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时日月

第2章

    中顺六年,天下纷争。

    中原第一强国梁国东灭鹿台国济国疆域直达海边,又挥军西进灭了辰国与恒国,兵峰直指靖国。

    靖武帝苏义隆派遣太子苏文泰扼守武关要塞,二皇子苏世哲扼守平关要塞,依靠要塞天险梁国多次攻打无功而返,战事进入僵持阶段。

    然靖国与中原其余诸国的交流渠道即过武关过恒国进入大江水系直面江南诸国的渠道被堵住了,靖国上下很是不安。

    靖武帝决定南伐云尚国。云尚国与靖国国土面积相当,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然云尚国朝堂昏暗治理无方,每遇灾年必有大批百姓饿死,是以云尚人口仅为靖国一半左右。

    如果能拿下云尚国靖国必将国力大增,励精图治后可与霸主梁国掰手腕较量一番了,靖国朝堂如是想。

    南征主帅的重任落到三皇子苏洵的头上。虽然苏洵今年刚满十八岁,但他武艺高强足智多谋,他是一个穿越人,在另一个维度空间里人生阅历三十载,误打误撞来到此世间也已过了十八年。所以人生阅历已如七月份的无锡阳山水蜜桃---熟透了。他的口碑征服了朝中几乎所有的文武大臣,他们皆认为孺子可教可堪大任。

    这一日,靖国都城定州西门的教军场上人声鼎沸,一块巨大的木板上写有《第一届军备技能大赛》。木板两侧执戈士兵迎风站立军姿威严。

    主席台上摆着四把椅子却只坐着三人。当中一人正是苏洵,身材高大英气逼人,他是大赛的总策划人。他的左右两侧坐着他即将南征的两位副将,分别是他的堂弟苏仲景以及军中第一美女苏青,无数热血男儿争相入军报国只为能有机会目睹苏青的风采。

    苏青与苏洵同龄,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所以苏洵很多异于常人的语言行为以及思想只有苏青能懂。苏仲景今年刚满十七岁,虽然有些白胖脸上稚气尚存但已经通过了黑衣武士的考核,因为成长过程中也经常在一起玩,所以苏仲景是仅次于苏青能了解苏洵之人。

    “白西坡真是无法无天,说不来就不来,三哥你得想办法治治他”,苏仲景对着苏洵抱怨道。白西坡是此次靖军南征的先锋官,四把椅子中的空缺就是他的。

    “他不来总是有原因的吧,时间差不多了,要不我们开始吧?“苏青征询道。

    “好的,我们开始“,苏洵发话,随即做了个手势,锣鼓声全部停了下了,传令官的声音响起:“比赛正式开始,请大家按手中的筹号依次上台”。

    “大人,这是我的家传秘方许氏白药,治疗伤口立竿见影,今天我是冲着一等奖来的”,一个二十来岁的俊朗青年站在台上。

    “小伙子,口气不小啊!”人群中有人高喊。

    只见年轻人挽起袖子,嗖地一声从靴子里拔出一把尖刀,手法麻利至极,普通人看都没看清,年轻人已经把尖刀往桌上一扔,抬着自己滴血的小臂环顾四周了。

    在众人惊愕声中,年轻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玉瓶,把玉瓶里的白色粉末均匀洒在自己的伤口上,粉末与血液立即溶合,看上去像是一条褐色的大虫子。

