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时日月

第3章

    智取九峰阁

    “咱们当时的那架飞机算是失事了吗?”

    “应该不能算吧,你我不是带着全部的记忆吗?可能是个灵异事件,用灵异事故这个词也许更加准确,不知道有没有返回通道。对了,你是怎么发现我破绽的?”

    “那天晚上皇宫里,圣上亲自给我们几个布置任务,看得出你压力很大,上厕所的时候你喃喃自语,把心里想的不自觉说出来了。”

    “说些啥?”

    “全是大山怎么打啊?给我两家上市公司就好了,中国建筑加上隧道股份,我就可以平定天下了。以上是你的原话,幸亏是被我不小心偷听到,换做别人可如何是好?”

    “别人也听不懂啊。”

    “灵异事件后你发生了什么?最初?”

    “醒来发现自己是个五岁的孩子,病得奄奄一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才活下来,再后来才发现这个五岁的孩子是靖国休亲王的三公子苏洵,你呢?”

    “跟你差不多,也是五岁,也是差点死掉,不过不是生病,是在自家后花园湖面上玩冰,掉冰水里了,寒冻加呛水,鬼门关里走一遭,后来发现自己是靖国征北将军白世昌的唯一嫡子白西坡。”

    “找到共同点没有?”

    “五岁?差点死掉?”

    “差点死掉,这就叫趁虚而入。我们要严守这个秘密,否则可能会被视作异类遭到清除。时候不早了,早点休息吧,明天的帐前会议拿出你的方案来。”

    中军大帐内济济一堂,除了几位高级军官,还有五十个席地而坐的千夫长,军务司马拿来两副巨大的羊皮地图悬挂起来。

    军资处的两位军官分别汇报了备用武器以及粮草已经全部到位的情况。

    “诸位,我们后天就要南征了,有人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南征吗?”苏洵笑着问。

    “管他个球!我们就是要杀敌,把敌人的脑袋揪下来换爵位。”有个高大粗壮千夫长的一句话引来哄堂大笑。

    “对咧,兄弟们都浑身痒痒快憋不住了,我们手里的剑更憋不住了。”又是一阵大笑。

    “看到平关武关的兄弟们建功立业,我们眼红的紧咧,现在好事终于轮到我们了,嘿嘿,干一票大的!”

    “好,干一票大的”,苏洵笑着接话:“我来说一下大势,梁国吞并四国后号称拥兵百万,实际在七十万上下,他们的总兵力是我们的三倍,总人口是我们的五倍。持续的战争其实是国力的比拼,平关和武关每个月都有战事,这样长期消耗下去先垮掉的必是我靖国。如果我们能吞并云尚,我们的疆土将会扩大一倍,人口将会增加一半,足有六十万之多,我们的国力将会大增。

    “第二,云尚国朝堂昏暗,权贵腐败横行,传统贵族势力割据政令不能通达,百姓遭受欺压日久,苛捐杂税不堪重负,遇到天灾便会流离失所,甚至出现过人吃人的惨景。

    “第三,云尚与我们有仇,十年前,云尚犯我南境,残杀我大靖关外平民四百五十九口,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第四,此次南征是灭国之战,一定要做到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否则军法处置。

    “第五,我们的信心要足,云尚的军备比我们差,如果说梁国军队是天下第一档配置的话,我们大靖的军备就是第二档的,云尚就是第三档的,他们大部分甲胄还是青铜的防护性不好,而我们的甲胄都是精铁打造的。另外他们骑兵的马匹也比我们的差,耐力和速度都比不上。”

    “还怕他个球!大梁军队来了也是一样打。”有人嘀咕。

    “我知道我们大靖勇士上了战场都是猛虎下山以一当十,我这只是客观分析形势”,苏洵笑着说:“下面有请我们的先锋官白西坡将军。”

    白西坡走到地图前,两幅地图,一幅是云尚国全境地图,一幅是九峰阁地形图,是十年前那场战争时现场临摹的。

    “诸位,白某想请教一下,这个九峰阁应该怎么打?”白西坡笑着做了个手势。

    帐内嗡声一片,都在抓耳挠腮。

    “这个怎么打?悬在半山腰啊!抬头看都能闪了脖子,别说打仗了,穿着盔甲爬上去都费劲啊!”

    “是啊,周边是连绵高山,别说人了,我看鸟都飞不过去。”

    “白将军,这里的守军多少人?”

