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道

第六章 说神鬼五灵可辩 斩妖魔一剑如虹(一)

    闲来无事,日子便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立夏时节。古语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之后,万物生发,天气一天天地热了起来,连带着人也比平日里多了几分困倦之意。

    这一天中午放课,柳先生方才背着手出了门,袁桐为首的一群孩童便一反方才无精打彩昏昏欲睡的懒散模样,急火火地跳起来一窝蜂跑了出去,一面跑,一面嘴里还不停嚷嚷着“快些快些,不要挡路!”

    许东阳这些时候一直都在柳先生这里起居修行,平日里绝少出门,见此情状难免有些奇怪,便转头问孟楚歌和孟湘灵道:“他们这是去看什么热闹?为何这般猴急?”

    楚歌一呆,道:“我也不晓得啊,不过他们这些人还能有什么热闹,无非也就是去抓鱼打鸟调皮捣蛋的罢。”

    孟湘灵却道:“哼哼,才不是呢,我猜他们一定是去看捉鬼!”

    许东阳闻言一愣,不禁笑道:“捉鬼?这青天白日的,哪里有鬼?谁又来捉鬼?”孟楚歌也道:“就是就是,若果有此事,我怎么会不知道,你又如何能够知晓?”

    自从那日东阳以飞箭警示二娘之后,孟家二小的日子已好过了许多,加之袁桐等顽童也已被东阳降服,湘灵的心性如今也活泼了不少。

    此时见说,孟湘灵白了楚歌一眼,道:“你这个书呆子整天两耳不闻窗外事,油瓶打翻了都看不见,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啦。”

    东阳打了个哈哈,点了点头,笑道:“湘灵说的是。不过我虽然不是个书呆子,却孤陋寡闻的很,也不曾听闻此事,快说来给我们听听罢。”

    见他二人皆不知此事,湘灵心中不免略有些得意,神秘兮兮的道:“那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说起来,上次东阳哥哥说他被青莲山上的妖怪附身,我还不信,却不想原来这山上果真有妖精吃人的……”

    原来,前些日子里孟湘灵在家里经常见到家丁们聚在一起偷偷议论什么事情,她原本就好奇心甚重,又暗自猜想莫非诸人所议之事与她们兄妹两个有所关联,便寻找个机会悄悄偷听他们说话。

    一听之下,才知道村子里前些日子出了件怪事。

    自打上个月月中以来,村子里接连失踪了十几个进山打猎的人丁。起先,是有三四个猎户进山打猎,原本说好不管猎获若何,三两日便会回转家中,然则却七八天也不曾返家,亦无口讯传来,至今生死不明。这几户家里的婆子妈妈担心他们在山中遇到了甚么不测,便结伴去哭求村长袁奎,袁村长便见此情状,便又安排了两伙人先后进山找寻,结果这两伙人进山之后,却也如同石沉大海,音讯全无。况且,这走失的人中还有两个还是走了一辈子山,狩了一辈子猎的老猎手。

    这事情说来便有些蹊跷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杏林村座落在莲花山下,有这大山蓓育,世世代代既有农夫,亦出猎户,那些敢独自进山淘生活的,无一不是跑山打猎的一把好手。以这些人的的身手眼识,即便是遇见虫蛇猛兽,那也是颇有一搏之力的,断然不会似如现今一般连个消息都没有。

    有了前车之鉴,袁奎不敢再轻易派人进山,就怕又是一般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他先是知会了官府,苦等了好几日,那县衙才派了人前来,查看一番,问询了几个村民,又着实吃了几回酒肉,告诉袁村长且等消息,但一去没了后话。

    袁村长无奈,思前想后,既不能坐视不理,又不敢催促官府,只得在前日里约了众族老一同商议此事如何是好。

    众族老中,有一位年过古稀的老者,说道这莲花山中本不太平,尤以莲花谷中最是诡异,多有妖邪精怪之流出没,自已年少之时便曾亲眼见过,若不是彼时少年机敏,腿脚利落,只怕早就丢了性命。如今这十几个猎户说没就没,且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定是被那山中的邪祟所慑,此事凡人决无办法,须得请高人降妖除魔云云。