    片刻过后,年轻人把这条足有半尺长的虫子轻轻地从胳膊上撕了下来,伤口竟然已经愈合如初了,顿时满场喝彩。

    年轻人抱拳绕场一周,又面对主席台深深一躬道:“三皇子殿下,我准备将许氏白药的配方上交朝廷,军医处可以按方配药制药,这样我靖国勇士上阵杀敌时就多了一份保障”。

    许氏白药最大宗业务就是军方,因为售价不便宜所以军队买的数量有限,只有高级军官才能有此待遇。

    “许兄三思啊,白药乃许氏药业利润主导,如此一来许氏药业的生计何以为继?”人群中有一书生大喊。

    “各位父老乡亲”,年轻人面对人群朗声道:“十几年来,我们的东面,那个虎狼之师梁国,往东灭了鹿台国济国,往西灭了辰国与恒国,直逼我大靖边境,幸亏我们的太子殿下与二皇子殿下率兵驻守武关与平关,才能力保国门不失,但是天下最大的盐、铁产地已经落在了梁国手中,我们与东方诸国的交流也被迫中断,如果再不做出改变,我们将被困在这方圆千里之地慢慢凋敝,三皇子殿下南征在即,许某这点举动又算得了什么?”语态激昂哽咽。

    “青儿”,苏洵小声说道:“回头想办法把这个人弄到我们参谋部来”。

    “好的,这个许公子我听说过,在广林学宫小有名气。”苏青回答。

    “请参赛者在书记官这里留下姓名和地址。”传令官中气十足。

    “姓名?”书记官问道。

    “许百年。”

    ------

    “有请下一位!”

    只见三个年轻人裤管袖管高高挽起,边走边踢着一个球过来了。

    “我们是北门消防署的消防兵,我们的参赛物品就是这个球,是用猪尿泡做的,人多人少都可以玩,只要双方人数对等就有公平性,规则就是把球踢到对方的门里去,这个门可以是两棵树两根矛两坨马粪,什么都中,猪尿泡携带使用方便,吹气扎紧就能用,关键是要洗干净了,否则味儿重吹不下口”。

    围观者哄堂大笑。

    “诸位别小看这玩意儿,它能锻炼人的敏捷性和协调性,还能缓解压力,又能增强团队意识,算不算是玩意儿小功效大呀?”

    “算”

    ------

    “有请下一位!”

    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扭着水蛇腰走了过来,她满脸妖媚的笑能让冰雪融化种子发芽。不过衣领的设计在这个朝代绝对是前卫的大胆的史无前例的,高贵雪白的胸脯在阳光下白得耀眼,五分之三藏在衣服里面,五分之二袒露在外,它们随着女人的猫步而有节奏地上下抖动。

    人群骚动起来,许多登徒子的口哨声尖锐刺耳。

    “迎春楼的妈咪跑来做什么?”人群中不乏有识之士,毕竟迎春楼是个高档消费场所。

    “我们难道没有资格筛选这个环节?”苏洵皱眉问苏青。

    “我还要问你呢,我的提议不是被你否了吗?有关报名后资格筛选的。”苏青毫不客气怼了回去。

    “青姐说的没错,确实是被你否了,当时你还说与民同乐嘛还设门槛多没劲啊。”苏仲景在一旁落井下石。

    “好吧,是我错了。”苏洵无可奈何。

    女人从一个精致的小坤包里取出三个小玉瓶。

    “这一瓶是融化的雪水”,女人举瓶示意,并倒出少许于掌心抹于脸上,然后纤指飞扬一通拍打,白皙的脸颊竟然打出了红晕。

    “听说我们的军队里有漂亮的女军官,我必须得把我压箱底的宝物拿出来分享,女人嘛得对自己好一点,好,用完爽肤水且看下一步。”

    女人又打开第二瓶,倒出一些碧绿色粘稠状物体涂于脸上。

    “我这只是示范一下,其实使用的时候可不能站着,最好是躺着,点上一炷香,半炷香的功夫就可以了,像这样轻轻地揭下来,皮肤立刻干净清爽有弹性,脸都不用洗了,因为它环保安全无污染,迎春牌海藻泥,你值得拥有。”女人双手执瓶转圈盈盈示意笑容可掬。

    “不用打广告了,你可以走了。”苏青下了逐客令。

    女人脸上的笑容僵了半秒钟,可能半秒钟都不到,微笑着收拾东西。

    “老赵,你竟然还去过迎春楼?”人群中有人问道。

    “那是当然,没有去过迎春楼的还能叫风流才子吗?”老赵自鸣得意。

    “老赵,下次带上我去见识一下呗。”

    “带你去是可以的,不过孔老弟的诗词大作有待加强啊,那里可是才子佳人汇聚的地方,不能输了才气落人笑柄。”

    苏洵远远听到这番对话,真想去把那个装逼的赵书生拉出来暴打一顿,去过夜总会就光宗耀祖了吗?