    “八千人。”

    “就这个天险还要八千人守?我看有八百人守就足够了。”

    “八百人都不用武器,捡一堆哦卵石就能守得住。”

    众人七嘴八舌。

    “我有个办法”,那个高大粗壮的千夫长站起来走到地图前:“大熊,把你们冲锋营的楠木大盾牌都借给我,我带兄弟们打头阵,我们举着大盾牌杀到这里架云梯。”他边说边指点地图。

    “小宝,你想简单了”,那个外号叫大熊的千夫长也站起来走到地图前,这两人站一起反差明显,年小宝高大威猛,大熊本名曹原,却是中等身材面如冠玉。

    “十年前的那场战事我也参与了,当时还是个新兵,九峰阁是没有办法正面进攻的,就算你举着大盾牌能躲箭雨,但是滚木礌石你怎么躲?道旁都是绝壁根本无处藏身,如果运气好,九死一生打到墙下,这石墙有七八丈高,墙高坡陡,云梯根本架不了。”

    “这可犯难了。”

    “还是我来说吧”,苏洵笑着走到地图前,手上拿着一卷竹简,“白将军的锦囊妙计都在这里,我们只要按照这条妙计实施就可以了。现在我来发号施令,大熊,你带上冲锋营一千名兄弟今天晚上就出发,我另外再给你配备五百名工程营兄弟,由你统一调度。苏青将军等会会把向导交给你,大熊,记住,一定要保证这位向导的绝对安全,你们行军途中如果遇到云尚斥候,一律当场擒杀,决不能有漏网之鱼。”

    “遵命!”

    “白将军,你要在这五万大军中挑选三千名五段以上的高手,明天晚上出发。”

    “遵命!”

    “其余人马后天随我出征,好了,大家都回去准备吧。”

    众人散后,几个高级将领继续商讨。苏洵指着云尚全境地图道:“云尚可真是天境之地啊,我大靖的地理优势可谓独天独厚,可是云尚更好,他们只要守住九峰阁和东南面的横山关以及西部的全都关就可以了,四面都是连绵不绝的高山险阻。这日子过得太舒服了也不见得是好事,他们全国上下死气沉沉。

    “九峰阁仗着天险只有八千人驻守,横山关由太子黄巍亲自领兵驻扎,两万步兵三万骑兵,全都关也只有一万人驻守,云尚另外还有四到五万步兵分散在南部深山里参与平叛,云尚南部有大大小小的部落几十个,他们叛服无常令云尚朝堂非常头疼。

    “你们再看看地图,我们这次的军事行动宗旨是什么?”

    “速战速决!”苏仲景抢答。

    “没错,速战速决”,苏洵继续说:“你们看地图,云尚国的都城白州在地图的西北角,而他们的主力部队却在东南的横山关和南面的大山里,所以时间在我们这边。

    “云尚国的城池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边,而北半边的防务却非常薄弱,几个大的城池,如马州,保原,高安和九乡也不过是两丈高的土城墙,守兵千余,其余小的城邦更是形同虚设。所以我们一旦拿下九峰阁,立马兵分四路,一路西坡带领分兵一万,走马州一线,打到白州城下安营扎寨驻兵不出,切不可贪功冒进,白州城外和城内各有一万云尚精兵,实力不容小觑。

    “苏青领兵一万,绕过城池不要接战,赶到云尚东西大直道上的赤土岭,利用这里前后三十里的多道之字弯修筑防御工事。

    “仲景领兵一万五千,走高安九乡一线,剩余将士我来带领走保原一线,我和仲景都要赶到赤土岭与苏青汇合。”

    “我只是去挖战壕,不需要这么多人吧?要不要分点兵力给白将军?万一在白州城下遭遇到内外夹击。”

    “苏青,不要小看这挖战壕,这个赤土岭其实不能算是上好的伏击战场,那里没有高大稠密的树林,山脚下只有低矮的灌木和一些稀疏的小树林,山上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只有夹杂着石块的红色沙土。我们必须要挖好战壕,保证我们对敌军第一波弓箭的饱和打击下最大限度地保存我们自己的力量。”

    “苏青明白。”

    “一旦九峰阁接战,必有快马分别报信白州和横山关,横山关的援军赶到赤土岭最快也是七天之后,所以仲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你有信心吗?”

    “当然有!”

    “曹原,我把向导贾老先生给你带来了。”苏青引荐。

    “见过大人。”一位须发尽白的老人弯腰作揖。

    “不敢不敢,老人家辛苦了。”曹原赶紧作揖还礼。

    “这位是?”曹原看到老人身旁还有位约莫十二三岁模样的少年,面色红润虎头虎脑。

    “这位是我的小孙,来,小虎,给大人行礼。”

    “大人好!”

    “好,好,真是小勇士啊!是要跟我们一起吗?”

    “小虎是来送爷爷的”,苏青笑着说:“小虎明天出发,跟白将军一起,虽然你们会一路做标记,但是带上小虎就是双保险,是吧小虎?”

    “是的,那条路我很熟,我跟爷爷采药经常走那条路。”小虎非常自信。

    “你们冲锋营有几名黑衣武士?”苏青问。

    “连我在内九名。”

    黑衣武士是靖军武功段位最高的荣誉团体,都在六段以上,战场上都能以一当百。靖军二十三万,黑衣武士总共也只有千人多一点,冲锋营能有九人算是好的,有的千人团队一个黑衣武士都没有。

    “好的,保证至少有两名黑衣武士随时不离贾老左右。”

    “遵命!”