    这个事情原也没有太好的解决之道,况且乡下人本就笃信神鬼之说,袁村长无奈之下也只好死马权做活马医,便教村里的一个口舌伶俐的村民去县城外的寺庙请僧人来作法降魔。

    这村民得了村长的安排,第二天便急匆匆的赶去县城,中间连口水也顾不得喝,走到晌午时分,眼见得县城外的寺庙遥遥在望,心中正自欢喜,不曾想刚巧在路边遇到一个游方道人,见他行色匆匆,伸手将他一把扯住道:“施主留步!敢问家中可是遭逢了怪异之事,欲待降妖除魔乎?”

    村民吓了一跳,忙作了个揖,问道:仙长如何得知?那道士傲然道;“吾乃茅山风云子,自二十年前云游天下,四海为家,最是擅长降妖捉鬼。近日见西方妖气弥漫,吾乃循着妖气而来,不想遇见施主,见你身上妖气甚重,定是从那妖魔肆虐之地来的,方今事不宜迟,请施主速速带我前去,待我斩妖除魔,还你那里一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那村民见说不由大喜过望,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自已原还琢磨,那庙里的和尚向来只识得化斋念经,向来不问俗事,如何懂得降妖除魔?又有什么神通法术能救得出村里的族人?但凡遇见这种事情,还是惯会降妖捉鬼的仙家道长方才让人更加信服些。

    当下带了道士回村,村长及诸族老闻听前因后果,得知道人已推算出本村异象,专门来此降妖,也俱是欢欣不已。众人遂与那道长商议,议定于今日午时在村中祠堂前设坛作法,由风云子道长为杏林村斩妖除魔,重降太平。

    听得湘灵讲罢,楚歌才道:“原来如此。不过妹子,听你所说,那道士应当是设法捉妖,却不是甚么捉鬼。”孟湘灵道:“哎呀,什么捉妖捉鬼还不是一样,有又什么分别了!”楚歌道:“当然有分别,妖是妖,鬼是鬼,妖鬼两道,岂可混为一谈?”湘灵不服,道:“那你给我说说,什么是妖,什么是鬼,妖和鬼有什么分别,妖是比鬼更能吃还是比鬼更能睡?鬼生的好看还是妖生的好看?”

    东阳见两人争辩,忙道:“好啦好啦,捉妖捉鬼咱们暂且不论,不过既是降妖除魔,就当进山寻找到那妖魔的踪迹,然后再行除之,这大太阳煌煌的,在我们村中作法,又如何能够除掉妖怪?”

    孟湘灵扭头看看孟楚歌,扬了扬下巴,道:“来,你说。”

    楚歌摇了摇头,道:“我说什么?我怎么晓得?”

    孟湘灵“哼”了一声,道:“你既然什么都不晓得,那还在摆什么老学究的架子,跟我这里争什么捉妖捉鬼的!我还以为你看过那些破书,这世上就没有你不明白的事了呐!”楚歌道:“我是不晓得,难道你就晓得了?”

    湘灵轻轻一笑,道:“被你说中啦,我还真就是知道怎么一回事。”转头对东阳道:“我听他们说,这正午的时候,原是人间阳气最盛之时,是以那个道士选在这个时间来作法,胜算最大。至于为何不入山中,好像是因着这位道长法力高强着呢,人家根本无须亲身前往,他只要掐个诀儿,念个咒儿,说声斩呐!就可以千里飞剑,咔嚓一刀砍掉那妖怪的脑袋!”一边说着,一边还举起小手在眼前比划了一下砍的样子。

    许东阳道:“嗯,这一天十二个时辰之中,以子时阴气最盛,午时阳气最旺,是以说午时除妖,这个道理倒是没有错。只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那得是神仙才做得到罢,说起来也未免太骇人听闻了些。只不知那个道长果然有如此神通么?”

    湘灵道:“他有没有这个神通,你不知道,我不知道,边上那个书呆子更不知道!不过要是想知道的话却也简单的很,我们一起去看看,不就知道啦!”

    东阳和楚歌对视一眼,点头道:“不错,那我们也去凑个热闹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