    “孔八两,你还想去迎春楼是吗?”一个女人的吼声伴随着孔八两的惨叫声。

    “夫人,我错了,你不是先回家了吗?”孔八两捂着差点被夫人拧下来的耳朵问道。围观人群一阵哄笑。

    “有请下一位!”

    两个军人抬着一个箱子上台了,其中一位苏洵认识,是白西坡的侍卫统领崔山民。

    “山民,你好啊,你也来啦,白将军的病好点没有?”

    “回禀殿下,白将军说他好些了,只是还有点气虚脚浮,希望委屈殿下今晚去白府商讨计策。”

    “白将军的谱好大呀!”苏仲景忍不住嘲讽。

    “没关系没关系,我今晚登门拜访,快把你的箱子打开吧。”

    崔山民打开箱子,拿出一卷纱布摊开,另一名军人拿出几片竹片,压住纱布的四边形成一个框,框的四只角用牛筋穿过竹片上打好的孔缚牢。

    “这个框有三层纱布,可以防蚊虫还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沙尘,我们即将南征云尚国,听说那里暑期酷热,我们军帐的门帘可以用这个来做,保持帐内空气流通不致生病。”

    “给它起个名字吧。”

    “白将军说可以叫它空气净化器。”

    “啊---这个---。”一句话惊得苏洵目瞪口呆,心想:不会这么巧吧?难道白西坡是我们五个人一起穿过来的倒霉蛋之一?仔细一想还真的有可能,这小子最近非常反常,经常会悄悄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我们离太阳有多远?我们离月亮有多远?这酒的酒精度有多少?我早应该怀疑他了,要不是他问问题的时机很不巧的话。不是着急上厕所就是着急开会,或者是别人正在敬自己酒。不着急继续往下看。

    崔山民又从箱子里拿出来一个竹篓,娄里装有一些黑乎乎石头状东西。

    “这里装的是竹炭和火山石,行军途中万一找不到好的水源怎么办?这些竹炭和火山石可以把完全不能喝的水变成勉强可以喝的水,一篓这样的竹炭和火山石可以净化一百军囊的水,我们做过这样的试验,考虑到火山石太沉不方便携带,竹炭又太贵不能普及,所以只能建议行军带些竹炭以备应急之用。”

    “不错,也给起个名吧”。

    “我们第二个参赛项目白将军说可以叫做净水器。”

    犹如一记大锤敲打着苏洵的内心,苏洵已经基本确认白西坡就是五个倒霉蛋之一了,但自己又是什么时候露出破绽的呢?今天白西坡给崔山民的参赛项目起的名字明显是有的放矢故意放水。苏洵心跳加速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

    “有才有才,真是太有才了。”苏洵喃喃自语一边擦汗。

    “洵哥哥,你没事吧?你的脸色不太好看。”苏青关切询问。

    “没事没事,有点小激动而已。”苏洵极力掩饰。

    “我们的第三个参赛项目是蜡烛,这可不是普通的蜡烛,我们白将军说这里面融进了很多薰衣草汁,大家看蜡烛是紫色的,点然后香气浓郁有助于睡眠,关键是烛光中含有紫外线可以杀毒消菌,殿下,白将军说你懂的。”

    “山民,什么是紫外线?为何白将军说只有殿下会懂?”苏青发问。

    “回禀郡主,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紫外线,名字是白将军起的,为何白将军说只有三皇子殿下会懂我更是不知道了。”崔山民尴尬笑着,因为苏青乃靖国当朝皇帝苏义隆之义女,被封为郡主。