    “对了曹原,他们为什么要叫你大熊啊?”苏青笑盈盈问道。

    曹原心想这个女人可真八卦,可是碍于情面不说又不好。

    “那是因为我太能吃了。”

    看着曹原的窘态,苏青不禁掩口大笑,贾小虎也嘿嘿嘿地笑了。

    “西坡,我的黑衣武士护卫团分你一半。”

    “这个---”,白西坡沉吟半响:“好的,此事系关重大,恭敬不如从命。多谢殿下,有这二十名黑衣武士相助,再完不成任务的话,西坡提头来见。”

    当晚曹原带队出发了。在夜色的掩护下静悄悄地出了新胜关往南进发,过了一座桥队伍离开了主干道,左拐进了一条浓荫掩映的小溪,顺着小溪往东南方向前进,这条小溪往东南几十里不断有新的小溪汇入,工程兵每每架设浮桥确保道路的通畅。

    到了一座大山前,溪水掉头往正南方向流去,又走了几十里山势引导溪水掉头往西绕了个大圈继续往东南了。时间已经来到第二天的后半夜。

    “大家就地休息两个时辰,养足精神,后面的路都是开山道啦。”曹原压低嗓门喊话,指令从前往后传了下去。

    “老人家,辛苦您了。”

    看着花甲老人跟着队伍连续走了一天一夜,曹原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大人放心,老朽常走山路,身体扛得住。”

    山谷里一时间鼾声此起披伏,曹原跟贾老并排睡在一起,心里的一根弦牵动着不敢沉睡。

    突然他睁开双眼,因为他听到了一声轻微的异响,不好!有利刃破空的声音,曹原抱着老人就地打滚,两根利箭深深钉入土中,正是刚才贾老睡觉的位置。

    狗日的!曹原心里骂了一句,腾身追了出去。几乎同时,身边另外四名黑衣武士也起身,两个陪在贾老左右,两个背弓仗剑也追了出去。

    月光下只见两个身影窜高伏地往山上逃去。

    “把弓给我。”曹原张弓搭箭,牛筋弦将利箭呼啸着送了出去,随着一声闷哼一个声影跌落下来,三人上去查看,利箭已经洞穿人体没了呼吸。

    “别藏在后面了,出来投降吧,你自己看看还有退路吗?”三人仗剑呈扇形包围,向一块巨石合拢。巨石后面是几丈高的绝壁,徒手攀登几不可能,借助挠钩倒是可以,只是在几大高手面前,但凡不是一眨眼的功夫,上去的过程就是活靶子。

    突然从巨石后面飞出来几把飞镖,叮叮当当全被打在地上。

    “他妈的,雕虫小技也拿出来丢人现眼。”曹原怒喝一声腾空而起,像大鸟一样扑向巨石,剑光闪闪,方圆二丈之内都笼罩在剑气之下。

    两位黑衣武士对自己长官的武功非常自信,只是仗剑守住敌人可能逃跑的线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果不其然,几招过后,咣啷一声,刺客手上的剑被震飞了。

    “小子,从实招来。”刺客已经被绑上了。

    “你们也配!”刺客满脸愤恨。

    “你小子欠揍是吧?”一个黑衣武士抓起刺客的衣领子,突然他惊慌起来:“大人,你看,你看---”

    “咬舌自尽啦?小子有种,搜身!”

    “大人,这是云尚国斥候令牌。”

    时间又过了一天一夜。

    “大家就地修整,不出意外的话,两个时辰内白将军的队伍就会到达。”

    话音未落,队伍后面传话过来说白将军的队伍已经到了。

    “白将军,你们也太快了吧。”

    “那还不是你大熊桥架的好路修的好,大熊,你立大功了。”

    “白将军过奖了,这都是在下应该做的。”

    “所有人休息两个时辰,半夜出发,翻过这道山梁就是九峰阁的后背,估计他们有很多人连人生中最后一个日出也看不到了。”白西坡下令。

    东方的天空一丝鱼肚白泛起,一支神秘之师已经来到敌人的心脏地带。

    一声令下箭如飞蝗,带着火球飞向敌军的大营,顿时火光冲天,营寨里一片混乱。烧死的踩踏致死的不计其数,很多人至死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慌慌张张逃出火海的也遭到箭雨迎头痛击。突然,凄厉的牛角号呜呜吹起,喊杀声响彻山野,肉搏战开始了。

    日上三竿战斗结束了,打开关门,山下的工程兵已经用巨木打造了一条栈道,大队人马顺着栈道隆隆进关。

    “报告殿下,战场打扫完毕,敌军共被斩杀3652名,烧死者998名,其余逃遁。我方共伤亡650名,其中包含冲锋营320名,工程营105名,报告完毕。”

    “好的,军功一一记下,按计划进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