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朵花

第九章

    给父母亲拜年后的冯满堂心里郁郁不欢,大过年的又不想表现的太明显,自己去喝了两口闷酒,推说昨夜守岁觉得困了,就去床上休息了。

    这么多年自己的父母亲偏爱自家,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现在父母亲搬去大哥家,大嫂虽不太情愿,到底也没说啥。

    可是今早上看着比在自家住着还自在的父母亲。冯满堂觉得自己当的这儿子太没面子了。可是又扭不过孙香平,唉……

    再想想,今年就该给冯远志娶媳妇儿了。

    二儿子也得去找媒人提亲了,到时候又得一笔钱,唉……难啊!

    孙香平是个人精,去老大家给公公婆婆拜年的时候,看到老大家准备的年货零嘴儿那么多,自家可从来舍不得花那么多钱的,只是意思的买点儿,等亲戚来的时候拿出来招待用。

    又想,老大家怎么能和自家比,同样的分家,自家是得攒钱娶媳妇的,又盖了新房,老大家只出嫁了两个女儿,又不用盖房,大方些也是应该的。

    又想到自家孩子们看着老大家的零嘴儿的眼馋样儿………

    三个儿子总归大点儿了,孙香平教育两个女儿,闲着了多去陪陪爷爷奶奶,要是爷爷奶奶留她们吃饭的话,就在爷爷奶奶那儿吃,反正是自己的爷爷奶奶不用客气的。

    一开始,老二家的两个女儿主动过来,俩老人还很开心,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到做饭了就说:“别回去了,就在这儿吃饭吧。”俩孙女就在这儿吃了。

    可是,一次两次的,次数多了俩老人觉出来不大对劲儿了,那有经常在差不多能做饭的时候来看自己,吃过饭没一会儿就跑没影儿的?合着是……专门来吃饭的?

    自家孙女,吃点饭也没啥,可是现在老两口儿自己吃的粮食还是冯义堂给的,自己是父母亲吃儿子的也应该。

    可是老二家的两个女儿经常的来蹭饭吃就不对了……两个半大的孩子,一顿的饭量吃的不比老两口儿少……

    俩老人品味出其中道道后,做饭的时候也不留两孙女了,还劝说她们回家看看自己娘做好饭了没,能回家去吃饭了。

    要知道,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搬过来老大家,老大家的孙女们从来没有,来老两口儿这里吃过现成饭的。

    早些年俩老人住老二家时,似乎已经忘记了还有老大一家子人。这住过来老大家里了,张文瑞教育的女儿们也没有来爷爷奶奶这里随便吃吃喝喝的。

    做人得有规矩不是?张文瑞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她们要懂得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冯玉蓉是个懒惰的性子,这让冯玉梅很无奈,都是冯家姐妹,怎么四妹妹就这么懒呢?

    大姐二姐都出嫁了,五妹六妹还在上学。

    冯玉梅是个性子急的,每每去干活儿,冯玉梅总得三催四催的叫,冯玉蓉才能一起出门。

    张文瑞拿这个四女儿也没办法,怎么生的这老四就这么懒呢?

    今年已经有人来给三女儿提亲了,要是老三也出嫁了,老四可不会像三个姐姐那样,把家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唉……就那懒性子,近处的人家都不一定愿意娶,要是出嫁的远了自己又不能放心,张文瑞在心里暗暗发愁……这个四女儿哟~

    冯远志要娶媳妇儿了,定过日子后,女方家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要住新盖的院子才行。

    这个要求让孙香平很是恼火,去找婆婆诉苦:“娘,那有没进门就这么要求这要求那的?这要是进门了还不得反了天了?”

    听老二媳妇儿一通的抱怨老太太也没辙,她也没想到自己侄女保的媒,也会这样得寸进尺的提要求啊!现在这不上不下的情况,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进行了。

    一切应女方的要求来,女方满意了婚礼进行的很顺利。敢不顺着女方吗?要是这男方主动放弃婚事黄了,之前付出的就都收不回来了。

    冯满堂和孙香平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

    整个婚事下来,冯满堂的母亲真的是一句话都不敢多说,这被自己娘家侄女夹在中间,弄得现在左右为难。算了……往后这等事儿自个儿再也不管了。

    冯远志娶媳妇儿占了个新院子,老二也到了要找媳妇儿的年龄了,这明显的还少一个院子用。

    更过份的是,新媳妇儿刘莉又提出了新条件。要求现在能分家单过,以后再盖房子冯远志也不参与。

    这个过份的要求让孙香平差点发疯,自己也是做过媳妇儿的人。怎么会有这样过份的人呢?

    孙香平和刚进门的新儿媳妇儿,就这样在心里种下了怨恨的种子。

    事已至此,日子还是要继续努力过的,再闹也是徒留笑语罢了。

    孙香平活这么大一直算是顺风顺水的,现在被个新媳妇儿磋磨的恼怒又不敢发泄。

    还有两个儿子得娶媳妇呢。闹的越大对二儿子三儿子的影响越不好。还是早做打算吧!

    于是,冯满堂又向村里提交了一份宅基地的申请书,希望村上能再给自家批准一个宅基地。

    忙碌的农家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冯玉兰又怀上了。这让冯玉竹有点羡慕,大姐都怀上二胎了,自己成婚也一年多了咋就没有怀呢?虽在心里羡慕也没表现的很明显。

    冯玉梅干活儿也是个好样儿的,加上性子急,干什么都是风风火火的干脆利落。

    这利索的名声远扬,使得媒人也是一波一波的来提亲,都知道谁要是能娶回冯义堂家的闺女做媳妇儿,那可是成家过日子的好手,俗话说,一个好女人能富三代。

    要是这么勤劳能干的女人娶回家了,想不富裕起来都难!

    于是,冯义堂和张文瑞又是一番的挑选打听后,冯玉梅的婚事才算是定了下来。

    和冯玉梅定亲的是镇上的陈家,兄弟四个,排行老二,名字叫陈东阳。

    家里是做木材生意的,外加给人做家俱,陈家父子都属于会木工活儿的手艺人。

    陈东阳心思又巧,做出来的家俱总能做出变着花样的样式。因此,陈家的木工手艺在方圆几里也算是有名声的!

    能看上冯玉梅也是,来冯家村里做活儿听到的夸赞多了,又加上在路边上也无意间碰见过几回,才动了心思找媒人上门提亲的。

    冯义堂之所以同意,也是觉得陈家的这门手艺不错,至少不用背井离乡的外出挣钱。

    一辈子能守门守户的挣钱过日子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