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夜将至

第三章 青鸾宇

    地仙家,两千年前陆近忧太守带领的抗击妖族的力量。虚无横空,凡灵智者皆被逼迫。为求栖木永世庇护镇宇,他劈山斩石,挥剑立意,将地仙家命名为青鸾宇,为其供奉。

    时间慢慢长河中,太守镇早已没有了修仙者的任何踪迹,青鸾宇也逐渐沦为组编青年力量外出巡猎的队伍,久而久之,便形成小镇的一种传统。

    “你在说什么啊,狗子!”

    萧筱第一时间便跳脚起来说道:“你是脑袋被这黄鼠狼给撞到了?疯了吧。三年前要不是这根木...木栖木显灵,你小命儿早没了。”

    “岁寒,萧筱虽然说的难听,但言之有理......”马保彦开口道。

    “还瞎了眼!”萧筱这时又附和一句,刚要拍桌子提高士气,便瞧见马保彦的眼神直盯着他,他不免声势又弱了下去,轻声道:“两只。”

    “你先说说你的理由吧,三年过去了,我想你也不是凭空而出的想法。”马保彦沉默了一会,看着张岁寒说道。

    理由?

    清冷而孤高的身影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但张岁寒决定还是拿出事先准备的措辞,他硬着头皮说道:“其实,我的眼睛有好转,并非完全黑暗,朦胧中还是可以感知到周围的境况。自从三年前失明离开青鸾,我就不舍得,还有外面的世界。”

    “我不会同意的。”马保彦轻嘬了一口由萧筱端过来的碧峰茶。这是百年间某位青鸾先祖无意中发现的茶叶,后逐渐在太守镇栽种。

    “叔伯,你知道我失明以前的身手,我定会跟紧你们,不给你们添乱。更何况这三年来,我的其他四感要灵敏了不少,说不定我还能帮上忙。”张岁寒不禁急促说道。

    “不管是否复明好转,亦或者其他,我都不可能会同意的。”

    马保彦立身,来到张岁寒面前。

    看着已经年满十六的少年郎,思路回转,他苦口婆心道:“千百年以来,青鸾或镇民,有许多人离开镇子。他们拿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守灵石,一些人是想寻求到外界帮助,一些人是为小镇多获取食物,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一求外界的景色......”

    他用粗糙的手俯身摸着张岁寒的头,沉声道:“因为灵石蕴养的程度不一,大多数都没能再回来,少数回来的人,不过多久也会不明原因无疾而终。”

    ”三年前,从你昏迷,直到如今和冯先生都完好无损,这是栖木赐予的神迹。为镇子为自己,你也应该要好好珍惜。退一万步讲,真让你再次进了青鸾,不提镇子上的人,你家老头子或许会给我一棒子。”

    三人会心一笑,张岁寒没有坚持下去。萧筱见劝服了他,一同和张岁寒告辞马保彦。

    待萧、张二人走出青鸾宇,马保彦依旧坐在原地,目光深思。待栖木面前的香炉内燃尽,他才端起茶杯慢饮。

    由于大黄顺势在张岁寒的怀里睡得悠闲,张岁寒居所在太守镇最边缘的镇南,那里周围的房屋基本空荡,罕有人迹。虽然萧筱邀请他上自己家,但张岁寒指出稍晚些的时候要去先生家,未果,便主动提出为他带路。

    “昨天,我瞧见一位堪比那洛神美丽的仙子。”萧筱提道。

    ......

    距离镇北数几十里远的一座峻岭,与镇内四季如春的景象不同。太阳柔和的光芒照耀着空中飘雪,周围可见的一切事物都披上一层银装。

    恰逢一阵寒风呼啸,树干不住的摇摆下一身雪衣,而此时有三人立足雪地,青丝与衣角未受丝毫影响。

    “唉,可没人告知过我,这碧山,是众多群山的总称。峰下的雪莲倒是摘了不少,可这“寂灭”没丝毫迹象。在这么下去,我的灵石可就耗尽了。”

    后方少年模样的男子唉声叹气道,锦袍衣口上垂掉着的灵石那熠熠发光,只剩四根手指的左手捏着洁白的天莲,不免令人咋舌。

    “宋渠,到这域外之前,你已经不顾我等意愿,为抢夺灵石擅自扼杀其他余脉的门派子弟。这时又挥霍灵气,横夺我最先发现的天材地宝,如此嚣张跋扈,真以为怕了你吗。”

    为首的男子呵斥道,眼里的神情丝毫不掩饰对其的厌恶,直指宋渠。

    “文付宇师兄,我早已阐明,师弟当时可是暴露在虚无之中,濒临陨落之际。眼前飘过几根‘救命稻草’,下意识所作出的行为。”

    “这是在福天城,各大门派召开的正理会上,由各大灵脉与余脉上掌门亲口定下的。想必岚山上的老头们对此事也是理解的。”

    宋渠满脸不屑,丝毫不顾忌愤怒的文付宇。

    他转头望向一旁妖娆的女子,眉头稍挑,又继续道:“这里群山连绵,又山纵险峻,杀人夺宝,弱肉强食,师兄想必会比我这位不过百年的师弟更加了解吧。”

    “若要理,东西是我先到手的,若要武,你大可以试一试。你说是吧,董新月师姐。”

    女子朱唇玉面,曼妙的身子即使有一身宗门衣袍却仍然掩盖不住。

    她看向不对付的双方,誓要有大打出手的迹象。

    她不禁媚眼微眺,檀口轻启:“话是如此,可如今的情形却是,中土三大门派主动先行,与中小门派以及势力共同商议这次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西域与南域虎视眈眈的妖族,我们此时应需一致对外,小心阴沟里翻了船。”

    “哼,如此行事,迟早被斩断神识,轰杀至此,到时候就可不是你洋洋洒洒地故作威风,而是你作为玄云山的笑闻了。”文付宇听得此言,不由挥手收势,依然不忘挖苦。

    “你到是多担心自己吧,所谓闭关百年,悟得修果,入池尽头,不过是天赋到顶的局限,一叶障目罢了。我看在祖辈上就近的缘分,不与你这般计较,保留你在玄云山第三十二代弟子仅有的颜面。”

    宋渠打了个哈欠,不理会文付宇的愤恨,细细打量了董新月的身材,后隔空挥手,一暗金流露的缚仙绫自袖口飞出,他就地凌空跃起,侧卧盘绕在法器上,扬长而去。

    “文师兄别上心。你也知道在中土三大地脉和各余脉中,余脉出身的宋渠年少成名,只是自从有了那次遭遇后,落差之大,心性大变才会如此。可别因此影响了我们三家的交情。”董新月漫步而来,轻声说道。

    文付宇适时想起,不由转怒而笑,说道:“也是,听说那将他十招之内落败的小子也来了,难怪发了疯的自残,寻求那一丝破镜之缘。”

    “嗯,请仙门,陈松竹。年过四旬便已经完成入池到出池,叩开那玄关,筑高台。”

    自从虚无的出现,天地灵气已经无法再被当世的修仙者吸收,就像一碗清水被掺入淤泥,浑浊的水不仅无法让人解渴,还会要人的命。人与妖皆为天地灵者,逆天行,谋求飞升大道,对此都无一例外。

    天财地宝难寻觅,于是,各大灵脉所产出的灵石成为了修仙者主要可以吸收灵气的物品。虽有循环再用,但架不住岁月磨损。

    即使久有耳闻,但是二人还是不免惊讶于此人的天赋之高,沉默一阵。