙殿下,臣请斩此獠,以正天明国法!”

    众人不用回头看。

    就知道又是某一个监察御史站出来跳脚了。

    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把这个人的话放在心上。果然,朱允题连理都没有理此人。于是在叫喊两声之后。

    这个监察御史便再次回到了自己的队列中。与此同时,又呼啦啦的站出来了几十个淮西勋贵。同样的向朱允题认罪。同样的让朱允题责罚自己!这下,满朝文武彻底的乱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这么多淮西勋贵居然同时站出来?莫非这大明朝要变天了不成?可是剩下的淮西勋贵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依然没有站出来认罪?众人心中在震惊的同时。

    也一脸疑惑的看向剩下的那些没有站出来的淮西勋贵。这些人在看到站出来的淮西勋贵的时候。脸上先是一阵错愕,最后充满了愤怒。那是一种被背刺的愤怒和不解。

    就在这时,日不重磅级人物他站了田乘。这个人就是刚刚被封为梁国公的蓝玉:

    “臣蓝玉有罪!”

    “请太孙殿下责罚!”

    一时间,整个大殿之上落针可闻。

    以蓝玉为首的那部分淮西勋贵老老实实的向朱允题请罪。其余的淮西勋贵则一脸愤怒的看向蓝玉等人。除了淮西勋贵的所有人则是处在一种懵逼的状态。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文官们虽然大致猜到了一些。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

    整个朝堂上,就这么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平静。良久之后。

    朱允题才缓缓的开口说道:“你们真的知道错了?“

    朱允题的话打破寂静。也打破了众人心中的压抑。那些请罪的淮西勋贵赶紧说道:“臣已经知罪了!““请太孙殿下青罚!朱允题点了点头说道:“着即罚俸一年。”“并责令归还所有侵占的土地。“”另外需向那些被你们欺压的百姓赔偿银子。“”至于赔偿标准,到时候户部会拿田来二个方案的。“对于请罪的蓝玉,朱允题只是看了他一眼,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听到这话,众人纷纷又把目光看向户部尚书赵勉。却发现赵勉脸上的神色没有丝毫波动。众人顿时就明白过来了。

    看来这位户部尚书是早就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那些出来请罪的淮西勋贵听到朱允题的话。不由得长出一口气。这关自己算是过去了。至于罚俸一年的处罚。对这些淮西勋贵来说。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自己本来就不是靠俸禄吃饭的。处理完这件事之后。朱允题再次宣布退朝。这一下,没有人再站出来。朱允题离开之后。百官们也依次退出大殿。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

    两帮已经分道扬镳的淮西勋贵在宫门外对峙而立。“好好好,梁国公。“

    “我是真没想到,你们居然真的能干出来这种事情!”“你们这么做,不是把我们架在火上烤吗?“蓝玉听到这些人的话。脸上表情没有丝毫的波动:“机会早就已经给过你们了。”

    “是你们自己执迷不悟。“

    “怪不得别人!”

    其余那些已经站出来认罪的淮西勋贵此时也是无责一身轻。纷纷对那些人说道:

    “就是,昨大不是已经劝过你们了。”“让你们老老实实的认错。”“太孙殿下根本不会责罚。”“你们不停,现在结果你们也看到了。”“太孙殿下确实没有处罚咱们。“

    那些不愿意归还土地的勋贵开口说道:“太孙殿下处不处罚你们,那是他的事。”“想要我们归还手里的土地。”“绝无可能!“说完之后便扬长而去。

    两帮原位一体的人,彻底的分道扬镳了。不过此时的蓝玉眼中已经没有了别的情绪。看着这些离开的人就像是在看死人一样。朝廷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的。从对自己这些人的处罚就能够看出来。对于认错的人责罚越轻。那就说明对于那些不认错的人。就会责罚越重。

    只有这样,团能证群臣意识到仟么叫做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蓝玉要做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保全淮西勋贵的人马。不至于将来在朝堂上变得独木难支。“走吧,咱们也散了。”“你们赶紧回去把土地都还了。”“还的越早越好!”蓝玉身边的众人闻言纷纷点头。众人也不是什么婆婆妈妈的性子,既然已经决定交出来手里的土地。众人便各自散去安排去了。那些不愿意交出土地的人。

    则是一窝蜂的朝着李善长所在的地方去了。然而等他们到达李善长的府邸后。却得到了一个消息。这位韩国公已经回老家祭祖去了。众人心中顿时明白了过来。于是也以各种由头离开了金陵。返回南直隶老家。

    朱允桶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派锦衣卫拦截。自己这次要把这些人统统连根拔起。另一边,朝廷征讨鞑靼部的天库也已经尽数出关。朝着鞑靼部所在的地方奔去。朱棣骑在马上。脸上也是充满了兴奋。上次杀到这么深的地方。还是当初和蓝玉一起奇袭北元王庭。只是上一次,百已是以偷袭为匡。这一次,自己身后带着的可是千军万马。。

    一个月前,朱棣就已经回到了北平。

    并且粮食早就已经运到了北平。

    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

    就是因为兵力还没有集结完毕。

    得益于当初蒙古人在中原各地甚至是江南圈马场养马。

    所以明朝算是一个不缺骑兵的朝代。

    不仅不缺,騎兵数量还租舀不少。

    否则,也难以完成由南到北的壮举。

    然而这个年代的交通情况毕竟十分特殊。

    调动兵马不是嘴上一说,就能够立刻调来的。

    再加上朱元璋当初设置九大塞王的主要目的是抵御而不是进攻。

    所以北平的兵力也不多。

    种种因素叠加到一起。

    最终就是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才把兵力抽调完毕。

    当兵力集结完毕之后。

    朱棣便兴冲冲的准备出兵。

    这一次依然是老规矩。

    自己带上朱高煦还有王府一干武将。

    徐妙云和朱高炽留守在北平照看家业。

    除此之外,杨士奇也暂时留在北平。

    等待着朱棣胜利的消息传来之后。再行动身。

    “王爷此去远征鞑靼部。”“路上一定要小心。”临出发的时候。徐妙云一脸的担忧和不舍。帮着朱棣把腰带紧了又紧。衣服上的褶皱也一遍一遍的抚平。朱棣也握住徐妙云的手说道:“你放心,以往兵马粮草不足的时候。”“这些鞑靼人都不能奈我何。“

    “如今粮草兵力充足,还有允题给的这些火器。““此战一定能够灭掉鞑靼部。”两人夫妻多年,感情早就已经非同常人可比。只是紧紧的握着对方的手一句话都不说。良久之后。朱高炽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