    “我知道个屁,这个白西坡,我晚上去打他的屁股,生搬硬套自以为是。”苏洵笑骂。

    “洵哥哥,请注意你的言辞,还有围观群众呢。”苏青小声提醒。

    “哦,对哦。”

    ---

    接下来又进行了十来个参赛项目展示,大会圆满结束。

    夜晚的白府非常宁静。大靖国崇尚节俭,白家四代为将,白府也只是一个比普通富贵人家稍大的四进宅院而已,唯一显得阔绰之处是后花园超级大,有一个十亩大小的湖泊。

    府里住着一家老小主仆四五十口人,白老将军领兵驻守居延关与北胡对峙,作为白家年轻代唯一嫡子,白西坡现在就是白府的主人。

    靖国方圆千里人口一百二十多万,四周群山环抱,当中是富饶肥沃的平原。两条水系分别是长河与大沟,自西北和西南方向往东流去,汇合于定州又继续向东于东南边境流经恒国注入大江,再奔腾万里进入浩瀚的大海。

    靖国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易守难攻,基本上只要守住六个主要关口就可以确保国民无忧。这六个关口现在来分别介绍。

    西北方向的居延关,驻守三万铁甲骑兵,以防北胡的侵扰。这里是北胡南下的重要通道与关口,每有北胡大兵压境,选择居延关线路概率八到九成。

    正北方向的贺兰关,也是防御北胡,重要性比之居延关差了许多,原因就是山路崎岖不好走,北胡很少进攻这里,故驻有五千步兵。

    还有东北方向的平关和东南方向的武关。这两大关隘在梁国吞并辰国和恒国之前已经享受了三十年和平。

    和平年代各只驻扎步骑兵一万,现在可大不一样,平关由二皇子苏世哲领兵驻守,共有步骑兵五万人。武关更有太子苏文泰领兵驻防,步骑兵合五万之多。

    正南方向的新胜关和正西方向的黄陇关相比之下轻松许多。

    发生在新胜关的上一场战争还要追溯到十年前,当时云尚国纵兵北上进犯靖国,但在新胜关被打得丢盔弃甲,靖军趁胜反击,一直追到云尚境内的九峰阁,面对九峰阁,靖军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能罢兵回国。

    至于黄陇关,那已经是百年无战事了。黄陇关的西侧是乌康国,一个半农半牧的大国,两国之间常有联姻互不犯兵。

    这两个稍显安宁的边关分别驻军八千和五千。靖国共有兵力二十三万,除去边军,其余都驻扎在定州以及定州城外的陆场大营。

    “奴婢参见三皇子殿下。”

    “免礼免礼,---白将军你还好吗?”苏洵边走边喊径直闯了进来。

    里面传出一阵咳嗽声,苏洵看到白西坡在塌上朝里侧卧喃喃自语,便示意婢女退下。

    “这酒不好喝,这酒不好喝,我要喝茅台---我要喝茅台---”白西坡似醉非醉以手拍墙。

    “唉呀妈呀别拍了,墙都快被你拍塌了。”苏洵笑着找一绣墩坐下。

    “生病了还要喝酒,那就是装病了,装病不上班那就是违反军令了,这罪可不轻,我来想想看够不够杀头。”苏洵说着话侧眼看看白西坡,发现没有反应,索性把绣墩往塌边挪了挪继续唠叨。

    “心情烦闷喝点酒可以理解,现在这酒也确实不好喝,既不是浓香也不是酱香,我怀疑把马尿和刷锅水混在一起也比它差不了多少,我也想喝茅台了,没有茅台红花郎也行啊。”

    只见白西坡噌地坐了起来,两眼直勾勾地看着苏洵。

    “李冬是你吗?我是文昌啊!”

    “文昌,我是李冬啊!”

    两人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咱们当时的那架飞机算是失事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